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相信吃粽子是紀念屈原嗎?
今天是端午節,先向大家致一聲端午節快樂!
說到端午,你知道「端午」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嗎?其實在唐代以前,一年十二個月,每個月的初五,都是端午,不一定要五月初五的。
《容齋隨筆》就有這樣的記載——
「唐玄宗以八月五日生,以其日為千秋節。張說《上大衍曆序》云:『謹以開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獻之。』《唐類表》有宋璟《請以八月五日為千秋節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則凡月之五日皆可稱端午也。」
其實,更早的時候,「端午」還應該是「端五」。宋代張表臣的《珊瑚鉤詩話》:「端五之號,同於重九;角黍之事,肇於風俗。」 又說:「後世以五字為午,則誤矣。」
為什麼說「五」和「午」的差別很大呢?因為端午節原本是起源於吳越一帶的祭祀活動,而祭祀的對象最開始是圖騰,後來是吳越民族的祖先。
吳越這個地方的人,把龍作為自己的圖騰。這裡牽涉到一個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的先祖,祝融。祝融是「三皇五帝」時代的人,當然「三皇五帝」到底是指哪些人,或者說哪些部落,現在的學術界還有不同的說法,但無論如何,他們都要遠遠早於屈原所生活的時代。
「祝融」在很多遠古史籍中又稱「燭龍」。當然也有一些歷史學家說「祝融」是一個官名,與後世大家熟知的「大司馬」類似。但不管哪一種說法,「祝融」都是吳越民族從圖騰崇拜進步到祖先崇拜,從原始部落進步到國家時代的一個重要標誌。
遠古時代,吳越民族不僅崇拜「龍」,「五行學說」也開始起步。我們現在在古書中常常讀到的「天圓地方」「四海之內」這樣的概念,其實要很晚才出現。「五行學說」最開始的時候,其實就是「五龍治五方說」,起到的作用有點像後來的「天圓地方說」。
《遁甲開山圖》中就有詳細的記載。
五龍治在五方,為行神。五龍降天皇兄弟十二人,分五方,為十二部,法五龍之跡,行無為之化。天下仙聖,治在柱洲昆崙山上,無外之山,在崑崙東南一萬二千里。五龍天皇,皆出此中,為十二時神也。五龍皇,後君也,昆弟四人,皆人面而龍身,長曰角龍,木仙也;次曰徵龍,火仙也;次曰商龍,金仙也;次曰羽龍,水仙也;父曰金龍,與諸子同得仙,治在五方。
因為崇拜龍,所以賦予了數字「五」特別的意義。劇史料記載,每年有三次祭祀「龍」(也就是「祝融」)的大典,而尤其以五月份的祭祀最為隆重。最隆重的這次,在五月的「端午日」的祭祀習俗流傳到今天,就是現在的端午節。
早期端午節的習俗,最重要的兩項「賽龍舟」和「彩絲系臂」。這兩項活動都是祭祀和祈福的意思。
我們現在知道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是周代才有的文化。遠古吳越民族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所以有「斷髮文身」的傳統。他們把自己的頭髮剪短,在手臂上紋出彩色的圖案,象徵著龍的樣子。到了端午節這一天把在水面上賽龍舟,告知世界,我們都是龍的傳人。還要用彩色的絲帶向龍進行祭祀,祭祀過程中,用一部分彩色絲帶,繫上食物,投到江中,表達對「龍」的感激。祭祀大典結束之後,人們把這些剩餘的彩色的絲帶繫到手臂上,祈求「龍」的護佑。
這樣的「端午文化」從吳越地域傳播到整個長江流域,在大約兩千年之後,才有了「屈原」投江。我認為,在這個端午佳節,我們當然可以懷念屈原,但我們更不要忘記,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