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一篇文章理解所有認知偏差
Buster Benson是 Slack 平台產品團隊負責人,之前曾任職於 Twitter 和 Amazon。在這篇文章中,他對維基百科中索引的 175 種認知偏差進行了梳理歸類,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它們是如何產生和運作的。
我常常會用到維基百科上的「認知偏差列表」這個條目。每當我目睹了某一種認知偏差在現實中發生,卻很難回憶起來這個認知偏差的名稱或者詳細的含義時,我就會打開這個頁面去尋找答案。這個可以幫助我發掘我思維中的漏洞的寶貴的資源,是我看到的最為全面又最簡潔易懂的一個關於認知偏差的列表。
但是坦率地說,這篇維基百科組織得有點亂,許多年來我一直希望能夠梳理清楚這個頁面中的信息脈絡。在這個頁面里查找某一個認知偏差非常困難,更別提我常常在找到之後扭頭就忘了上次看到的位置。我覺得這應該是因為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已經有近千人先後編輯過這個頁面,這使得它變得愈發龐大和冗雜。時至今日,這個條目里共索引了 175 種認知偏差,散落在幾個界限模糊的分類中(例如決策偏誤、社會偏誤、記憶錯誤與偏誤,等等)。而每個分類中又是生硬地按照英文字母來排序所有的認知偏差。甚至,還有很多實際意義差不多,只是名字不一樣的認知偏差重複出現在不同的分類中。
在過去的四周里,我(Buster Benson)一邊休陪產假一邊深入地分析了這個列表,才終於整理了出一份更簡單、清晰的認知偏差分類樹。要不是這段時間裡可以思索這些認知偏差之間的區別,我在哄孩子睡覺的時候可能早就無聊致死了。
我把這 175 個認知偏差都放到了一個 Excel 表格中,去重之後,將類似的認知偏差(例如怪異效應和幽默效應)或者互補的認知偏差(例如樂觀偏誤和悲觀偏誤)歸納到一組之中。最後,我從所有的認知偏差中歸納出了 20 組不同的思維機制,正是這些思維機制導致了所有的認知偏差的產生。
在種種嘗試後,我最終又根據這 20 組思維機制所產生的原因,把它們分成了四大類。每一個認知偏差的產生都是有原因的,一般來講都是我們大腦為了節約其時間或者精力。這四大類也正是我們大腦最起初想要解決的四大問題。因此這樣梳理了所有的認知偏差並進行歸類之後,我們也就更容易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這些認知偏差,它們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又導致了什麼樣的問題。
導致認知偏差出現的四個問題:
信息過載,信息的意義不明確,大腦來不及認真作出反應,以及大腦存不下所有的記憶。
問題1:信息過載。
這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我們必須主動過濾絕大多數的垃圾信息。所以我們的大腦也有一些簡單的原則來選擇性地接收最有價值的信息。
- 我們會更容易注意到信息中我們已經熟悉或者被反覆提起過的部分。 這條定律很簡單,我們的大腦更容易注意到那些最近已經遇見過的事物。n參見: 可得性捷思法 , 注意力偏誤 , 真相錯覺效應 , 多看效應 , 情境效應,依賴提示的遺忘,心境相合性記憶偏誤 , 頻率錯覺,巴德爾-邁因霍夫現象 , 移情隔閡, 不作為偏誤 , 基本比率謬誤
- 怪異、滑稽、引人注目、擬人化的事物要比常見或無趣的東西更加吸引人的注意力。我們的大腦認為不常見或者令人吃驚的事情非常重要,同時我們往往會忽視那些普通的或符合預期的信息。n參見: 怪異效應,幽默效應 , 雷斯多夫效應 , 圖片優勢效應 , 自身相關效應 , 負面偏誤
- 當事情有所變化時我們會提高警惕。並且我們會過高地評估事情的變化所造成的影響。如果能夠排除掉變化本身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影響,客觀地評估變化後的事物的價值的話,我們會發現大腦嚴重誇大了變化前後的差異。類似的,當我們對比兩個相似的事物時,也容易傾向於對比這兩個事物的價值之間的差異,而不能夠分別獨立地評估其價值。參見: 錨定效應,對比效應,聚焦效應 , 貨幣錯覺 , 框架效應 , 韋伯-費希納定律 , 保守傾向 , 差異偏差
- 我們更容易注意到每一件事情中符合我們信念的那部分細節。這一條原則非常重要,並且可以以此推論出:我們往往忽視了違背我們自己的信念的信息。參見: 確認偏誤, 相合性偏誤 , 購後合理化,支持選擇偏誤 , 選擇性知覺 , 觀察者期望效應,實驗者偏誤,觀察者偏誤,期望偏誤 , 鴕鳥效應 , 主觀驗證 , 持續影響效應 , 塞麥爾維斯反射
- 我們更容易注意到別人的缺點,也更容易忽略自己的缺點。沒錯,當你認為這篇文章是一個其他人的思維怪癖清單的同時,請也不要忘了,你也同樣會被這些認知偏差所影響。參見: 偏見盲點 , 素樸犬儒主義 , 素樸實在論
問題 2:信息的意義不明確。
我們只能看到大千世界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我們仍然需要從這一小部分世界之中建立起每個人的世界觀。在過濾了過載的信息之後,我們的大腦就會將所有的信息連接起來,腦補出這些信息之間缺失的細節,並通過這些信息不斷更新我們的世界觀與心智模型。
- 無論所擁有的信息有多麼匱乏,我們總是希望嘗試還原事物的全貌。 這個世界廣袤而又複雜,而我們所能獲得的信息卻很有限,我們永遠無法一覽這個世界的全貌。那麼為了獲得滿足感與安全感,我們的大腦就會不斷建立和更新對這個世界的認識。n參見: 虛談 , 集群錯覺 , 對樣本數不敏銳 , 忽略可能性 , 軼事證據, 效度的錯覺 , 蒙面人謬誤 , 新詞錯覺 , 賭徒的謬誤 , 熱手謬誤 ,錯覺相關 , 空想性錯視, 擬人論
- 我們總會依靠刻板印象、籠統的觀念、憑藉過往的記憶來看待眼前的事物,就算該事物的現狀早已煥然一新或者大相徑庭。對於一個早已熟悉的事物,當我們了解到了關於它的一部分信息時,我們的大腦就會憑空猜測另一部分信息,或者參考其他我們認為的可信信息源來補全信息。與此同時,我們常常會忘記哪一部分信息是我們真正知道的,哪一部分是我們所腦補出來的。參見: 群體歸因錯誤 , 終極歸因錯誤 , 刻板印象 , 本質主義 , 功能固著 , 道德認證效應 , 公正世界理論 , 謬誤論證 , 權威謬誤 , 自動化偏誤 , 從眾效應 , 安慰劑效應
- 我們總會認為,更熟悉、更喜愛的人或事就會更好,而不熟悉、不喜歡的自然就更差。和上一條類似,我們常常會因為我們所腦補出來的信息,影響到了我們對於事物價值的判斷。參見: 光暈效應 , 群內偏見 , 外團體同質性偏見 , 跨種族效應 , 啦啦隊效應 , 熟悉路線效應 , 非我發明 , 反動貶低 , 正面效應
- 我們會簡化概率或者數學問題,這樣大腦才可以輕鬆進行決策。我們的潛意識非常不擅長數學。並且當我們判斷一件事情發生的概率時,十有八九會完全判斷錯誤,除非我們能夠獲得所有的背景信息。參見: 心理賬戶 , 正常化偏誤 , 訴諸可能 , 墨菲定律 , 分開加總效應 , 倖存者偏差 , 零和捷思 , 面額效應 , 神奇的數字:7±2
- 我們都以為自己擅長於看透人心。有時,這會導致我們總認為別人應該知道所有我們知道的事情;有時,又會讓我們覺得別人都應該根據我們的自我認知「公正」地看待我們。例如,我們常常會過分地「以己度人」,用自己的思維模式去理解別人的行為(甚至認為別人的思維會比我們的要簡單很多)。n參見: 知識的詛咒 , 洞悉的錯覺 , 鎂光燈效應 , 外部機構錯覺 , 認知不對稱的錯覺 , 外在誘因謬誤
- 我們會套用現在的思維模式和假設來推測已經發生和將要發生的事情。 而且,我們常常難以預測,事情發生、發展和變化的速度有多快(或者有多慢)。n參見: 後見之明偏誤 , 結果偏誤 , 道德運氣 , 衰落 , 伸縮效應 , 玫瑰色回憶 ,影響力偏誤 , 悲觀偏誤 , 規劃謬誤 , 省時偏誤 , 支持創新偏誤 , 投射偏誤 , 自製偏誤 , 自我一致性偏誤
問題3:大腦必須立即採取行動。
我們無法控制時間,也不可能無所不知,但這不是能使我們停止思考的原因。人類之所以能生存至今,正是因為具備了在未知的環境中快速反應的能力。每當了解到一個新的信息,我們都會首先評估我們影響事態的能力,所有的可選的應對方式,並推測不同的決定會導致的後果,從而作出判斷,或者立刻開始行動。
- 我們只有在認可當前目標,並且對自己的影響力有信心的情況下,才會有所行動。雖然這種信心實際上常常是過度自信,但是如果失去了這種自信心,我們就會畏葸不前。n參見: 過度自信效應 , 自我中心偏誤 , 樂觀偏誤 , 社會期許偏誤 ,第三人效應 ,佛瑞效應,巴納姆效應 , 控制的錯覺 , 錯誤共識效應 ,丹寧克魯格效應 , 難易效應 , 優越感錯覺 , 烏比岡湖效應 , 自利偏誤, 行為者-觀察者偏誤,基本歸因錯誤, 防衛性歸因 , 性格歸屬偏誤 ,心血辯護 , 風險代償,佩茲曼效應
- 我們會更關心與我們有關的,當下的信息,而不是在時間和距離上更遙遠的信息。這是為了在既定的目標上始終保持專註我們更關注眼前的事情,而不是未來會發生的事情;也更關注一個具體的人身上發生的事情,而不是對匿名或含糊的人物的報道。考慮到這個問題對我們每一個人的世界觀所造成的巨大的影響,我很難想像,這個分類里竟然只有兩三個認知偏差。參見: 雙曲貼現 , 訴諸新潮 , 可辨識受害者效應
- 「完成」一件事情對我們有著莫大的吸引力,所以我們會有更大的動力去繼續完成已經投入過時間和精力的事情,而不是不斷地開啟全新的任務。這是行為經濟學家版本的牛頓第一定律:運動著的物體會一直保持運動狀態。這條定律幫助我們無論經受了再多的挫折,有再多放棄的理由,都能持續努力下去直至完成。參見: 沉沒成本謬誤, 不理性增值,承諾升級 , 損失厭惡 , 宜家效應,處理難度效應 , 產生效應 , 零風險偏誤 , 處置效應 , 單位偏誤, 假確定性效應 , 稟賦效應 , 逆火效應
- 為了避免損失,我們總傾向於維持現有的團體地位和控制權,並且儘可能避免作出無法撤回的決定。不得已要做決定的時候,我們總會傾向於選擇看不到太多風險甚至是保持現狀的選項。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參見: 系統正當化, 對抗心理 , 逆反心理, 誘餌效應 , 社會比較偏誤, 安於現狀偏誤
- 我們更喜歡看起來簡單的選項或者是有更多了解的選項,而不是更複雜、更模稜兩可的選項。我們總是更想去做簡平快的工作,而不是那些重要但是麻煩的事情,哪怕後者常常意味著能夠更充分地利用時間和精力。參見: 模糊偏誤 , 資訊偏誤 , 信念偏誤 , 押韻效應 , 帕金森瑣碎定理 , 德爾摩效應 , 合取謬誤 , 奧卡姆剃刀 , 少即是好的效應
問題 4:如何對浩瀚的記憶做出取捨?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們的大腦會遇到浩如煙海的信息,只能作出取捨,儘力記住將來可能用得上的信息。因此大腦總在不斷地作出判斷,哪些記憶應當永存,哪些記憶可以被捨棄。例如,我們更喜歡概括的信息,而不是具體的信息,因為概括的信息可以佔用更少的腦容量。當大量信息都簡化到極致時,我們就只能從中挑出一些存儲下來,丟掉所有其他的信息。通常而言,我們大腦中的信息選擇機制會與本文問題 1 中所提到的,解決信息過載的過濾機制有所關聯;亦或者與問題 2 中所提到的,腦補信息的流程有所關聯。這些機制所篩選出的信息又都會對篩選機制本身有所增益,如此反覆,從而使這些機制不斷自我增強。
- 我們會在事實基礎上編輯和加工一些回憶。在這個過程中,回憶會越發豐富,原本不同事件的細節可能會張冠李戴,交織在一起。甚至我們會偶爾在回憶中加入一些本不存在的細節。參見: 記憶來源偏誤,來源混淆 , 潛抑記憶 , 錯誤記憶 , 可暗示性,間隔效應
- 我們會丟棄掉細節信息,只留下刻板而籠統的印象。為了在有限的腦容量中記住儘可能多的信息,我們這麼做確實出於必要,但是刻板印象、偏見和內隱聯繫所引發的問題,是本文所有認知偏見導致的問題中,最顯而易見和最為惡劣的。參見: 內隱聯繫,內隱刻板印象,刻板偏誤 , 偏見 , 負面偏誤 , 情感衰退偏誤
- 我們只記得住事情或者列表中最關鍵的要素。大腦並不打算對事件或者列表做一個全面而又準確的概括,通常會挑選幾個要素直接代表整個事件或者列表。參見: 峰終法則 , 鈍化與銳化 , 錯誤訊息效應 , 過程時間忽視 , 序列回憶效應,列表長度效應, 模態效應 , 記憶過濾效應,部分項目提示效應 , 首因效應 , 近時效應 , 序位效應 , 後綴效應
- 很多時候,信息被記住或者被遺忘,僅僅是因為展現形式的不同。我們的大腦只記錄它們認為重要的信息,但是大腦很少根據信息本身的價值作這個決定,而常常是選擇其他的外部條件,例如:信息的展現形式,與此同時還發生了什麼,是否未來還能再找到這條信息,等等。參見: 處理深度效應 , 考試效應 , 心不在焉 , 輪流發言效應 , 舌尖現象 , 谷歌效應
太好了,那我怎麼能記下來所有的這些認知偏差呢?
其實你並不需要記住所有的認知偏差,僅僅牢記下面的這四個問題就可以了,我們的大腦進化了數百萬年就是為了解決這四大問題(以及你可以收藏這篇文章以備不時之需,萬一你想找某一個特定的認知偏差時來這裡搜就好了):
- 信息過載讓人很不舒服,所以我們主動對信息進行過濾。噪音成為了信號。
- 缺乏意義的零散信息會困擾著我們的大腦,所以我們自行腦補了信息中缺失的部分。信號連成了一個事件。
- 想要避免錯失機遇,就需要迅速採取行動,因此我們會匆忙下定結論。事件變成了決定。
- 即使這樣大腦還是不堪重負,所以我們只想記住最重要的信息。決策最終化為了我們的心智模型和世界觀。
為了避免被信息過載淹沒,我們的大腦需要對海量信息進行脫水和過濾,並且幾乎不加思索地飛速判斷出哪些重要信息值得關注。
為了從無數碎片信息中歸納出明確的意義,我們需要填補信息之間缺失的細節,並且將所有信息映射到我們已有的心智模型之中。同時我們也需要避免我們的心智模式因此有所動搖或模糊。
為了迅速採取行動 ,我們的大腦需要對可能波及我們的生存、安全以及成功機會的問題迅速做出決定,並且始終充滿著自信。
為了更高效地完成上述的一切,我們的大腦需要記住新信息中最重要和最有用的部分並運用於大腦的其他機制,久而久之,這樣大腦才可以不斷適應新的環境以及不斷自我改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大腦會遺忘其他的「不重要或沒用」的信息。
這些機制聽起來很靠譜!所以為什麼還會有「偏差」呢?
上述大腦機制依次解決了大腦的四個大問題,但分別有著不同的副作用,正是這些副作用導致了所有認知偏差的產生。因此,除了上面的四個問題,我們也最好記住下面這四個副作用導致的結果:
- 我們被遮蔽了雙眼。大腦過濾掉的信息中有一些實際上是有用並且重要的。
- 我們為信息歸納意義的時候,實際在給自己植入幻覺。我們會根據我們的假設臆想出事情的細節,也會因此構造出錯誤的含義和情節。
- 快速作出的決定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問題。我們在快速反應下作出的一些決定是不公正、自私自利的,會導致適得其反的結果。
- 我們的記憶會不斷放大錯誤。我們記憶中的錯誤信息會導致上述的所有機制不斷擴大偏差,對我們的思維造成更壞的影響。
只要記住了上面提到的四個問題,和我們大腦解決這四個問題的過程中導致的四個後果,根據「可得性捷思法」(更準確說,應該是「巴德爾-邁因霍夫現象」),我們就會更為頻繁地注意到生活中認知偏差的發生。如果你還能每過一段時間都來複習一下這篇文章的話,「間隔效應」將幫助你記憶更多的認知偏差,從而不斷自省是否陷入到「偏見盲點」和「素樸實在論」之中。
我們永遠無法使上述的四大問題徹底消失(除非我們能夠將大腦的計算能力和存儲空間提升到天文數字)。但是,一旦當我們接受了自己永遠受到認知偏差影響的現實,事情就已經開始了變化。「確認偏誤」會一直幫助我們找到更多的證據來證明我們「永遠生活在認知偏差之中」,這會使我們更加了解我們自己。
「自從了解了認知偏差,我發現它們無所不在!」
認知偏差是一把雙刃劍,在正確的環境下會帶來好的效果,而適用到錯誤的環境時就會對我們有害。這是唯一一個我們生來就擁有的思考機制,並且在它們本應解決的問題上也確實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我們應當了解和熟悉它們,甚至應當感激我們神秘的大腦中,一直有這樣一個處理天地萬物的機制。
更新:這篇文章發布了幾天之後, John Manoogian 問我是否可以引用這篇文章的內容來畫一張信息圖,我自然是沒有任何意見。下面就是他的作品:
如果你有需要,可以在這裡買一張上面這張圖片的海報。我還把這篇文章里的信息整理成了一份 JSON 格式的數據放在了 Github 上,你可以點擊這裡下載 。
文章的最後,我將用狄金森的這首小詩的第一段作為結尾:
頭腦,比天空遼闊——n因為,把他們放在一起——n一個能包含另一個n輕易,而且,還能容你——
譯註:
- 文內認知偏差的中文翻譯參考了維基百科及 認知偏誤列表 List of cognitive biases (Wiki)
- 文末狄金森詩譯者:江楓n
原文鏈接:https://betterhumans.coach.me/cognitive-bias-cheat-sheet-55a472476b18
原創翻譯,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們喜歡在蚊子咬的地方畫上十字?
※為什麼女人喜歡鞋?
※是不是每個人都有逆反心理呢?如何克服這種心理?
※是什麼因素造成人們思維方式發生不可控的改變,並且患上抑鬱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