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讀·零售] 原來盒馬模式在國外已生存一百年
只有 「書」 才是時間積累的知識,碎片化文章都是媒體選擇性讓你看到的PR。
------- 每周一本書 @咖啡與蛋撻
幾個月前,我們產品組請個在百貨行業工作了十幾年的前輩過來分享,那是我第一次完整的聽說零售的各種業態,百貨、超市、便利店、購物中心等等。那個時候,覺得自己真是low爆了,在零售行業(確切的說,是電商行業)做了兩年多了,竟然連什麼是零售,零售的本質是什麼都不知道,做什麼產品經理呀 = =
那次分享之後的兩個月里,團隊發生了不少變故,直到最近,才有空好好的梳理下自己的學習計劃。工作兩年,不學習不行。把杭州的創業論壇摟了個遍,果然沒讓我失望,不愧是二線城市,居然沒什麼論壇。沒辦法,只能退守到最原始的學習方式——看書!
這周讀的書是 丁昀 的《零售:把客流變成購買力》,書還是有一定的公信力的,丁昀 也是和君管理諮詢公司的合伙人,在零售行業從事了多年的諮詢工作。我很喜歡他在 「後記」 對零售行業的感受,就我這個只在電商領域待了2年的人都感同身受。他說,
筆者在和君諮詢從事零售行業諮詢已數年,初踏入這個行業是因為其較高的行業增長率、較大的行業規模以及多延展的行業空間而進行的理性選擇。但隨著在這些年各種零售業態中的實踐,更多地感觸到和接觸到的是零售從業者的樸實與勤奮,拼搏與進取,特別是從一個個平凡的零售人身上體現出的奉獻精神就更讓人感動,自己也就越發地愛上了這個利潤並不高的傳統行業。
【大行業規模,高增長,利潤不高,但有大量樸實勤奮的從業者,充滿奉獻精神】這是他對零售行業的評價。我個人的感受也是,零售行業是一個重供應鏈的行業,而供應鏈意味著成本節約,意味著效率,意味著低利潤。
這本書雖然寫於三年前(2014年),講述了百貨、超市、便利店、購物中心等幾個業務的問題和發展趨勢。不僅有很多的科普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裡面舉了非常多實際的例子,代表性極強,也非常有借鑒意義。書里的內容我就不幫大家整理了,大家自己去網易蝸牛閱讀上找這本書讀讀,今天我只是想簡單記錄下盒馬的模式。
原來盒馬模式在國外已生存一百年,這個國外的公司就是 「韋格曼斯(Wegmans)」【第二章第5節】,不過相比這已經發展了一百年的食品超市,盒馬還是非常初級的,但能明顯感覺到他們兩者之間的一些共性和差異。
兩者之的共性
- 都自帶流量(品牌忠誠度,對品質、服務的追求)
- 都是圍繞 「吃+新鮮」 為核心,打造社區超市業態(3-5公里)
- 兩者都能在店裡選食材,讓烹飪師直接烹飪,現場就餐
- 兩者都建立了自己的有機蔬菜基地,來直供新鮮的蔬菜
- 兩者對員工店內的引導購物非常注重
- 兩者都對會員體系非常的重視,甚至盒馬直接就是會員店,要求購買必須註冊為會員,且只能使用支付寶付款
兩者之間的差異
- 盒馬優點
- 與時代更接軌,帶 「外賣」 功能(包括自己的配送團隊),而韋格曼斯目前僅提供電話訂購,然後自己開車來取等業務
- 有線上社區運營,到店或點外賣購買的會被加入一個社區微信群,定期有線上運營人員在裡面做些營銷活動(優惠券、上新等)
- 電子價簽,店內傳送帶等技術紅利,提高作業效率
- C2B的預定銷售,主要針對一些高客單價的海鮮,需要消費者先預定
- 韋格曼斯優點
- 員工第一,會為員工提供scholarship,讓員工去上課,成為烹飪專家,然後在店裡不僅幫消費者烹飪,更甚者,直接教消費者烹飪(增值服務,品牌忠誠度會被慢慢培養),而盒馬僅僅停留在烹飪階段。
- 有自建品牌,這點和便利店(7-Eleven,FamilyMart)比較類似,經常會出一些自建品牌,利潤往往比分銷的商品要高得多,而盒馬目前的供應鏈主要還是分銷為主
總體而言,我個人還是非常看好盒馬的模式的,未來前途無量。但從內心,我也非常佩服韋格曼斯這種以 「員工第一」 為企業信念的公司。都加油!
--
@咖啡
2017.7.10 凌晨 杭州
推薦閱讀:
※請問pat對找工作有多大幫助?
※怎樣在偌大的城市中找到專業的技術人員(程序員)?
※小孩子都能看得懂《星際穿越》,對互聯網產品設計有何啟示?
※KK:我們將知化從前所有被電氣化的東西
※MockingBot for Sketch 插件上線:產品設計師終極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