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滲入內容產業鏈,讓移動視頻的風口「均勻吹過」

如你所知,判斷一種內容形式是否成熟到產業鏈規模,標準大概有三:主流化,專業化和垂直化。一一對應,以短視頻為代表的移動視頻,無疑即將迎來全盛時期。

在去年井噴式增長之後,今年移動視頻行業迎來了巨頭混戰,各平台對優質資源的扶持與爭奪也培育出如下常識:內容創作者正從孤軍奮戰投向組織環抱;從泛娛樂的集體狂歡轉向更具商業價值的垂直領域;創作者不再均勻分攤時間成本,對平台的選擇出現更多偏好,等等。

然而,上述常識均來自創作者一端,易被忽視的平台趨勢是:至少在頭部平台搭建的共贏機制里,移動視頻產業鏈的上下游界面似乎已日趨模糊:平台方正試圖完成身份切換,浮向生態鏈上游,嘗試更多上下游角色和線上線下模式的新玩法——他們想直接扎進創作者隊伍中,尤其致力於扶持那些直覺里「偏居一隅」的非一線城市創作者。

就在最近,一下科技(秒拍,一直播,小咖秀的母公司)最新一座移動視頻創作基地落地古都西安,他們希望憑藉旗下三款產品構成的產品矩陣,扶持當地創作者,這是他們全國區域化布局的第三步,前兩座基地分別落於上海和成都。

儘管互聯網很大程度上消弭了信息不對稱,但必須承認,任何一種新興內容樣態的產業成熟,勢必遵循從一線城市向其他區域的擴散——當然,在我看來,倘若這種內容樣態勢必進入主流,那麼平台只是加速了擴散過程——畢竟誰都知道,短視頻的崛起,本就是對時代的一次順勢而為,這是個不可逆的過程。

「邊角料」的逆襲

今年一季度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國內移動視頻行業月度用戶總規模向10億挺進,短視頻同比增長率高達58%;今年3月移動視頻應用排名中,秒拍以2.76億月覆蓋用戶數和5877萬日均用戶覆蓋數,排在騰訊視頻,愛奇藝視頻和優酷視頻之後,僅位列整個移動端視頻應用第四位(短視頻行業第一),這讓不少「長視頻」從業者感到不安——畢竟就在兩三年前,在他們眼中,短視頻還充當著長視頻「邊角料」的角色。

但他們也許不曾想過,在一個時間高度碎片化的時代,就像一下科技副總裁景梁所言:「90分鐘的電影是一種藝術形式,1000分鐘電視劇是一種藝術形式,5分鐘的微劇微綜藝也是一種獨立藝術形式,過去拍電影的瞧不上拍電視劇的,拍電視劇的瞧不上拍網劇的,但前幾天馮小剛宣布拍網劇了,周星馳也來拍網劇了,用不了太久也會有知名導演來拍微劇。拍好90分鐘的電影是一種本事,但能在三五分鐘內藝術地展現一個故事那才是大本事。」

嗯,內容行業總會存在冗長的「鄙視鏈」,但「鄙視鏈」也總會被時代「理性縫合」:舉個例子,因為難度高,唱美聲的看不起唱通俗的,但後來當通俗唱法發展到如莎拉布萊曼這般天籟,演唱技巧性已不亞於美聲時,帕瓦羅蒂們與通俗歌手同台演出也就司空見慣,鄙視鏈也自然解除。

另一方面,若你深諳人類信息史就會發現,內容載體的演變從來都會令「鄙視鏈」禁不起推敲:譬如,可錄製技術改變了音樂,它意味著音樂必須變得更短,旋律必須更精確,誕生於19世紀90年代的第一個商業錄音機,其錄製的音樂時長不到2分鐘,幾十年後錄音設備能錄製的音樂仍不超過四分半鐘(雖技術早已進步,但今天一首歌也基本延續了這一時長),於是創作者努力縮短自己的作品——不覺得么?這就是那個時代的「短視頻」,而今天,一首5分鐘左右的歌曲,早已成為不由分說的主流。

某種意義上,將視頻由長變短,正在重複相似的劇本。藉助社交網路的裂變式傳播,短視頻已經成為如今最高頻次的視頻消費品類:微博數據中心數據顯示,2016年短視頻在微博平台的播放量峰值達到23億次,人均播放時長達到15.2分鐘;秒拍數據也顯示,目前秒拍的日播放量峰值已經在30億次以上,超過了中國所有長視頻網站日均播放量的總和(日均上傳量峰值也突破200萬,日覆蓋用戶數超過7000萬)——這意味著從商業角度,無論品牌植入還是電商導流,相比於長視頻,短視頻在變現效率上已優勢顯著。

你可以稱之為「邊角料」的逆襲,但我更想套用張瑞敏那句名言:沒有「成功」的載體,只有「時代」的載體。

讓風口「均勻吹過」

當然,載體變化也帶來了內容標準的更迭,移動視頻在創意,生產和傳播等環節都與其他內容形式不太相同——無論哪個垂直領域(尤其是財經,科技等嚴肅領域),內容創作者都必須做到為移動端的社交化傳播量身定製,在幾分鐘內把一個事說清楚,並且讓用戶願意為這幾分鐘買單,而這都需要生產方式的重塑。

許多時候,這需要平台方在內容層面的扶持,尤其對於被信息鴻溝與資本鴻溝阻擋的非一線城市創作者,這種扶持顯得格外重要——要知道,至少在今天,移動視頻的發展仍談不上均衡:秒拍數據顯示,在頭部優秀創作者和機構中有近40%來自北京,30%來自上海和杭州,20%來自深圳和廣州,剩下分散在其他城市。而一下科技在全國的區域布局,就試圖彌合這種不平衡狀態,讓移動視頻這一風口的風速均勻吹過。

根據官方介紹:移動視頻創作基地是一下科技聯合地方傳媒機構和孵化空間為內容創業者提供的孵化成長平台,希望通過為初創視頻團隊提供場地,設備,培訓,媒體等服務,促進當地文創事業發展,加速媒體融合轉型。具體到西安移動視頻創作基地的扶持政策,他們會為內容創作者提供諸如巡迴公開課,行業報告,扶持計劃和投融資服務等運營支持。而由於已開拓至第三座城,此前在上海和成都基地的成功經驗,也會運用至西安等後續落地的移動視頻基地中來。

可以預計,基地的建成能在很大程度上讓陝西的移動視頻速度同步於一線城市。畢竟較早前的成都基地已交出一份非常不錯的成績單:截至目前,已有近50家視頻機構申請成都移動視頻創作者基地;首批6個視頻創作團隊已於5月26日入駐,涵蓋了文創,情感,娛樂等多個垂直領域;有近150家川渝視頻機構使用秒拍創作者平台,每周上傳1500餘條視頻內容;更值得一提的是,秒拍建立了「川渝作者原創」榜單,這是國內首家移動視頻區域性榜單。

西安很可能會複製上述成績單。

眾所周知,千禧年後,陝西地區一直處於能源經濟增長的緩衝之中,相應產業發展不完善。但好消息是,情況正在轉變,尤其在曲江新區,整個創業環境正在飛速改善,西安市統計局數據顯示,西安2017年一季度新增企業5.2萬家,同比增長102%。這座被高校環繞的古城,看起來正變得年輕,尤其在內容領域,不可比擬的文化積澱,很可能讓西安成為一座尚待挖掘的內容富礦。

有趣的是,在移動視頻創作基地落地西安的發布會上,暴走漫畫,牛轟轟LZZ和顏值手工等西北地區最具影響力的自媒體人都前來捧場;新浪陝西總經理付士山,動漫作者牛轟轟,暴走漫畫自媒體總監陳茜和西安交大藝術團指導武迎老師也在現場進行了圓桌論壇,就自媒體轉型和區域自媒體如何培養全國影響力等問題展開了探討;而在隨後的一下學院特聘講師聘用儀式上,四位嘉賓也以講師身份入駐一下科技西安移動視頻基地,為內容創業團隊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幫助。

將「風口」吹散

而在我個人看來,平台方給予創作者的全方位扶持(尤其是內容上),對於垂直類移動視頻的整體發展將大有益處。

事實上,從泛娛樂向各垂直領域的轉變,幾乎貫穿了整個人類信息簡史,你知道的任何內容載體都沒有脫離這個路徑,短視頻亦如此。一下科技高級副總裁劉新征就曾透露:之前非娛樂明星,非新聞現場,非純搞笑內容獲得流量比例不足20%,但早在2016年年底,各類垂直類內容的流量佔比累計就已超過60%。相比於泛娛樂,垂直領域擁有更強的商業轉化能力。

但這也意味著製作難度的高企,垂直短視頻有著比娛樂搞笑更複雜的製作門檻(讓人汲取知識總比讓人笑有難度),譬如我所在的科技領域,當短視頻風口來臨,也有一些同行(很多是在文字上陷入同質化的)試圖轉型,最終卻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他們發現,寫腳本不是寫文章,擺弄器材遠比敲擊鍵盤複雜。

而在我看來,一下科技的線下創作基地則可以讓不同領域的創作者「抱團取經」,且在很大程度上做到資源共享,真正做到讓有價值的創意落地,而這或許也是平台滲入內容產業鏈上游的初衷。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對創作者最大化的扶持,很多時候來自這一市場的領跑者,移動視頻亦如此——創作基地的依次落地,延續了一下科技一貫的扶持力度。如你所知,早在2015年底,一下科技便聯合新浪微博撥出1億美金扶持移動視頻創業;去年11月又拿出10億人民幣做短視頻領域投資布局,用戶分成和內容引進,打造短視頻上下游產業鏈。而連同成立全國各地區創作者基地,啟動「秒拍創作者平台」,上線「秒拍惠」等優惠活動,發布每月各類移動視頻榜單,上線6S前貼片廣告等舉措,作為行業領跑者的一下科技,也早已將扶持內容創業視作一種平台責任。

而我相信,通過參與產業鏈的塑造,一下科技在鞏固行業話語權同時,也會逐漸將短視頻的風口「吹散」——因為,當它變得像音樂一樣主流,也就不存在所謂「風口」了。

李北辰/文(科技自媒體,致力於用文字優雅的文章,為您提供談資與見識)


推薦閱讀:

我有一個關於短視頻類知乎問答的想法....
劉子睿:2017年玩好短視頻可年入千萬
短視頻再掀風暴,創作者才是動力之源

TAG:短视频 | 视频 | 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