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食物的鏈接-選擇
食物對於每一個生命體都具有最重要的意義。
野生動物和食物之間有兩個基本關係:第一,獲取食物是它們大部分活動的動力;第二,攝取食物基本是按需不貪多。
人類本來也是這樣的。在漫長的進化史中,人的大腦分化出來一個結構叫做下丘腦,下丘腦有兩個中心,分別負責接受飢餓感和飽腹感,並且發送信號,讓人開始進食或者停止進食。下丘腦的這個功能對於維持人體內的能量穩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腦的這部分結構一旦分化出來,其功能就相對穩定。在幾十萬年漫長的人類歷史中,下丘腦日復一日無怨無悔地工作著。沒想到近百年來,隨著社會發展,獲取食物變得輕鬆太多。油脂和糖本來是自然界的珍惜品,被人類提純出來以後,被大量添加到我們的食物中。人和食物之間的關係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我們的大腦根本跟不上這種變化的節奏。
過去幾十萬年里,只要吃到甜的東西,大腦就會告訴我們這是好東西,可以多吃一點,明天很有可能就吃不到了哦。到了現代社會,甜食隨手就可以獲得。可是我們的大腦依舊這樣告訴我們:這是好東西,可以多吃一點。。。
然後,我們就悲劇了。
不但是自己的身體受到營養過剩的威脅。我們的孩子也難逃這個魔咒。
從兩歲參加萬聖節的要糖活動接觸到糖以後,我女兒就陷入了這個泥沼中。糖,糖,糖,對於孩子來說真的是世間美味啊。早上起來要糖,上午要糖,下午要糖,晚上還要糖。不給就哭鬧。因為吃糖,孩子的味覺可能也受到了影響。以前從來不挑食的她,開始拒絕吃蔬菜,水果也只吃很少的一些種類。
為了保證孩子的健康,我們必須要控制孩子少吃糖,多吃蔬菜水果。可是孩子只會按照自己的偏好來,為了一粒糖果,他們真的會賴在地上打滾的。如果滿足她的要求,眼下是輕鬆了,長遠來看孩子的健康肯定會受到影響。如果不滿足她的要求,孩子的健康是保證了,可是孩子想要吃糖的慾望反而更強了。
面對這個兩難問題,家長該怎麼辦?
有一位網友說,她曾經把糖管得過於嚴格。最後孩子居然跪在她面前,懇求媽媽給自己一塊糖。她受到了莫大的刺激。於是帶著孩子走進超市,讓她隨意挑選各種糖,讓孩子放開了吃。孩子很開心,吃了一袋又一袋。連吃了幾天之後,孩子對糖徹底失去了興趣。
這個辦法看起來很有效。可是仔細想想,覺得還是不大妥當。糖太多了的確有損健康。可是糖並不是洪水猛獸,相反它的確是個好東西。糖果往往和快樂聯繫在一起。對糖失去興趣,也就意味著人生少了一種快樂。女兒以前的幼兒園會問孩子們,「你為什麼愛媽媽?」有70%的小朋友的答案里都包括了這麼一條:因為媽媽給我吃巧克力/雪糕。
在孩子的眼裡,甜食是和「快樂」和「愛」緊密相連的!
在我們內心深處,我們真正希望的,其實並不是孩子把糖當成敵人,而是能夠理性地處理自己和糖(快樂)的關係。
內在驅動力驅使孩子們追求快樂。如果不加以引導,這種力量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傷害。
那麼我們要怎麼樣才能把這種力量引導到孩子(2-6歲)的理性層面,和食物建立一種健康的關係呢?
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選擇框架。
選擇框架(choice architecture)的概念由行為經濟學家理查德.泰勒(Richar Thaler)和法律學者卡斯.桑斯特(Cass Sunstein)提出來,主要目的是幫助人們更加輕鬆地做出和價值目標相符的選擇。這個選擇框架的概念雖然聽起來很新,但是在蒙特梭利教室裡面卻早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教室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是經過用心挑選的。孩子們的自由選擇是建立在老師的用心準備這個基礎上。用在食物方面,我們要怎麼樣幫助孩子更加輕鬆自主地做出健康飲食的選擇呢。
首先,家長們需要做的就是把家裡所有的糖果都偷偷扔掉,換成健康零食。
眼不見心不煩。很多時候孩子們想吃糖是因為看到糖果引發了慾望。家裡沒有糖果了,慾望自然就少了一大半。孩子餓的時候,可以給他們提供全麥麵包或者小分量含糖低的酸奶。他們一樣會吃的很開心。
第二,孩子想吃糖(零食)的時候,就滿足她,但是增加滿足過程的複雜性。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做到共情,讓孩子知道媽媽理解他的渴望,願意幫助他達成心愿。
在孩子提出要求還沒有開始哭鬧的時候,我們就告訴孩子,「我了解你現在很想很想吃糖。可不可以告訴我,從0-10,你有幾個想呢?」這樣一句話起到兩個作用:共情,讓孩子知道家長和自己在一條戰線上;定量,激發起孩子的理性思考。
孩子真的會用自己的小腦子想一想,然後舉起一雙小手告訴你,「10個!」
家長可以接著回答,「哇,你有那麼多想吃糖!可是我們家裡沒有糖了,只能去外面買哦。你想去超市還是便利店?」這樣的回答,相當於是給了孩子一顆定心丸,然後給予孩子有限的選擇權利,讓他感覺到自己的力量,同時還順便訓練了孩子的延遲享受。
在去購買糖果的路上,還可以跟孩子聊聊天。問問她,「你為什麼那麼喜歡吃糖呢?」「你最喜歡吃哪一種?」然後跟孩子說好,今天只能挑選一種糖。如果一次買的糖太多(盡量不要超過一周的量),還可以跟孩子商量,這些糖由她自己保管,隨便她怎麼吃,但是下次一買糖只能是幾天以後。回到家裡,再跟孩子一起做一個小日曆,標明日期,進一步增強孩子的認知力。
用了這一招,孩子對甜食依舊渴望,但是因為知道自己的願望會得到滿足,他們幾乎不會再用哭鬧這一招,因為他們已經學會應用理性的力量來面對自己對糖的慾望了。
第三,及時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反應和食物之間的關係。
在我女兒拒絕吃蔬菜的那段時間,她出現了便秘,甚至肛裂。看到她痛苦的小臉蛋,做媽媽的心裡當然不好受。心疼歸心疼,但是界限還是要清晰。孩子自己的選擇,當然是要自己承擔自然後果了。她的疼其實是她的一種寶貴經驗,就好像是一道閘門,把那些在孩子體內隨處亂竄的洪荒之力阻擋住,確保它們轉向正確的方向,最終幫助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該怎麼做呢?
保持平靜的心情,不要著急(你的著急很可能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正在接受更多的關注,有可能成為變相的獎勵)。
告訴孩子,「你現在拉臭臭費勁,是便秘了。便秘會引起肛裂,你的小屁股就受傷出血了。」把紙上的血跡指給她看。兩歲以上孩子對自己的身體特別敏感。稍微有一點摩擦疼痛,都趕緊過來彙報給大人,「我有一個booboo(兒語的傷口)了!」聽到家長解釋自己的身體感受,她的興趣一下子就被激發起來了。
「現在是不是很疼?0-10,有幾個疼呢?」
「你知道你為什麼會便秘嗎?」
「就是因為你最近不吃蔬菜,而且吃糖太多。蔬菜含有大量的纖維,可以幫助我們拉臭臭。不吃蔬菜,我們就沒有那些纖維,就很難拉臭臭了。」不要擔心孩子聽不懂什麼是纖維。他們其實只關心不吃蔬菜和便秘肛裂之間的邏輯關係。當然如果你的孩子問什麼是纖維,那就偷著樂吧。趕緊去找相關的圖片書籍,甚至自己來個手繪,好好地給孩子解釋一下。
我女兒很快就接受了這個邏輯。從那以後,她每天都會主動報告我,「媽媽,我吃蔬菜了!」
每個孩子的反應都不一樣。我兒子喜歡吃冰塊,吃完以後會叫肚子疼。我也是用這個辦法。兒子比較鬼,一開始不相信我。後來我搬出了百科全書(他很信服百科全書),他才真正心悅誠服。
第四,幫助孩子了解糖和健康的關係
糖最直接的兩個負面影響是齲齒和長胖。我相信大多數家長都已經了解。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負面影響是降低免疫力和血管內皮活性。我在哈佛的研究便是和血糖有關,共同第一作者的文章發表在Cell Metabolism(影響因子18)上。
圖中紅色扁圓內凹的細胞便是紅細胞,球狀有突起的便是白細胞。
孩子們對自己的身體有一種強烈的天然的關心。每次他們指著身上的紅腫的鼓包給我看的時候,我都會告訴他們,「這個紅紅的鼓包就是你的白細胞在和細菌作戰呢!這些白細胞平時在血管里,看到細菌就會跑過來,把它們趕走!你的傷口就癒合了。」給他們看看白細胞的圖片更有直觀印象。然後我會告訴他們,「這些白細胞喜歡蔬菜水果,不喜歡糖。糖太多的時候,白細胞就不會好好幫助你癒合傷口了!」
為了幫助孩子更加直觀認識白細胞,媽媽們也是操碎了心。看看這兩張圖就知道了:
除了把血液細胞做出來給孩子看,甚至給孩子吃,我們還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用橡皮泥捏出來,然後假裝有很多糖,白細胞很不開心的樣子。
第五,幫助孩子了解不同食物的成分
每一次到超市挑選零食,我都會跟孩子一起看營養成分表。表裡包含的內容比較多,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糖的含量。孩子們會認數字了,總會很積極地念出來,然後問我,「這裡糖多不多?」如果我回答他們說太多了。他們總是會「哦」一聲,然後放下去挑選另外一種。
第六,把孩子對食物的興趣引導到健康食物上。
帶著孩子去農場大概是最有效的辦法了。農場的蔬菜格外鮮美,比超市的好吃幾個倍!而且孩子們在農場可以很開心地跑跑跳跳,沉浸在綠色的世界裡。那種心情也會幫助他們對蔬菜水果產生特別的感情。
如果有條件,帶著孩子一起培育種子,看著蔬菜一點點長大,最後變成盤中餐,孩子對自己付出過勞動的東西總是格外珍惜。
孩子對糖果零食的那種天然的狂熱,因為有了家長的努力,終於逐漸理性起來。
和食物建立一種正向的鏈接,是孩子一生健康的最堅實的保障。
推薦閱讀:
※性格是什麼?(一)
※80、90、00後對父母離婚的不同認知,大家怎麼看?
※對於未滿足自己要求就大哭的孩子,父母該怎麼辦?
※電影狩獵,心理學上有辦法區分小孩子是因為受了創傷而導致選擇性記憶消失,還是壓根兒就沒發生過?
※作為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家裡經濟情況困難嗎?總是告訴孩子家裡比較貧窮,這會影響孩子的心理成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