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應是平常

很多人會認為無我是一種宗教上的神秘經驗,或者是修行得道者的一種高超過人的修行境界。n

這並不正確。因為無我應該是一件最平常的事。

n

眾生在任何一個當下都是無我的,無論是行住坐卧,吃飯睡覺。乃至我執最為深重的眾生、殺人放火的罪犯、堅持有我的凡夫和外道,在每一個當下也都是無我的。

n

認為事實上有我,是一種錯覺。但無論如何錯覺,都無法改變無我的現實。基於無我的事實,產生有我的錯覺,這是眾生的普遍生活狀態。

n

所以說,佛教的修行,本質上是無所謂外在形式的。出家、在家、是男、是女、善良、邪惡,本質上都有覺悟的能力和可能性。「能力」指的是眾生主觀層面都有覺悟無我的覺照力,「可能性」指的是客觀層面上每個眾生都是無我的。

n

在這個意義上,佛教才會說「眾生平等」,一切眾生都只是外在標籤的差別,理體上都是絕對平等的無我與覺悟能力。離開這個本質的平等,在外在無常的五蘊體上,任何平等都是一種相對概念。

n

如果在客觀的層面有我,那麼要達到無我,就需要摧毀一個客觀層面上的我的實體。然而很不幸,在客觀的層面,只要是可以被摧毀的,就一定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的。只要是因緣和合而可以摧毀,就一定可以因緣和合而重新產生。只要是被壓制的,就一定會反彈。被遺忘的,還是會想起。

n

以一個有為法為目標的修行,不要也罷,因為到頭來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天堂地獄輪著走,男女苦樂變著來。這種見解下的所謂涅槃,事實上並不存在。累積再高的修為,也只是善道、天堂、神仙之類的生命狀態,難以逃脫「積聚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和會終別離,有命咸歸死」的命運。

n

基本上,除了佛教以外,幾乎所有的思想、宗教、學說,都有某種程度上的正確性。即使是修行瑜伽靜坐的外道,也都可以通過克制、自律、遠離欲樂來得到色界以上的禪定。原則上來說,得到初禪是必須離開五蓋的,用強大的定力壓制住粗猛的貪嗔煩惱,一般情況下,不會對欲界的飲食男女產生興趣,也不會對平常的冒犯感到憤怒。

n

但是如果沒有無我的知見,即使捨棄了五欲的快樂,他的執著實際上是轉移到對自我所得到的禪定上面。他會因為自己得到禪定而傲慢、自滿,也會因為禪定的退失而遺憾、痛苦,終究各類煩惱相續產生,摧毀禪定,就好像一個經過努力而富有的人回歸破產一般。

n

雖然修行的入手處、路途中,一定是要通過各種善行、功德、禪定這些有為法來獲得進益,但是要明確樹立的觀念是,這一切都不是終點。因為如果把這些內容當做終點,未來有一天,一定還會隨著因緣的消散而退回起點。

n

通過種種外在有為善法的積累、善心的培養、善緣的匯聚,引導眾生聽聞三寶的諦理,樹立正見,讓主觀認識和客觀現實相符合,才是可靠的修行正路。於白知白,於黑知黑,於苦知苦,於樂知樂,於有常知有常,於無常知無常,於有我知有我,於無我知無我。

n

修行,不過是恢復平常而已。

n

不修行,在無常、非我、非我所、無自性的自我和世界上面,憑空捏造一堆東西出來,才是不正常的。

推薦閱讀:

《趙州錄》之「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飽柴飽水」
關於佛學體系的疑問:1、佛把植物看做無情眾生是因為人必須要吃才這樣劃分的嗎?
歷史上有沒有儒家弟子與佛教弟子爭論是佛祖大還是天帝大?
想背誦一些適合默念的經書,有什麼推薦?

TAG:佛教 | 佛法 | 佛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