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同渡資本王毅:中國智能家居投資邏輯不能照搬美國
智能家居在中國的發展一直處於尷尬地位。
很多智庫喜歡通過商品房銷售面積來估算智能家居的市場空間,但是由於中國的智能家居產品廠商過於強調己方的技術性優勢,未能將這種優勢轉化為普通民眾最為在意的實用與便捷功能,中國智能家居市場雖然早已完成了概念普及階段,但始終未能迎來一個爆發點。
王毅觀察智能家居行業多年,他敏銳地觀察到中美兩國民眾在居住空間與居住習慣上的巨大差異,直言智能家居行業投資不能如同企業服務、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領域那般盲目對標美國。
健一會(ID:jianyihui2011)第15期人物專訪請來同渡資本合伙人王毅,請他聊一聊他在智能家居領域的投資邏輯以及從業多年的一點感悟。
王毅
同渡資本合伙人曾任昆吾九鼎投資VC基金董事總經理。專註於信息技術領域的投資,成功投資了閃送、快倉、眾盟、易充無線等耳熟能詳的項目。轉行做投資前,在西門子、華為等企業有近十年的無線通信行業工作經驗。 口述:王毅採訪/撰稿:阮聿泓
創新是有周期的。十年前,第一代iPhone出現,有了IOS、安卓,APP應用市場如火如荼,開始瘋狂吸金。消費者就像是一個懵懂的孩子,突然發現這個世界有這麼多好玩的東西可以用,大家的手機里裝滿了各種APP。隨著微信這類超級APP的出現,流量開始往超級應用匯聚。過去十年的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是基於科技創新(智能手機出現並被廣泛使用,移動操作系統的使用),截止目前,基於上一波技術創新之上的商業模式創新已經進入瓶頸期。未來十年,又將有一波新的技術出現,並隨之誕生新的商業模式。
我的好奇心比較重,我看項目的第一反應是,這個東西的原理是什麼。如果搞不明白,我心裡會發虛。所以我們團隊比較青睞工科背景的人才,他們在大學具備了工程師的邏輯思維,再去看很多項目時,比較容易觸類旁通。
當然,工科背景的投資人的弱點在於偏保守,過於重視初創項目的技術風險與市場風險。早期項目本身就存在很多風險,如果投資人過分放大風險因素,會錯過很多有潛力的好項目,這是我們需要突破的一點。如何掌握好平衡?項目里的核心亮點是什麼?其所帶來的正面效用是否可以覆蓋風險?如果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正面的,就可以投。
同渡資本的基金周期是9年,主要投早期項目,以Pre-A和A輪為主,也會涉及B輪。我們現在是兩條腿走路,既看醫療健康,也看智能技術。我主要負責尋找智能技術領域的項目。
現在是智能家居投資的轉折期
我從2013年就開始看智能家居,但一直沒有出手。2013年、2014年的時候,出現了一波又一波做智能插座、智能插排的項目,那時候各種路演會上智能家居項目很多,曾經在一個路演上看到四個項目都是做智能插座的,功能大同小異:將電器插到插座上以後,手機可以通過藍牙或wifi等無線方式與其聯通。在極少數情況下,用戶可能需要這種功能,比如出門後想起來屋裡空調沒關,通過智能插座便可以遠程控制關閉插座。但這種場景的使用非常低頻,並非剛需,用戶體驗也沒有太大提升。
需求有存量和增量兩種。增量需求不適合創業公司去挖掘,用戶教育的成本太高,只能由有實力的市場領頭羊去做。智能家居屬於先有存量再有增量的行業,應該先解決用戶既有痛點,然後再考慮引導用戶新需求的事情。
智能家居行業,我更看好2B2C模式,而不是直接就2C。
首先,C端教育成本太高,即便消費者能接受某套智能家居產品方案,其需求也是零散的,而智能家居所涉及的地方太多,用戶很難一次性買齊一套。家裡所有電器、窗帘、門鎖等都屬於智能家居的範疇,目前市面上還鮮有企業可以提供一整套完整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要逐步完善。
還有個原因。智能家居的產品研發涉及到物聯網協議,國家層面會出相對通用的標準,但這些標準只能定框架,不能規定細節,這個就類似於通信協議里的私有欄位,國家是不能靠強制力量去約束的。海爾、美的、長虹、海信等各大企業在智能電器產品布局上都自成體系,很難做到互聯互通。各家都想盡辦法賣自家產品,把用戶放在自家生態體系里,因為用戶可以不斷產生新數據,這些數據很有價值。
人一生80%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這個室內主要包含兩個場景:辦公和居住。第一階段可以從辦公場景入手,諸如商用大廈、寫字樓等對於智能空間的需求更多,因為它更整體,不易割裂,B端用戶對通過智能化手段提高單位面積使用率、降低能耗成本等有強烈訴求。隨著國家逐步推廣全精裝入住的標準,家裝場景中,毛坯房將越來越少,這也就意味著整體前裝的家居市場逐步在擴大,這個場景下的智能化會稍微複雜點,因為個體用戶的個性化趨勢在所難免,個性化和標準化的平衡是前裝民用住宅的努力方向。
無論是辦公還是居住,智能家居目前更適合在前裝階段進入,從樓宇設計時就開始介入,而不是後裝階段。樓宇設計完成後,需要施工和監理,智能家居方案解決方在設計師設計完方案後,將這套設計完全變成一個數字化樓宇,可施工,可追溯,可監管。
智能家居項目,我看重數據獲取能力
2B2C模式的好處在於用戶教育成本低,將智能家居全套產品通過前裝方式進入用戶家庭,潛在用戶的激活概率高,他們不可能什麼功能都不用。激活之後,項目方就可以把用戶的行為數據收集起來,並且無需燒錢。
智能家居領域的創業項目,我比較看重他們能否持續獲得數據,有了數據才有想像空間,才有可能通過數據分析和挖掘,反向給用戶或家庭打標籤。分析完用戶行為後,就可以推送產品或服務。如果獲取到的數據足夠精準,了解用戶喜好與身體健康等數據,就可以給用戶推薦旅遊產品,制定健康計劃和飲食結構調理方案。以上這一切,都取決於所獲取的數據種類和豐富程度。
創業公司獲取數據有多種方式,有去網上扒數據的,還有花錢買數據的。
網上扒的數據量很大,做完清洗,篩完之後就沒剩多少,若是再去給用戶打標籤,要麼是打不出,要麼就是打的標籤太粗糙,效果很差。
花錢買數據有兩個問題。
第一、核心數據已經買不到了。BAT版圖裡的企業所掌握的優質數據不會賣給你。
第二、聯通、移動、電信的數據是最全的,網民上網的所有數據,不管走基站還是WiFi,都要通過這三家運營商的核心網路。問題在於,這部分數據該怎麼用,誰來用。
國家對於個人用戶隱私管理非常嚴,運營商的數據沒有脫敏,不能拿到外面去用。前幾年有很多做大數據精準營銷的公司都在向運營商買數據,他們通常做法是把設備放到運營商機房這個封閉環境里去運行,運營商源源不斷地為設備「喂」數據,跑出個結果來,大數據公司就可以把結果帶走,但數據本身不能帶走。
同時,有價值的數據應該是動態的,你如果買的是一灘死水,價值十分有限。要想預測未來,就需要一直保持動態數據更新,這個投入的成本非常大,而且受制於數據提供方,哪天它說不賣了,你的危險就很大。所以最好能夠自行產生數據,並且儘可能降低成本。
2B2C的好處是:我賣方案給B端,B端再把它賣給C端,C端產生數據,我可以跟B端共享數據,從而實現低成本快速部署,同時獲取數據。
智能家居入口在哪裡
什麼會成為智能家居的入口?不好說,也許到最後,會是一個我們完全沒有想到的形態。
我們過去看過很多做入口的,其中有把WiFi當入口的,有把電視當入口的,有把門鎖當入口的。我認為,音箱不會是入口——至少在中國不會。
要想成為智能家居的入口,起碼具備兩個功能。
第一、它應該是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說,它應該代表了一個剛性需求,缺了它,整套智能家居就玩不轉了,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它作為入口的意義就不存在了。
第二、它應該具備一種類似於中心的功能,可以提供連接作用,且不可替代。
結合這兩點看,音箱很難成為一個入口,它本身在中國家庭不是必配產品,其背後連接的很多內容資源也可以由其他硬體載體呈現。
有一段時間,人們把電視機頂盒當作一個入口,市面上出現了各種盒子,沒有任何認證,內容質量無法控制,最後被廣電總局封殺。實際上,電視這個載體在家庭里所佔的空間正在逐漸下降,但是大屏不會減少,人們在家裡仍然需要更好的視覺效果。不管未來如何變化,總要有一個載體在家居里呈現內容,至於這個載體是一台電視、一個投影儀還是一台Pad,都有可能。
智能家居市場,中國不能對標美國
中國的智能家居市場對標美國比較難,因為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和成本構成差異化太大。中國消費者是最難伺候的C端,因為我們的消費者對產品的性價比追求到了極致,最好是免費給我最好的東西,目前消費者很少有動力去採購智能家居硬體並且還願意為之付服務費。
空間和生活方式決定了用戶的需求。對於智能家居的取捨,消費者最關心的有兩點,一是便利性,二是成本。
美國地廣人稀,複式、別墅等大戶型房子比較多。通常來說,房子面積越大,智能化、便利性需求越高。而對於90%的中國人來說,對於空間上的便利性需求不是很高,因為沒有太多人住在別墅里。如果我家只有一層,我躺在卧室,看見客廳的燈沒關,直接走過去關上再回來,也就是幾秒鐘的時間,這和我拿著手機打開APP將燈關上,差別不大。
在美國,能源成本在家庭中所佔比例相當高,每家每戶都需要利用智能家居設備來感知行為,以調節屋內能源運行方式,實現最大節約。而中國的家庭對自己的能源成本負擔方式和美國有很大不同。長江以南沒有暖氣,居民供暖要麼自己開空調,要麼自備電暖;北方一直都是採用集中供暖的方式,現在雖然有了自採暖,但這只是一個方向,由於涉及到硬體替換,改造過程比較緩慢。
真正優秀的智能家居技術,是讓人體驗時沒有感覺,比如用戶對光敏感,當他進屋時,屋內燈光可以進行自動調節。要達到這種效果,有兩個要件:一個是環境感知,這取決於感測精度;另一個是生活習慣。
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都不一樣,智能家居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去學慣用戶習慣,比如用戶對哪種溫度比較敏感,在別墅的哪層待的時間比較多。但到了中國,智能家居的學習成本變高了,因為在中國,幾代同居的概率更高。三代同堂,小朋友最適宜的光線和老人的肯定不一樣,中國的房間結構決定了智能家居只能以房間為單位,而不能以層為單位,這就直接影響智能控制的精確度,分區越細,學習成本越高,部署困難越大。
做創投,最可怕的是脫離一線
做了這麼多年投資,我最大的收穫是認識了一幫好朋友,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創業者。我比較注重與人的溝通,我和所投企業的創始人就像是兄弟一樣,關起門來百無禁忌,方向出問題、調整不到位,也會拍桌子。我很享受一起做事、一起度過難關、一起收穫的過程。
在來同渡資本之前,我曾經在一家大型投資機構負責VC業務,決定接手這項業務,我是下了很大決心,也投入了很大精力,從無到有組建了一支VC隊伍,隊伍里的每個成員都不計短期利益與個人得失,有著超強戰鬥力。我記得那個時候,我一邊建團隊,一邊跑項目,壓力很大,吃的葯比吃的飯還多。後來工作逐漸步入正軌,團隊弟兄們的工作狀態非常好,每次開會,每個人眼睛都是亮的,完全是自我驅動,不需要我多作動員。由於各種因素,我沒有把這個平台帶到我所期望的高度,這也是我現在每每想起都覺得遺憾的一件事。
在創投圈,靠混臉熟是混不出名堂來的。只有當你的投資案例足夠豐富,投資邏輯比較清晰,別人才會願意跟你交流。我在創投圈裡的朋友,性格都比較類似,大家都屬於實戰型的。這個行業最可怕的是脫離一線,時間長了,你就沒有判斷能力了。
我和現在的合伙人吳蓉暉會定期復盤,聊聊最近投過的與沒過的項目,看看哪些項目是因為我們考慮的風險過多而被我們拒掉的,哪些項目是我們過於看重其團隊的能力而忽略了行業上的考量。我們團隊每個季度會做一次投資案例復盤,北京、上海兩個辦公室的團隊成員聚在一起,主要負責人把這個季度最值得探討的案例拿出來分享,討論投資決策過程中應關注卻被忽略的或應忽略卻過於關注的因素。
做創投這行需要不斷調整,但不用後悔,經常會有投資人說當年錯過阿里、錯過滴滴,錯過幾個億,坦白說,即便把時間軸拉回當年那個點,你還是不會投。項目在成長,投資人的認知也在變化,後悔不如復盤與反省更有建設性些。
推薦閱讀:
※做股票你用的是什麼交易系統?
※價值投資者怎麼確定公司的內在價值?
※風險價值(VaR)是否是有史以來最蠢的衡量指標?
※你覺得未來十年中國經濟投資主題在哪?
※在上市公司的董秘辦工作是怎樣一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