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這座湖曾經比30個西湖還大,讓紹興成為宋王朝的「大上海」

下面這幅圖是2017年上半年全國主要城市的GDP排行榜,紹興以2410億位居全國第36位,浙江省第3位

就浙江省內來說,距全省第一的杭州差了3279億,距全第二的寧波差了2046億,和全省第四的溫州相差無幾,只多出了5億。

而放眼全國,只有498.80萬人口的紹興,經濟上卻不輸東北三省的省會長春、瀋陽和哈爾濱太多,要知道這些都是人口上千萬的大省。

可見,紹興作為一座經濟強市,不僅在浙江名列前茅,在全國六百多座城市中,也是穩居前列。

然而,如果回到距今八百多年的南宋,在當時的全國主要城市的GDP排行榜中,紹興算是數一數二的。如果說當時南宋的國都臨安相當於「北京」的話,那紹興的地位就相當於「上海」了。

當時的紹興號稱天下巨鎮,是妥妥的一線超級都市,史稱「荊、揚、梁、益、潭、廣皆莫敢望也」。在紹興詩人陸遊的眼裡,當時的大都市,除了都城杭州以外,只有南京和紹興,其它城市只能望其項背。而宋朝又是中國古代最繁榮富裕的朝代,GDP佔到全世界的80%,那時的紹興在世界上不比現在的紐約差吧。

對於當時紹興的盛景,狀元王十朋發出了:「棟宇崢嶸,舟車旁午。狀百雉之巍垣,鎮六州而開府」的感嘆。

從魏晉南北朝開始,為了躲避北方常年的戰亂,大量的中原人開始南遷,其中包括大量的世家大族。北宋靖康之變後,金兵大舉南下,宋高宗趙構渡過錢塘江來到越州(今紹興),在此地建立了行都。後來,高宗改年號為「紹興」,以示興復宋室的志向,並讓越州「升州為府,冠以紀元」,因此越州正式改名紹興府,成為南宋皇帝心中的第二都城。

由於「行都」的光環,再加上土地肥沃,風景優美,紹興吸引了大量的北方移民,城市人口急劇膨脹。到了南宋中期,整個紹興城已擴張為北宋初期的三倍,達到了5廂96坊。據《嘉泰會稽志》所載,鼎盛時期的紹興,人口達30萬。而同時期的英國倫敦,是整個西北歐的商業中心,人口也才四萬左右,只有紹興的七分之一。並且,相比紹興城鱗次櫛比的樓宇、文明有禮的民風,中世紀的西歐大都市,大多混亂骯髒,成為流行疫病的源頭。

人口的劇增,城市空間的拓展,使得紹興真正意義上成為一座超級商業都市。與此同時,大城市帶來的房價飛漲也一樣困擾著紹興年輕人。四十歲的陸遊已經在鎮江做了三年通判,相當於副廳級幹部,主抓監察工作。然而,在紹興這個宋王朝的「上海」,一生主戰的陸遊卻買不起房子,只能去鏡湖之畔的郊區買地蓋房子養老。

這一切繁華景象,都來自於一座偉大的水利工程—鑒湖

作為一座澤被後世的水利工程,鑒湖可與都江堰齊名。紹興地勢,自南而北錯落降低。等到雨季,紹興經常受到山洪的襲擾,或者海水的倒灌。東漢太守馬臻,帶領民眾修築130里長的長堤,配合各種水利設施,既可引湖水灌溉,又可防海潮,真是一舉兩得。當時鑒湖號稱八百里,大約有三十個西湖那麼大。袁宏道有詩云:「六朝以上人,不聞西湖好」,說的正是鑒湖在古代世界的盛名。

歷經一千多年的時間,鑒湖給紹興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巨變。越之有鑒湖,猶如人之有腸胃。曾經旱澇無常的荒地,變成了沃野千里。紹興,從偏居一隅的東南小城,變成了聞名天下的魚米之鄉。杜牧說過:「越州的機杼耕稼衣食半天下,」這意思就是,紹興當年的稅賦,差不多能養活半個天下,可見紹興在南宋的重要性。

因此,由於鑒湖水利的巨大作用,紹興在南宋時期成為宋王朝的「大上海」,成為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級都市。

八百年後的今天,我們回望那段輝煌的歷史,不免為這座文化名城感到自豪。然而,紹興並不沉湎於過往的輝煌,而是以朝氣蓬勃的姿態,去迎接美好的明天。如今,隨著三區融合的推進,隨著「杭州灣大灣區」的呼之欲出,古老的紹興又將迎來新的歷史機遇。希望紹興的經濟能夠再上一個台階,創造新的輝煌。


推薦閱讀:

TAG: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