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央表態後,銀行理財現四大異動!

文/小白讀財經(ID:veekn365)

9月22日,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正式發布了《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7年上半年)》。

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每半年或一年都會發布一份銀行理財報告,告訴我們當期理財產品發行情況、籌資情況以資金運用情況,對我們觀測整個理財市場有非常大的幫助。

銀行理財是一種表外業務,它籌集到的資金不計入銀行資產負債表,央行和銀監會不容易對它進行掌控,所以也被稱為影子銀行。

比如我們在銀行里的存款100塊,該銀行資產負債表當中的「資產」和「負債」項都會增加100塊;但銀行理財就不同,你花100塊買某銀行的理財產品,在它們的資產負債表上不會增加100塊,只會增加其中的收益。

對銀行們來說,表內業務由於容易受到監管,就像帶了「緊箍咒」一樣,發展受到限制,但是銀行理財卻不同,銀行理財的收益高、利潤大、監管小,成為大小銀行競相發展的業務,另一組數據顯示,銀行理財的總規模從2012年的5.58萬億增加到2016年底的33.64萬億。

但是銀行理財的野蠻生長,也產生了諸如資金空轉、監管空缺、風險不斷累積等問題,去年年底,中央提出「要下決心處理掉一批風險點」,銀行理財作為當中一環成為關注重點,那麼在中央表態後的首個半年,銀行理財的會以什麼樣的表情呈現給大家呢?

一、半年末,理財產品餘額為28.38億元,較2016年年底減少0.67億元,為理財年報發布以來的首次餘額下降。截至 2017 6 月底,非保本產品的存續餘額為 21.63 萬億元,佔全部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的 76.22%,較年初下降 3.34 個百分點;保本產品的存續餘額為 6.75 萬億元,佔全部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的 23.78%。

解讀:上面這則數據告訴我們,半年末,理財產品餘額為28.38億元,較2016年年底減少0.67億元,如果單看這個數據不能說明銀行業理財規模降低,理財產品包括保本和非保本。保本的理財產品銀行會保證收益,屬於「無風險」的投資,它和我們的存款其實沒有多大區別,監管層已經把它納入銀行資產負債表裡面。

真正的理財應該是非保本,也就是你把錢交給銀行打理,你自己要承擔後面的投資風險,銀行不會向你保證賺到錢。截至 2017 年 6 月底,非保本產品的存續餘額為 21.63 萬億元,較年初下降 3.34 個百分點,這說明銀行規模真的下降了。

二、一般個人類產品存續餘額為 13.14 萬億元,佔全部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的 46.30%;高資產凈值類產品存續餘額為 2.13 萬億元,佔全部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的 7.51%;金融同業類產品存續餘額為4.61 萬億元,佔全部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的 16.24%。

解讀:它告訴我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人以散戶為主,高收入人群在當中的佔比不算很高,高收入人群投資應該更側重於房產、股票。

有意思的是,金融同業類產品存續餘額為4.61 萬億元,佔比16.24%,金融同業類產品實際上就是金融機構間互相發行的理財產品(同業理財),如果佔比過大就意味著資金在裡面空轉嚴重。

正常來說,高效率的資金應該是「央行-銀行1-實體經濟」這樣進入實體經濟,如果同業理財太大,就會變成「央行-銀行1-銀行2-銀行3-實體經濟」,鏈條過長肯定抬高資金的成本。

央行和銀監會對銀行的監管主要集中在同業理財方面,上半年銀行理財規模下降,小白認為應該是得於監管層對同業理財的限制。

三、截至2017年6月底,國有大型銀行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為9.27萬億元,較年初減少 1.70%,市場佔比 32.66%,較年初上升 0.20個百分點。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存續餘額為 11.80 萬億元,較年初減少 3.67%。

解讀:我們可以看出,相比大銀行,中小銀行的理財規模下降得更多。中小銀行沒有大銀行的網點、資金、技術優勢,依靠存貸利差賺取利潤肯定比不上大銀行,所以發展理財業務受追捧,這是近年銀行理財規模快速增加的重要原因。

但是上面已經說過,小銀行表內規模比較小,如果理財業務做得太大,往往會累積風險,如今,中小銀行理財規模下降幅度比較大實際上也說明監管層對中小銀行風險的重視。

四、上半年銀行銀行理財資金投放中仍然是以債券為主,佔到42.51%,權益類(股票)排名第四。

收益方面,已終止的封閉式理財產品收益率,從年初的平均 3.5%左右上升至平均 4.0%左右。

是不是覺得很奇怪?在規模縮小的情況下,收益率還如此之高,小白認為主要原因如下:

1、債券是銀行理財主要投資資產,今年央行收緊貨幣,市場利率升高,提高了債券的收益率(市場利率和債券收益率成正比);

2、今年存款快速從銀行搬家,銀行資金需求量大,為了吸收投資被迫提高收益率。

總的來說,上半年銀行理財3.5%收益率,相比存款仍然是相當高的,雖然有些是非保本理財,但是現實來說銀行為了提高吸引力為客氣兜底已經見怪不怪。其高收益的套路小白在2月27日《銀行理財高收益的「套路」就是它!》(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可查看)一文當中已經說過,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點擊查看。

那麼未來可不可以投資銀行理財產品呢?小白要告訴大家的是,隨著剛性兌付的打破(不會再為本金兜底),未來銀行理財肯定不是絕對安全,但是高風險、高收益這是市場不變的真理,你若問我要不要投資,那你首先要知道自己的風險偏好和承受能力具體是怎樣!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ID:veekn365),訂閱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

我們不追求高大上,只用普通老百姓都聽得懂的大白話,讓你學財經,懂理財,跟著小白讀財經,財經從此so easy!


推薦閱讀:

TAG:理财 | 中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