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封面文章「批判」莫迪改革,主要說了什麼?

在新興市場中,印度市場是我建議可以考慮長期配置的板塊,畢竟,這是個潛力逐步釋放,美國ETF市場跟蹤標的豐富的市場。但是,請注意,投資中,我們一定要用腦子決定你的位置,而非「屁股決定腦袋」。不能因為看好一個市場,一隻股票,就不斷選擇性吸收對你看好的標的正面的信息來「鞏固信心」,對負面信息充耳不聞,甚至斥之為陰謀。相反,越是這樣,我們約需要注意那些有些負面的信息,以便讓你保持理性,畢竟投資可不是為了「較勁」。

印度一直是西方媒體關注的國度,而圍繞印度經濟,莫迪改革話題更是如此。在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中,便對印度和莫迪改革做了些小「批判」,表達了些憂思,這裡,我也當回「說書人」,對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聽我簡單嘮嘮。

點擊這裡,看看基金哥音頻的介紹和分析

印度最新的稅制即將施行,對於印度市場,這是大事,我們都知道,所謂「稅率」只是稅制的組成要件之一,高效的稅務體系是可以極大推動經濟發展的。印度稅制上的突破儘管可喜可賀,但是在《經濟學人》看來,這只是諸多改革議題中,相對容易的一個,甚至還改的不徹底。印度的稅制依然複雜,比如,新的方案下,增值稅在不同商品下,稅率等級依然很多,最多可以達到六級。

而印度的難題還是很多:

  1. 土地改革舉步維艱,海外投資者想要從私人購地成本高昂。

  2. 勞工法律落後,企業如果想擴大規模會帶來極大的監管成本,其中的尋租空間更是讓企業家頭疼。這甚至倒逼企業有意控制員工人數,印度工廠中員工超過200人的只有十分之一,而中國卻超過一半。而印度收入超過1.25億美元的公司自有270家,這個數字巴西是1295,俄羅斯是3430,中國是7680。

  3. 印度的破產法遲遲沒有完善,在印度破敗的法律體系下,有2400萬個案子懸置,10%的案子甚至可以上溯到10年前。而在這些法規沒有完善之前,借貸方往往因為自己的權益和風險不明晰,不敢借貸。

  4. 印度的銀行體系依然在國有銀行的低效中掙扎,這極大的影響了金融行業對其它行業的支持,比如,印度的基建極其落後,50%的企業還要自己發電,基建發展亟待資金支持,但是印度銀行向工業領域的借貸增長連續下降,資源配置效率堪憂,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將印度國企進行私有化改革,這條路子看上去無比清晰,清晰到幾乎是人人都認為該做的事兒,但是依然沒有推進。

  5. 儘管印度的海外投資增長迅速,但是前提是其基數很低,在世行189個經濟體的經商友好度排名上,印度名列130位,雖然稱不上「噩夢」級,也是「困難」級了,從投資成本到當地官僚機構的效率,都阻礙著投資者大膽進入。

聽上去很糟糕,不是嗎?《經濟學人》的整體基調就是,莫迪從當地方長官的時候,往往善於抓項目,拉動了地方經濟發展。而作為全國首腦,需要的是改革,是「頂層設計」,而莫迪似乎更是一個好官僚,不是一個改革家。這個觀察角度也值得延伸思考。

不過,改革確實不容易,莫迪折騰這麼久,能把稅製做出成效已屬不易,有樂觀估計,稅制改革如果推行得當,甚至可能提升印度GDP一到兩個點。印度經濟的發展似乎就是這個節奏,它看上去確實在整體正確的路上前行,但是真的如一頭巨象般緩慢,與中國經濟發展時國內外媒體騰飛的巨龍這樣的符號形成鮮明對比。

所以,不同市場只有其特點,關於印度,看好者也需要以這個市場的特點去設定自己的收益預期,保持耐心,同時注意印度特色的波動和風險哦,就如我們看《摔跤吧!爸爸》,在可以理解的主線故事下,依然有那麼多支線和文化無法完全理解,比如,裡面人物不停晃腦袋,他到底是Yes,還是No啊?


推薦閱讀:

印度人為什麼那麼崇拜莫迪?是什麼力量成就了莫迪今日之勢?
印度到底比中國差在哪裡?為什麼印度超越不了中國?
如何評價莫迪的改革?印度的現代化轉型究竟有沒有可能成功?
如何評價BBC報道印度「廢鈔」99%存回銀行,莫迪的「廢鈔令」是一個「史詩級失敗」?
印度的國大黨和人民黨有什麼區別?

TAG:印度经济 | 纳伦德拉·莫迪 | 新兴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