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代在《戰狼2》賺的錢,可能要賠在《空天獵》上了
作者|一 一
編輯|李春暉
在《空天獵》上映之前,有很多「精神股東」就表示了擔心。《空天獵》會不會把主旋律拉回「假大空」的舊時代?《空天獵》會不會變成李晨給范冰冰的「獻禮片」?《空天獵》會不會被毫無經驗的導演拍成老梗集錦?
這是《戰狼2》之後市場必然會出現的本能反應。出品方「怕」,影迷「怕」,那些躍躍欲試準備投入軍事動作片的資本方也「怕」。怕的不只是《空天獵》一部電影的好壞,而是整個軍事動作片市場的冷暖。
作為第一部國產空戰電影,《空天獵》首日拿下3124萬票房。今日(9月30日)國慶檔影片集體亮相後,《空天獵》仍然拿下了市場排名第三的排片佔比,按說是很受重視了。
但是在豆瓣評分上,《空天獵》僅僅好於「暫未評分」的《極致追擊》,在4.3分—4.8分之間徘徊。這顯然是毫無辯白餘地的差片得分。
這樣的反差無疑給《空天獵》埋下了不小的票房隱患。隨後幾日,票房梯隊更加明確化後,這部投資2億的超級大片,前景或許我們已經能夠預料。
剛剛經歷50億《戰狼2》的劃時代勝利,春秋時代或許將在第二部主控作品《空天獵》上學到更多:幸運女神並不總能青睞,成功電影真沒太多規律可循。
春秋時代的「軍事夢」
通過兩部《戰狼》奠定「軍事類型片民營公司標杆」地位的春秋時代,是知名獨立電影人呂建民一手打造的電影公司。
雖然如今的春秋時代看起來就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但當年呂建民卻是以「地下電影教父」的形象出現在中國電影圈。
在他的電影生涯早期,出版發行了多部小成本文藝電影,包括路學長的《長大成人》、李玉的《魚和象》、李楊的《盲井》和章明的《巫山雲雨》,可以說是扶植了第六代導演的中堅力量。
轉型做商業電影后,其實仍能看出其獨立製片人風格,呂建民曾多次公開表示春秋時代希望走「精品化」的作坊式路線。其更加渴望在某一個領域形成突出優勢,而非通過資本的助推快速做大做強。
通過《戰狼》,春秋時代迅速找到了中國類型電影的新礦。這部投資成本僅為3000萬左右的電影最終拿下了超過5.4億的票房成績。通過這部電影,春秋時代分別獲得了8705萬的票房分成和476萬元的版權收益,合計9182萬元。
之後,在《戰狼2》中,呂建民以3000萬左右的投資,佔到了整個成本的15%。今年上半年,春秋時代的凈利潤就達到了3億。
也正是通過《戰狼》系列的投資製作,春秋時代和軍方資源產生了更加密切的合作。
據悉,《空天獵》的創意源於空軍的提議,隨後呂建民才通過范冰冰「牽線」讓李晨親自執導。在這部電影中,空軍可以說是拿出了前所未有的人才、技術、裝備全力支持。殲-20、運-20和殲-10C、殲-11B等先進機型集體亮相,也成為該片的核心賣點。
但必須看到,《空天獵》在得到軍方資源「背書」的同時,也自然承擔著展現國家意志、空軍風采的宣傳重任。當這樣的內容比例不斷增多,《空天獵》在「藝術創作」上的空間也就越來越小。《空天獵》的故事曾和軍方多次磋商,最終在互相「退讓」中艱難確定。
但加大「馬力」衝刺的《空天獵》,仍然讓呂建民充滿自信。在此前的媒體採訪中,呂建民表示《空天獵》最終的表現會超乎想像。他預測《空天獵》會成為此次國慶檔票房的第一名,保守估計《空天獵》的票房將會達到15億元。
但呂建民似乎低估了影迷對於此類軍事動作片在藝術創作方面的硬性需求。儘管製作全面升級,可口碑搖擺註定讓《空天獵》難以稱霸國慶檔。
而擺在春秋時代面前的,或許不僅僅是2億投資的《空天獵》如何回本的現實問題。而是在未來的軍事類型片創作中,如何在「意識需求」和「藝術需求」之間取得平衡。
2億投資的《空天獵》結局早就註定?
這樣說確實顯得過於主觀,但硬糖君還是忍不住:李晨真的長了一張沒有才華的臉啊!劇中大量台詞老到不可思議,幾乎可與硬糖君老媽專用七彩表情包看齊。《空天獵》的優缺點異常明顯,從一開始,電影的口碑就被基本鎖定。
無論是對李晨導演能力的質疑,對范冰冰演技的詬病還是電影檔期和《戰狼2》過於接近,都讓該片在熱度和懷疑中艱難前行。
在呂建民看來,《空天獵》完全可以和《戰狼2》一樣,觸發影迷的家國情懷。但當李晨說出:「如果不能為了人民而戰,還能為了誰?」時;當李晨飾演的吳迪飛機遭到重創,卻默默拿出范冰冰的照片時;當「冰晨」合體舉杯「青春不散」時,《戰狼2》積累的愛國情懷,早已被過度透支。
本就處於類型的審美疲勞期,再加上電影本身完成度不高,《空天獵》不僅難以藉助市場熱點,反而可能成為情懷營銷的最大受害者。
《空天獵》本來有一個更為靠譜的「武器」,作為一部2億投資的國產大片,《空天獵》僅僅在特效成本的支出上就達到了7000萬。全片超過1400個CG鏡頭邀請了Pixomondo這樣的頂級巨頭。配樂上,剛剛為《敦刻爾克》操刀的漢斯·季默火線馳遠。除了剛剛求婚的「冰晨」合體,王千源、吳秀波、王學圻等「戲骨」也傾情出演。
但就是這樣的「頂配」陣容,卻難以熬出一鍋讓人興奮的「雞湯」。某種程度上,劇情本身追求的是軍事行動的合理性和邏輯性,它同樣起到的是一個「背書」的作用,不求情節多深刻,只求完整有波折。
《空天獵》的每一個「高潮」似乎都無法充分激活觀眾的嗨點,而它的每一個「槽點」又都被觀眾一一驗證。呂建民在談及《空天獵》為何邀請李晨執導時表示:「如果一個明星他願意放棄自己一年幾個億的收入,來做導演那麼苦的活兒,我覺得大家可以放心大膽的投,他一定會做出的好作品,」
願意放棄更多的錢就能拍好電影嗎?沒才華就是沒才華,「零片酬」也不會感動中國。戰術上的勤奮永遠掩蓋不了戰略上的懶惰。如果「不圖錢」的邏輯有用,那「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嗎」似乎看起來還更有說服力呢。
軍事片的「市場化」
在主旋律國產類型片市場轉暖時,春秋時代無疑是最早吃到螃蟹的人。從《戰狼1》的5億到《戰狼2》的50億,從陸軍到空軍,春秋時代的獲益可能遠遠超過外界的想像。
《戰狼2》的出現,讓軍事動作片衝破了票房天花板,在影市橫衝直撞。但《戰狼2》的突然性爆發,究竟是帶領軍事動作片走入影市的舞台中央,還是短期內耗盡了軍事動作片所有的市場好感?
在《戰狼2》之前,《戰狼》、《智取威虎山3D》、《湄公河行動》是成功的代表,但也有《百團大戰》、《血狼犬》這樣頗為「失意」的案例。間歇性的爆發,已經化解了市場對此類電影的許多天然排斥,起碼如今的主旋律軍事大片,基本成為了觀影的一個重要選擇。
但由於此類電影的特殊性,它的創作註定不只是一個藝術問題,甚至不止是商業問題。在其井噴背後,既有市場觀眾的硬性需求,也又官方理念的軟性輸出。無論是《戰狼2》還是《空天獵》,從創作的第一天,就面臨著「雙重標準」的嚴格審查。
它既要有觀眾熱愛的市場因素,也需要充分表現軍人為國為民的家國情懷,電影在二者之間能否取得平衡,時時考驗著導演的功力。
主旋律軍事類型片似乎從未真正走入「市場」,起碼在創作上它更多是「半市場化」的存在。好萊塢化的製作場面+愛國情懷的精神母題,「內外兼修」的《戰狼2》讓該類電影達到峰值。觀眾的觀影熱情被帶動的同時,也開始具有一定免疫力。
《戰狼2》積攢下的市場餘溫,《空天獵》似乎註定要澆上一次冷水。而軍事動作片的真正未來,在降溫中或許可以稍微理智的再做思考。
歸根到底,對於已經很成功的春秋時代,一部作品的好壞未必會產生多大影響。只是對於「冰晨」CP,《空天獵》顯然不算一份好「嫁妝」。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覺得空天獵這麼爛???
※如何看待空天獵票房虧本?
※為什麼《空天獵》的熱度遠比不上《戰狼》?
※《空天獵》里兩次行動都不出動殲20是有什麼考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