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梁思成的足跡,體悟林徽因的「建築意」
小編按 如何讀懂古建?這真的是天大的難題。林徽因多年前曾提出「建築意」的觀點,怎麼像體會「詩情畫意」那樣領悟到「建築意」呢?總需要一些幫手。以梁思成、林徽因為代表的一代代建築人做出的努力就凸顯出來。
去年十一,胡潔正在編王南的《營造天書》,編輯過程中產生了很多困惑,也有許多想與實物驗證的感受。於是仔細讀完《梁思成<圖像中國建築史>手繪圖》、《圖像中國建築史》、《營造天書》就上路,去了晉北,看了晉祠-佛光寺-南禪寺-懸空寺-應縣木塔-雲岡石窟。
一路走下來,書中所寫與眼中所看一一對應起來,那點兒「建築意」真的就這麼出來了。
我們把這份不成遊記的遊記放在這裡,如你對古建感興趣,暑假也想來一場腳踏實地的旅行,不妨帶著這份遊記,還有盈手可握的《營造天書》,真切體會「建築意」。
路上可以先拿著《營造天書》補課。
第一日 晉祠 北京→太原
抵達太原南郊的晉祠已近正午。
晉祠內有殿、堂、樓、閣、亭、台、橋、榭,宛若進入了加大版的蘇州園林,沒想到北方的晉水讀懂了江南的小橋屋檐。原本沖著宋金遺構聖母殿和獻殿而來,卻意外收穫了疏朗清幽。
晉祠是紀念西周武王之子唐叔虞而建,因境內有晉水流淌而得名。晉祠始建年代不詳,但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已有記載,隋末,李淵晉陽起兵,曾禱於此,李淵以唐叔虞封地而得天下,故建國號為唐。
聖母殿是晉祠的主體建築。重修於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是《營造法式》年代的典型作品。
位於聖母殿前的 「魚沼飛梁」、獻殿及金人台上西南隅的鐵人皆為宋、金年間遺物,值得細細品觀。
聖母原為晉源水神,主要職能是坐鎮靈泉,興雲施雨。殿內的彩塑也是一大亮點,聖母神龕的周圍環列四十二尊侍從彩塑,基本皆為宋代原作(僅兩尊為明代補塑),樣態各異,神情不一,造型生動豐富。
晉祠與梁思成、林徽因也有極大的淵源。上世紀30年代,梁思成曾經四次來山西進行古建築調查:1933年9月的大同古建築、雲岡石窟和應縣木塔調查,1934年8月的晉汾古建築預查,1936年10月二次晉汾調查,1937年7月發現五台山佛光寺。在晉汾古建築預查中,梁思成等人本來沒有打算考察晉祠,但在太原去汾陽的汽車上,他們透過車窗瞥見晉祠正殿的一角側影,當雄大的斗栱和深遠的出檐映入眼帘,「愛不忍釋」,他們便在原計劃的考察結束後又重回晉祠,對其進行了系統的調查研究。
考察後他們這樣寫道:「晉祠布局,又像寺觀院落,又像華麗的宮苑;全部兼有開敞堂皇的布局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閣樓在古樹婆娑池流映帶之間,實像個放大的私家園亭。」
捧著梁思成先生的書,逐一對比提到的細節,俯仰間月上梢頭,戀戀不捨地向著引導員所指方向前進。快到出口處,一高塔映入眼帘,夜色中秀麗挺拔,遺憾相見恨晚,不能仔細端詳。經查此塔為舍利生生塔,最早建於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現存為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所建,塔平面呈八邊形,塔身高三十八米,為七層仿木構樓閣式磚塔。晉祠建築群像屋頂博物館般,囊括了各種屋頂。
水鏡台,左為清代卷棚頂,右為明代重檐歇山頂。
建於宋初的獻殿,純木構,榫卯斗栱連接。可以看到由上到下斜出的昂尾部不像唐代直直的,而是有了一定弧度,更具裝飾性,且運用了斜栱。圖片來自《營造天書》
白雲深處小橋橫,流水涓涓古意生。周柏隋槐泉難老,也無風雨也無晴。
晉祠鳥瞰圖,圖中可看位於主軸線上的聖母殿、殿前「魚沼飛梁」、獻殿、對越坊、金人台、會仙橋和戲台共同組成引人入勝的空間序列。圖片來自《中國古代建築史》(劉敦楨主編)
晉祠侍女。圖片來自《營造天書》
第二日 山西博物館 太原
旅行中無論時間長短總要去趟當地博物館,就像了解一個古人最快的途徑是看他的傳記。除了常設歷史展,在山西博物院重點看了考古成果展和土木華章古建築主題展。看到等比縮小的古建模型,拔草的心又開始按捺不住了,傍晚直奔古建聖地五台山。
第三日 佛光寺+南禪寺 太原→五台山
翌日清晨,久違的通透日光掃過黃綠相間的山林,乾冷的空氣也在漸漸升溫。幾位不為禮佛,不為登山,專為佛光寺而來的小夥伴一同拼車前往。司機說,每年都會有一位老師包車帶學生去那兒。會是撰寫《營造天書》的清華建築系老師王南嗎?只知道他每年畢業季都會帶學生去故宮,為他們做實地講解,今年清明節假期也利用職務之便去蹭聽了一次,聽完,覺得自己從沒去過故宮。王南也是為數不多還在堅持自發做建築測繪的老師,就現在,正值暑期,他和學生們正在山西郊外深山老林中的古寺熱火朝天地測繪呢。
兜兜轉轉,麵包車在一土坡停住,到了門口,竟不忍一睹真容。售票處擺有資料詳實的圖文小冊子,一人收了一本,摩挲良久,這才進院。
東大殿坐東朝西,全貌剛好被兩棵樹遮掩,慢慢從伽藍殿(清代重修)和文殊殿(建於金1137年)開始觀摩。在文殊殿看到書上提及的減柱造,內柱十二根僅用四根,利用前後錯位支撐的建造智慧,不過後世修葺過程中又增加輔助的柱子。牆壁有明代繪製的五百羅漢壁畫,線條流暢,筆法精湛,色澤溫潤,人物表情各不相同,活靈活現,頗具喜感,眉眼之間,神情畢露。無論是壁畫還是雕塑都是建築空間的一部分,也為建築空間最終的作用及意義起到了加強的作用。
文殊殿殿內羅漢壁畫。
文殊殿內的幾個展覽模型被我們當成辨別大屋頂的教具。中國古代建築最鮮明的特色除了斗栱榫卯就是各式騰空欲飛的大屋頂了,從尋常百姓家的硬山頂到懸山頂、歇山頂及最高等級的廡殿頂,還有攢尖頂、卷棚頂等,富於變化的曲面屋頂為建築增添了靈動的美感。
大殿穿越千年,傲然挺立。被梁思成稱為「中國第一國寶」的佛光寺東大殿建於公元857年,是現存唐代木構中規模最大的。此殿的發現曾打破了日本學者的斷言——中國大地上已沒有唐朝及唐前的木構建築。它的雄渾古樸不用多說,只是得到了進一步的印證。
單檐廡殿頂,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出檐深遠,斗栱雄壯,每一個構建都有結構作用,斗栱的高度為柱高的一半,再次被古代匠人的智慧折服。殿內樑上記有「寧公遇」的字無論如何也看不清楚,難怪連遠視眼的林徽因也僅能隱約可見。古人「到此一游」的墨跡被罩上了玻璃罩,最早的一條落款為公元867年,也就是建成十年後。「到此一游」原來是傳承已久的事,也不能全怪現代人。不同時代的旅人各自帶著執念,來這裡尋找蛛絲馬跡,以餵養不斷成長的精神自我。
很多年後梁從誡在《我的母親林徽因》一文中曾經寫過梁林二人當時發現佛光寺的故事。1937年6月,「他們騎著騾子在荒涼的山道上顛簸,去尋訪一處曾見諸敦煌壁畫,卻久已湮沒無聞的古廟——佛光寺。7月初他們在一個偏僻的山村外面找到,並確證其大殿為建於唐代後期(857年)的原構。」很多年後,「母親還常向我們談起當時他們的興奮心情,講他們怎樣攀上大殿的天花板,在無數蝙蝠扇起的千年塵埃和無孔不入的臭蟲堆中摸索著測量,母親又怎樣憑她的一雙遠視眼,突然發現了大梁下面一行隱隱約約的字跡,就是這些字,成了建築年代的確鑿證據。而對謙遜地隱在大殿角落中本廟施主『女弟子寧公遇』端莊美麗的塑像,母親更懷有一種近乎崇敬的感情。她曾說,當時恨不能也為自己塑一尊像,讓『女弟子林徽因』永遠陪伴這位虔誠的唐朝婦女,在肅穆中再盤腿坐上他一千年! 」
佛光寺東大殿手繪圖。圖片來自《梁思成<圖像中國建築史>手繪圖》
佛光寺東大殿外景。
佛光寺東大殿斗栱,可見翼型栱及雙杪雙下昂。
流連近兩小時才趕往下一個目的地——另一座年代更早的唐代木構遺存——南禪寺。司機再次對我們停留時間之久表示費解,而我們卻在為古建之旅到來的第一波小高潮激動不已,回味著有關它的發現軼事及翼形栱和雙杪雙下昂等斗栱構造。司機說,比我們遊覽時間更長的是個獨自來的女生,在寺里睡著了,不知她在這凝視過千年雨雪風霜的建築中是否夢到了前塵往事。
南禪寺大殿。
南禪寺大殿(重建於782年),沒有佛光寺東大殿大,曾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落架整修過,古樸典雅,唐風依舊可見。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上鋪灰瓦,出檐深遠;斗栱雄大;鴟尾秀拔,仿唐建造。古建築的屋頂不僅靈動且極具想像力,這些造型別緻的脊獸就是最好的證明。一路上也收集了不少鴟尾/吻和跑獸、垂獸的照片。
鴟尾。
這座建築的歷史意義並沒有佛光寺那麼大,是因為中國對古建築的研究保護更注重原始的木結構,而日本則注重技藝的傳承,所以他的建築一直是嶄新的,常修常新,我國如果像南禪寺這樣落架大修過,可能就要重新斷代了,這在業內也是爭議所在。我們去看古建的途中,也經常會見到這樣的介紹文字:始建於XX年,重修於XX年。
第四日 華嚴寺+善化寺+梁思成紀念館 五台山→大同
這三處景點都在大同古城,這裡是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的都城——平城。
華嚴寺大雄寶殿正脊北部琉璃鴟吻,高4.5米,為金代遺物。
始建於遼代的華嚴寺建築群主要建築均坐東朝西,因契丹人崇拜太陽神,以東為首。其中薄伽教藏殿為遼代遺存,能看到斗栱與柱高的比例變小,建築依舊有唐代的雄渾之風。
原本沖著經典小木作壁藏「天宮樓閣」而來,不料只能觀賞兩側的壁櫥,最精華的部分被擋在了佛像後方,禁止入內。只能靠圖紙和實景圖領略匠人極高的建造技藝了。
善化寺普賢閣。
善化寺建築群七座殿中六座為遼金原物,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遼金時期遺構。善化寺的三聖殿有誇張得如蓮花綻放一般的斗栱,因補間鋪作用了斜栱,錯綜複雜。看古建過程中,計算每座殿的進深及面闊間數也是一大樂趣。數完再和書中對照,數不對再重數,常有遊客擦身而過,回頭看看抱著書對著大殿皺著眉頭的我,滿臉狐疑。
善化寺三聖殿布滿斜栱的補間鋪作。
善化寺平面圖。圖片來自《梁思成<圖像中國建築史>手繪圖》
梁思成紀念館位於東城牆腳下,下沉仿古二進院落。院內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的塑像,為紀念二人對中國古建築所做的傑出貢獻。帶著崇敬的心重溫了一次他們與中國營造學社成員古建調查之旅的歷程,上一次有這種心境還是在魯迅博物館。這些人可謂真正的脊樑。
這對伉儷對中國建築史的貢獻不可磨滅,梁思成大家已經相當熟悉了,對林徽因的了解可能有些人還停留在「民國才女」的階段,其實她更重要的身份是建築學家,對建築的貢獻不僅比肩梁思成,在我看來作用比梁還大。比如,早年連梁思成的去賓大選讀建築專業都是因為林徽因的建議,林本想二人一起報考,沒想到賓大建築系只收男生,她才報了該校美術學院,同時選修建築系課程,並最終以優異成績畢業。回國後,應東北大學之邀,與梁思成一起去瀋陽創辦了中國第一個建築系。此後,晉祠、佛光寺東大殿的發現都與她的遠視眼的驚鴻一瞥不無關係,當然更在於她本身的建築學識及判斷力,普通人即使是遠視眼也是視而不見。
梁思成紀念館。
梁思成和林徽因塑像。
第五日 懸空寺和應縣木塔 大同
恆山腳下的懸空寺雖始建於北魏,卻是明清時期風格,應為後代修繕。
懸空寺。
懸空寺選址清奇,橫跨在半山腰上,半插橫樑為基,藉助岩石的托扶,與支撐的木柱和迴廊組成一個整體框架結構。構思巧妙,且內部供奉儒釋道三教,驚險之內,一派和諧景象。
旅程接近尾聲,抵達嚮往已久之地——應縣木塔,也就是佛宮寺釋迦塔。塔建於遼代1056年,平面八角形,五層全部木構。雖然看起來是五層,其實二至五層各有一個暗層,共九層。共用斗栱五十餘種,被稱為「斗栱博物館」。木塔已走過九百六十餘年的風雨,挺拔秀美,匾額眾多,其中有一塊說:「遠觀擎天柱,近視百尺蓮」,可謂真實寫照。站在塔下,朔風四起,風鈴陣陣,白鴿盤旋,彷彿自己穿越了時空。不禁疑惑難道它的美感天動地,得以特殊關照才留存至今?關於木塔的種種傳說也漸漸浮於腦海,如「砍盡黃花梁,建起應縣塔」,塔的外檐柱會歇腳,麻燕幫忙除蟲等等。
很多傳說的確有科學依據,比如抗震性是由於斗栱、叉柱造和榫卯結構形成的阻尼結構可以使地震或炮火引起的瞬時的力消解掉,不至於倒塌。而歇腳的傳說是因為塔在不停自震,由於地殼的震動頻率的變化,導致塔身也會變化,所以有可能出現某時某柱子的底下能通過一根細皮筋。而蟲蛀的防治主要歸功於一種叫麻燕的候鳥,它們每自清明到立秋之間就會來塔上居住。
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剖面圖 。圖片來自《梁思成<圖像中國建築史>手繪圖》
塔高67.31米,相當於二十層樓高,這在古代當屬恢弘巨制。難得的是遼宋建築注重實用的同時兼具審美情趣,可謂木構華章,巔峰之作。
第六日 雲岡石窟 大同
古建之行的最後一站是雲岡石窟,除了觀賞北魏卓絕的石刻藝術,也是為了尋找一斗三升栱及人字栱。數個石窟中的佛塔佛龕門楣上均清晰可見。
雲岡石窟中的一斗三升栱及人字栱。
去木塔的前夕,在異鄉的雨夜,聽著雨聲,翻看梁先生的書,有種莫名而巨大的滿足感。許是感到自己離藝術的美、古人的智慧、人性的光輝又近了一些。
雖然,最終因為留戀石刻藝術,沒趕上回京的火車,但我並不氣惱,回去的車常有,但看古迹的機會卻不易得。後轉到機場飛回了北京,候機的空,剛好又能看書了。「心隨境遇轉,轉處實能幽。」好像寺看多了,心也變得坦然起來。
參考書目:《梁思成<圖像中國建築史>手繪圖》(讀庫出品)、《圖像中國建築史》(三聯書店2011年版)、《中國建築史》(百花文藝2005年版)、《營造天書》(讀庫出品)。
紀錄片:《中國古建築》(2012年)
圖片未標明來源的皆為胡潔拍攝
本文作者:胡潔 · 讀庫編輯 | 個人訂閱號:讀事
推薦閱讀:
※林徽因為何是自帶香氣的女人?
※林徽因最早不是愛徐志摩的嗎?按費蔚梅老師的描述,林,梁的初見並沒有太多火花,梁思成怎麼後發取勝的?
※被辜負過的人生,只需要感謝自己
※林徽因《那一晚》《別丟掉》詩歌鑒賞?
※林徽因有多好看,或是有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