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64歲鐵腕男人的大國夢,要怎麼完成?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本文來自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大選與國運,普京的承諾能實現么?地球知識局

本文為我局的第214觀察文章,今天我們講講普京的故事

文字:Grasimov | 製圖:孫綠 | 編輯:大綠

對於普京及其執政團隊而言,2017年可謂是「地緣戰略之年」:這一年,俄羅斯在地緣博弈場上不斷出擊、四面布局。

面對西方的擠壓,俄羅斯強勢反擊

(圖片來源:俠客島xiake_island);

面對東方的擁抱,俄羅斯積極合作。

在2017年,俄羅斯不僅同時維持著在烏克蘭、敘利亞的軍事存在,實施戰略威懾,還積極經略周邊,謀求地緣優勢。

向東看、轉向大歐亞

向北看、經略北極地區

向南看、與沙特共同減產石油

2017作為頗多,普京很是滿意

不過,為什麼是2017?

這要從普京眼下的「大目標」和「小目標」說起。

大目標:2018大選

再過8個月,2018年俄羅斯總統大選就將拉開大幕。對於連任事宜,普京雖含糊其辭,但心中應該早就有了決定。幾乎可以肯定的是,統俄黨目前佔據了杜馬席位中三分之二絕對多數,此次選舉無疑將再次變為統俄黨甚至是普京個人的「獨角戲」。

不過,貌似勝券在握,實則暗流涌動。

就在2017年,俄羅斯各地接連發生反政府遊行示威,其中最大規模的兩次發生在3月底和6月中,牽頭者是俄羅斯知名反對派政治領袖阿列克謝·納瓦爾尼。

納瓦爾尼不僅是「民主鬥士」,

更是「民粹鬥士」

不過,兩次大規模遊行的人數並不多(遠東城市一千人,莫斯科、聖彼得堡分別有將近八千人),俄羅斯官方也認為「遊行不會對現有政治秩序產生任何衝擊」。

然而在大選關鍵節點爆發的遊行,代表了俄羅斯中產、小產階級對現實的極度不滿。這種不滿集中在資源分配嚴重不公、社會治理效率低下、寡頭當權阻礙民眾呼聲等方面。

納瓦爾尼2017年帶動的

兩次反腐遊行不可小覷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甚至,俄羅斯還有相當一部分民眾支持恢復「君主制」。

根據列瓦達中心今年4月20日的民調結果,28%的俄羅斯人不反對國內重新實行君主制。而近五年來,約有四分之一的俄羅斯民眾希望回歸沙皇時代。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現象,也同樣反映了民眾對俄羅斯政治環境的不滿。

既然怎麼選都是普京當總統,

還不如就讓他直接當「終身元首」,

也省的我們冒著嚴寒去投票。

當普京和統俄黨的勝選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事實時,對政治參與的冷漠不可避免。2016年杜馬選舉時,俄羅斯全國的投票參與率僅有47%。

誠然,俄羅斯現在找不到比普京更合適的人選,而普京只有64歲,對於一個政治人物而言,這是大有可為的黃金年齡。

然而俄羅斯人對普京的支持還能持續多久?一如當年葉利欽執政八年,內憂外患,民意沸騰,幾乎達到了一個臨界點。

好在葉利欽還算明智

主動「退休」,全身而退

留下爛攤子給普京

這才有了俄羅斯的「普京時代」

即便從目前看,普京的支持率依舊很高,但如果在大選開始前不能做出更多的政績,以現在的形勢看,普京沒有辦法說服俄羅斯人民繼續把票投給統俄黨、投給自己。

所以在2018年,一個「穩」字是普京需要優先考慮的事宜。這個穩,既意味著圍繞普京建立的統治集團內部要重新布局,也意味著在政績上普京和他的小夥伴們要更進一步,特別是要著重提高財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頗有思想的老戰友伊萬諾夫

被逐出核心權力圈

普京現在更信任瓦伊諾這樣

專心於業務的純技術官僚

俄羅斯和沙特簽訂石油減產協議

也是為了變相提高財政收入

當然,政績可以是多方面的:在敘利亞戰場上更進一步、與歐盟重歸於好、逐步說服美國解除制裁、遠東地區深度開發,都是普京未來可以拿出來炫耀的政績。

然而從當前形勢上看,普京想在大選之前達成這些相對宏遠的目標著實有些困難。

敘利亞戰場久拖不絕

所以,普京現在還能做的事情,就是盡量兌現之前已經承諾過、簽過命令的那些「小目標」。

小目標:為「2020」而準備

談到普京的「小目標」,就不可避免地和一個數字發生聯繫:2020。

眼下普京的這些「小目標」都與2020有關:《2011-2020年國家武器綱要》、《2020 年前俄羅斯聯邦北極地區國家政策原則及遠景規劃》、《2020 年前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戰略》、《2020 年前俄羅斯能源戰略》。

這還不包括與普京構思中「小目標」相關的《2025年前遠東和貝加爾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2016-2025年太空項目計劃》,當中有部分規劃是梅德韋傑夫當總統時簽署的,那時普京是總理。

如果是2020年前要達到戰略規劃中「既定的小目標」,那麼2017年,這些規劃就應該要取得相應的、看的見的成果;

於是在2017年,普京針對這些「小目標」不斷發聲,敦促相關責任人儘快落實規劃中所要達成的目標。

然而很不幸,以俄羅斯目前的經濟狀況來看,真正達成這些目標會有相當難度。

即便達到了,想必也會摻雜水分。

以《2011-2020年國家武器綱要》為例,其中有一條硬性指標是「在2021年前,俄軍制式武器中現代化裝備所佔比重不能低於70%」。

針對這一指標,俄羅斯軍事專家采盧伊科就頗有微詞:「我們沒有考慮到,同一時期現代化裝備佔60%-70%的大國也在研發新式武器裝備。以俄國防工業體系糟糕的基礎狀況,2020年前列裝俄軍的新式裝備比例可能不是70%,而是更少。」

俄軍目前列裝的所謂「新式裝備」

大部分是翻新貨,

如T-72BM3主戰坦克、Su-30M2殲擊機

真正如T-14主戰坦克這樣

全新研發的裝備則相對較少

而今年俄羅斯另一個規劃中的發展重點是北極地區。5月份,俄總理梅德韋傑夫簽署行政令,將在北極地區的科拉半島建設人工島,並在島上建設基礎設施。

北冰洋周邊諸國與科拉半島

俄羅斯對開發北極有迫切的需求:軍事上力求解除對俄海軍的出海限制、經濟上儘力打通俄經濟增長新航道、政治上積極尋求地緣破局支點,北極對俄至關重要。

但以俄羅斯大部分國境均在北極圈的情況看來,全面開發北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而這三點,俄羅斯都不具備。

我局之前的一篇北極觀察

一帶一路欽定北極航線,誰會成為最大贏家?地球知識局

同樣的尷尬也發生在俄羅斯開發遠東的過程中

俄羅斯近年來不斷提及「向東看」、「大歐亞」構想,普京執政以來的「雙頭鷹」戰略導向也越來越明顯,東西共同發展理應是大趨勢。

然而東部與西部的人口差距太大

但是在地理上,俄羅斯面臨的最現實問題,就是西部和遠東地區缺乏足以成為中轉站級別的鏈接城市,以至俄羅斯東西向的經濟交流變得越來越困難。

唯一的通道是西伯利亞鐵路,其運行長度長達9200公里,而列車時速卻基本徘徊在50公里上下。

而遠東和北極地區,若缺乏強制移民政策,想要吸收到優質的建設者也是難上加難。

蘇聯時期曾遷徙大量的人口去開發邊疆

中國有句古話:「放長線釣大魚」。

對於國家而言,國家綜合實力就是那根「線」,國家戰略目標是那條「魚」;國家綜合實力越強,國家所能謀求的戰略目標就越宏大,利益就可以實現最大化。

今天的俄羅斯沒有長線,只好四處拋竿,用手中的「短線」儘可能多釣一些小魚。

從目前來看,普京的這些規劃看似雄心勃勃,然而有限的國家實力使遠東、北極計劃前景難測。普京能否決勝2020,實現這些「小目標」,前景堪憂。

隨勢而動

普京無奈的「博弈之道」

對普京的「小目標」還有另一種解讀。

克格勃出身的普京是個非常狡猾的地緣博弈高手,他最擅長「隨勢而動」:跟隨事態的發展隨時改變自己的計劃和方針。

俄軍出兵烏克蘭和敘利亞的行動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同樣,以普京和梅德韋傑夫簽署的大量開發北極的協議為標誌,俄羅斯今年突然加大了對北極的「開發」力度(但實際上可能只是宣傳力度)。5月9日紅場勝利日閱兵式上還公開展示了用於北極地區的全履帶式防空作戰系統。

非常炫酷的塗裝

一方面是不斷造勢,另一方面是看得見的國力現實,人們有理由相信普京的2017北極大戰略,更多是作為一種打破西方封鎖的地緣破局思維出現,而非出於更現實的經濟目的。

開發北極是一項長遠工程,

短時間內很難有看得見的經濟效益

能隨勢而行是普京作為一個政治家的優勢所在,但囿於國力、個人思維所限,普京很少「造勢」。

造勢是需要實力的,這需要俄羅斯的國家實力有一個全面的提振。

但據克里姆林宮內部人士透露,「相比於聽取財政部長和農業部長彙報的枯燥無味的數據,總統(指普京)更願意傾聽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彙報他們在地緣和大國博弈中所取得的成就」

普京在地緣博弈中的兩隻左右手

外交部長拉夫羅夫(上)

國防部長紹伊古(下)

距普京首次當選俄羅斯總統已過去了17年,俄羅斯如今還在大國雄心與國家縮水實力的矛盾中困惑與糾結。

四面出擊的同時,還想求發展,無異於痴人說夢。顯然,普京是地緣博弈的高手,卻不是治理國家、發展經濟的最優人選。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推薦閱讀:

2017年5月19日總統大選,伊朗人怎麼看
荷蘭大選結局已定|呂特沒有贏Wilders也沒輸,荷蘭也沒出川普
如果希拉里當選,她會變成程心嗎?

TAG:普京 | 俄罗斯 | 大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