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孩子的「智力」受遺傳影響有多大?智力真需要「拼爹媽」嗎

作者:毛志傑

導讀:從心理學的觀點說,孩子的智力與遺傳的相關度在「50%到80%」之間。也就是說,孩子的「聰明」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但是,作為父母來說,還可以通過後天的教育來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只要能充分開發出孩子智力的潛力,同樣可以更「聰明」。

作為父母來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聰明些。

在孩子的智力水平達不到父母期望值的時候,往往會責備孩子「真笨」。

殊不知,孩子的智力與父母的遺傳有很大關係。

在父母說孩子「笨」的同時,其實也是在承認自己「笨」。

一位最極端的心理學家阿瑟.詹森提出,人80%的智力是遺傳的結果。

就是以一些比較緩和的理論也認為,遺傳對智力的影響也在50%~70%不等。

估計聽了這個理論,很多父母會很灰心,也更會擔心孩子今後是否能更「聰明」些。

因為,大多數人多自己的智力都沒有太大的信心。

畢竟,智力超群的人畢竟是少數。

作為父母來說,一定要認識到這個現實:人與人出生時就有著很大的差別。而這個差別就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

孩子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是「一張白紙」。

孩子很多的性格特徵包括智力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不同程度繼承了父母的基因。

尤其是「智力」這個大家都很關心的項目更是如此。

難道說,沒有遺傳優質「基因」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就沒有「變聰明」的機會了嗎?

當然不是。

後天環境也會對「智力」產生影響。

比如說書籍的熏陶、良好的教育、豐富的實踐、聰明的同伴等等,都是對孩子智力產生影響的因素。

所以說,遺傳因素是無法改變的,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重心就要放在「後天環境」方面。

就像「孟母三遷」的典故一樣,要為孩子提供「更好環境」的機會,以充分地挖掘出屬於孩子的「智力」 寶藏。

其實,有的孩子即使有「很高的遺傳智力水平」,但沒被激發出來,同樣也不會很「聰明」。

而有的孩子雖然「先天智力」不足,但是能被後天科學的教育培養充分激發出來,同樣可以使孩子表現出優於其他人的智力水準。

正如發展心理學家桑德拉.斯卡爾所說,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我們最應該思考的是:為爭取每個個體智力發展的最大化,我們能做些什麼?


推薦閱讀:

雙人回合制智力競技遊戲是否都存在先手優勢?
用什麼辦法可以提高智商?
一個人的能力是天生的嗎?比如一項工作,為什麼同樣的努力程度,有的人能做得很好,而有的人很差?

TAG:智力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