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tab十八歲之盡己之心知而無畏的人生態度all is well

COVtab演講志願者

陳育斌

來自微信公眾號COVtab團隊

COVtab十八歲之盡己之心知而無畏的人生態度all is well

越越,上一封信我們聊到人生是向前走的長跑,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希望你能切身感悟到:美好,總是與美好的人在一起!

說到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就在前不久的COVtab演講中,志願者金靈怡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思考讓我們看到一顆堅毅而勇敢的心,讓我們感受到真正能夠震撼困難的是對困難感恩的心態力量!金靈怡的這種心態就是一種美好,她當然也就是一個美好的人!

一、感受時節,亦是感悟歲月美好,只在乎自心

前幾日的周末,我要提早出門去辦一點事,就給你留下一個便簽,也是我用來偶爾記些我們之間的瑣事的小筆記。開頭的一段我是這樣寫的:這個夏天姍姍來遲,總是在春夏之間徘徊,但時節堅貞不渝、時光流轉不還,太陽依在,鳥語依舊,綠蔭更鬱郁!生命如此,生活亦如此。

當時寫下這些文字留給你看,大意是希望你放鬆一下高考備考的心情,在努力學習的當下,別忘記也是生活的當下,感受時節亦是感悟歲月美好,只在乎自心。

所以在寫這封信時,我翻出自己的另外一個生活隨記本,想把一些生活的句子講給你聽聽。

我喜歡站在窗前、欄外、湖邊看看風景,不僅僅是用眼睛,更多地是用自己的心去感知這時節的饋贈,有如山中無人花自開的天地獨享之樂。

一月可尋雪梅:窗前一枝風雪笑,春早幾分妖嬈;二月里可吃春:聚散離合一杯酒,五味和人長久;三月里燕子歸來:鳥語風斜柳呢喃,不意花落香染。

四月可聽雨:風雲抖擻天地動,暮春歸江潮湧;五月有端午:誰人踏波向天問?山水千年含恨;六月可去登洪山塔:霸國雄圖今何處?彌勒笑松竹語。

七月的夕陽里可以發發獃:壘石不言鎖青岸,落虹處輕舟探;八月桂花只看月:年年事事枯榮事,夜夜月盈虧月;九月里望長空:欲逐長風追鴻鵠,幾行鷹雲帆渡。

十月里去看看菊花吧:陶家竹籬寒霜裁,香如故情懷在;十一月可以去曉亭看殘荷:淤泥不負真君子,清漣自有靈犀;十二月里可靜思:冷暖得失心平常,日月明山水長。

看風景時,何嘗不是風景笑我們痴?看景是景、看景不是景、看景還是景,景卻只是景,只是我們的心在變化而已,所謂觸景生情罷了!

COVtab十八歲之盡己之心知而無畏的人生態度all is well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045769/?from=search&seid=11759202802687756163

二、知與未知,都是美好,同樣在乎自心

何謂知?《大學》開篇就明其宗意: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如何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顯然,格物是致知的方法、途徑。

當然,由於歷史局限性的原因,在科學技術相對進步的宋代,儒學大師朱熹代表了理學一派的觀點:「格物」就是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的次遞循環之法窮盡事物之理,篤行以致知,提升個人知識的認知與積累,然後以「好善惡惡」的本心,修養自身的大智慧,進而指導自己的日行舉止,從而成就智慧人生。

在認知事物的手段落後、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古代,心學一直與理學並存,尤其是到了相對鎖關閉國的明朝,王守仁在格竹七日不得其理而病倒之後,反問朱熹而開始潛力心學。陽明心學不同於朱子理學通過對外物存在的窮理求真而獲得知識,他認為「人良知之外更無知, 致知之外更無學」。

《傳習錄》記載:若鄙人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心學大師王陽明留給弟子「心學四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愚以為,朱子理學之「格物」是探物而窮之理,「致知」是求理而好善惡惡,止於至善;而陽明心學之「格物」是以良知心而正物,「致知」是為善去惡以致心之良知,止於至善。

此兩者正所謂殊途同歸: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對於知,無論理學還是心學,都同意用學習的方法去獲得,都認同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手段。

格物為行、致知為知,知與行的關係從來是辯證的論題,我倒是喜歡陽明心學所提倡的「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

知與行,《中庸》表達很完善: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隨後,對於我們這些智商平平、並非「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普通人來說,唐代韓愈大師給予了積極的評價和鼓勵,並加以敦敦教導,他在《師說》一文中告誡我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既然沒有天才,那我們還是拜師學藝吧!

其實,孔子在《論語》中對自己被學生們奉為「天才」也是有所感悟的,對於崇尚自知之明的夫子來說,他很清楚自己不是什麼天才,更不是什麼聖人,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只是一個「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古文中的「知」通「智」,在不同的古文語境下其用意不同,但很明顯的是,知識可以通過學習得來,但智慧源於知識而高於知識,有知識的人未必具備智慧,只能在對知識進行去偽存真、好善惡惡的修身養性的行為過程中才能獲得人生的智慧。

所以,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學習知識是首要任務,知識的積累是修養智慧的必要前提。

我們通常所說的知,以對這個世界的認識為主,包括文化知識的學習、各類信息的獲取、自身對事物的經驗與判斷等等,因此,我們人生中的知與無知是相伴相行的,沒有人無所不知,也沒有人一無所知。比如,我們所知道的是我們已經經歷的和學習的,我們所不知道的是還沒有經歷的或者學習的,但我們卻可以從已知的認知和經驗中去預測未知的可能,這種對於未知(無知)的理解與判斷,則可以看作是個人智慧的體現了。

知,是你已經擁有的認知和智慧;未知(無知),是你將要面對和經歷的無限未來;知與未知(無知),都是美好,同樣在乎自心!

但同時,有個問題就來了,我們已經擁有的知識和智慧,是否一定就能幫助到我們正確地面對無知的未來呢?

三、無知而無畏?知而無畏?抑而無畏?

在你選擇零基礎參加物理競賽學習的時候,我認為你對物理競賽本身的認知是處於無知狀態的,我和你媽媽更是近乎於一無所知。

在面對無知的未來時,你用自己的知對未知的學業安排作出了自己的判斷與選擇,這是一次知與行的經歷與學習,知即是盡己之心地決定了這樣的道路,行即是選擇道路的同時也決定承擔未知的一切苦與樂,這是一種「無知而無畏」的勇敢,這種勇敢可以稱之為「血氣之勇」。

作為父母,我們希望你健康、快樂地成長,希望你保有努力學習向前走的勇氣和信心,希望你勇於選擇並敢於承擔,在盡己之心的知行中做好真實的自己,所以我們選擇支持你的選擇,即使我們知道你無知的未來有很大的風險,這也是我們的一次知與行的經歷與學習,這是一種「知而無畏」的勇敢,這種勇敢可以稱之為「義理之勇」。

我在17歲時去見你媽媽的父親,被趕出門時說:兩年之後我會再來,希望那時您再做決定!這是我曾經為了心愛之人的「血氣之勇」。後來,上大學時對我有很多幫助的導師問我,你為什麼不考慮選擇對自己的未來人生道路更有幫助的人做伴侶?我只回答了一句:如果我做出了那樣的選擇,我將不是我,不是您喜歡的那個我。這是我在二十四歲時為了愛情的「義理之勇」。後來,生活把你作為人生最美好的幸福饋贈於我和你的母親。

我在十八歲到二十一的三年工作生活中,沒有停止思考人生的出路。關係最好的同事曾經勸戒我,別去嘗試要考上成人大學再去讀書了,工廠里三十多位中專生沒有比你儍的,你以為自己聰明嗎?因為在九十年代,鐵飯碗還是很珍惜的。

我知道我要面臨的困難,但我更知道我的人生出路唯有讀書才能改變,最後我重新回到課堂,這是年輕時的血氣之勇與義理之勇的知行經歷。

當我的學費需要借貸、生活費需要勤工儉學的時候,正好有個機會讓我選擇從專科班考到本科班並且延長一年學業的時候,義理之勇又有多大的意義,血氣之勇才是我知而無畏的最好選擇。

選擇即意味著承擔,人生或許就是一場選擇的遊戲吧。你選擇了什麼樣的道路與生活,也意味著選擇到了一群別樣的人,與你生活密切相關的人!

在這次決定我未來生活走向的知行經歷中,你母親作為當時我的女友一直無條件的支持我,徐建國老大哥選擇與我同行;專科班的蔡文龍同學借給我學費,還在假期為勤工儉學的我提供住宿的房間;學生會秘書長付莉同學為我找到了勤工儉學的職位,還有袁學敏、甜甜、笨笨、張銘等同學都給予了我很多的關照;還記得我發高燒時送我去醫院的專科班同學陳松玉,他為我墊付的醫藥費至今還欠著。

我感謝他們,更感謝他們對待同學、對待朋友的勇敢與智慧!

四、盡己之心、知而無畏,我們需要這樣的人生態度

在《孔子家語》中記載了這樣一個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故事。孔子曰:「智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對曰:「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子曰:「可謂士矣。」子路出,子貢入,問亦如之。子貢對曰:「智者知人,仁者愛人。」子曰:「可謂士矣。」子貢出,顏回入,問亦如之。對曰:「智者自知,仁者自愛。」子曰:「可謂士君子矣。」

由此可見,自知自愛才是人生大智慧。

「無知」可以成為「無畏」的借口或者理由,但為什麼不能讓「知」成為面對「未知」的堅強支撐呢?

我們經常會聽到關心我們的人這樣說:你這樣不對,這樣不行,我是有經驗的,如果這樣就會怎樣地挫折或者失敗,還是聽我的好。比如高考選擇什麼樣的大學,選擇什麼樣的專業;也比如在工作生活中面臨未知的將來要作出選擇時,你的知行往往會受到其他關心你的人的干擾。

但在現實生活中,最直接、最關鍵的謬誤或者干擾卻是來自我們自身,因為我們最常用的方法當然是用自己的已知來判斷自己的未知。

結束物理競賽後才知道自己的努力還是不夠,幾次調考後才明白刷題並非提分的利器,通過觀察學習一本線就可以上清北的同學之後才領悟出學習不僅需要努力還需要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與領悟,但高考卻即將來臨。

我們在很多時候並非是為自己的「已知」興奮歡呼,恰恰相反的是難免有些失落與迷茫,因為「已知」往往和「無知」結伴來到我們身邊,也往往是你的「已知」為「無知」貼上了很多標籤,比如這不行、做不到、困難太多等等。這時候,你的「知」已經裹住了面對「無知」而勇往直前的腳步。

正是我們的「知」讓我們生出了太多的希冀心、期待心、成功心、恐懼心,變得害怕失敗、害怕挫折、有所畏懼與迷茫。

《中庸》上記載夫子說過的話: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就是說我們總是自以為聰明地趨利避禍、著意避免失敗而追求成功、患得患失選擇性地只做自以為對的事情,被利益驅使而忘卻本心,這難道是真的「知」嗎?恐怕一直是陷在「無知」之中啊!

論語上講,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仁者必有勇,勇者無懼。

孟子出身寒微,從孟母三遷的故事中可以知道他成長於市井民巷之里,三歲喪父由母親獨自撫養成人,正是這樣一個市井小民卻有著士人君子都難以企及的勇敢與無所畏懼,他說: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孟子的無所畏懼從何而來?因為他「志專而氣一」。志,是心之所向、是大丈夫之志;氣,是浩然之氣。

當下馬上要經歷的高考,不是一日之功,卻是檢驗你志氣與勇敢的一塊人生磨刀石。你「已知」和「無知」的一切,都應當服從於你盡己之心的志向,無所畏懼一鼓作氣地去戰勝自我!

此時,我更能深刻理解梁啟超先生的敦敦教誨:無希冀心,無恐怖心,然後盡吾職分之所當為,行吾良知所不能自已,奮其身以入於世界中。

也嘆服玄奘大師的文化智慧: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高考,從成長的意義上講就是青春的一次鳳凰涅槃、一次心靈新生!

請忘記你要上什麼樣的大學,請忘記你希望讀什麼專業,請忘記你需要考試多少分,無所畏成亦無所謂敗,請忘記希冀的心、忘記恐懼的心,盡己良知之心,做好學生學習的本份一分一分去做、一題一題地去解;知前路縱然刀山火海,行無所畏懼之勇為,做一個真誠善良、學有所長的生活之人,足矣!

去感謝你的老師、你的同窗,還要感謝那個倔強、努力而拼搏的自己,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在今天這封信的結尾,非常感謝你和我們去CGV看了阿米爾-汗主演的電影《摔跤吧,爸爸》,電影開始才知道他曾經飾演的蘭徹也是我們非常喜歡的角色。這部電影中他飾演一位堅強而倔強的父親,很感動,讓我幾次都忍不住流下了淚水,最後的決賽鏡頭導演的設計很好,女兒終究要獨自面對一切未知,最終要成為自己的王,父親只能送你到這裡。

借用影片中父親的台詞,想對你說:你,就是我的驕傲!

越越,盡己之心相信自己、知而無畏戰勝自己、善知篤行做真誠善良的自己!

相信你會成為你最想成為的人!

COVtab

相信你會成為你最想成為的人!這是片尾背景音樂中的歌詞,也是最打動你我的話語。

2015年的暑假我們全家一起觀看了《少年班》,最打動你內心的人是吳未,最讓你愛聽的歌曲是《你曾是少年》。至今,這歌聲總會響起在我們一起往返學校的路途上。

2016年的暑假你們物理組去中科大參加實驗培訓,你曾經在晚餐後的傍晚路過這所大學的少年班學院,站在窗外靜靜地觀察少年班的教室,還有那正在教室里勤奮用功的少年們。

這世間真的有天才嗎?

但你周圍的確是有不少既聰明又勤奮的同學,物理競賽保送北大的劉學長,數學競賽保送清北的嚴同學、黃同學,還有同宿舍的龔同學一本線即可上北大,身邊的人、身邊的故事,他們的成長是認真、努力與堅持的體現!

2017年高考,這是你人生的主場、這是你人生的戰場、這是你人生的新生!孫子曰:勝兵先勝而後求戰!

你的輕小說網友、《馬鹿》雜誌創辦人阿虛,讓我代問你好,祝福高考旗開得勝!你的二次元網友、COVtab演講志願者黃銘軒,他說他在華科大等你!你的繪畫老師田老師說,記得高考後一定來畫畫……

周知庸在《少年班》中與孩子們道別時說:當你們來到十字路口的時候,你們一定要傾聽內心最勇敢的聲音,當命運需要你們去逆風飛翔的時候,就不能隨風而去!

我們在想念你的時候,會下樓去看看我們共同種下的那棵香樟樹。

《清平樂 樹人》:春色何處,手植香樟樹。寸土尺樹問天路,善下仰上行篤。獨幟去躁守朴,吐納天地風雨;攜林逐雲追旭,演繹歲月榮辱。

吳未,無畏!

向前走,盡己之心,知而無畏。小樹,亦可參天!

相信自己!

同時推送騰訊、優酷、愛藝奇、bilibili視頻等,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COVtab

推薦閱讀:

推薦10個超級棒的英語學習APP
哪本書在你生命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哈利波特》中的巫師對上《三體》中的外星麻瓜,誰的勝算更大?
為什麼孫悟空有種種不善之心,卻沒有一個是黑心?
寫作是一門可習得的技能嗎?

TAG:演讲 | 文化 |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