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符號化的教育途徑

開學那天,校長講話,大抵是學校老一批的前輩們如何在艱苦環境下為祖國謀發展的事迹,情到深處,不能自已。我敬重這些前輩,在貧窮年代甘願坐冷板凳,但我又在思考,把這些事迹放在宣傳視頻里、掛在宣傳欄上向我們灌輸是否合適。

中國的工科學校大多有個通病,就是「艱苦卓絕」。在知乎,在朋友圈,我經常會發現來自工科大學的同學對學校的抱怨。這其中要麼是對年久失修的老宿舍的不滿,要麼是對刻板嚴格制度的抨擊,而校方對此的解釋往往是「逆境出人才」的那套理論。

現在中國的許多大學已經達到世界一流的水平,科研經費和國家撥款甚至讓很多歐美學校都瞪紅了眼,逆境這個詞似乎已經與當代大學脫節了。而在現在仍然以「逆境出人才」「苦難磨練意志」為學校精神明顯不是出於現實考慮,更多的是一種思維慣性。從小語文課本就把貝多芬當做經典案例,同樣出名的還有鑿壁偷光、海倫凱勒的故事,現在上網搜關於苦難的名人事迹仍數不勝數。上一輩人被訓練著熟悉並克服艱險貧窮的環境,這些勵志故事成為精神武器。然而克服逆境只是他們獲得成功的途徑,並非目的。今日的教育混淆了這一點,把克服逆境當做目的,而忘了真正要做什麼。要實現科研突破,保障學生的生活條件、營造更活躍的氛圍無疑比苦難的壓抑更能激發學生的活力和創造力,因為今天我們要適應的不是艱苦的環境、不需要一根筋的韌勁,而是要學會面對一個有活力的社會。

同樣地,被符號化的途徑還有很多很多。在高中時期,我學校的學生組織與校方曾發生多次拉鋸戰,然主任們希望的就是直接沒收手機。在學校里,這是妥協於行政效率的辦法。但在家庭中,父母直接沒收孩子手機則是教育上的爭論上課使用手機的處罰辦法,當懶政,甚至有的父母規定孩子不能使用手機電腦。父母所希望達到的目的應該是孩子成才,可卻常常把爭論聚焦在是否該使用手機上。若知道自己本身的目的,才知道禁止使用手機只是一個手段,還有更好的手段需要通過協商和思考摸索出來。

往大里說,則是對於手段途徑的片面追求導致教育的不完全。「刷題」這個詞在前幾年經歷各大教育機構的渲染後已成為很多高中學生的新行為準則,我看到許多同學和老師盲目看中刷題而忽視方法和其它方面的培養,失其掌握知識的本心,最終功虧一簣。

作為教育者,最不能忘記的是就是教育原本的目標。

推薦閱讀:

山東的學生學習究竟有多刻苦?
徹悟 道德經 第17章 上無為,下自化
對大部分教師表示不信任怎麼破?特別是早教幼教。
既然這個世界並不完美、充滿痛苦,什麼我們還要生育後代,讓他們也受苦?
於建嶸教授:【愚見】你害怕嗎?

TAG:教育 | 大学 | 苦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