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樂:自媒體想火,千萬別話癆,口水太多沒朋友
自媒體寫文章,別字數太多讓粉絲手指疲勞,能不麻煩用戶的地方,儘可能不要給他們添麻煩,因為多一個環節,就會有損耗。這裡損耗的都是慢慢的用戶體驗和轉換率。
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
新著有《微博運營完全自學手冊》
接上篇《自媒體別小看了貼標籤,這裡面都是粉絲》
依然以微博為例,現在,裝修做得差不多了,在進入文案寫作之前,先學幾個基本動作,因為開通微博後,總會躍躍欲試發上一兩條。
對微博用戶,特別是企業微博用戶來說,以下3個問題區是最容易出現在初始階段的,而在初始階段最有可能吸引核心粉絲。如果犯了微博的「忌諱」,那麼即使後面再努力改正,想要翻身也很難了。
誤區一:只看不說
微博的特點之一就是互動,如果你把微博單純理解成發布新聞和企業信息的地方,必將收效甚微。要善於從粉絲中獲得建議,並及時反饋。
誤區二:內容生硬
如果你的微博上只有一些硬邦邦的廣告或「教導」,也是不合時宜的。不要只使用微博來推廣廣告,也不要只使用微博來記錄日常生活的「流水賬」,而是要確保你的信息有分享價值、有娛樂性。通過單一地發布品牌硬性廣告進行微博營銷,不僅對品牌內涵的深化和宣傳毫無作用,還會影響用戶的瀏覽體驗,導致粉絲的流失。顯然,這對微博營銷的最終目標——聚攏最大多數的品牌消費者——是一種背離。
誤區三:信息不透明
遭遇產品的負面消息,不可貿然發表回復或者聲明,也不要引發爭辯,而是要先檢索相關留言,了解情況後再聯繫相關客戶。無論是優惠信息還是危機信息,一定要透明、真實。
誤區四:想說的話太多
自從微博上放開了140字的文字限制之後,明顯的看得見,不少人從言簡意賅的名人名言,變成了話癆。
何解?以前不是有長微博(亦可以是「頭條文章」)嗎?只不過玩微博的人都知道,長微博這東西,還是盡量少用,一天最多只用一次。原因也很簡單:打開率太低。
如果是微博正文,在用戶瀏覽最新、最熱的微博推薦時,總有幾率看到,包括產生印象。但長微博等於是需要點擊下面原本是圖片的位置。
長微博的呈現形態
換位思考一下,一般你看微信朋友圈或微博,看到文字下面的小圖,有多大幾率去點擊打開?如果下面配著個文章呢?這個幾率該有多高?
同理,表面上看起來,字數限制達到兩千的微博會很爽。但誰又會真的寫到兩千呢?就算是寫長微博或,在網上考慮大家的閱讀習慣,也是控制在1500以內,除非滿滿都是乾貨。大傢伙的時間都很金貴。
而且微博正文字多了閱讀體驗就不會好。儘管可以通過敲擊會回車鍵形成分段,但你沒辦法在正文里插入圖片啊,不管怎麼樣,一大堆字,擠在一起,總是讓人有種閱讀起來不適應的感覺。
特別是,如果超過140字以後呢?它所呈現的效果是這樣的:
超過140字,就會造成閱讀困難
即只展示前面140個字,接下來需要勞煩用戶動手點擊「展開全文」看完。
能不麻煩用戶的地方,儘可能不要給他們添麻煩,因為多一個環節,就會有損耗。這裡損耗的都是慢慢的用戶體驗和轉換率。
所以,還是儘可能140字完成,如果想說的真的很多,那就長微博吧,別搞得正文太長,想辦法誘惑讀者,欲知後事如何,請點長微博。
在了解了可能的錯誤之後,就要看你如何利用最少的字來開展一場營銷大戰了。微博到底有什麼用?有一段話頗為明確地表述了微博的意義。
在BBS發帖,在Blog寫博,門檻其實都很高。但是,哪怕是一個沒有受過嚴格中文訓練的人,只要會發簡訊,就能使用微博,用它記載自己某一刻的心情,某一瞬的感悟,或者某一條可供分享和收藏的信息。奇妙的是,儘管信息已經高度碎片化,但是它們能夠自發組織,完成對某個事件的完整報道和傳播,也能夠記錄一個普通人生活中所有的點滴,以至整體看下來,似乎是一部由俳句組成的個人史。
說白了,你就當發微博是發簡訊好了,至於有圖片的微博,自然就是彩信了。而且現在不僅僅可以上圖,還能音頻、視頻、直播都上,就看你怎麼混搭出特效了。(節選至《微博運營完全自學手冊》
推薦閱讀:
※新浪微博「作業本」的成功秘籍是什麼?
※對58個微博「百億」話題進行了分析,我們從中發現新媒體運營的新方向
※環時互動這家公司怎麼樣? 除了做微博還有做哪些? 業內還有哪些類似的優秀公司?
※網站運營的重點是什麼?運營人員每天都需要幹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