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完美的毀屍滅跡:皮箱連環棄屍案始末

沒錯!

箱子里的屍體

正是……

https://www.zhihu.com/video/884410049731125248

特別鳴謝本期內容顧問

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 李淼教授

———— 擴展貓糧 ————

凡有接觸,必留痕迹

本期一開始播放的紀錄片內容來自於真實案件。這個逍遙法外十餘年的「I-5扼殺者」,最終還是在殺害第7名受害人達茜時露出了馬腳。

物證分析專家斯普林格(Faye Springer)以羅卡定律為核心,一遍又一遍的用各種不同精度的顯微鏡,對比達茜被害現場和嫌犯基比車上、家裡的各種蛛絲馬跡,終於收集到了足以說服陪審團的微量物證

在眾多的微量物證面前,「純屬巧合」的辯解是如此蒼白無力。無奈之下,基比承認了自己對達茜犯下的罪行。

在監獄中被關了18年後,案件增加了新的證據,於是基比又承認了另外6起系列謀殺案……這個始於1977年的連環性侵殺人案,終於在2009年畫上了句號。

——————————

其實羅卡定律不僅是對付罪犯的有力武器,同時也可以幫助無辜者洗脫罪名。

威廉?史密斯(William Kennedy Smith)入獄照

1991年,著名的華裔神探李昌鈺接到了一宗大案——肯尼迪總統的侄子威廉?史密斯(William Kennedy Smith)被指控在自家草坪上強姦了一名女性派翠西亞(Patricia Bowman)。但威廉自己解釋說這並不是強姦,而是你情我願的正常性行為。於是李昌鈺以羅卡定律為核心,認真調查了一遍「犯罪現場」,找到了足以說明真相的微量物證。

李昌鈺博士

幾個月後,「肯尼迪侄子強暴案」正式開審。面對眼淚汪汪、入戲極深的原告派翠西亞,李昌鈺給出了會心一擊:如果霸王硬上弓的戲碼真的發生在威廉家的草坪上,那為什麼被害人的內衣、外套上連一點兒泥土或者青草的痕迹都找不到?而且如果真的是強姦,那為什麼衣物纖維沒有任何撕扯損壞的痕迹?

俗話說趁你病要你命,李昌鈺博士當庭掏出一副」自己在案發現場草地上擦了一擦的「手帕。在高倍放大的照片上,泥土、青草、摩擦等各種痕迹一目了然。

面對李昌鈺無懈可擊的辯詞,檢控方只好另闢蹊徑:「異議あり ! 手帕和內褲哪兒能一樣啊,李博士你為什麼不用女性內褲做實驗?!!」

李博士:「我是個正常的男人,沒有隨身攜帶女性內褲的習慣,平時身上只帶手帕。」

哄堂大笑之後,法庭判決威廉無罪,當庭釋放。

——————————

從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出,隨著現代刑偵技術的發展,無論多麼微小的犯罪痕迹都難逃物證專家的法眼,「羅卡定律」逐漸變的牢不可破,完美的「毀屍滅跡」已經越來越難了。

但我們的主人公——職業殺手先生偏不信這個邪,他試圖從科學的角度,尋找到破解「羅卡定律」的秘鑰

用量子力學探討「毀屍滅跡」的可能性

本小節參考自李淼教授的《給孩子講量子力學》

這事兒還要從牛頓說起。

牛頓和橘子 (???)

牛頓憑藉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幾乎以一己之力建立了一門全新的學科——經典力學,也叫牛頓力學,其核心就是我們中學時學到的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三定律:

  • 如果沒有外力,物體會一直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
  • 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速度
  • 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

這幾條定律都很簡單,但它們的應用卻非常廣泛。憑藉這幾條定律,我們可以預言太陽何時升起,可以預言月亮的陰晴圓缺,也可以預言茶米油鹽等日常瑣事。這些預言能夠精確到分、秒、甚至更短的時間。

因此,20世紀前的科學家普遍相信,牛頓力學就是宇宙終極真理,這其中就包括視頻中的拉普拉斯

預測撞球軌跡

以萬能的牛頓力學為基礎,法國的拉普拉斯提出了一個著名的科學梗,即「拉普拉斯妖」:如果有一個妖怪足夠博學多識,能知道某一時刻宇宙中所有的力和所有物體的運動狀態,那麼未來就會像過去一樣出現在他面前,不存在任何不確定事件。

這樣一來,所謂的完美犯罪就不可能存在了。警方只要足夠細心,認真分析案發現場,就一定能推理出兇手身份——整個宇宙都在預料之中,破個案算什麼難事兒呢。

青年海森堡

不過20世紀之後,科學家們發現,牛頓力學只適用於日常生活的宏觀世界,放到分子原子這種微觀世界裡就行不通了。為了解決微觀世界的難題,普朗克、玻爾、海森堡等出色的物理學家建立了量子力學。其中關於海森堡還有一段非常逗的往事:

海森堡在博士畢業答辯的時候,遇到了兩個大牌物理學教授,一位是搞理論的索末菲教授,另一位是搞實驗的維恩教授,而前者剛好是海森堡的博士導師。

博士答辯過程中,搞實驗的維恩教授並沒有打算為難海森堡,於是就問了他一個很簡單的、即便是學渣也應該掌握的基本問題——顯微鏡的解析度怎麼算

可能是學霸的世界有些與眾不同,海森堡當場就……被難住了。維恩教授很生氣,一個堂堂慕尼黑大學的博士生,連這個問題都答不出?於是一怒之下給了海森堡一個F(不及格)。還好自己的導師索末菲出手相救,給了海森堡一個A,於是海森堡的平均成績達到了C,以全年級倒數第二的身份畢業了……

蒼蠅是一個微觀粒子(就光子那麼大吧~)

畢業之後,海森堡心有不甘,於是找時間開始研究顯微鏡解析度到底該怎麼算。算著算著……他就發現了量子力學中著名的不確定性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

微觀粒子的位置和速度不可能同時測出。如果你想精確測出一個電子的位置,那它的速度就一定測不準;反過來,如果你想測出一個電子的速度,那它的位置就一定測不準。

這樣一來,即便是神探夏洛克,也無法精確了解到微觀世界的每一個細節,只能在宏觀世界做出比較精準的推理,這就從理論上給完美犯罪留出了機會。

(罪犯:「凈整這些沒用的,我TM還能用電子殺人不成?誒等等……」)

把「犯罪信息」扔進黑洞不就行啦!

本小節參考自科普名作《黑洞戰爭》

把犯罪信息扔進黑洞,強迫症患者們是不是就能高枕無憂了?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信息到底是個啥。

生活中的信息一般指的是消息。比方說小紅知道一個獨家秘聞——不理死了。但小明不知道,所以現在「不理死了」這個消息只有一份,保存在小紅的大腦里。

現在小紅決定不再隱瞞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於是告訴了小明,那麼「不理死了」這個消息就變成了兩份兒,小紅和小明各持有一份兒。

信息學和物理學中的信息,一般指的是「顯露的熵」。或者說,熵是隱藏著的信息。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可以把熱力學中的熵簡化為「系統的混亂程度」。

比方說,不理在公廁牆上寫下了自己的電話號碼18644444444,這串數字是有意義的、確定的,那麼它的熵值就很低,信息值就很高。

但是,假如這串數字被一個暗戀不理的變態擦掉了幾個,變成了186XXXX4444,那麼這串數字的意義就變小了,充滿了各種未知性,於是它的熵值就升高了,信息值就降低了。

所以生活中的消息和物理學中的信息,有一個重要的區別:

消息能夠複製,能夠增加;信息不能複製,也不能消失,信息是守恆的。

值得一提的是,信息守恆的概念雖然被廣泛認可,但仍有一絲被推翻的可能。這是因為物理學中的信息是以現實世界的空間為基本衡量尺度的。根據物理學家惠勒「大千來自比特」的觀點,信息可以用一個個普朗克尺寸的三維小方格來表示:

每個小方格有O和X兩種狀態,這樣的一個小方格表示的信息就是一個比特,也就是信息中最基本的單位。

(後來物理學家貝肯斯坦發現,信息的最小承載單位是面積,而不是體積)

——————————

手槍、屍體、血衣等犯罪信息,由大量的「惠勒比特」構成,這一坨坨比特扔到黑洞里之後到底是會徹底消失,還是會隨著黑洞的「死亡」而重獲自由?

大多數物理學家相信,這些比特不會憑空消失。因為如果比特真的能憑空消失不見,那麼信息就不再守恆,現有的量子力學體系就會受到嚴峻的挑戰。

關於本期的內容顧問

為了讓本期內容更加嚴謹,我們諮詢了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淼教授,並厚著臉皮從李淼教授那裡拿了兩本參考書回來。

李淼教授擁有出色的物理學術背景:1982畢業於北京大學天體物理專業,1984年獲中國科技大學理學碩士學位,1989年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玻爾研究所學習……

研究所(Niels Bohr Institute)近景

就像耶路撒冷是宗教聖城一樣,玻爾研究所可謂是量子力學的聖地。自1921年建立以來,共有3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這裡工作、學習和交流,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泡利、狄拉克、普朗克和文中提到的海森堡等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研究所的創建者玻爾,在工作學習之餘還熱愛踢足球,曾擔任AB哥本哈根(當時丹麥最好的球隊之一)的替補門將。他的親弟弟就更厲害了……可惜地兒太小,寫不下了。

話說李淼教授最近幾年潛心寫作,用流暢易懂的文字為理科新手們撰寫了兩本集科學原理和趣聞軼事於一身的科普讀物——《給孩子講量子力學》和《給孩子講宇宙》。貓糧里關於海森堡因差點兒肄業而發現不確定性原理、拉普拉斯的宇宙終極理論、玻爾為什麼是個替補門將等內容都摘選自李淼教授的作品。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被書名誤導,好像只能是爸爸媽媽買來給孩子看的。其實只要不是搞物理的,或多或少都能從書中get到樂趣和知識。

而且,作為孩子的我們,難道不能自己買給自己看嗎(*?▽?*)。

本期參考資料

《給孩子講量子力學》 作者:李淼

《黑洞戰爭》 作者:倫納德·薩斯坎德

《神探李昌鈺》 作者:鄧洪

紀錄片《Forensic Firsts》

關注微信公眾號:薛定餓了么(xuedingeleme)

看完我們三分鐘漏洞百出的科學小視頻,你的生活也並不會變得更好。

推薦閱讀:

在量子場論的框架下存在不確定性原理嗎?
貝爾不等式究竟是在闡述什麼問題?

TAG:拉普拉斯 | 不确定性原理 | 黑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