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宅我有理,你不宅你出去

01

曾幾何時,宅成了一個貶義詞。

宅,是蓬頭垢面,是高度近視,是悶聲不響,是眼神獃滯。

更因此派生出一個名詞:宅男女神。

其實,宅並非那麼令人不可接受。

近日才女徐靜蕾接受某晚報採訪時,就自稱是一個挺宅的人。

這些年,徐靜蕾一直在「玩」手工,比如串珠,做裁縫,做包包,這些都是她自己特別感興趣的事。而且,她還說,最近又有新的興趣愛好了,接下來可能會去學做飯、畫畫。

而她的男朋友黃立行也自稱宅男。他休息時會睡到飽,然後去修理浴缸,清理房間,或者跑去朋友公司「騷擾」他們,叫他們翹班出去玩。

娛樂圈愛宅的人,當然不止徐靜蕾和黃立行,還有眾所周知的梁朝偉、周星馳等。

商界大佬也有宅的。

巨人集團董事長史玉柱就認為自己是個孤獨的人,

——「我是孤獨的。我每天和人的交往很少。除非是約人談什麼事,談判什麼的。我平時絕大多數時間是一個人。你看我辦公室一般很大,為什麼呢?是我平時老是在辦公室里來來回回踱步,反覆想一些問題。」

——「我與人溝通的能力不強。我話很少,就是『是』,『不是』什麼的。我內向,所以我喜歡和外向的人接觸。外向的人談話能力強,兩個人在一起不會冷場。」

可見宅並不少見。宅,也並不丟人。

02

人類精神創造的歷史表明,宅更重要的價值在於孕育、喚醒、激發了精神的創造力。

所以,藝術界的「宅人」更多。

宅其實分兩種,一種是被動的,一種是主動的。

一、被動宅:不得不宅

被動的宅如被囚禁,被不良身體狀況(如疾病、殘疾等)所限,不得不宅:

1)因為被關在監獄裡,不得不宅。

文學史上的許多傳世名作就誕生在監獄裡。例如雷利的《世界史》、波伊提烏斯的《哲學的慰藉》、莫爾的《紓解憂愁之對話》都是作者在被處死刑之前的囚禁期內寫成的。

還有班揚的《天路歷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記》,也是在牢獄內醞釀而成的。

2)因為疾病或生理缺陷,不得不宅。

西班牙浪漫主義畫家戈雅在他46歲時成了聾子。

他的聾不是像貝多芬那樣的嚴重耳鳴,也不是英國畫家雷納爾多的半聾,而是死一般寂靜的全聾。

當所有的影像成了無聲的默劇,他不再靠聽來理解這世界,只能倚靠深深的注視,以及深刻的想像力和洞察力。

德國哲學家尼采一直飽受精神疾病煎熬;

法國作家普魯斯特自幼患哮喘病,終生為病魔所苦;

還有咱大天朝太史公所說的「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等,也是牢獄和疾病之災令他們不得不宅在家裡,從而催生了他們創作上的累累碩果

二、主動宅,享受宅

主動選擇宅的名人也不少,如牛頓、康德、維特根斯坦等,他們為了保護自己的內在世界不受他人干擾,而專註於意義和秩序的尋求。

還有一種主動的宅與個人自身的性格特徵有關。

這一類人群多具備憂鬱型氣質。如小說家卡夫卡、詩人吉卜林就是憂鬱型氣質,寫作於他們而言是一種自我治療,後來才成為了他們的生活方式,更形成了他們的獨立價值。

顯而易見,主動宅的人不是不得不宅,而是本來就熱愛宅,乃至享受宅的人群。

無論是被動的宅還是主動的宅,都能把人與俗世拉開距離,從而獲得一種超然世外的獨特眼光,此時把被壓抑的精力投身創作,反而能孕育出偉大的作品。

03

宅被人誤解,是因為在有些人的觀念里,它依然是懶惰,喪,與世隔絕的代名詞。

關於這一點,以上事例已經作出了充分的反駁。

更何況,現在都什麼時代了。

隨著互聯網的日益發達,社會自由度的不斷擴大,宅男宅女們早就有了一個可以足不出戶,就能與外界建立聯繫甚至深度鏈接的通道。

打開IE,即可飽覽世事;手握手機,就能揮斥方遒。

一樣是宅著:在網路遊戲里縱橫四海,你就是骨灰級玩家;捧著書本細嚼慢啃,你就是「知道分子」;開一家網店,你就是老闆;你思考,你還可能成為哲學家……

宅,何罪之有?

所以,關鍵不是宅好不好,而是你宅的時候在幹什麼。

是窩在沙發上刷劇肥皂劇,渾渾噩噩,無所事事又一天;還是潛心修鍊,苦心鑽研8小時,這才是關鍵。

用宅的時間來創作,寫文,畫畫或者做自己喜歡的事,長久以往,就是工匠精神了。

可見宅≠懶,宅≠喪。別再把懶惰或者消極的帽子往愛宅的人的頭上扣。

04

還有人把宅等同於孤獨。

其實也不是。宅與孤獨並不能划上等號。

不是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么?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而孤單,還是一個人的狂歡呢!

所以,孤獨與否與是否宅無關,只與你的心境有關。

只要不傷害別人與自己,這個世界包容任何生活方式。

而社交和宅,不過是其中的兩種生活方式而已——實際上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里都包含了這兩種,只是孰輕孰重,比例不同。

由於個性的差異,有人鍾愛熱鬧,有人青睞獨處,孰好孰壞並無定論。

自己覺得舒服,便是好的。

退一步講,如果說社交是一種能力,那宅何嘗不是?

如果說不善於社交是一種遺憾,那靜不下心,耐不住寂寞何嘗不是?

英國歷史學家愛德華?吉本不是說了么?交流能讓理解更為全面深入,而孤獨卻是培養天才的搖籃。

散文家德?昆西說的話也異曲同工:

——如果一個人不曾讓孤獨在他的人生中投下明暗交錯的光影,就永遠不可能打開智慧之門。

所以按我說,假如你一直喜歡宅,且宅是為了做自己的事,那就沒必要刻意去改變,說不定還能「因宅得福」,有朝一日重現江湖,讓旁人士別三日,刮目相看呢!

05

說到底,選擇宅,不過是選擇與自己獨處。

從心理學來講,人之所以需要獨處,是為了進行內在的整合。

何謂整合?就是把新的經驗放到內在記憶中的某個恰當位置上。

唯有經過這一整合的過程,外來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能成為一個既獨立又生長著的系統。

所以,有無獨處的能力,關係到一個人能否真正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而這又會進而影響到他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托爾斯泰更說,在交往中,人面對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獨處時,人面對的是整體和萬物之源。

是不是很高大上?

所以啊,我宅我有理,你不宅你出去。

我是悟恩(公號kokyo98),最後一句不是罵人,是真的叫你出去,出去交際、交往的出去。祝愉快!

推薦閱讀:

女生怎麼樣才能算不幼稚?
獨生子女好孤獨?
是否每個人都有心理陰暗面,該怎麼克服?
如何看待服務員類工作,他們從事這類工作的想法是怎樣的?
生日沒人記得是什麼感受?

TAG:想法 | 人生感悟 | 生活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