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聞~通信領域期刊的影響因子翻了個倍!

今天老闆讓我統計一下,IEEE旗下的幾個通信領域期刊的影響因子。

一查卻意外發現,這兩年期刊的影響因子漲了真不少。

解釋下,2016年的影響因子是根據14年和15年的期刊論文被引用數量,除以期刊這兩年刊載的論文數量。

IF2016年 =(X(2014年,2015年) / Y(2014年,2015年))

於是又去查了一下近三年的影響因子: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其實從15年就開始有了一定漲幅,但到了16年這種翻倍的效果,還是很難理解。最表面的解釋就是14年和15年的引用數量大幅增長,平均每篇的引用量翻倍。

有老師猜測,很可能是跟SCI被湯森路透賣了有關係。我們耳熟能詳的科學引文索引(SCI)和影響因子(IF)就屬於湯森路透。而在去年7月份,湯森路透宣布將以35.5億美金的價格出售旗下包括SCI的知識產權與科技業務。

湯森路透對科研界有很大的影響力。他們建立了Web of Science資料庫,用於分析論文被引用狀況。每年湯森路透都會發布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對每本期刊被引用的狀況進行匯總說明。所以上面那些期刊的影響因子並非期刊自己統計的,而是JCR公布的。

所以,有一個可能的解釋便是,SCI和IF的新東家改了遊戲規則。雖然影響因子的公式不會改,但被引的標準可能有所改變。例如以前有很多期刊和會議,由於檔次不夠或其他原因,它們即使引用了這些SCI期刊,也不會被JCR算入引用數中。

或許,這個範圍現在有了變化。

總的來說,對於我而言算是好消息。首先是影響因子的提高,以後說出去也好聽。而且,相當於清華大學電子系的畢業標準間接「縮水」。(註:通信學科博士畢業需發表1篇影響因子2.5以上的SCI論文即或2篇SCI論文。)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我國民營航天企業天儀研究院發射的「陳家鏞一號」衛星?
用蘋果電腦寫論文體驗如何?
博士在讀,看到英文就反感,如何訓練自己不排斥讀英文文獻?
那些在大牛實驗室的學生或工作人員,你們的大牛導師(老闆)有哪些過人的能力?

TAG:通信 | 学术 | 科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