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收稅大法

在知乎出博士認證的時候我當時本來要寫篇感想的,打了點草稿後來不了了之。

這是我當時的看法:

閑來無事瀏覽了所有關注的人的知乎主頁,有一個現象讓我陷入了沉思:幾乎所有我不認識的人都掛著一堆金光閃閃的標籤,藤校/清北、flag/bat、xxx庫/書作者……等等。我通過這些標籤定位了這些人,不只是因為標籤具有分類的功能,更是因為其具有可量化性,我想別人也是通過我的標籤對我進行了品評。看來,社交網路上,人與之之間通過標籤來量化對方的價值,閃亮標籤總能得到注目,知乎的優秀回答者和博士認證也在不斷的加強這一點。

如果標籤的作用僅此而已,或無可厚非。然而,現實往往更殘酷,標籤更是決定著社會資源的分配,北京戶口價值萬金,某些單位985天然比211多2k月薪……。每個人都應該去追求更金光閃閃的標籤,這是處世之道。

我當時認為標籤可以幫助人快速定位對方價值,決定社會資源分配。

現在我發現我還是小覷了標籤的作用,標籤還能收稅,有個標籤的人就迫不及待地加入收稅大軍,呵呵,你們的格局不過如此。不過也不怪你們,現在傻子太多了,騙子都不夠用。

知識經濟不是標籤經濟:

我在牛津讀計算機科學 - 「一小時」系列 - 知乎書店

我在哥大讀神經科學:中二少年的博士之路 - 「一小時」系列 - 知乎書店

我在哈佛讀中東:從小語種到地域研究 - 「一小時」系列 - 知乎書店

我在賓大讀傳播學 - 「一小時」系列 - 知乎書店

我在瓦大讀植物育種:在世界頂尖的農業大學種土豆 - 「一小時」系列 - 知乎書店

我在 UCL 讀神經科學 - 「一小時」系列 - 知乎書店

為什麼電氣工程有前途:曼大博士告訴你 - 「一小時」系列 - 知乎書店

我對於上述作者沒有任何惡意,只是覺得掛著國內第一精英社區頭銜、開創知識經濟的知乎正在走在歧路上,僅此而已。

推薦閱讀:

知乎里沒有幫助的圖標為什麼要用一個飄揚的旗幟?
知乎是否會增加淘汰成員機制?由所有成員匿名投票淘汰。
為什麼知乎上動不動就談low,真正的low到底是什麼?
每天發布的知乎日報的信息準確性都沒有人審核嗎?
為何我每次想起知乎腦子和鍵盤蹦出的都是「知否」?

TAG:社会现象 | 知识经济 | 知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