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短視頻-行業發展解讀之社交與短視頻

幾天前,我在「凱盛專家App」做了一場專題演講,聊了聊我對短視頻行業現狀及發展的一些思考。這次演講的文字版本我整理了下來,供大家學習和討論。今天發布的,是這次演講的第三部分:社交+短視頻是否會成為發展趨勢?

社交與短視頻的關係,我想以快手和陌陌這兩個我比較熟悉的產品為例來聊一下。

之前說過,陌陌在陌生人社交領域,是最早最成功的產品,並且沒有之一。目前從數據上看,其他陌生人社交產品,與陌陌並不構成競爭關係,數據頂多只是陌陌的一個零頭。在這種情況下,陌陌的對手是誰呢?

是微信嗎?一方面微信是個熟人社交產品,另一方面,微信具備了用戶的ID與電話本的特性,裝機量與華語互聯網的人數基本持平了,所以陌陌在短期內與微信,並無用戶量上的可比性與競爭。

陌陌的潛在對手,反而是一些其他領域發展而來,用戶體量比較大的產品。並且產品中還存在一定的社交關係。自然地,我們會考慮快手會不會是這樣的產品。

有的朋友,包括行業內的一些產品經理甚至企業負責人,對社交這個領域,存在一些誤區和偏見。一方面,存在所謂「社交萬能論」,認為什麼樣的產品都可以加入社交元素,並且期待通過社交對一些增長趨緩的產品做拉動。另一方面,對於社交、社區、社群三個概念,分不太清楚。

當下,快手是一個比較成功的內容社區。但從社區到社交,還存在很大的區別。社區以內容為中心,用戶更關注的是內容好不好玩有沒有用,對於製作內容的主體,不是特別在意。我們看到快手上有很多視頻,並非用戶自己製作,而是用戶採集的素材,類似當年微博的冷笑話之類,是采編的素材,包括一些美女賬戶,主人公也未必是製作者本人。這種情況下,用戶在社區產品中,會產生社交行為,但並不能因此而認為這種產品是社交產品,因為用戶的主心智畢竟是消費內容而不是社交。所有的產品,只要允許用戶互動,就會產生社交行為。從這個意義上說,你並不能說大多數產品都是社交產品。用戶的主心智和產品的場景,決定了產品的類型。

所以,社交和短視頻的融合,在當下看,陌陌的機會更多一些。他在之前社交產品的基礎上,把短視頻作為一種補充,給用戶提供內容消費和個人資料的視頻化,以這種方式鞏固其社交地位,加強社交粘性。

而對於快手這樣的短視頻社區,想做好社交,需要在用戶的賬戶體系、資料、互動手動和產品的功能方面做一些調整。但這些調整,又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原有的用戶心智。如何做這樣的調整決策,是很複雜的事情,與產品團隊的基因關係很大。

如此看來,社交和短視頻的融合,是一個必然趨勢,但這件事由哪個產品來做會比較容易、容易成功,目前看起來,快手會有機會,但陌陌的優勢更大。我也和陌陌的朋友交流過這件事,他們的擔憂,在於快手的用戶密度足夠大之後,社交行為就會自然產生,並且內容上可以通過演算法推薦做到千人千面。

我個人並不太同意這個觀點,或者說,我認為這樣的顧慮是多餘的。

首先從內容的個性化而言,快手這個產品,主體用戶決定了其內容的生產和消費品味不會太高。一些陽春白雪的內容和用戶如果進入,會被這種環境所排斥。這也是內容型社區的最大問題,即內容調性一旦確定,會比較排外,對不同層次、口味、品味的用戶,容忍度並不好。千人千面從技術上可能實現,但從內容上實現難度很大。

這也帶來了第二個問題。既然千人千面、用戶分層難以做到,在社交方面而言,陌生人社交有一個動力,即不同用戶群體之間的社交地位、階層造成的勢能差別。勢能差別沒有形成的話,用戶社交時的動力以及手段,會差很多。換言之,如果大家都是情況差不多的人,他們社交的動力不會那麼高。同為三低人群或者精英人群的話,體現不出社交的優勢。當然,精英人群這個例子未必合適,因為精英人群的社交對互聯網依賴不強,主要看線下的關係和利益鏈。

整體而言,互聯網產品還是滿足普通人的社交需求多一些。他們的社交能力、內容消費能力比較一般,如果進一步壓縮同化了他們的階層,放在同一平台上,大家的生活狀況差不多,都很辛苦或者都很窮,這些人之間,在作品下邊評論幾句或者吵幾句就算了,並沒有太多的社交動力,因為這並無助於他們的階層上升。

以上就是關於社交和短視頻產品的趨勢上,我的一些看法。

推薦閱讀:

陌陌有沒有可能成為豆瓣的競爭對手?
陌陌上真的很容易泡到女生嗎?
進擊的短視頻-行業發展解讀之趨勢與瓶頸
如何看待陌陌的新 logo?
做直播三個月賺了13億,但陌陌卻不是直播公司

TAG:短视频社交 | 陌陌 | 快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