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榮:金融科技有助於形成穩定的商業模式,同時要注意防範風險

IFTN淺談網:9月24日,南開金融(北京)論壇第十五期暨南開金融科技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北京成功舉辦。會上,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分享了自己對金融科技的認識。他認為「『金融科技』這個詞它並不新鮮,但是金融科技的內涵在當前這個時代背景下賦予了很多新的東西,而整個金融的發展一直都是依靠科技的驅動。」同時,他指出,「關於金融科技,更多的把注意力應放在現在的科學技術如何才能在金融活動的應用中更高效、更安全。」

金融科技通常被界定為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就是把科技應用到金融領域,通過技術工具的變革推動金融體系的創新。首先金融科技要遵從金融本質,以數據為基礎,以技術為手段,服務金融行業,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

t「理解金融科技一定要把握好本質,其本質是金融,這是核心部分。」抓住這一條再認識金融科技才不會偏離。李東榮認為,技術只作為載體和手段,金融科技並沒有脫離金融的功能屬性和風險屬性。

金融科技應在監管政策下合規發展 防範風險

眾所周知,2017年是中國金融科技蓬勃爆發的一年,中國的金融科技發展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從移動支付、人工智慧、區塊鏈和大數據等多個方面,科學技術正以迅猛的勢頭重新書寫著新金融業態。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在技術高歌猛進的同時,仍需把握好金融科技的本質屬性,在規範的道路上科學地發展。

會上,李東榮介紹金融科技對金融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對金融穩定的影響,正向方面它形成了多元化的主體有效競爭,有助於形成穩定的商業模式,增強金融系統的穩健性;其次是有利於提高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更多的小微經濟主體納入經濟金融活動,有助於降低風險集中度;最後是有利於降低信息不對稱,提高風險定價和風險管理能力。

t從負面情況來看,金融科技提供了跨市場、跨機構、跨地域金融服務的同時,也會使金融風險的傳染性更強,波及面更廣;金融科技還面臨一定的技術依賴性;並且,金融科技的服務面擴大了,但是參與者對風險的識別和承受能力各不相同,風險問題是不能忽視的,容易產生羊群效應波及社會,帶來社會影響。

t與此同時,依託網路的效益和規模效應,金融科技很容易產生跨界混業的經營,現在銀行、證券、保險的很多業務是有相互交叉的。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產生不正當的競爭,以及形成系統性的風險。

t在金融科技監管方面,李東榮表示,要以風險防範為重點。「金融科技在監管上也形成一些基本思路」,要實現健康發展,必須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消費者保護委前提,以普惠金融為導向,以風險防範為重點。

t今年上半年,央行宣布成立了金融科技委員會,明確將強化監管科技應用於實踐,積極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豐富金融監管手段,提升跨行業、跨市場交叉性金融風險的甄別、防範和化解能力。

金融科技需要開放的心態共同協作發展

t隨著「互聯網+」戰略的持續推進,從傳統銀行到金融科技,從相互競爭到合作共贏,「開放、合作」逐漸成為金融科技公司業務布局的關鍵詞。

金融科技的外延囊括了支付清算、電子貨幣、網路借貸、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人工智慧、智能投顧、智能合同等領域,正在對銀行、保險和支付這些領域的核心功能產生非常大的影響,而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逐漸意識到,金融科技公司的能力可以為我所用,所以開始主動選擇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

t以銀行業為例,中國銀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大型銀行相繼與京東金融、百度、騰訊、螞蟻金服等互聯網機構開展戰略合作,在數字化金融、智能風控、產品服務創新和營銷運營等核心業務能力上實現了深度連接。

t與此同時,銀行也開始在自身金融科技能力建設上加大投入,部分銀行設立了專門的網路金融部,或者直接投資成立獨立的金融科技公司,光大、平安、興業、招商銀行的科技子公司光大雲付、金融壹賬通、興業數金、招銀雲創等互聯網金融技術已取得一定成就。

t此外,金融科技公司也開始注重與傳統金融機構展開全方位合作。近一年來,互聯網科技公司布局開放業務動作頻頻。以螞蟻金服、京東等互聯網巨頭為代表,紛紛聚焦於技術能力開放,上線開放平台。前不久,保險業最具科技感的保險公司平安也同樣宣布,面向行業推出「智能保險雲」,這也是平安首次對外開放保險經營中的最核心技術。

t業內人士認為,金融科技與金融機構不再是顛覆性的關係,而是互為補充,在互補的基礎上形成有效的商業模式,從而助推金融業轉型升級。

關於為何選擇「開放」核心技術,平安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兼首席信息執行官兼首席運營官陳心穎表示,這次把多年來積累的行業科技經驗向全行業開放,旨在幫助保險公司以較低的成本與最先進的保險科技並軌,從而推動保險全行業在效率、風控、成本、客戶體驗等諸多方面得到提升,將保險與人工智慧緊密結合,為客戶提供極致的消費服務體驗。

t可以預見,金融科技公司與傳統金融機構的深度融合,可以將更便利的金融服務、生活服務提供給用戶和消費者,釋放出普惠紅利,既有效挖掘了傳統金融業的優勢,又給傳統金融業帶來新的生命力和增長動力。


推薦閱讀:

金融深化還是金融空轉:一文說透大監管時代的罪與罰
金融監管:原點已現,彼岸未達。
現金貸退場,地下超利貸上場:年利率2200%,用戶陷更黑深淵 | 金融高管會
5點理由,你為什麼應該與FCA監管的經紀商進行交易
通過盈透不接受外匯零售客戶一事介紹美國金融監管體系

TAG:金融科技 | 互联网金融 | 金融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