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完上海世茂廣場的招商啟動會,我的3個問題都得到了解答
第一個問題:關於命名
《做了那麼多年商業,可能連商場名字還搞不大清楚》
這是前一篇內容,我無意中留了個伏筆:
那麼問題來了
今晚我要去參加南京東路世茂的招商發布會,之前全稱「百聯世茂國際廣場」,世茂自己操盤後,規範全稱叫啥你們知道伐?
講真,我確實不知道昨晚的招商啟動會中有個環節是正式公布更名,因此,這兩篇內容能連帶起來,也是我人品好。
答案在標題中就已經寫明了
「百聯世茂國際廣場」更名為「上海世茂廣場」,相信之後業內朋友們不規範的稱呼,將由「百聯世茂」自然過渡為「世茂」,雖然世茂集團在上海不止這一個項目,但毫無疑問這家店將會是世茂商業地產在上海一張最大的名片。第二個問題:關於設計
前身百聯世茂國際廣場,你能想到什麼?
現代,但不夠生動,這家店剛開業時我就有去市調,也算是當時購物中心的先驅,畢竟肩負著浦西第一高樓標籤,硬體各方面條件都不錯,但隨著之後一批港資購物中心的建成,為我們樹立了更高的標準,商業空間更需趨同於生活方式,而非僅僅購物職能。
內外空間的區隔是一大問題,原先的NIKE旗艦店,M&Ms旗艦店都憑藉大面積、精心設計的外立面,足以俘獲商圈大量客群,甚至外廣場的促銷也都人頭攢動;但商場內部,由於內退式的結構,大量的玻璃幕牆,反倒是有點「遮遮掩掩」;同時商場的動線規劃傳統單一,這些問題,都需要通過設計改造來解決或規避。
從現場聽不懂的語言表述來看,我倒對其以劇院為理念的設計並不是太在意,畢竟這只是靈感來源,真正要解決的,其實就是內外互通以及內部規劃的生動感等問題。
效果呈現上,我們看到了更多的色彩元素,更多的錯位設計,室外平台的露出,除了讓場內消費者能觀景南京東路外,個人認為更多是打通場內場外的區隔,讓路人想進,內場人想到室外。當然初衷是好的,就如同七寶萬科廣場,設計方案中也不乏亮點,如果引導客人達成設計構想是實際運營過程中的難點和關鍵。
第三個問題:關於品牌
昨天有其他商場的朋友得知我要去參加招商啟動會後,就已經「預定」了第一手線報。當然作為曾經的招商狗,這也是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既然是招商啟動會,主要是通過已確認的主力租戶,為潛在的合作方建立信心,上文已經提到,這家店的沿街商鋪一直是亮點所在,因此審時度勢地維護好不失為一種策略。
相信多數朋友會對西西弗全國首家旅行書店更感興趣,我也不例外,除了在書店中加入旅行主題噱頭值得關注外,我個人更在意的是,這將為南京東路上添上一抹文化色彩,要知道現在你逛這條商業街,並沒有太多的「休憩、補給」選擇,南京東路不能只有提供消費者逛街購物的職能,給到遊客以及本地客人更舒適的空間、多樣的選擇、文化氛圍的熏陶,一樣重要,個人感覺,之後南京東路上其他商場一波調整,同樣會有意識地加入更多新業態。
另外,發布會上特地說到,如今發展得極好的本土女裝品牌icicle,就是在這家店起家,我當初市調時記憶猶新,品牌也是一直佔據著商場的櫥窗位。而改造後,將會以ICICLE Space的概念店形式呈現,我此前對品牌的之禾生活空間做過報道,相信應該是一脈相承。
相關閱讀:
《ICICLE之禾綜合生活空間探班》
南京東路少有大動作,此前新世界大丸百貨開業前,我在沒有任何相關信息的情況下,寫過一篇《為什麼我說「看好」新世界大丸百貨》,之所以「看好」打了引號,是因為該文是從百貨行業以及招商從業角度來寫的,現在看來依舊無奈。
此次上海世茂廣場大改,在獲取了部分信息後,雖然現有的問題都已有答案,但依舊留一部分念想,一方面是由於啟動會的呈現,也只是該商場「大動作」的冰山一角,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對面市百一店和東方商廈的群改,最終,上海整體商業的暖,才是真的好。
推薦閱讀:
※招商引資:招商局局長內部總結,薦讀!
※商業地產的租金是如何定價的?
※如何做好園區的招商工作?
※招商專員需要具備哪些技能,哪些知識?
※商業地產中的二次招商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