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蛇灰線論伏筆
草蛇灰線
標題中的草蛇灰線,最早是由金聖嘆評水滸傳時所提出,現在已經成為一句成語,比喻事物留下隱約可尋的線索和跡象,就好比草蛇遊走、灰線拖動留下的痕迹,似有若無但又頭尾連貫,放在小說里,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伏筆啦!
之前在知乎回答了一個相關問題,我想了想伏筆也是小說創作的重要環節,所以重新梳理以後、增加內容,一併發到專欄來。
伏筆的類型
真要說,伏筆可以依表現方式細分成很多子類型,但Jack在這裡,只簡單分成「明」、「暗」兩種。
明伏筆,就是作者明明白白地告訴讀者:「注意了,這裡有戲。」的安排。
比方說,年輕的武林高手與滅門仇人展開最終決戰的前夕,忽然失蹤了三天,時限逼近時才渾身是傷的趕回來。這時候讀者知道這三天主角一定做了什麼事,會對決戰發生重大影響,甚至就是勝負關鍵,只是不知道具體詳情。
暗伏筆則潛藏在篇幅之中,也許是以故事背景、人物設定、讖緯預言、童謠詩歌、象徵物的形式存在,直到對應的劇情展開,讀者才會明白其中意義。
比方說阿婆的《一個都不留》,其中有十個小黑人的玩偶做為裝飾品,讀者若沒被劇透過,很難知道其具體意義,等到連環兇殺案開始,才能明白那象徵著被害者(現在你被我劇透了……)
伏筆的用途
我們費盡思量在我們的小說里埋設伏筆,表示背後一定有我們希望達成的效果,否則我們就不用花費精力安排,以下是伏筆的幾種用途。
1.增加懸疑
這是指明伏筆的「勾子」效果,利用讀者的好奇心,呈現各種線索在讀者眼前,對應劇情展開的前後,又有更多伏筆被埋下,吸引讀者在迷團鋪設與解開之間一路直奔結局。
一本小說哪怕其他方面都比較平淡,只要這方面做得好,就足以吸引讀者眼球。
2.完善因果關係
對所閱讀的小說具備清晰的因果關係,讀者有一種不言自明的期待。有一句話叫做「現實比小說更離奇」其實細加分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主角刑警用了一整本小說的篇幅,冒險犯難、做足調查,準備將犯下重罪的黑社會老大繩之以法,結果在逮捕前十分鐘,黑社會老大被沒出現過的路邊小流氓捅死……;或是逮捕後,檢察官走完起訴流程,在法官那邊黑社會老大卻被判無罪,本書結局是黑社會老大得意洋洋地吹噓他上面有人,叫刑警小心點,記得照顧好自己的家人……
平心而論,這兩種劇情,若在現實世界中展開毫不奇怪,但在小說中出現,由於缺乏整體性,讀者恐怕會撕書。
伏筆是「因」,後續劇情是「果」,合理的因果關係,可以保證合理的劇情。
3.氣氛渲染
有一些伏筆,存在與否對主線劇情影響不大,但可以協助渲染戲劇性與氛圍。
例如前面舉例的《一個都不留》,小黑人玩偶伴隨著童謠的比擬殺人,與受害者一同「死去」,大幅提升了孤島殺人的恐怖感。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貫串《倚天屠龍記》通篇,這幾句口號暗藏刀劍中的秘密,但若沒編出來,劇情也完全能照原樣展開,但氣勢可就差得多了。
注意事項
一個伏筆,可以既明且暗、同時滿足不只一個功能,甚至可以好幾次用在不同劇情上,這端看寫作者的功力拿捏。
但要注意,無論明暗伏筆,記得最後都要收起來,最好能準備一個清單給自己備忘,哪些伏筆還沒收,打算在哪個場景處理?怎麼處理?
直覺寫作者因為不打大綱,所以在這方面要多加費心,不只回收伏筆,包括埋設伏筆也同樣得注意。
網路小說由於是連載性質,對速度的要求又高,所以這方面比較難以做到盡善盡美,比較好的應對方式是在動筆前做好大綱與細綱,並預先考慮伏筆以及對劇情的影響。
要埋設什麼當作伏筆?
伏筆總是與後續劇情相關,所以正確的作法應該是從後續展開的劇情出發,決定需要產生什麼效果,再回頭思考如何安排伏筆。
如果主角有個秘密武器,那它就不該從頭到尾都是個秘密;如果隊伍中有成員想背叛,最好能先展示個好理由。
有一個常見的譬喻是這樣的:「如果在第一章客廳壁爐上有一把獵槍,那在第四章開始前應該有人開槍(或槍應該被偷走)。」
雖然沒那麼絕對,但畢竟是個經驗之談,大家領會精神。
伏筆從埋設到觸發,時間有長有短,但若是太過漫長的伏筆,中間最好能用不同面向的事實「提醒」讀者:「注意喔,這個伏筆還沒揭開,但可不是我忘了>_^」
怎麼埋設伏筆?
一位知友提問了這樣的問題:
比方說寫著寫著突然來一句桌上的筆筒里似乎有一支從未削過的木頭鉛筆。」 讀者一下子就知道你這是在做鋪墊了。
從語意中我們可以知道,這位朋友想問的是暗伏筆,實際上明伏筆除了內容,也不需要什麼獨特的技巧。
說到埋設伏筆的方式,最好的參考書還是推理小說,其他種類的小說,伏筆或多或少;品質或低或高,但只有(絕大部分的)推理小說,從第一章開始就挖空心思,想著怎麼用伏筆吊打讀者。
所以提升伏筆的質量的第一步,那就是多閱讀一些推理小說,而且是讀兩遍。閱讀第二回的時候做下筆記,作者在哪邊埋下伏筆,如何做得很自然,怎麼讓讀者視若無睹,最後又產生什麼樣的效果。
相信專心看一兩本以後,就能摸到門道。
Jack個人認為,一個優質的伏筆,應該顯眼而又重複,甚至成為故事背景的一部分,若讀者讀到後面都想不起來前面提過這回事,那還不如省下這道筆墨功夫。
但既顯眼而又重複,又不能讓讀者一眼看穿,這就很考究作者躲進讀者思維死角的能力了。例如說阿婆的作品《羅傑疑案》,嚴格說來犯人的身份很容易鎖定,也埋下了足夠的伏筆,但是她巧妙地將兇手藏進死角里,造就結局的意外性,回頭重讀一次,會發現一切早有提示。
Jack在之前的文章里,提過場景任務的觀念: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827771/answer/131567063
場景任務是在章節中,必須花費篇幅完成的任務,可以概分為以下幾種:
- 提供信息
- 推進劇情
- 刻畫人物
- 強化衝突
- 調動(讀者)情感
既然是本該完成的任務,所以若將伏筆巧妙地融入其中,讀者會將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我們的任務內容,而對伏筆視而不見。
例如:
趙日天翻來覆去總是睡不著,索性坐到書桌前打開檯燈,從筆筒中抽出一枝未削過的鉛筆,緩緩轉動著。從被現在的父母領養時算起,已經七年過去了,現在不但衣食無憂,還多了一個可愛的妹妹。
對已經在天國的親生父母的印象,卻越來越是模糊,和他們唯一的羈絆,也只剩下手中這枝筆了。
看似介紹角色家庭背景,其實把鉛筆偷偷拉進來了。(提供信息)
「你們年輕人啊,整天都低頭玩手機,」老王順手抽出筆筒內一枝從未削過的鉛筆,對小王點了點,「一年不知道寫不寫得到五十個字,你那字寫的啊……」
小王不動聲色地把鉛筆插回筆筒,含糊應道:「組長說的是,我的確該練練字了。」
從描述看來,老王是個好管閑事、喜歡倚老賣老的中年主管,但其實我們已經完成伏筆的展示,把鉛筆亮在讀者面前了。(人物刻畫)
「你說什麼?你再說一次!」翠花怒到極處,抽出筆筒中的筆狠狠指向對方,發現手中是枝未削鉛筆時,不由得一愣。
葉良辰猛地將鉛筆抽回,反唇相譏:「看了你手機又怎麼樣!你敢做就別怕人知道!」
乍看之下,抽筆是憤怒下翠花準備威脅對方的動作,但卻藉兩人爭執以及新信息揭露的時機,把「筆筒里有未削鉛筆」的事實展示出來。(推進劇情)
綜合上面三個例子,我們可以做出結論:讓(暗)伏筆不突兀的方法,就是別讓伏筆孤立地展示給讀者。
附帶一提,Jack今生看過的小說中,最漫長最驚人的伏筆,當推玄幻小說祖師爺羅森的作品《風姿物語》,最後Boss的身份實在是……
各位若讀過哪些印象深刻的伏筆,歡迎在評論里提供。
Jack
Weavi擁有此文章的版權 weavi.com
是屬於作者的社區,也是內容協作平台,更是非線性的創作工具,歡迎各位多加蒞臨指導。也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公眾號 iweavi,我們將會在這裡推送包含寫作技巧、投稿信息、作品推薦……等寫作者們感興趣的信息。若需要入門書籍資源,請關注Weavi公眾號iweavi,輸入「書籍推薦」。推薦閱讀:
※短篇小說丨前往異世界的方法
※你为什么坚持写小说?
※「深夜主人公在少林寺偷窺大師兄練神功」如何神展開地續寫?
※平原-天之涯(05)
※小說中引入一個和故事不相干的敘述者有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