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略卡,鋼琴詩人的雨滴戀曲

這是筆者發表在專業性音樂專欄 「音樂周報」 上的文章,希望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 ----yinyuezhoubao,也希望大家多多點贊哦!聲樂及其他網路音樂課程請加微信號:gaoyuancoco

點擊本鏈接看原文,有圖有音樂,別忘記文章下面點贊哦! 馬略卡:鋼琴詩人的雨滴戀曲

馬略卡,鋼琴詩人的雨滴戀曲

原創 2017-06-02 高源 音樂周報

文 | 高源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Preludes Op. 28: No. 15 in D flat major (Sostenuto)Daniel Barenboim - Chopin: Preludes Op.28

地中海,在這片孕育了古希臘文明的美麗海洋中,星星點點地散布著眾多迷人的島嶼,也流傳著不少動人的傳說。《荷馬史詩》中記載,古希臘神話中的海之女神卡呂普索將她所摯愛之人奧德修斯困在她的奧吉吉亞島上,奧德修斯卻從未忘記過自己在人世間的妻子,他常常面對大海,望著太陽落山的方向思念他的妻子,他身後是海之女神美麗絕倫的棉花堡露台浴池。直到7年之後,卡呂普索流著眼淚親手幫奧德修斯建造了返鄉的木船,送其歸鄉。這座承載了海之女神的甜蜜和悲傷的島嶼就是現在的西班牙馬略卡島(Mallorca),直到今天島上還保留著據說是卡呂普索和奧德修斯生活過的岩洞——卡呂普索洞穴(Calypso Cave)。

馬略卡的雨滴

古希臘的神話故事似乎註定要讓這座島嶼與非同尋常的愛情相關。時光荏苒,1838年的冬天,波蘭鋼琴詩人肖邦和法國女權主義文學先驅喬治·桑在這裡展開了一段浪漫又憂傷的愛情故事「馬略卡之戀」。喬治·桑,出身顯赫的貴族家庭,17歲的時候曾與一名男爵結婚,婚後6年她決心擺脫這個「玩偶家庭」,喬裝成男性出入各種禁止女性參加的場合,她的舉動在當時可謂是驚世駭俗,尤其為上流社會所不容,然而她仍然身體力行地向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和社會發起了挑戰,她創作了非常多的小說作品,成為法國女權主義文學先驅,她也是近代女權運動的先驅。1837年鋼琴詩人肖邦在巴黎的一家沙龍邂逅大他6歲的喬治·桑,高傲且極具自我意識、與傳統社會格格不入的喬治·桑立刻引起了肖邦的注意,肖邦憂鬱不羈的氣質也十分吸引喬治·桑,二人隨即陷入熱戀之中。為了逃避城市的喧囂和流言蜚語,另一方面也為了能夠緩解肖邦的肺結核病症,喬治·桑跟肖邦於1838年冬天一同移居到當時還鮮為人知的馬略卡島。這裡人煙稀少,沒有賓館,於是他們在馬略卡首府帕爾馬附近的小鎮瓦爾德莫薩(Valldemossa)的卡爾特修道院(Cartuja)租住下來,共同度過了98天。

剛來到風光旖旎的馬略卡,肖邦在給朋友的信中寫到:「我漫步在帕爾馬的棕櫚樹、雪松、蘆薈、桔子樹、檸檬樹和石榴樹下——天空是深藍色的,海水是天藍色的,山是翠綠色的,空氣好極了。我真正獲得了新生。」在島上肖邦創作了大量優秀的音樂作品,包括《波洛涅茲舞曲》《芭蕾舞曲》和《詼諧曲》以及具有感人詩意和高超技巧的一系列《前奏曲》,他的24首前奏曲中有20首是在卡爾特修道院完成的。喬治·桑在此構思了《馬略卡的冬天》一書。然而創作背後卻隱藏著很多常人無法想像的艱難。修道院陰冷潮濕,人們恐懼肺結核,對他們敬而遠之,肖邦的精神狀態日漸消沉。他的《降D大調前奏曲》(Op.28-15),也被稱為「雨滴前奏曲」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據喬治·桑回憶記載:1838年馬略卡島的一個罕見的寒冬,聽到肖邦正應和著滴落的雨聲彈奏一首曲子,「一個悲慘凄苦的雨夜,當我帶著孩子回到房間時,他正在鋼琴旁彈奏著一首奇異的前奏曲……後來他對我說,當他彈奏鋼琴時,他覺得自己像是掉進了湖裡,冰冷刺骨的湖水不斷衝擊著他的胸口。當我提醒他,當時確實有雨滴不時地飄打在窗戶上時,他說他並沒有聽到……他在這個晚上所寫的作品確實能使人聯想到灑落在修道院房瓦上的雨滴聲,但在他的想像中,那是從天上掉在他心裡的淚珠。」鋼琴詩人肖邦在這樣的一個凄風苦雨的夜晚,被離別與痛楚折磨,遠離祖國與親人,他創作的這首「雨滴」,所蘊含的雨夜情愁或許與同樣去國懷鄉的著名詞人李清照有異曲同工之妙。聽這首「雨滴」,不正如同作者輕吟著「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肖邦的雨滴

肖邦《降D大調前奏曲(雨滴)》,如歌的行板,4/4拍子,是帶再現的復三部曲式結構。左手伴奏聲部生動地模擬了雨滴的聲音,營造一種自然的背景,深深淺淺,平平仄仄;右手旋律展開「鋼琴詩人」詩意的傾訴,高低聲部用音樂語言交錯糾纏,如剪不斷、理還亂的愁思。此時只有兩種聲音,一種是作為背景的雨滴聲音,一種是詩人指尖流露的心聲。若隱若現的和聲採用固定屬持續音的寫作手法,好似連綿不斷的「雨滴」聲。調性色彩的變化也是獨一無二的,在肖邦的前奏曲中,只有這一首作品,採用同主音大小調寫作,這樣調性的轉換,使音樂的對比大大加強,豐富了音色的變化,表現肖邦特有的浪漫主義色彩。這檐低雨疏,如將盡的殘漏,聲聲分明,沁入心懷。雨像懂得人的情思,點點滴滴地灑落,也一聲聲地撞擊著人的心扉,詩人百感交集,淚水與哀愁同出,聽來令人斷腸。

在這種離情愁緒中,肖邦的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日益嚴重。喬治·桑在書中回憶:「不久之後我最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他完全垮掉了。他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來承受病痛,反而無力控制住不斷的胡思亂想。對他來說,修道院的房間里充滿了恐懼和鬼魂……我們在修道院的生活對他來說是一種折磨,對我來說是受罪。」1839年2月13日,他們不得不逃離了馬略卡。雖然他們最後的感情結局如同古希臘神話一樣無果而終,但肖邦這首纏綿悱惻的「雨滴」卻讓馬略卡成為永恆。

馬略卡的「肖邦」

當年的島民對這對情侶避之唯恐不及。可如今,瓦爾德莫薩卻處處都有他們的影子,修道院後院的小劇場里,有鋼琴師在彈奏肖邦的《一分鐘圓舞曲》,旋律里記錄了肖邦和喬治·桑最幸福的時光。致敬肖邦的現場彈奏,每天都有。小鎮如今每年舉辦肖邦音樂節,甚至多了一條名叫肖邦的小巷,書店裡永遠在售賣喬治·桑那本著於島上的傳記——《馬略卡的冬天》(A Winter in Mallorca)。瓦爾德莫薩有「鮮花小鎮」的美譽,小鎮在群山環抱中,曲折蜿蜒的石子路兩側,細長的街巷裡,到處都能看到鮮花,青綠色的西班牙式窗格和那些小雛菊、繡球花、歐洲月季組成了浪漫的影調。肖邦曾經居住過的卡爾特修道院仍然展示著肖邦曾經使用過的鋼琴和手寫的樂譜。在小鎮的入口處立著肖邦的頭像,那大大的鼻子早已被遊人摸得鋥亮,據說用左手摸肖邦銅像的鼻子就會帶來好運。

從鋼琴詩人肖邦開始,奧地利的茜茜公主以及數不盡的名人都曾經登上過這座美麗的小島,許多新婚愛侶都視此地為美好的去處,所以又被稱為「蜜月島」。美國影星麥克爾道·格拉斯和澤塔瓊斯夫婦更是「蜜月島」的代言人。

馬略卡擁有蔚藍的天空、明媚的陽光、湛藍的海水和細膩的沙灘,灰色的老房子與紅色的屋頂相互映襯,牆頭窗間開滿艷麗的繁花,那色彩一如弗拉明戈舞娘的舞裙一樣燦爛。島上橄欖樹、果樹、葡萄園散落在綿延的山巒之上。滿是浪漫幻想的地中海擁有獨特的地中海藍,淺藍、深藍、寶石藍、翡翠綠的海水簇擁著這座色彩斑斕的小島。「馬略卡島是地球上最美也是最不為人知的地方之一。」這便是喬治·桑在《馬略卡的冬天》一書中對馬略卡的評價。


推薦閱讀:

教你說|機場實用西班牙語
全力投入西班牙革命
西班牙語哪裡口音最好聽?
國內能找到的有關西班牙內戰的資料有哪些?

TAG:萧邦FrédéricChopin | 钢琴 | 西班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