【經濟學科普】如果一個國家閉關鎖國,其狀況會變得更好嗎?
本文作者:
於松民,知乎賬號@由之, 國科大在讀博士,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 ,研究方向為能源經濟學、氣候變化政策設計與評估、基於agent-based model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模擬。萬門大學《微觀經濟學入門》,《中級微觀經濟學精講》授課教師。知乎專欄微觀經濟學:從「入門」到「入廳」。 本文經過了小編的修改潤色。
本文是小萬的第【3】篇科普約稿。(原問題:如果一個國家把自己和其他國家隔離開來,其狀況會變得更好嗎?)
對於國家來說,「把自己隔離開來」可以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鑒於問題標籤都是經濟學相關,且本文作為一篇經濟學科普文,所以只關注經濟學這一方面。我們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解釋為什麼不隔離的時候國家的狀況會變得更好。
因為至少有「比較優勢」的存在。
發生在兩個人之間的交易很簡單:在不考慮交易成本時,只要「買方對商品的評價」大於「賣房提供商品的成本」,交易就可以發生了。比如我的這件衣服成本為100元,而你認為這件衣服值150元,這個交易便最終可以達成。
但是,如果情況上升為兩個國家之間的交易——對同一件商品,兩個國家都同時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時,「買方評價」和「賣方成本」的含義就不一樣了。這時它們合二為一,用這個商品在兩國的「均衡價格」來表示。
簡單但地說,如果某件商品在A國供求均衡時的價格低於B國,那麼A國就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向B國提供這種商品。此時A國居於賣方地位,B國則處於買方地位——這時,我們也稱A國對B國有「優勢」。
但是,這種「優勢」卻沒有那麼簡單。
我們可以舉這樣一個例子:假設有A國和B國兩個國家,它們都生產啤酒和花生米,在不考慮交易成本的情況下,會由誰主要生產啤酒,誰主要生產花生米,雙方的貿易會是怎樣的?這裡,我們可以分兩種情況來討論:
情況一:
在A國啤酒和花生米的價格分別為10元/升與15元/斤;
在B國啤酒和花生米的價格分別為20元/升與10元/斤;
這時,顯然A國提供啤酒的成本更低,B國提供花生米的成本更低,雙方各有優勢。於是兩國之間存在貿易機會——A國向B國出口啤酒,B國向A國出口花生米,結果是兩個國家都賺了。
情況二:
在A國啤酒和花生米的價格分別為10元/升與25元/斤;在B國啤酒和花生米的價格分別為20元/升與60元/斤;
在這種情況下,A國無論是在啤酒還是花生米的成本都更低,都對B國有優勢。
但是這時A國和B國就不存在貿易機會了嗎?不是的。一個聰明的商人就會發現,從A國帶著10斤花生米來到B國,可以換得30升啤酒,帶回A國,就變成了12斤花生米——相當於用10斤花生米換回了12斤花生米;
同樣從B國帶著10升啤酒來到A國,可以換得4斤花生米,帶回A國便又可以換成12升啤酒——相當於用10升啤酒換回了12升啤酒。
可以看到,雖然A國在提供啤酒和花生米上都相對B國有優勢,但是在這位聰明的商人倒買倒賣的過程中,便實現了A國向B國輸出花生米,B國向A國輸出啤酒的貿易。如何理解兩種情況中兩國的貿易呢?這就要把「優勢」這個概念拆成「絕對優勢」和「比較優勢」兩個。
在情況一中,兩國之間的貿易建立在兩國之間的貿易建立在「絕對優勢」的基礎上——A國因為提供啤酒的「絕對成本」低,向B國出口啤酒;B國因為提供花生米的「絕對成本」低,向A國出口花生米。
在情況二中,兩國之間的貿易建立在兩國之間的貿易建立在「比較優勢」的基礎上——A國因為提供花生米的「相對成本」低,向B國出口花生米;B國因為提供啤酒的「相對成本」低,向A國出口啤酒。
仔細考慮我們會發現:這裡的「比較優勢」和「相對成本」,恰恰因為考慮的是機會成本——把提供
?種商品的成本,理解為提供等價值的另?種商品的數量。因此,真正決定兩國貿易關係的並非「絕對成本」,而是「相對成本」——兩種商品在各國內的價格比。再往遠一點兒想,對於個人而言,比較優勢的原理還可以作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理論基礎——就算某人幹啥都比我強,我也可以從相對的角度去找到自己相對於他能夠發揮特長的領域,去做一些他相對不值得乾的事情,這就相當於通過分工與交換,實現了雙贏。
相關問題可加個人微信討論:wanmen005,歡迎勾搭。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