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數兒篇2—給一籣粉兒的「三記悶棍」,裝逼不是吃過曬照就OK滴~

日本有一家很牛掰的飯店(別打斷我,不是小野二郎),首先,許多明星大腕都特意跑來這裡吃飯;其次,它居然還是家連鎖的,也就是說絕對屬於平民化的大眾消費。

來過這裡還特意留影的明星包括趙薇、王菲、李亞鵬(離婚後要用頓號分隔開了)、張智霖袁詠儀等等等等……

趙薇在一籣拉麵

張智霖在一籣拉麵

這就是一籣拉麵。雖然截至目前,一籣在日本國內只開了五十餘家連鎖,整個海外也只有香港的兩家和紐約的一家,但這也阻止不了一籣成為日本在國際上最具知名度的拉麵連鎖企業。

其實一籣已經在國內刷存在感好多年了,許多前往日本或香港旅行的朋友,即便不是枚標準的吃貨,也不會錯過一籣拉麵。

一籣拉麵,無論哪家店,無論什麼時候,門前總是能有數位排隊等位的食客

上周,恰巧又看到了某知名旅遊賬號不厭其煩又一遍介紹一籣的文章。但看完後我覺得,這樣燙剩飯一樣的純粹介紹,要麼是把握不住其中的文化現象,要麼就是小編自己也都沒去過,只是這裡摘一些,那裡抄一點,唯一需要動腦子想的,就是定一個新穎的標題,就OK了。

一籣,為什麼一家日本本土的企業在國際上這麼火?為什麼連鎖的平民快餐也能夠讓明星大腕們趨之若鶩?是因為他家的面真的好吃?還是因為服務特別好?為什麼只有幾十年歷史的日本小店就能做到享譽國際?而擁有著至少200多年歷史的蘭州拉麵,我們國內至今連個響噹噹的牌子都叫不出來?

一籣的官網,雖然一再強調他們家拉麵的口味,但這麼火,絕非好吃那麼簡單

這其中的文化現象,難道不值得去了解和挖掘一下么?即便我們不做研究,那是不是在吃這碗面之前,至少知道這樣吃的原因是什麼?自己試著去體會一下呢?畢竟,裝逼要裝全套嘛!

許多去日本的遊客如果吃過一籣,回來都會說「好吃!日本最好吃的拉麵!到處都有分店,去了一定要嘗……」但事實的確如此么?我禁不住要給說好吃的各位打上三記悶棍了。

一籣的招牌門頭兒,這家店,吃過和會吃可真的是兩個概念。


第一棍:一籣不是日本第一

我為此特意在3個日本自由行的群近千名去過日本的網友中發起了討論,說出你心目中最好吃的日本拉麵。結果很驚人,一籣竟然連前5都進不了。包括絕大部分的日本人,你問他,也不會告訴你一籣是日本最好吃的拉麵。

無敵家、無鐵炮、一燈、大勝軒、梅光軒……就連我個人覺得,同起源於博多的滿洲屋一番,也比一籣要好吃一些。

許多人說日本拉麵差別不大,你可以這麼理解,對他們來說,生活幾十年,主食總共就那麼幾種,這其中的細微差別還是比較好分辨的。

但在一句話評價為什麼覺得一籣不好吃這點上,網友的論調基本上可以歸為同一類:口味兒過於濃厚、油膩,而且很多人覺得一籣豬肉的腥味很大。

而且這其中很有意思的一點是,持有以上觀點的,大部分都是口味偏淡的東南沿海地區網友,口味兒偏重的北方網友很少說一籣難吃的。

挺一籣和倒一籣的,主要就集中在他家湯頭和肉的味道上


第二棍:一籣分店一點都不多

我們可以說一籣是日本最知名的拉麵連鎖企業,但絕對不是分店最多的,在這一項比拼上,一籣不要說前五了,可能連前十都進不了。隨便列舉兩家在日本大街上隨處可見的拉麵連鎖:一風堂、天下一品,論店鋪數量,至少都是一籣的2-3倍。

一風堂的店鋪幾乎涵蓋日本全境

天下一品的店鋪,沒店的也就是哪幾個灰色字所包含的縣

但是一籣藉由它獨特的店內設施,每家店鋪的選址都是很講究的,比如最知名的大阪道頓堀店、京都河原町店、東京涉谷店,都是在城市人流最大、遊客最集中的區域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想不被注意都難。

但同為博多系的豚骨拉麵,一籣的店鋪數量和名氣真的不是很成正比。

大阪道頓堀店,因為地處關西最繁華地區,這家店幾乎什麼時候都人滿為患。


第三棍:一籣根本不算老品牌

一籣創立於1960年的福岡,剛開始由一對老夫婦經營,後來兩人年事漸高,精力和體力都難以為繼,意欲關店回家養老,但是早已經吃習慣的熟客勸說他們不行就減少每天的售賣數量,權當是給附近的人們留一個吃飯聊天聚會的地方。

於是,日本歷史上最牛掰的會員制拉麵店誕生了,想要來這家拉麵吃飯的客人,必須是店主認證的會員,否則恕不接待。

一籣現任社長,吉富學。就是他開創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一籣體系

如果照著這個套路發展,一籣充其量也就是開家和壽司之神一樣的小店,但一碗面絕對賣不到小野二郎壽司的價錢。

到了1993年,夫婦二人實在是已經很難再有力氣製作拉麵了,於是經人介紹,將店鋪轉給了一位叫做吉富學的年輕人,從此開啟了一籣拉麵的享譽世界之路。

所以,嚴格來說,現在一籣拉麵的歷史,也就是追溯到1993年。


一籣的精髓:創造了極富想像力的、基於飲食文化下的亞文化

有人看完可能會說,一籣讓你批的如此不堪,看來是被過分神話了,以後是不是有機會也別吃了。

這個鍋我表示不背……

去吃一籣的一整套標準配置:面+替玉+半熟玉子+口味單

一籣雖然在很多人心中算不上是日本最好吃的拉麵,但各家店鋪基於網友的評分也都在中上游,雖然不是什麼「百年老字號」,但絕對是一個食(chi)客(huo)一生必不可少的體驗地。

因為,一籣放下了「料理人」的尊嚴,以最大限度迎合食客的口味來製作一份專屬你的獨一無二的拉麵;而且,一籣的一切設施都是為了讓你不受其他任何因素的干擾,能夠獨自一人、心無旁騖地去品嘗一碗拉麵。這才是他們家真正的文化精髓所在。

一籣的標準口味單(每間店都有中文版的哦~)


捨棄尊嚴的菜單

一籣拉麵,吃過的朋友都知道,除了他們反覆強調的生面和湯頭,你落座後第一件要做的事並非點餐(其實進門前點餐機就已經買好了),而是先面對一張待勾選的表格,上面有口味的濃郁度、油膩的程度、麵條的硬度、是否放大蒜和蔥,放蔥是放蔥白還是蔥葉等等,填完後,把這張表格和購買的票據一起交給服務員,就可以等面上桌了。

即便是一籣的官宣,這也是最大的噱頭

從傳統的餐飲文化角度來說,客人進店吃飯,等於認同了廚師的手藝,畢竟廚師都是經過千錘百鍊後,將自己認為最好的味道呈獻給客人。絕非「跟隨某位客人的喜好而改變味道」。

客人擅自給廚師指定做出什麼味道,無論是在日本抑或中國,對資深的大廚來說,都可能被看做是對自己手藝的一種「侮辱」。

但一籣卻恰恰反其道而行之,能讓客人做主的全由客人說了算,看似是捨棄了尊嚴,實則最大化地接納了不同口味需求的大眾。利益同時也最大化,所以如今一籣的客人數量,絕非會員制時期可比。

插一句嘴,一籣的半熟玉子,就是半生的雞蛋,口味很獨特,基本上去的客人都會點,但不便宜,一個就要12元人民幣左右


專心致志吃飯的地方你不好找

一籣的另一大創新,就是店內的布局,主要空間都呈」U」型結構,客人列坐兩邊,服務員在中間通道穿梭,而且每位客人,都由左右兩塊隔板同其他客人分隔開,創造出了專屬你一個人吃面的「私享空間」。

一籣的店面均為這種設置,我管它叫「蹲坑式」布局

這麼做的目的,就是一籣的企業文化所在,即「讓你獨自一人,拋去所有干擾因素,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地品嘗一碗拉麵」。

為了做到這點,每位客人不但被分隔開,而且客人與服務通道之間,面端上來後也會將竹簾放下,左手邊抬手就可以接水喝,面前還有呼叫按鈕,加面加飯按一下,將對應的票據放在小鐵盤裡等服務員來收取即可,全程你看不到任何人,也受不到任何干擾,排除了所有的思緒,全心全意享受面前這碗面所帶來的卓越口感。

每個座位上都有按鈕、水杯、水管、加餐單和意見本之類的東東。彷彿一個小寫字檯


「食不言、寢不語」,曾經作為我們千百年來的禮儀規範之一,而現如今,真正能夠拋除雜念,專心享受美食的機會又有幾多?

餐飲是一種文化,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基於餐飲文化這一體系下衍生出來的許多亞文化,同樣值得我們去了解、體驗、品味。

如果讓我來總結一籣的商業模式,就是「返璞歸真」。排除一切其他因素,為了最純粹的品嘗美食而去吃飯。

正如海底撈那略顯狂野的擦桌子、尬舞一般的甩面招式、沒有你想不到的服務細節,這些都成為獨具特色的餐飲亞文化體現。以至於每當我們談到這些,腦海里立刻就會閃現出「海底撈」三個字,至於他們的火鍋味道究竟如何?好吃就行了,沒有必要「特別好吃」。

一籣也是同樣的道理,本身就已經不錯的口感,加上獨特的亞文化體現,將食客任選—專心等待—全心享受串成了一條有始有終的流水化服務。即便許多吃過的人對其嗤之以鼻,但卻妨礙不了更多人對它的好奇與期盼。

中國人喜歡坐圓桌吃飯,因為可以看到對方,可以說話,可以拉近感情,我們漸漸給「吃飯」這種行為賦予了太多的其它目的

這也不難解釋為什麼那麼多明星會來到這裡,還要拍照留念,因為對他們來說,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地吃一頓飯的機會太少了。

即便是我們普通人,也不妨落座後,面上來,拍完照「消過毒」,收起手機張開嘴,給這碗面留個10分鐘的專屬時間,也許你真的會有更加獨特的感受。

獨自來一碗面試試吧

推薦閱讀:

「妖嬈」拉麵哥如何打破階層固化?
日本拉麵痴們最愛的三家東京拉麵店究竟好在哪裡
正宗的日本拉麵是怎樣的?
情誼千斤抵不過胸脯四兩,八小時大骨湯不如一勺味精
北京有哪些好吃的拉麵店?

TAG:拉面 | 日本料理 | 日本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