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中國婚姻中「守寡式婚姻」和「喪偶式育兒」這麼常見?
在婚姻中,經常有女性抱怨:我的另一半似乎形同虛設。
他們無視家務,缺席孩子的成長,對家庭狀況一點都不上心。
美其名曰:我主外,你主內,實際上不知道每天在忙些什麼,而且遲遲不與另一半溝通。
為什麼這種「守寡式婚姻」和「喪偶式育兒」,在中國婚姻中如此常見?
關於這個問題,推薦看一下奧斯卡經典電影,1979年拍攝的《克萊默夫婦》,這部看起來節奏緩慢對白較多的電影,在5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等五項大獎。
之所以這部電影飽受讚譽,跟那個年代美國興起女權主義,性解放等思潮有關。
故事的梗概很簡單,克萊默夫婦是一對中產家庭夫妻,兩人結婚8年,兒子4歲,丈夫事業有位,妻子美麗賢淑,在外人看來是一個再和美不過的家庭。
然而就在丈夫事業上又更上一層樓的時候,妻子對他說想要離開這個家庭,離開丈夫和孩子。
理由是對丈夫在家庭中的缺位表示不滿,並稱厭倦了這種家庭主婦的生活。
回顧他們的婚姻,其實沒有謊言,沒有暴力,沒有背叛,有的只是全心全意為家庭付出,所以丈夫對妻子的變化感覺到非常不理解。
於是妻子離開了家庭,去旅行,找尋自己的價值意義,留下了一臉懵逼的寶寶好的奶爸。
一開始,家庭和事業讓丈夫無力承接,家庭照顧上煎牛奶吐司失敗,事業上因為疲於奔波被老闆炒了魷魚。
如果你認為這個故事的結局是丈夫終於意識到妻子的重要性,同時妻子旅行後找到自信想要回歸家庭,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當然,在丈夫扮演好一個奶爸身份的同時,也更加理解了妻子。
當兒子問起媽媽為什麼離開,是不是討厭自己的時候,他說:
事情沒有朝著好的一面去發展,妻子在旅行一年後恢復了自信,想要重回做回母親,但不願意重新做回妻子。
於是劇情的後半段就圍繞著爭取撫養權展開,寫到這裡先不劇透了,沒看過的小夥伴可以去看看。
我覺得法庭戲上的一句台詞算是本場電影題眼。
」我就不知道是什麼註定了...男性之」恆心,耐心,聆聽「的父母品質會比女性少「
分析完這個電影,你一定認為我來宣揚的觀念是:在中國,男人也一樣可以回歸家庭,做好奶爸身份。
但其實又錯了,相反,我要支持的觀點是:在國內,婚姻中的男人形同虛設,其實也是現在的社會觀念所賜。
不管知乎上再怎麼號召女性獨立,女性經濟自由,女權活動,目前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潛在觀念是:丈夫要承擔養家糊口的角色。
在宏桑:為什麼優質男暢銷,優質女卻滯銷?
這個問題中,我曾經申明過自己的觀點:在相親市場中,社會對於優質男和優質女的評判標準,尤其體現在經濟能力。一個女孩子,只要畢業於一個本科學校,在北上廣深有一份自給自足還率有餘比如7000的工資,就有資格稱之為優質女。而反觀男性,如果僅是211畢業,在北京沒車沒房,有一份7000的工資,連准入門檻都進不去。
在家庭當中,男性可以選擇扮演兩個形象之一
1.慈父
也就是把更多的資源傾斜到家庭,多陪妻子,多陪孩子,成為溫柔的丈夫,和藹的父親,能夠跟劇中男主一樣,花很大精力去籌備孩子的萬聖節表演,並親自去加油喝彩。
2.嚴父
嚴父把更多資源傾斜到工作上 ,相應的,留給家人的時間相對較少,且事業越成功,發現自己的時間越加被事業佔據,也就發生了電影中妻子不滿的情況。
大多數男人因為能力有限,往往在」嚴父「和」慈父「的人設中只能選擇其一,而兩種品格兼備又是如此的稀少,所以在國產電視劇中」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橋段才層出不窮。
對於多數中國女性,只能二選一?你會選擇哪個呢?不知道多少女性願意信誓旦旦的保證:你在家照顧孩子,我來給你遮風避雨。
並且對於部分中國的孩子,只能二選一,可能10歲之前還願意選擇父親守在身旁,一旦上學或者就業,還是更希望父親在人生路上起到一個啟航明燈,帶領自己的作用。
就連幼兒園的小孩子都知道攀比父親的價值:
如果這個丈夫在35歲還拿著跟應屆畢業生一樣的薪資和公司地位,但是卻特別顧家,又有幾個中國女性願意秀曬炫這樣的"超級奶爸」呢。
你們的選擇也決定著婚姻中男人的定位。
以上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為伊戀愛學」,或者搜索「tednec」,每天都分享一個情感攻略。
其他關於情感的高贊回答
宏桑:哪些道理是你踏入社會才明白的?
宏桑:章澤天喜歡/欣賞劉強東的什麼?
宏桑:《歡樂頌》的關雎爾在現實生活中會不容易找到男朋友嗎?
宏桑:撩妹技能收集!請問各路英雄是如何撩妹?
支持的話記得點個贊哦,你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動力
推薦閱讀:
※和老公無法溝通,老公又有家暴,這樣的婚姻該繼續維持下去嗎?
※有個女性好朋友結婚了,然後就突然跟我斷聯繫了?
※30歲以後,你眼中最好的愛情是什麼樣?
※我和老婆結婚5年一直沒能要上孩子,去醫院檢查說我附睾炎導致輸精管堵塞,不敢和我老婆說,只能做試管?
※如何確保丈夫不出軌?可以簽訂一旦出軌凈身出戶的協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