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和唐太宗比文藝范兒
唐朝人有錢又有閑,滋生了大批文藝青年。
寫作是他們的業餘愛好,許多大V作詩和我們發朋友圈一樣,So easy。
愛情、友情、基情是詩人常用的題材。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去巫山不是雲」,相當於現在KTV里點唱率很高的歌:「任時光匆匆流去 我只在乎你」;
吵架也寫詩,杜甫在網上和鍵盤俠互懟就用:「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意思是:」醜八怪噫哎噫哎 這是我們的時代「;
他也不是看誰都是醜八怪,「白也詩無敵 飄然思不群」,杜甫對李白的愛就很赤裸裸。
但李白並沒給杜甫留燈,「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汪倫才是他的最愛。
就像《非誠勿擾》男嘉賓聽到「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後」一樣,杜甫黯然神傷。
從那以後他一直心情鬱悶,頭髮慢慢變白,髮際線也漸漸升高,寫了這句:「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
那時候他們沒有陌陌,也沒有王者農藥 ,一言不合就寫詩。
據說現存的唐詩有5萬多首,如果一個人一天背一首唐詩,全部背完至少要用136.98年。
被後人加精的仍然有三百多首,唐朝詩人之所以取得這麼大成就,其實是因為他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全唐詩》這樣評價這個巨人:
「天文秀髮,沉麗高朗,有唐三百年風雅之盛,帝實有以啟之焉」。
這個帝王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全唐詩》是在清朝國家領導人康熙皇帝的親切關懷下出版發行的,負責編校的人沒必要為唐朝的皇帝拍馬屁;
而李世民開啟有唐一朝三百年風雅之盛,靠的不是每年在文藝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因為他本身就滿滿的文藝范兒。
律詩、書法、圍棋、音樂這些領域,李世民都算得上骨灰級發燒粉。
當年有單反相機的話,他的愛好清單里一定會多一項,說不定還會在豆瓣里有一個攝影小組。
唐太宗23歲開始,就開始開設文學館,定期發放工資贊助一幫文學愛好者,雖然貴為秦王,李世民卻擅走親民路線,經常盤著腿和這些人Brain-storming。
《舊唐書 太宗本紀》上說:「於時海內漸平 太宗乃銳意經籍 開文學館以待四方之士......每更直閣下,降以溫顏,與之討論經義。 」
李世民當然也親自參與創作,他的詩歌作品被《全唐詩》收錄有106首。
其中有四十多首屬於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你若盛開 清風自來的那種題材。
比如:
《帝京篇其六》:萍間日彩亂 荷處香風舉。
《重幸武功》:孤嶼含霜白 遙山帶日紅。
《首春》:初風飄帶柳 晚雪間花梅。
《秋日即景》:衣碎荷疏影 花明菊點叢。
像不像朋友圈裡某些朋友,經常發各種廣角、微距外帶調色的照片,然後寫一句: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明朝一個文學大V王世貞就這樣懟李世民:「詩語殊無丈夫氣」。
就差直接說「娘炮」兩個字了。
但千萬別以為李世民只會走小清新路線,作為曾經殺了兩個兄弟、又順手娶了親弟弟老婆,從戰鬥中走來的國家領導人,一旦豪放起來,連他自己都怕。
比如這首:
《執契靜三邊》
執契靜三邊,持衡臨萬姓。
玉彩輝關燭,金華流日鏡。
無為宇宙清,有美璇璣正。
皎佩星連景,飄衣雲結慶。
...
比如:
《還陝述懷》
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
星旗紛電舉,日羽肅天行。
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
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
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
這有這首:
《飲馬長城窟行》
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
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
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
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
…
不知道比「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高到哪裡去了。
書法也是李世民的愛好。
蘇東坡有一首《孫莘老求墨妙亭詩》,開篇第一句「蘭亭繭紙入昭陵,世間遺迹猶龍騰」,說的是李世民去世後把王羲之的書法《蘭亭集序》作為陪葬品帶進了昭陵。
作為無腦粉,李世民親自為王羲之作傳 :
「詳察古今,精研篆、素,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乎......玩之不覺為倦 , 覽之莫識其端...心摹手追, 此人而已。」
《晉書 王羲之傳》
他還不惜重金,要讓在民間流轉的王羲之的書法全部上交國家,「貞觀十三年 救購求右軍書並貴价酬之 四方妙跡 靡不畢至」。
李世民絕對稱得上王羲之一生推,山西太原晉祠里的《晉祠之銘並序》,是他親自撰稿並書寫的一篇銘文,其中的書法隱隱有王羲之書法的神韻,算得上李世民向自己的偶像致敬吧。
《晉祠銘》碑額和碑文由行書寫成,唐太宗也是行書入碑的第一人。
對於書法,李世民還熱衷理論輸出,並寫過《論書》、《指意》、《筆法訣》和《王羲之傳論》四篇論文。
圍棋、音樂、歌舞都是唐太宗的業餘愛好,而且每一項都成績顯著。
如果不是被親王和皇帝這兩份工作耽誤,李世民說不定會以文藝青年的身份出現在我們中小學課本里。
所以不要輕易挑戰唐太宗的文藝范兒,比如說李世民「稍遜風騷」就容易被打臉。
推薦閱讀:
※沒有常何,李世民能順利的登上帝位嗎?
※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魏徵這幾個人怎麼排?
※唐太宗擊敗頡利只用了3年時間,而漢朝擊敗匈奴卻大約經歷了文景之治後才在漢武帝時期大致解決外患,為什麼?
※為什麼李世民和長孫皇后都這麼優秀,對李承乾也是大力栽培,他最後卻沒能長成合格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