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線頭的誕生:樸素的互聯網公益如何影響大眾
在中國,有大約幾十萬家公益組織和機構,這些機構為一些你幾乎不曾見過的疾病和一些你不曾認識的人奔走呼號——比如白血病,比如重度抑鬱症,比如一些急需幫助的個人或者罹難的家庭,以及生活在偏遠山區的人籌集善款,尋求幫助。
總之,這些不幸的人廣泛存在,卻又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得到救治和幫助,而在另一方面,社會總是不乏愛心人士和慷慨解囊的義士,公益組織某種意義上成了公益中介——當然,我們更習慣稱之為愛心橋樑。
散落於各個地方公益組織因為渠道和覆蓋面的原因,面臨著項目、資源、資金上的短缺,導致發展陷入了停滯或者放緩的節奏,同時隨著整體經濟的發展,絕大多數的用戶都具備一定的捐款能力和意願,互聯網的發展又能抹平地域的差別,調動用戶的積極性,畢竟現在每個人都有微信,而微信里都有一些錢——我們稱之為互聯網公益的東西,就這樣產生了。
巨頭的公益,更多是高舉高打,比如之前刷屏的自閉症兒童畫作拍賣,而對於一些紮根於互聯網土壤並不豐沛的三四線城市的互聯網公益組織來說,則面臨流量、人才、技術多層桎梏。
從9月4日開始,在網上開始流傳翻花繩的視頻,包括視頻網、微博、朋友圈上,都會有人不斷曬出自己翻花繩的視頻。
每個年齡代際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獨特記憶,正如現在的小學生長大後回憶童年,會記得《王者榮耀》這款遊戲,80後回憶起童年,恐怕是翻花繩之類的遊戲。
翻花繩是一種流行於80年代和90年代的遊戲,和橡皮筋、遊戲卡一樣,是很多80後90後童年時的記憶,不過隨著年紀的增長,恐怕很多人都沒有時間再去玩了,而翻花繩在互聯網上的「復活」,恐怕又會掀起一陣懷舊潮。
其實,翻花繩背後是一家名叫線頭公益的app的公益推廣活動,每個人都會可以上傳自己的翻花繩視頻,然後分享到社交平台,並點名幾位好友,而這背後其實是「西藏千里助學行」的募捐。他們似乎希望達成一種類似冰桶傳遞效益:通過翻花繩的形式,來激起人們對於公益事業的熱情。
線頭公益app剛剛上線不久,背後是一家今年4月份剛剛成立,註冊地在濰坊的互聯網公司,創始人胡曉斐之前在北京從事文化類工作,後來回到濰坊,做起了公務員,今年和幾個朋友合夥,一起出資成立了這家做互聯網公益的公司。
線頭公益這個app很簡單,裡面會有一些公益捐助類的項目,也有一些善舉和義舉的新聞和資訊,大家也可以完成每日的任務贏取線頭——一種在app里被視為通用貨幣的東西,然後用線頭去捐款。
這次的翻花繩活動,其實也是互聯網公益行為——背後是西藏千里助學行的募捐。
事情是這樣的:濰坊每年都會派出9名援藏幹部去西藏南木林縣定點援助,一次偶然的機會,胡曉斐得知南木林有一個叫普瓊的孩子,被嚴重燙傷,但是當地醫療條件有限,於是輾轉將普瓊送到濰坊的醫院治療。
在救助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南木林縣的小學,基礎條件非常差,連個像樣的教室和操場都沒有——老校長自己用木條和鐵框自製了一個籃球架,掛在樹上,這就成了孩子們唯一的娛樂活動。
胡曉斐看了之後非常震撼,於是決定要為他們做些什麼,於是有了開頭的翻花繩活動。
當然,翻花繩只是一個開頭,線頭公益的團隊還做了大量其他的工作,比如拍攝視頻,聯繫名人宣傳,聯繫企業贊助以及整體的活動推廣和執行。
最終,這筆錢將會用於南木林小學的翻新重建,而線頭公益也以這樣的形式,將「公益是一種生活方式」的理念傳播給更多的人。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非典型性互聯網公司,正在一步步發展,並且開始通過以自己的方式,慢慢影響一部分人。
非典型性的意思是,不是來自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互聯網公司大多集中在此),創始團隊並非互聯網從業者(比如程序員出身或者產品經理出身)。
但正如公益的底色來自於人類樸素的愛心和同情心,互聯網的加持,本質上也沒有改變這種基因和血液,我們一方面孜孜不倦的追求極致的便利性:比如送貨越來越快,產品越來越智能,但卻忽視了公益在大眾心理層面上的影響力和價值。
因此,互聯網公益,本質上是一個多方參與,共同發展的事情。
而且,至少從三個層面來說,互聯網公益環境正在一步步變好:
首先是公益的門檻正在降低,普通人或者說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都可以通過互聯網接觸並參與到公益事業。無論是捐獻實際的錢,哪怕是十塊錢、一塊錢,還是用行動去支持,比如翻花繩的活動。本質上都降低了參與公益的門檻,讓更多的人能夠參與進來。
其次是普通用戶參與公益的熱情在增加。從之前的幾次事件中就可以看出,互聯網聚沙成塔的效應是巨大的,大家對於公益的態度正在發生改變,這背後也是公民素養的塑造以及整個社會風氣的變化。
最後一點,就是互聯網巨頭對於公益事業的巨大推動。BAT中,最典型的就是騰訊,騰訊公益最近推出了一系列公益活動,在社會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和影響,並且騰訊還牽頭數百家公益組織和企業,發起了一年一度的全民互聯網公益日。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宣布拿出2.9999億元配捐額,加上愛心夥伴的3.09億配捐額,共同資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在互聯網巨頭的推動和影響之下,越來越多的人接觸並參與到互聯網公益中來,並且以自己實際的行動參與——無論是捐一塊錢還是發一條朋友圈,這其實都是潛移默化的市場培育。
最後……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互聯網在意流量、轉化、DAU,是數據和技術驅動的行業,而公益本質上是一件「去功利化」的事情,很多人做這件事,不求回報,也不求收益,更像是出自內心的熱愛和認同。
之前騰訊封了一批違規的微信公眾號,這個微信公眾號唯一的功能就是讓善男信女打賞(供奉香火),然後打賞完出現菩薩保佑的畫面,並且這個app還暗示要每天打賞才有效果,結果一大批中年老年用戶每天樂此不疲地打賞,其實就是騙錢。
越來越多像線頭公益這樣的互聯網公益產品的出現,至少說明了一件事,大多數的愛心有處安放,而不是流入騙子的口袋。
推薦閱讀:
※理想的 NGO 辦公場所/環境長什麼樣子?
※公益教育正在為共享教育打開一扇大門?
※摩拜單車胡瑋煒:公益和商業是可以兼得的
※知乎 Live 主題徵集:明明白白做公益
TAG:公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