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之道—物盡其用
物產四方,曰為東西。
東西但凡有可用之處,都要盡量利用,這就是中國人的物盡其用,也是中國人對家庭與生活永恆的態度。
物盡其用,歸根結底是人和物之間,彼此的尊重。
對器物的選擇其實就是對生活方式的選擇。很多時候,我們所擁有的器物,是我們的自我人格具象化的體現。我們所使用的器物,往往是我們對周邊環境的態度,生活態度的反映。所以,非必須之物必是非首選之材,盡器物的可用之處,才是對生活、對自己最好的尊重。
器物,是自我價值觀和審美的投射。像保羅?薩特在《存在與虛無》寫的那樣,「僅僅通過觀察我們擁有什麼,我們就可以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
在一成不變、循環往複的生活中,總會遇到想和它一起生活的器物,陪伴我們度過一段光陰。從我們相遇的第一天開始,日出日落,日復一日,器物總是在人們形形色色的生活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為我們解決著生活中的問題。這些器物並非單單從個人的喜好出發去選擇,往往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為我們生活帶來快樂的生活道具。每天使用的器物,盛著滿滿的彼此依賴之情,註定是惺惺相惜、不離不棄的。只要能細細體會和品味,就可以讓我們通過它,把日子變得美好起來。而每一次對器物的選擇,往往可以讓我們透過它,發現和認知隱藏在生活里的美。
每一天,器物伴隨在我們生活的左右,從開始新一天的洗臉毛巾,到構建整個家庭空間的傢具,再到質樸的餐具……器物總是默默的,支撐著我們的生活。絲毫沒有炫耀之心,兢兢業業的,本分的完成著自己的份內工作。越是與我們相伴良久,器物上承載的記憶越豐富,越值得回憶與懷念。
睹物思人,中國人從來都能將存於器物之中的細微情感與氣息,自然而然的捕捉出來。小時候,曾經為了家裡用了好多年的一隻茶壺被打碎,難受好幾天。也會為了自己心愛的一隻鋼筆丟掉了,默默流淚。亦或是,一張伴隨自己成長的書桌……也許那些令人感動的畫面,無法清晰描述,但器物因時間而產生的那些奇妙的感覺,確實能撩動人心最柔軟的那一面。
家裡的器物,承載著是我們與家人的故事。因為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這些器物是家人之間互動的媒介。餐桌上,有來自父母的叮囑和關懷,也有被訓斥的片段;寫字檯上,有小時候在單層紙上用鉛筆畫畫留下的印痕;還有抽屜里藏著的日記;牆角的五斗櫃,記錄著成長,歪歪扭扭的刻下那一長串數字,110、125、138、……179,太多了呵~~~家裡的那些器物,總能伴隨我們更久的生活,即便是搬家換一個城市生活,父母總是能將這些傢具打包上車,運送到新的地方。在新的環境與空間里,並不會讓我們感覺陌生,在我們的周圍,是那些充滿共同記憶的器物。
那時的傢具是可以移動的,每次的調整,家裡會有一個新的樣貌和生活形式。不論如何,變化的只有心情,生活中最寶貴的家的記憶,不曾改變。
物盡其用,是使用者對器物的節約和再利用,在很多人眼裡,似乎是在物質缺乏的年代留下的民族記憶。大概是物質匱乏吧,勤儉持家,物盡其用,是那時自然而然的選擇。記得那時,家裡用的菜籃子,是用封箱用的塑料包裝帶編製而成的,有些人家裡,還能用不同顏色編織出花紋,即好用,又美觀。我們的課本,總是在開學的第一天,用家裡去年的舊掛曆,工工整整的包起來。家裡用壞的床單改成抹布或坐墊之類的事,數不勝數。這是他們的生活方式,充滿了淳樸的,而又奇思妙想的生活智慧。
越來越多的器物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周圍,層出不窮的功能,品種繁多的選擇,對器物,我們逐漸失去了尊重與留戀,不會再花心思修補與再創造,換來的是簡單,粗暴的置換或者丟棄。
周遭充斥著一次性的陌生。
搬家的時候,因為定製的板材傢具無法移動,索性丟棄。傢具換新的,餐具換新的……新的家,失去了原來朝夕相處的器物,成了一個陌生空間。極大的物質豐富,沒有給我們帶來快樂,壓迫感的焦慮讓我們無法喘息。家裡似乎每天也在發生著物改變,消費,丟棄,再消費,器物越來越多,越換越好,這真的是我們期望的生活嗎?
那種與器物之間長久陪伴產生的熟悉,小時候得到一個漂亮鉛筆盒所得到的如獲至寶地感覺,離我們遠去,再也不會出現。
越來越多的器物充斥在生活中時,莫名的焦慮讓我們迷失在商品構成的景觀中,忘記了器物本身的使用與實用價值,忘記了生活本來的樣子。於是,我們把活在當下當作苟且,把追逐消費當作詩和遠方的田野。其實,那不過是器物被虛構起來的消費神話,那不是生活。
我們的一生當中,要使用多少器物,與多少器物相伴,這一定是一個巨大而有限的數字。沒人會去想像,也不會有人覺得浪費,就好像我們會認為,物盡其用不過是物質匱乏年代時,才會存在的想法。當藝術家宋東和他的母親趙湘園,將他們生活中所經歷的器物,展現在我們面前時,一個由一萬多件「破爛兒」組成的龐大方陣,化石般的洗衣皂、孩子們丟棄的玩具、堆積如山的瓶瓶罐罐鍋碗瓢盆……無數熟悉而又數量龐大的日常用品,讓我們產生了巨大的震撼,原來我們的生活竟是由瑣碎蕪雜的各種物品堆積而成。
似乎,只有在我們看到那些,曾經也被我們置換與丟棄的物品時,我們才會想到,那些物品承載了親人間相濡以沫的痕迹與溫暖,承載了物資匱乏時代對生活的理解與敬重。
物盡其用,是人們認真生活的態度,是人們生活中智慧的凝結。在物質豐富的當下,不是讓我們遠離物質給我們帶來的便利,過著禁慾般性冷淡的生活。而是在眾多的器物中,選擇正真自己需要的,能夠充分被使用的器物。如果不能,當他們被放在柜子中時,也只是等待著死亡的來臨。那種「將來有可能用到」的暗示,不過是「總有一天要丟掉」的另一種表達,沒有區別。一堆功能和冗贅的裝飾,在設計之初,就在默默地浪費,消耗了不必要的價值。豐富並沒有給我們帶來便利,帶來的是對陌生的焦慮。
惜物如己,重拾對器物的尊重,用虔誠的造物態度,去尋找人與物之間,最基本的關係,用盡良材,考究工藝,製作出最為精緻的器物。
其實,器物的美不僅是設計師來完成的吧。生產者只是完成了器物美的開始,他們賦予了器物的外形與性質以及功能。在漫長的使用過程中,造型會被磨蝕,色彩也會漸漸褪去,而使用者與器物之間共同的經歷的故事與時間,寄託於依賴,構建了器物歷久彌新的光景,讓器物散發著熟悉的氣息。這樣的器物,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或是歲月的磨蝕被丟棄,它們承載了生活中最為精緻的魅力,是真正直抵人心的美。
人與物之間互相交融所構建的集合,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方式。
與器物彼此的尊重,讓我們有了選擇精緻生活的思考能力。面對紛繁複雜的器物,我們有了辨識的能力,不再追逐那些充滿了意象標籤的器物,因為生活屬於我們自己,在面對自己內心時,我們不需要給自己欣賞那些虛幻的符號。實用,好用的器物,讓我們的生活選擇變得簡單起來,被困於陌生與焦慮中的內心,漸漸的平靜下來,去除那些讓我們倍感壓力的外殼,才能認真的審視我們內心所向,找到我們自己,重新審視生活的詩和遠方,其實,就在當下。物盡其用,重拾那些還在記憶中或者耳畔里迴響著的生活哲學,與器物彼此尊重,在這個物質看上去並不匱乏時代,構建出屬於我們自己對物的態度,認真而精緻的生活,是我們對自己最好的尊重,也是我們對我們存在於這個世間,最好的尊重!
重新審視自己生活中的那些熟悉的物件,回到生活本身去感受日常的幸福。生活本質就是變化,希望在彼此的尊重中,在流變的歲月里,不失初心。
推薦閱讀:
※「翡翠教父」王春雲是什麼人物?
※理性主義為何在西方經過發展以後又被否定,從而生出反理性主義?
※但丁的奇幻世界|國王與智者,還有無辜的小寶寶,想進冥界瑞士要有怎樣的條件?
※烏鴉是如何成為不祥的化身的?
※老郵票800分,現在面值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