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易經震撼2:易經簡史之起源篇

易經震撼2:易經簡史之起源

第一講提到,易經的起源和發展歷經了十大階段,現在就對這十大階段進行更詳細的介紹。這十大階段實際上就是一部易經史,由於篇幅有限,只能極其簡單地介紹一下,所以只能算易經極簡史。易經在中國文明中居於核心地位,所以也可以稱作中國文明極簡史。

先把這十大階段先列舉一下,然後依次分別介紹。

易經發展的十大階段分別是:

1、起源時代:伏羲時代,17000年前-10000年前,約7000年;

2、經卦時代:神農時代,10000年前-5500年前,約4500年;

3、重卦時代:祝融、五帝、夏商時代,5500年前-3100年前,約2400年;

4、繫辭時代:西周-孔子,3100年前-2600年前,約500年;

5、易傳時代:孔子-戰國,2600年前-2200年前,約400年;

6、象數易學時代:漢-王弼,2200年前-1800年前,約400年;

7、象數義理易學時代:王弼-唐-五代十國,1800年前-1000年前,約1000年;

8、圖像義理易學時代:宋-明,1000年前-400年前,約600年;

9、反圖像易學時代:清-康有為,400年前-100年前,約300年;

10、歷史易學時代:康有為之後至今,100年前-現在,約100年;

1、起源時代

在中國的傳統文獻記載中,以及在中國的傳統歷史認知中,易經的起源時代和起源區域都是很清晰的,基本無爭議。起源的時代是伏羲時代,即「伏羲畫卦」,起源的地區是「陳」,即「伏羲都於陳」,陳是現代的河南周口淮陽一帶。

只是在傳統文獻記載中,把伏羲當做一個具體的人,而且是一個帝王,位列三皇之首,把陳看成伏羲這個郡王的都城,顯然是有問題的,這只是為了傳頌和記憶方便,尤其是在漫長的無文字時代。更合理是,把伏羲看成一種文化,一個文化時代。伏羲不是伏羲王,而是伏羲文化和伏羲時代。那麼陳也不是伏羲王的都城,而是伏羲文化的起源區域。

就一種文化的起源而言,周口淮陽面積狹小,可能不足以承擔此任。如果我們放寬一下視野,就會發現,黃淮平原,即黃河和淮河之間的區域,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空間,而陳則位於黃淮平原的中心位置。而且從後來的歷史事實看,黃淮平原一直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區。所以,把易經的起源地定為黃淮平原,可能更合理。從現在的行政區劃看,黃淮平原的主體部分是豫東和魯西,在南部還要加上皖北和蘇北的淮河以北的地區。

說黃淮平原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區,證據來自兩個方面,一文一武,文武雙全。文的方面,孔孟老莊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四位文化聖人,他們均來自黃淮平原。最有意思的是孔子,他祖籍是豫東且與祖籍地保持密切的生活聯繫,而他們本人自出生和成長於魯西。孔子的成長環境橫跨豫東魯西,即當時的宋國和魯國,這與其能夠成為中國的首席聖人不無關係。事實上,直至東晉南渡,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文化人物絕大部分,很多時期是全部,都來自黃淮平原。

在武的方面,陳勝吳廣劉邦項羽,是中國歷史首次農民大起義的四位領袖,他們讓看似堅不可摧的強秦政權瞬間崩潰,而他們無一例外,均來自黃淮平原。事實上,在此後的歷史中,農民起義的領導者也絕大部分來自黃淮平原。其中包括當上皇帝開啟大明王朝的朱元璋,以及創建了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造反山寨——水泊梁山的宋江。

農民起義和文化詮釋實際上是一枚硬幣的兩面,都是在維護和傳承中國的文化傳統。孔子的第八代孫孔鮒,秦政府請他做官,他拒絕了,但一聽說陳勝造反了,便立馬去投奔,幾個月後便以身殉職,被秦兵殺了。這一歷史事實準確地傳達了農民起義與文化詮釋之間的密切關係。

文化詮釋者的主體是儒家。農民起義和儒家是秦以後中國文化傳承的兩條戰線,而這兩條戰線的根基則均在黃淮平原。這足以彰顯黃淮平原在中國文化中的基石與核心地位。

現在的任務是探討和解決源頭問題,具體包括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伏羲時代的斷代,確定其距離現在有多久。第二個問題,弄清伏羲時代的基本社會背景,明確易經產生的刺激因素,也即中國出現文明突破的刺激因素。

伏羲時代的斷代又分為兩個小問題,一個是確定其時間下限,另一個是確定其上限。

伏羲時代的下限很容易解決。據傳統資料的記載,伏羲是三皇之首,排在神農之前。神農是農業出現的時代,所以,農業出現的時間應該是伏羲時代的下限。據考古學資料,農業出現的時間大約在10000年前,這也是伏羲時代的時間下限。

難的是確定伏羲時代的時間上限。考古學一般把農業之前的時代統稱為漁獵採集時代,所以,伏羲時代應該也屬於漁獵採集時代。但是,漁獵採集時代太遙遠渺茫了,其上限是無法確定的。不過伏羲時代並非一般的漁獵採集時代,而是特殊的漁獵採集時代。特殊在哪裡,特殊在開始採集和食用野生糧食。所以,更準確地說,伏羲時代屬於野生糧食時代。

現代人會幾乎本能地把糧食和農業聯繫在一起,認為糧食是農業的產物,農業是糧食的前提,沒有農業就當然就沒有糧食。無論是中國的文獻記載,還是考古資料,都證明這樣的看法是錯誤的。

在中國的傳統文獻中,「粒食」是和文明聯繫在一起的,粒食意味著文明,而「不粒食」則和野蠻、蠻夷聯繫在一起。「粒食」就是以糧食為食,就是進入糧食時代。

《禮記 王制》:「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這裡把「不粒食」等同蠻夷的意味明顯。韓愈《送浮屠文暢師序》:「聖人者立然後知宮居而粒食」。這裡把粒食看成為文明開始的標誌,「聖人者立」這句話的意思等同為現代語言的文明開始出現,古人一般把文明要素的出現歸功於聖人的發明。「宮居」就是建房定居。韓愈把定居和食用糧食看成是文明的開始,是非常符合歷史事實的,包含著重要的文明起源的歷史信息。

但是在中國傳統文獻中,「粒食」與農業並沒有直接聯繫。而且也清晰地記載農業的出現是神農之後的事,相對文明本身,包括易經、「粒食」、「宮居」,都要晚很多。也就是說,中國傳統文獻認為,中國文明起源於粒食時代,但那時並無農業,是一種無農業的糧食時代,即野生糧食時代——採集野生穀物用作糧食。

考古學資料也證實,在農業出現之前,人類的確存在一個採集和食用野生穀物的野生糧食時代。考古資料來自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是人類採集的野生穀物的現代遺存。譬如,江西萬年吊桶環遺址所發現的人工採集野生稻穀遺存的時間可以追溯到12000年以前。

第二方面是野生穀物加工工具的遺存。這些加工工具分為兩類,一類是研磨工具,一類是蒸煮工具。研磨工具有石盤、石臼,蒸煮工具是陶器。目前所發現的世界最早的研磨工具來自中國陝西龍王辿的石磨盤,時間在25000年前;所發現的最早的蒸煮工具來則自中國南方,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所發現的陶片時間在20000年前之前。西亞所出土的最早的研磨工具和最早的陶器,都比中國晚10000多年,石臼大約在12000年前,而陶器則更晚,大約9000年前。

第三方面是野生糧食時代的聚落。西亞所發現的野生糧食時代的聚落遺存的規模比中國要大,年代要早,而且更系統。譬如在黎凡特地區發現了著名的納吐夫文化,時間甚至可以追溯到14000年前,而且可以追溯聚落的興衰和遷移。而中國目前的考古發現很難做到這一點,其原因在於,中國從未因重大生態問題而出現文化的中斷和消失。

在野生糧食時代適合人類生活的區域在以後也一直適合人類繼續生活,延續至今。由於不斷地有人在居住和生活,早期的文化遺存也很難保存。而西亞則不同,那裡的人們一直面臨嚴峻的生態問題。生態的惡化可以讓他們賴以生存的野生小麥全部消失,那樣他們的生活和文化就遭遇滅頂之災。人們必須遷移,這個地區就荒漠化、甚至沙漠化。這非常有利於文化遺存的保護。

納吐夫文化的命運就是如此,該文化憑藉黎凡特地區的茂盛的野生小麥而興起。但12000年前左右,氣候突然開始變冷和乾旱,變得不適合野生小麥的生存。於是那裡的野生小麥的分布迅速縮小,甚至消失,納吐夫人不得不向北方敘利亞-土耳其一帶遷移,因為那裡還保存著規模的野生小麥分布。就這樣納吐夫文化消失了,直至上個世紀重新被考古學家從地下挖掘出來。

綜合考古資料和歷史事實,可以看出,在農業時代之前,人類有三個地區已經開始採集和食用野生穀物,進入野生糧食時代。這三個地區分別是:中國北方,採集的穀物是野生小米;中國南方,採集的穀物是野生大米;西亞的新月地帶,採集的穀物是野生小麥。最先進入野生糧食時代的地區則是中國北方,時間至少在25000年前,因為這個時候中國北方已經擁有加工野生小米的石磨盤了。所以25000年前就是伏羲時代的一個可能上限,但是這個上限還是太粗略,還可以找到更精確的上限。

儘管西亞新月地帶,中國北方和中國南方三地,在農業之前都進入了野生糧食時代,但是卻僅僅只在中國北方產生了易經,出現了文明的突破。更準確地說,是在中國北方的黃淮平原。

易經不僅是中國出現文明突破的標誌,也是整個人類出現文明的標誌。中國出現文明是從易經始,人類出現文明是從中國始,而易經則是在黃淮平原始。故此,黃淮平原不僅在中國文明中具備源頭與核心地位,即便在全球文明中,也具備源頭與核心地位。

文明是相對野蠻而言,就是人與禽獸的不同之處。人與禽獸的不同在哪裡?在道德意識,在人格獨立。道德意識和人格獨立又可歸結為心性獨立和心性自由,而這恰恰是易經的核心所在、精華所在。所以,人類的道德意識和人格獨立的出現是從易經始,心性獨立和心性自由是從易經始,即人類文明的出現是從易經始,從黃淮平原始。(可參考上一講的內容)

有個問題值得發問,儘管都進入了野生糧食時代,為什麼易經沒有中國南方出現,更沒有在西亞出現,而獨獨在中國北方的黃淮平原出現?現在我們嘗試對這一問題做出回答。

答案在於兩個方面。一方面,作為中國的一個特殊部分,黃淮平原擁有不僅超越中國北方,也更超越中國南方和西亞的生態條件,使得這裡可以提供豐富的野生小米供給,讓這裡的人們可以過上長期的穩定程度非常高的定居生活。黃淮平原位處淮河和黃河之間,這裡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有史以來一直是中國糧食的主要產地之一。即便是現在,黃淮平原依然是中國的主要糧倉之一。可以推測,在農業時代之前,這裡一定分布著大規模的豐碩野生小米。同時小米與大米和小麥不同,非常耐旱,土地適應性非常強,這更進一步提升了其分布規模和可獲得性,最終增加了其作為食物的保障性程度。

另一方面,是文化交流帶來的刺激。儘管黃淮平原屬於中國北方小米文化區,但是這裡又與中國南方的野生大米文化區緊密相連。中國南方的大米文化元素很容易傳播到這裡,使得野生大米和野生小米兩大野生穀物文化發生交流和融合,不僅進一步提高食物供給的保障程度,而且會催生一種新文化的誕生。

易經的產生,中國文明的產生,不是孤立地在中國北方出現,更不是孤立地在中國南方出現,而更可能是南北兩大野生穀物文化交流融合的產物。當然,其主體是北方野生小米文化。

南方野生大米文化的重要文化元素之一就是陶器。從考古資料,以及大米的食用方式看,南方人學會採集和食用野生大米更可能在陶器發明之後。目前最早的所採集的野生水稻遺存和最早的陶片遺存,出自兩個距離很近的遺址,前者出自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後者則出自江西萬年吊桶環遺址。但是,最早的野生水稻遺存要比最早的陶片晚8000多年。而水稻的主要食用方式是蒸煮米飯,這顯然是以蒸煮工具的出現為前提,在銅鐵之前人類的蒸煮工具就是陶器。所以,陶器在南方野生大米文化中具備重要地位,正是陶器的發明促使南方人學會去食用野生大米。

兩方面的證據讓伏羲時代與陶器密切地聯繫在一起。一方面是考古資料顯示,在17000年前左右,開始大規模北傳,甚遠至東北亞,包括日本以及俄羅斯的東北亞部分。東北亞出土的最古老的陶片時間在16800年前。

既然起源自中國南方的陶器是自南向北傳播的,而且傳到了東北亞,那麼這個傳播路線一定要經過黃淮平原所在的覆蓋的維度。既然東北亞出土的陶器可以上溯至16800年前,那麼陶器從中國南方傳播至黃淮平原的時間肯定比這個時間還要早,不妨取個整數,定在17000年前。

另一方面的證據是語言學、民俗學資料顯示,伏羲與葫蘆有密切關係,這是聞一多的發現。當代的彝族文化學家劉志一先生髮現,伏羲對應的不是葫蘆,而是一種用葫蘆製造陶器的新方法,即貼片法,將陶泥貼在葫蘆上,就可製造出葫蘆形的陶器。這樣就把伏羲文化與陶器直接聯繫在一起。

結合上述的陶器傳播資料,可以推測出如下的一個歷史場景。17000年前左右,以陶器為主要元素的南方野生大米文化北傳至黃淮平原。那裡的人本來已經習慣於用葫蘆做容器,當陶器傳來之後,他們很自然地想到把陶泥貼在葫蘆上,去燒制葫蘆形的陶器。這個方法大大革新了陶器的製作技術。此前的陶器製作技術是捏塑法,其弊端是器形很小,而且不規則。而藉助葫蘆的貼片法,則不但可使器型更規則美觀,而且大大提升了其容量。

而對於此時的黃淮平原而言,陶器則是一個全新事物,為這裡的生活提供了兩大便利。一是,提供了一種嶄新的食物烹飪方式,即蒸煮,甚至煎炒的方式。二是,提供了一種嶄新的貯藏容器,方便於糧食的儲藏。

最重要的是第一種功能。新的烹飪方式的出現,不僅可以大大提升食品的質量,而且可以大大擴展食物的範圍,提升食物的豐富程度,還可以大大提升食品的衛生程度,開創醫藥行業。

之所以說蒸煮的烹飪方式可以擴大食物的範圍,原因在於,通過蒸煮,一些本來不可食用的動物或植物,現在變得可食用了。蒸煮不僅是一種食品加工方式,也是一種消毒方式。譬如,把水燒開可以對水起到一個殺菌消毒的作用。中國人很快就發現了這一點,所以就養成了喝開水的好習慣。西方人因為陶器出現的很晚,一直沒有養成喝開水的習慣,他們到現在還是習慣於喝冷水。同時,蒸煮也是加工草藥的主要方式,當陶器傳播到黃淮平原以後,那裡的人們很快就學會以此來熬制湯藥,這是中醫的起源,也是整個人類的醫藥學的起源。所以,中國傳統上就有「醫易同源」、「葯食同源」的說法。

總之,陶器的到來和創新,在本來就非常發達的基礎上,又使得黃淮平原地區的食物的量和質得到大大提升,使得這裡的生活衛生程度得以大大提升,總之使得這裡的生活保障程度和穩定程度在本來就居於當時世界前列的基礎上再次大大提升。這些改變促使文明突破得以在這裡發生,一種可以真正稱之為文明的新文化出現了,這就是以易經為核心的伏羲文化。

所以,伏羲文化的更精確上限是陶器自南方傳播到黃淮平原的時間,即大約17000年前。

至今我們解決了伏羲時代的上限和下限。上限是17000年前,下限是10000年前。整個伏羲時代持續了大約7000年。

這樣就解決了易經的起源問題。

?


推薦閱讀:

紅樓夢中,最先察覺賈家的大廈將要傾覆,或者在賈家被抄家後能全身而退,並保全自我的人是誰?
《金剛經》最有分量的3個字,養好你的佛眼和道種
領悟「變化」之道-道解「化」字
易經是關於什麼的?

TAG:易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