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悟 道德經 第59章 嗇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sè)。

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是謂深根固柢(dǐ),長生久視之道。

流行的註解:n治理百姓和養護身心,沒有比愛惜精神更為重要的了。愛惜精神,得以能夠做到早作準備;早作準備,就是不斷地積「德」;不斷地積「德」,就沒有什麼不能攻克的;沒有什麼不能攻克,那就無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備了這種無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擔負治理國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國家的原則和道理,國家就可以長久維持。國運長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長久維持之道。nhttp://www.daodejing.org/59.htmln

相對性之真解:

治理國家使民眾符合天道,沒有什麼比的上「輕施慎為」的了。

只有「輕施慎為」,才能使事物屬性「儘早遵從自然法則,回復到平衡狀態」,事物屬性「儘早遵從自然法則,回復到平衡狀態」了,就叫做「重視積累德」。

「重視積累德」,則沒有什麼偏駁的屬性不能被克制的。

偏駁的屬性都被克制而復歸平衡了,就沒有極端偏駁的屬性了。

沒有了極端偏駁的屬性,就能憑藉相對性的平衡而產生所有的低層類別了。

保持了上層本質的「無相對性」的屬性完整,低層的相對屬性就能長久分化而不斷絕了。

這就叫做「穩固上層本質屬性,以保持低層相對屬性能持續分化不殘缺斷絕。」

相對性之真悟:

治人事天,莫若嗇(sè)。

嗇:小氣,不舍。有兩重含義,是比喻:

1.治國行為不帶主觀相對性。

2.在去掉民眾相對性時,行為要很謹慎,很微量的來調整。因為一旦超過平衡點,原本是為了回復平衡的行為就反而變成脫離平衡了。前面章節講到「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描述的就是這個。

用四個字總結,就是「不加相對性」,表現在行為上就是「輕施慎為」。

【治理國家使民眾符合天道,沒有什麼比的上「輕施慎為」的了。】

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服用。這裡指的是「遵守自然法則」。和前面章節的「獨貴食母」的「食」是一個用法。

早服:儘早的遵從自然法則

重積德:重視積累德行。

【只有「輕施慎為」,才能使事物屬性「儘早遵從自然法則」,事物屬性「儘早遵從自然法則」了,就叫做「重視積累德」。】

就像使失衡的天平回復平衡那樣,只有輕施慎為,才能使事物屬性儘早遵守自然法則而回復平衡。為什麼屬性儘早遵守自然法則,就叫重視積累德行?因為「德」就是「利於xx」。越早復守自然法則,就越能減少自然法則的反作用。對於失衡的相對性,其偏多的屬性就能避免遭受更大的反作用,其被厭棄的屬性就能避免遭受更大損失。所以早回復平衡,就對這兩個屬性都有利。因此是「重積德」。

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剋制,制止並回復原狀。這裡指的是:制止那些變得偏駁的屬性,使其回復平衡容量。這個「克」,和前面章節的「鎮之於無名之朴」的「鎮」是一個意思。

:極端。這裡指屬性偏駁。

莫知其極:沒有了屬性上的偏駁。這句話和前面章節的「復歸於無極」里的「無極」是一個意思。

可以:能夠憑藉xx而。

有國:擁有國家。這裡的國家,比喻的是子集,即:相對性不斷分化而生出的所有的低層類別。

【「重視積累德」則屬性一偏駁就立馬被制止並回復原狀了,偏駁的屬性都被克制了就沒有偏駁的屬性了。沒有了偏駁的屬性,相對性就保存平衡了,下層的相對屬性就不會有殘缺了,事物就能通過相對性變幻而不斷產生所有的低層類別了。】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dǐ),長生久視之道。

國之母:國家的母親。指的是:所有低層類別的共同上層屬性,即:事物未變幻相對性之前的「無相對性」屬性。

深根固柢.:深化根本,鞏固基礎。這裡指的是:通過保持相對性平衡,使得不論在什麼層級,同一層所有的類別加起來,都能復歸出完整的本質屬性。

長生久視:使得生命得以不斷延續。這裡指的是:低層的相對屬性能不斷的分化,沒有殘缺斷絕的危險。(看不明白的朋友,請回到第三章去看看「尚賢」的行為,是如何使得低層類別變得殘缺斷絕的。)

只有深根固柢,才能長生久視。這句話和前面章節的「子孫以祭祀不絕」、「即知其子,復守其母」是表達一樣的意思。

【保持上層本質的「無相對性」的屬性完整,低層的相對屬性就能持續分化而不斷絕了。

這就叫做「鞏固上層本質屬性,以保持低層相對屬性分化不絕。】

相對性之總結:

老子以一個「嗇」字,生動形象的表達了治國要「輕施慎為」。

只有「輕施慎為」,才能使事物及早回復相對性平衡,從而使低層屬性不偏駁,低層類別不殘缺。

低層類別不殘缺,上層屬性在任何層級就都能保持完整,低層類別就得於持久不斷的分化而不殘缺斷絕。


推薦閱讀:

關於陸九淵和王陽明,有什麼國內比較好的著述么?另,據聞日本的心學研究成果很好,可否有譯介到本國的作品?
民族主義的淵源|儒學辨義 論語 八佾篇第三 5
中華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大學》中,「心不在焉,視而不見……」這一段應該怎麼理解?

TAG:道德经书籍 | 国学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