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現存的漢文大藏經
超長預警,無圖預警,枯燥預警。
想看每部藏經具體信息的請直接檢索關鍵詞,想看所有藏經關係的請拉到底。
前段時間勒索病毒爆發,小小嚇到了,趕緊對自己的資料作了一次備份。本文是備份的副產品,是一篇關於現存的漢文大藏經的簡要綜述,對大藏經有興趣但是了解不深的人可以按圖索驥,用作敲門磚。本文體例:
1.按照「中原—南方—北方」這一分類進行介紹,這符合學術界對大藏經文本系統的共識。
2.每一系統下按照時間、文本傳承脈絡、國別順序介紹。
3.每種藏經介紹大致情況,包括出版過程,存佚和收藏情況。
4.每種藏經介紹現代出版物和電子資源信息。但是基於版權原因,我只能說有或沒有電子版,不放資源,有興趣可以自己找(其實挺好找的,實在找不到,私信我學校、導師名字和研究方向我發鏈接)。
5.根據大致的文本傳承關係畫出樹圖。
6.最後介紹一些重要的大藏經目錄、索引和相關研究論著,以便查檢。
7.不友善預警:a.我的觀點有說錯的、不足的、過時的地方,歡迎指正或補充,但是態度萬望和緩些,我神經衰弱,備不住會讓您不痛快;b.字兒一多難免有錯字或語病,我自己有修改的習慣,所以不勞您指出,請關注比這層次更高的問題;c.我不是佛教徒,不參加語言文獻之外其他涉及宗教的討論;d.謝絕轉載。
緒論——三個漢文大藏經系統
早期漢文大藏經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結構,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基於《大唐內典錄》、《開元釋教錄》、《貞元新定釋教目錄》等不同的目錄,組織構成不同類型的大藏經。藏經目錄是入藏的依據,是構建大藏經的框架。
統一的契機發生在武宗滅佛後。從會昌元年唐武宗即位開始,到六年駕崩為止,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滅佛活動。滅佛運動效果拔群,各地藏經一掃而空。
唐武宗死後,佛教不再受到排擠。於是晚唐和五代,各地寺院著手恢復大藏經。此時《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幾乎毀滅殆盡,而比它早的《開元釋教錄》開始流行。於是全國以《開元錄》為標準恢複本地的大藏經。現今傳世的完整藏經,都是基於《開元錄》的大藏經,基於其他目錄的藏經都已經亡逸。《開元錄》收經1076部,5048卷,此後5048成了大藏經的標配,這個數字具有了獨特的文化意義。
在統一中孕育著變異。
在流傳過程中,《開元錄》產生了不同的變體。《開元錄》現存的四種傳本顯示,四川地區的《開元錄》雖和智昇原本接近,但是已經有所改變,而在南方經過改編簡化,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傳本,無論是全本的《開元錄》還是簡本的《開元錄略出》都與中原傳本不同。只有《契丹藏》依據的《開元錄》還與原本相同。基於不同的變體組織的大藏經的框架也就存在差異,這是第一重變異。
全國統一的只是藏經框架,藏經的組織是根據目錄來收集經書,那麼即使目錄相同,收集的經書內容也一定不一樣。在寫本藏經時代,各地大藏經所收經書的傳本也是各具特色的。這是第二重變異。
《開元錄》有它的局限性,它在當時並不是最新最全的目錄,《貞元錄》就包含了《開元錄》撰成後60多年的新譯新著。既然武宗以後,各地基於《開元錄》組織藏經,則有必要增補《開元錄》未收的佛典。於是不同地區各自補寫或增刻,在結構和內容上更加漸行漸遠。這是第三重變異。
宋遼兩朝,北宋官方、北宋民間、契丹各自依據四川、福建、遼地的某部寫本大藏經,刊刻印行,並增修翻刻,衍生出一系列次生藏經,由此形成三個不同的傳本系統。佛教和文獻學者方廣錩教授概括為「中原—南方—北方」三個系統。
下面按照傳本系統分別介紹。
一、中原系大藏經
1.《開寶藏》
《開寶藏》是中國第一部刻本官版大藏經,開雕於北宋開寶五年(972),完成於太平興國八年(983)。在四川成都刻板,完成後運到京城太平興國寺印刷流通。它的底本可能是益州的一部寫本大藏經,其目錄結構是《開元錄》的一種變體。
太平興國八年完成的只是初刻本,內容限於《開元錄》的範圍。咸平二年(999)第一次增補,補入新譯經和未入藏經57帙;熙寧六年(1073)第二次增補,補入新譯經和中國著述87帙;崇寧末大觀初(1105-1108)最後一次增補,補入新譯經和中國著述58帙。經過一百年的增補,最後達到6900多卷的規模。
北宋末,宋金交戰。《開寶藏》印版毀滅,印本開始散失,到今天基本亡逸。現存16個殘卷,分藏北京、上海、山西、日本、美國等地圖書館和博物館(其中《佛本行集經》卷十九重複,《妙法蓮華經》卷七存疑)。民國,山西晉城青蓮寺曾發現38卷,後被某高官取走,下落不明。
2010年,方廣錩、李際寧主編,由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開寶遺珍》十二捲軸,收入其中12個殘經。有pdf格式電子版,2.46G。
2.《趙城金藏》
《趙城金藏》是一部私人募刻的大藏經。刊刻時間在金熙宗天眷二年至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39-1173)。由潞州比丘尼崔法珍斷臂倡首,晉南諸縣村民集資,在山西運城天寧寺開刻。刻成後,大定十八年(1178)進獻一部印本送往京師大聖安寺,二十一年(1181)運送經版到京師大昊天寺印造流通,崔法珍封弘教大師。蒙古太宗時期,由於經版毀壞約四分之一,進行了一次補雕;元世宗時期,又進行了一次校補。《趙城金藏》是一部覆刻藏,即完全依照《開寶藏》原樣照刻。全藏6980卷,與完整的《開寶藏》規模相當,現代對《開寶藏》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基於《趙城金藏》完成的。
《金藏》的命運頗具戲劇性。20世紀30年代,葉恭綽等人組建「影印宋版藏經會」,為宋本《磧砂藏》尋訪缺經,在山西趙城廣勝寺發現六大櫥近5000卷捲軸裝藏經,經鑒定即《趙城金藏》,轟動一時。《金藏》出世後管理不嚴,被偷走不少,國民黨軍官也「借走」幾十卷,這些經卷散失到市場上或私人收藏中,乃至留到海外,後來只購回了一部分。抗戰爆發,日軍覬覦《金藏》,八路軍帶著全藏緊急轉移,由於保存條件不善又損失了一部分,內戰後歸北平圖書館並進行了修復。1959年,在西藏薩迦寺北寺又發現《金藏》印本555卷,經考證是由八思巴帶回西藏的。
現存的《金藏》有趙城發現的廣勝寺印本,主體4800多卷藏在國家圖書館,另有零散經卷分藏上海、山西、台灣、德國等地;有薩迦寺發現的大寶集寺印本,今藏北京民族文化宮圖書館。以上都是元代補雕以後,校補之前的印本。此外還發現有金代印刷的初雕印本,興國院印本8卷,天寧寺本7種,混在廣勝寺印本中,也藏在國家圖書館。總計共存5000多卷。
《趙城金藏》多次影印:(1)1934年影印宋版藏經會、北平圖書館、三時學會選取其中的孤本46種249卷,印成《宋藏遺珍》三集120冊,1978年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5年北京中國書店影印都曾翻印,今有uvz格式電子版,2.88G;(2)《中華大藏經》中影印《趙城金藏》的部分,每冊前目錄標明,有pdf格式電子版,詳下;(3)2008年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影印趙城金藏精裝122冊,沒有查到電子版信息;(4)民國三時學會、現代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影印的《楞嚴經》、《陳金剛卷》等零本捲軸,沒有查到電子版信息。
3.《中華藏》
《中華大藏經》是新中國第一部官版大藏經。現在用的《中華藏》嚴格來說是《漢文部分》的上編,包括歷代藏經中有千字文號的部分。
1982年,任繼愈在全國古籍規劃會議上提議整理出版《中華藏》,當年即啟動,由任繼愈負責,先後組織160人建立編輯局。1997年全部出齊,2002年出版《中華大藏經總目》。順帶還培養出了方廣錩、李富華等一批學者。
《中華藏》採用影印辦法,以《趙城金藏》為主幹,《金藏》缺少的用《高麗藏》等歷代藏經補入。同時與8種藏經對校,出校勘記。是目前來說質量最高的漢文大藏經。
2002年4月啟動下編的編輯工作,計劃包括歷代無千字文帙號部分、新編入藏部分和藏外文獻,預計全藏收經23000多卷。此外,2008年完成了《藏文部分》232卷的編輯出版工作,還將出《傣文部分》、《蒙文部分》、《滿文部分》等。
《中華藏》由北京中華書局在1984-1996年間陸續出版,共計106冊,另總目1冊。其中前63冊屬於《開元錄》的範圍。網上有djvu電子版,16G。另有pdf和txt簡目,可供檢索。
4.《高麗藏》我們現在常用的《高麗藏》是朝鮮高麗高宗朝刊刻的一部官版大藏經,準確地說應該叫《再雕高麗藏》,在此之前還有《初雕高麗藏》和《續雕高麗藏》。
北宋刊刻的《開寶藏》曾多次經由賞賜或請印傳入高麗,在這種背景下,高麗朝在顯宗二年至二十年(1011-1029)刊刻了《初雕高麗藏》,它是《初雕開寶藏》的完全覆刻本,內容限於《開元錄》的範圍。文宗宣宗兩朝,又開始《續雕高麗藏》的刊刻,在《開元錄》的範圍外還加入了未入藏經、新譯經等部分,達到6000餘卷的規模。以上兩部《高麗藏》的經板存放在嶺南八公山符仁寺,高宗十九年(1232)毀於蒙古戰火。
於是從高宗二十三年(1236)開始,李奎報等主持,以兩部《高麗藏》印本為基礎,以《契丹藏》和《開寶藏》為校本,重新雕刻《高麗藏》,三十八年(1251)完成,共計6558卷,即《再雕高麗藏》。印板存放在京城大藏經板堂,如今移放韓國慶尚北道伽耶山海印寺。印本是捲軸裝。
由於主持者在翻刻《開寶藏》的過程中就有所取捨損益,再加上《契丹藏》的影響,因此《再雕高麗藏》只在《開元錄》所收部分及北宋新譯經30帙上,與《開寶藏》和《趙城金藏》相同,而其他部分則存在很大差異。《再雕高麗藏》是對《開寶藏》不完全的覆刻。也正因此,《高麗藏》多有中土久佚的佛書,如《慧琳音義》等,尤見珍貴。
《再雕高麗藏》比較有名,因此影印也較多。下面只舉中國的兩種:(1)1982年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高麗大藏經》40冊;(2)2004年北京線裝書局影印《高麗大藏經》80冊。線裝書局影印本有對應的pdg、uvz和pdf格式電子版,26G。此外還有doc和txt格式電子版,可以檢索,只是我手上的不全。
而《初雕高麗藏》其實也還存在,日本學者小野玄妙就在日本南禪寺發現過初雕印本。初雕本今存2700多卷,2013年,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收集2000多卷《初雕高麗藏》,影印為《高麗大藏經初刻本輯刊》81冊。有pdf格式電子版,77.7G。
5.《縮刷藏》
《縮刷藏》全稱《大日本校訂縮刻大藏經》,又名《弘教藏》。
明治十四年至十八年(1881-1885),耗時五年,由弘教書院將其完成。全書40函8534卷,用鉛字排印,上欄附校勘記,印本是線裝。
《縮刷藏》的底本是《高麗藏》,並校以《資福藏》、《普寧藏》、《嘉興藏》,是一部經過嚴密校勘的善本。它的目錄參照明智旭《閱藏知津》,有所改動,增加140餘部秘密典籍。
《縮刷藏》未查到現代影印出版信息,也沒有查到電子版。
6.《頻伽藏》
《頻伽藏》全稱《頻伽精舍校刊大藏經》,因其由法國人迦陵創辦的頻伽精舍發起而得名。
《頻伽藏》出版於清宣統元年至民國二年(1909-1913)。它以日本的《縮刷藏》為藍本,參校《龍藏》、《徑山藏》及其他單刻善本,編目也依照《縮刷藏》,只是支那撰述部分少收了27部168卷。全藏共8418卷,鉛字印刷,印本為線裝。由於戰亂、資金等原因,沒有完成預期目的,所以在收經數量和校勘水平上都未超過《縮刷藏》。
1998年,北京九洲圖書出版社影印《頻伽大藏經》100冊,今有pdf、uvz格式電子版,23G。2002年,北京線裝書局影印《頻伽大藏經》正藏、續藏共200冊。2007年,吉林出版集團影印《頻伽精舍校刊大藏經》精裝80冊,線裝414冊,有pdf、djvu格式電子版,13.5G。
7.《大正藏》
《大正藏》全稱《大正新修大藏經》,從大正十一年(1922)年開始,由高楠順次郎等組織「大正一切經刊行會」編修出版,昭和九年(1934)完成。成書100冊,13520卷,包括歷代藏經、其他中土、日本著述和敦煌寫經。其中前55冊是中國著述。鉛字印行。
《大正藏》以《再雕高麗藏》為底本,以《嘉興藏》和《卍續藏》作補充。用《資福藏》、《普寧藏》、《嘉興藏》及其他佛經校勘,並與梵文、巴利文佛經對勘。內容相比《高麗藏》大大擴展。此外,重新編目,改動了傳統目錄結構。由於它的全面性,一度成為學界最流行的大藏經版本。不過中土著述方面有所疏漏,可與《卍續藏》互補,在斷句、排印有很多錯誤,校勘水平也不盡如人意,這是需要留意的。
《大正藏》的印本很多。下面只舉中國的兩種:(1)1983年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大正新脩大藏經》100冊;(2)2004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影印《大正新修大藏經》100冊。由於日方允許免費翻印《大正藏》,各寺廟、社團、私人印本無算,只是影印質量不一。
《大正藏》的電子版種類繁多,影印本有pdf、uvz等格式,6-8G之間,清晰度不一,也有txt等可檢索版本。現在最好用的是基於《大正藏》的《電子佛典集成(CBETA)》,2016版2G左右,但是需要和原本對照。
二、南方系大藏經
1.《崇寧藏》
《崇寧藏》是中國第一部私版大藏經,是南方系大藏經的始祖。
北宋元豐三年(1080)開始,福建福州東禪等覺院僧眾組建東禪經局(東禪藏司),向僧俗信眾和官員募資開刻大藏經,至政和二年(1112)完成,歷時三十餘年。崇寧二年(1103),全藏即將完工時,獲賜名《崇寧萬壽大藏》。《崇寧藏》依據北宋初在福州地區流傳的一部古寫本大藏經刊刻,它的目錄依據是經過微小更動的《開元釋教錄略出》——《開元錄》的一種變體。
政和二年完成的只是主體,包括《開元錄》所收、唐《貞元錄》、宋《大中祥符法寶錄》和《景祐新修法寶錄》新入藏典籍和沒有千字文號的李通玄等人的著作。南宋建炎、紹興年間補刻了少量經典,也在上述範圍內。南宋乾道、淳熙年間進行了一次大規模增修,補入新入藏的中土諸宗著述18函,最終達到了6358卷的規模。印本是經折裝。
《崇寧藏》刷印造成經版磨損,所以南宋紹興、慶元、元至治、泰定年間進行大規模修版。元末至正二十二年(1362)經板毀於戰火,印本也開始流散。
今天國內已經沒有完整的《崇寧藏》,北京、上海、山西、福建等地圖書館和寺廟共存有近百卷,美國存有二十多卷。日本最多,不但京都東寺有基本完整的《崇寧藏》,宮內省圖書寮及其他寺廟、文庫也有部分收藏,不過常常與《毗盧藏》混雜在一起。
《崇寧藏》未查到現代影印出版信息,也沒有查到電子版。日本的圖書館可下載到少量零本電子版,如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有《一切經音義》卷二十四。
2.《毗盧藏》
北宋政和二年(1112),福州東禪等覺院的《崇寧藏》剛剛竣工,同在福州的開元寺決定組建開元經局(經司),募資開刻《毗盧藏》。經過四十年的刊刻,終於在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完成。《毗盧藏》的目錄體系與《崇寧藏》完全相同,也就是說它基本上是按照《崇寧藏》印本刊刻的。
南宋隆興二年至淳熙三年(1164-1176),又續刻新入藏的中土諸宗著述18函。最終達到了6359卷的規模,與《崇寧藏》相等。印本是經折裝。此後,南宋嘉熙、咸淳和元大德年間,由於經版磨損,進行過三次大規模修補工作。
《崇寧藏》和《毗盧藏》頗有糾葛。二者同刻於福州,刻板時間緊緊相連,規模、結構、內容幾乎完全相同。《毗盧藏》的初刻部分是按照《崇寧藏》的初刻部分翻刻的。《崇寧藏》和《毗盧藏》的續刻部分差不多是同時刊刻的。據學者研究,續刻的18函中,一部分是兩個寺廟分別同時刊刻,另一部分是兩寺各自刊刻,然後印本流通到另一個寺廟中。寺廟收藏時也常常互相補配,混雜在一處,所以常合稱《福州藏》。
這種同一城市的不同寺廟分頭刻印大藏經的行為,好比兩個鄰國各造原子彈。如此相愛相殺的關係,只能用巴基斯坦和印度來類比。不少學者認為是不同宗派僧人爭強鬥氣的結果。
和《崇寧藏》一樣,今天國內已經沒有完整的《毗盧藏》,北京、旅順、泉州等地圖書館、圖書館和寺廟共存有四百六十卷左右,美國存有近十卷。日本最多,不但宮內省圖書寮有基本完整的《毗盧藏》,還有不少混合本《福州藏》,南禪寺等其他寺廟、文庫也有部分收藏,且常常與《崇寧藏》混雜在一起。
《毗盧藏》未查到現代影印出版信息,也沒有查到電子版。1990年,日中友好協會曾選印宮內省圖書寮的100卷經書贈送中國,這部分複印本也沒有找到電子版。日本的圖書館可下載到少量零本電子版,如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有《法苑珠林》卷十一、《妙臂菩薩所問經》卷一。3.《再刻毗盧藏》
元仁宗延祐年間,福建建陽縣後山報恩萬壽堂的陳覺琳募刻了一部《再刻毗盧藏》。
這部藏經以《毗盧藏》為底本,對版式做了微調,把函末音釋放置到各冊冊末。相比《毗盧藏》,它是一部不完整的藏經,只包括《般若》、《寶積》、《華嚴》、《涅槃》四大部經典,這部分經典需求最大。印本是經折裝。
《再刻毗盧藏》沒有完整的印本流傳下來。福建鼓山湧泉寺、國家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山西省圖書館、四川大學圖書館等有零本收藏。
《再刻毗盧藏》未查到現代影印出版信息,也沒有查到電子版。民國《影印宋磧砂藏經》中用作補配的有《大般若經》15卷、《大寶積經》1卷,有電子版,詳上。
4.《思溪藏》
《思溪藏》是在南宋湖州歸安思溪圓覺禪院刊刻的一部大藏經,所以又稱《湖州藏》。提到《思溪藏》,則不得不涉及《圓覺藏》和《資福藏》的問題。關於《圓覺藏》和《資福藏》的關係,後代聚訟紛紜。後經研究,《圓覺藏》是南宋淳祐補板以前的《思溪藏》印本,得名於院名;《資福藏》是圓覺禪院升級為資福禪寺,對《圓覺藏》殘損經板進行補刻後的《思溪藏》印本,得名於寺名。總結下來,《思溪藏》(《湖州藏》)可以作為這部大藏經的名稱,《圓覺藏》(《前思溪藏》)和《資福藏》(《後思溪藏》)則可以作為補板前後兩種不同印本的特稱,較為妥當。
《思溪藏》的開刻,在北宋末靖康元年(1126),由官員王永從家族獨力出資,在圓覺禪院刊刻。南宋初刻成,具體年代不可考。收經548函5913卷。印本是經折裝。《思溪藏》是按照《福州藏》刊刻的,目錄結構與《福州藏》基本相同。與《福州藏》的差別在於:1.《福州藏》的初刻部分,只有538函相同,其餘部分有所損益,無千字文號的李通玄等人著作也沒有收錄;2.《福州藏》的續刻部分沒有收錄;3.在刊刻過程中改動了《福州藏》的版式,包括行格和音釋的位置。
《思溪藏》刷印過程中印板損壞,南宋嘉熙三年(1239)更換了《法華經》印板。淳祐十年(1250)依據原刻印本,進行大規模補板,並由此造成兩種不同印本和後代的一段公案。南宋末,《思溪藏》印板毀於兵火,印本逐漸散失。今國家圖書館藏有一套《資福藏》印本,尚存四千餘卷,是清末楊守敬隨黎庶昌出使日本時,在書市上花了3000元買到的。北京大學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等藏有少量經本,也是從日本迴流的。日本收藏很多,東京三緣山增上寺藏有一套比較完整的《資福藏》,輪王寺等寺廟存有零本。
《思溪藏》未查到現代影印出版信息。有國圖藏《資福藏》pdf格式電子版,44.6G。民國《影印宋磧砂藏經》中用作補配的有341卷,有電子版,詳下。此外零本如弘化社影印《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佛說阿彌陀經》、《佛說無量壽經》,未找到電子版;2004年國家圖書館出版社《中華再造善本·唐宋編·史部》影印《大唐西域記》,2017年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影印《宋思溪藏本大唐西域記》,其中《中華再造善本》影印本有jpg格式電子書,190M。
在此特別希望《資福藏》可以早日出版。
5.《磧砂藏》
《磧砂藏》的刊刻橫跨兩個朝代。宋代部分開雕於南宋嘉定九年(1216),平江府磧砂延聖院僧人設立「磧砂院經局」主持募資和刻印工作,到咸淳八年(1272)完成了約20%。由於宋末戰亂,宋咸淳九年至元元貞二年(1273-1296)刻經事業中斷。元大德元年(1297)恢復刻經,至治二年(1322)年完成了剩下的80%。全藏刻完耗時106年。經板存院北大藏經坊。
《磧砂藏》開刻前,附近的湖州已經有了《圓覺藏》,所以宋代部分是以《圓覺藏》為底本刊刻的,目錄依據是《端平目錄》——《圓覺藏目錄》的一個覆刻本。到了元代,在磧砂院中斷刻經期間,杭州府完成了一部新的藏經《普寧藏》(詳下),於是元代部分就以《普寧藏》為底本刊刻了。
《磧砂藏》的印板並非全是延聖院刊刻的,其中有28函秘密經是元大德十年至十一年(1306-1307)管主八在杭州刊刻的。管主八在延聖院主持刻過1000多卷《磧砂藏》,於是至正二十三年(1363)他的兒子就把這部分經板舍給了延聖寺。明洪武二十年(1387),杭州雲居庵翻刻了普寧寺的《中峰廣錄》3函,也於明洪武末年移入延聖寺。這樣,完整的《磧砂藏》共計591函6363卷。印本是經折裝。
由於印刷頻繁,《磧砂藏》的板片開始損壞,《大般若經》等一部分板片破損尤其嚴重。對待毀壞的印板,進行了兩類不同的修補工作。第一類是採用置換的辦法,用湖州妙嚴寺刻本代替。後來妙嚴寺印板中的《大華嚴經》又破損了,就用天龍禪寺刻本代替。第二類是普通的補板,在明永樂九年至十年(1411-1412)。明宣德七年(1432)已知最後一次刷印,此後印板的下落就不得而知了。
《磧砂藏》存世較多。最早在上世紀30年代初,朱慶瀾在陝西開元、卧龍二寺發現一部。此後陸續有所發現,比較完整的有太原崇善寺藏本、國家圖書館藏原柏林寺藏本、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藏原北京大悲寺藏本、日本杏雨書屋藏本。零本冊數多的有國家圖書館藏《資福藏》中用於補配的《大般若經》600卷,雲南圖書館藏175冊,日本南禪寺10卷、西大寺596卷、法華寺331卷、宮內廳書陵部579卷,都是《大般若經》。此外,中國、日本圖書館、博物館、寺廟還藏有少量零本。
《磧砂藏》影印出版有四次:(1)1931年,朱慶瀾發現《磧砂藏》後同葉恭綽等人發起「影印宋版藏經會」,1935年在上海出版影印本60函593冊。由於缺失較多,還補配了《思溪藏》等5種其他版本。今有djvu格式電子版,15.4G。(2)台灣版《中華大藏經》第一輯據民國影印本影印,詳下。(3)1987年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據民國影印本影印《宋版磧砂大藏經》,未找到電子版。(4)2004年,北京線裝書局以陝西藏本為主,以他本和零本參校,出版《磧砂大藏經》120冊,今有pdf格式電子版,7G。
6.《普寧藏》
《普寧藏》又稱《杭州藏》,是元代第一部刻本大藏經。從元至元十四年(宋景炎二年,1277)開始,由白雲宗僧錄司管理,在杭州餘杭大普寧寺設刊經局募資刻經,到至元二十七年(1290)竣工,歷時僅14年,成書558函6008卷。《普寧藏》以《資福藏》為底本刊刻,目錄結構與《資福藏》基本一致。
元至大三年至元統三年(1310-1335)進行了三次補刻,補入沙啰巴新譯經和中土著述共7函68卷;又補入管主八在杭州刊刻的秘密經(與《磧砂藏》用的是同一副經板)28函318卷。全藏共計593函6394卷。印本是經折裝。
元大德二年(1298)重刻《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元末,經板毀於戰火,僅存在90多年。
《普寧藏》沒有完整的印本流傳下來。陝西岐山法門寺塔中發現579卷;雲南省圖書館現存808冊,複本500多冊;蘇州靈岩寺藏南海康氏原藏1200多冊,此外山西太原崇善寺等全國各地及日本各寺均有零本收藏。
《普寧藏》未查到現代影印出版信息,也沒有查到電子版。民國《影印宋磧砂藏經》中用作補配的有428卷,有電子版,詳上。
7.《初刻南藏》
《初刻南藏》是明代第一部官版大藏經,以往都定名為《洪武南藏》,而李富華認為由於在明惠帝建文年間刊刻,應該叫做《建文南藏》。
《初刻南藏》在明建文元年(1399)年由明惠帝敕命開雕,刊刻工作在僧錄司領導下進行,建文四年(1402)刊刻完畢,經板存放在金陵天禧寺。歷時四年,共成書678函7246卷。印本是經折裝,木質封皮。
《初刻南藏》的底本是宋元《磧砂藏》,它完整地覆刻了《磧砂藏》的591函6363卷(另新增典籍6卷),此外又增補87函877卷建文三年(1401)新入藏諸宗典籍。值得一提的是,它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覆刻藏,即直接用《磧砂藏》印本上板雕刻,而不另外寫樣。不過它也作了一些微小的調整:依據元《普寧藏》調整了原《磧砂藏》一部分宋刻典籍的次序,將原宋刻本版式統一為《普寧藏》的版式。
《初刻南藏》經板壽命極短,刻成後經歷靖難之役,有所損失,永樂二年(1404)補刻齊全。永樂六年(1408),經板連同天禧寺被焚毀。《初刻南藏》僅存世一部(重慶市北碚圖書館等有零本收藏),1934年在四川成都崇慶縣鳳棲山上古寺發現,經呂澂先生鑒定為《初刻南藏》。全藏共存678函(據清嘉慶《崇慶州志》記載是684函,是否丟失6函存疑),保存到清嘉慶年間缺失了一部分,依照《乾隆藏》補抄完整。解放初移交給四川省圖書館保存至今。得說交得好,因為文革時上古寺殿房連同藏經樓被夷為平地,難以想像如果它當時還在寺中會遭受什麼命運。
1999年四川省佛教協會影印《洪武南藏》241冊,流傳很少,沒有查到電子版。
8.《永樂南藏》
《永樂南藏》又稱《再刻南藏》,是明代第二部官版大藏經。明永樂十一年(1413),在僧錄司領導下,在南京大報恩寺開雕。永樂十八年(1420)完畢,刻成635函,板存藏經殿,由禮部祠祭清吏司印造流通。《永樂南藏》是《初刻南藏》的再刻本,但是在目錄結構上做了很大調整,把《開元錄》以後歷代入藏典籍重新分類排序,在收經上也有所損益。《永樂南藏》刻成後經歷了三次續刻。嘉靖二十九年(1550)補刻3函,萬曆三十年(1602)比照《永樂北藏》補入41函續入藏經並調整部分經典的次序,清順治十八年(1661)又補刻1函。最終達到678函6325卷的規模。印本是經折裝。後來又有線裝本,這次古籍普查就發現很多線裝《永樂南藏》。
《永樂南藏》印量很大,板片磨損。萬曆年間補刻時,南京禮部祠祭司葛寅亮主持了一次修板;明末,報恩寺僧松影又組織了一次補板。其印板在清初還在刷印,且秩序井然,存放經板的大報恩寺毀於清末太平天國戰爭。
《永樂南藏》印本遍及海內外,北京地區估計就有5部以上。可是竟然沒有查到現代影印出版信息,也沒有查到電子版,令人遺憾。民國《影印宋磧砂藏經》曾用以補配《磧砂藏》,有電子版,詳上。9.《永樂北藏》
明永樂年間刊印了兩部大藏經,另一部刊於北京,因此稱為《永樂北藏》。它是明代第三部也是規格最高的一部官版大藏經,其刊刻全程,不管編目、校勘、寫樣、雕刻,一直都是中央領導朱棣同志的親切關懷下進行的。從明永樂十七年(1419)開始校勘,十九年(1421)開雕,到正德五年(1440)才告完成,《永樂北藏》用時21年,總計刻成636函6361卷。它並非直接翻刻《永樂南藏》,而是取三部「舊藏經」與《南藏》相互校勘,改動音釋甚至經文,對《南藏》的編排也作了微小的改動和損益。我核對過《南藏》和《北藏》所收的《玄應音義》,《北藏》對音切的改動不可謂不大。
明萬曆七年至十一年(1579-1583),明神宗奉太后命又續刊中土著述41函410卷、目錄5卷,共計677函6776卷。印本是經折裝,封皮一般用綾面或絹面。浙江圖書館藏金華蘭溪縣棲真教院原藏《永樂北藏》用的是各色織錦面,對得起「金碧輝煌」四字。
《永樂北藏》印本也很多,北京地區甚至有10部以上。2000年北京線裝書局用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永樂北藏》,精裝全套200冊,線裝全套1200冊。今有pdf格式電子版,10.4G。
10.《龍藏》
《龍藏》是清代唯一一部官版大藏經,又稱《乾隆大藏經》。
清雍正十一年(1733)設置藏經館,開始準備刻藏。雍正十三年(1735)正式開雕,乾隆三年(1738)即告結束,用時僅4年。印板79036塊,初藏武英殿,後歷藏柏林寺、智化寺、雲居寺,現存73024塊,藏於北京市文物局昌平庫房,是中國現存唯一一副大藏經印板。全藏724函7240冊,以《永樂北藏》為底本,它的目錄《大清三藏聖教目錄》也全依《北藏目錄》。不過在中土著述上有較大增減。印本是經折裝。
評價《龍藏》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因為一說它不好,就總有人跳出來爭辯說這是「謗經」,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什麼「讚歎感恩」之類,隔著屏幕似乎都能看到那些人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的樣子。所以我常常避免和某些佛教徒討論問題。
其實看經名就知道,以乾隆父子毀人毀書毀古董不倦的習性,很難不讓人產生不祥的預感,事實正是如此。《龍藏》刪除了《出三藏記集》等316卷有價值的中土著述,其中包括全部的音義類著作;它用《北藏》作底本,完全沒有參考其他大藏經,校勘水平很低,錯誤增多;刻完後由於不可描述的政治原因,又撤毀錢謙益《楞嚴經疏解蒙抄》等5種著作。由此成就了一部可與《四庫全書》比肩的大而無當的花瓶大藏經。
《龍藏》共有四次大規模刷印。乾隆四年(1739)刷印100部,二十七年(1762)至清末陸續刷印32部;1932年刷印22部;1987年,北京文物出版社刷印78部;1993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刷印60部。建國後兩次刷印,撤毀的、版片殘損的著作,用浙江圖書館等藏本及撤毀前藏於北京妙應寺白塔中的印本影印補全。
1990年-1992年,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新編縮本乾隆大藏經》164冊目錄索引1冊。1999年,台北傳正有限公司影印《乾隆大藏經》168冊目錄1冊,版式同上。2002年,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根據原刻本影印《乾隆大藏經》168冊。2009年北京中國書店又根據2002年版翻印一次。其餘公私翻印不計其數。今有pdf電子版,4.4G。
11.《嘉興藏》
《嘉興藏》又稱《徑山藏》,因其主要在餘杭徑山寺刊刻而得名,它稱為《嘉興藏》是因為經板最後集中在嘉興楞嚴寺經坊,其間的複雜關係導致我一直以為徑山在杭州東邊兒。《嘉興藏》始刻於明萬曆十七年(1589),由民間組織募資,刻板地點最初在山西五台山妙德庵。萬曆二十一年(1593)南遷餘杭徑山,此後主要在徑山寺主寺、別院寂照庵、化城寺刊刻,後期則又移往嘉興楞嚴寺。康熙五十年(1711)前後,全藏大體完成,經板最終匯聚在嘉興印行。印本是線裝,是現存第一部完整的方冊本大藏經。
《嘉興藏》分為正藏、續藏、又續藏,收錄經典2195部10333卷。正藏以《永樂北藏》(包括正藏及續藏)為底本,校以《永樂南藏》及宋、元版大藏經,並加上《北藏》缺《南藏》存的5種,其目錄也依照《北藏》目錄體系,只對中土著述中的個別經書次序作了微小變動,共6951卷。續藏2033卷、又續藏1349卷,主要是歷代藏經沒有收錄的中國佛教著述。《嘉興藏》的價值就在於續藏、又續藏中的532種著作,其中有331種只見於《嘉興藏》,沒有被後代其他藏經收錄。《嘉興藏》印本數量較多,故宮博物院、廣濟寺、法源寺、雲南省圖書館、浙江圖書館、四川省圖書館等均有較完整的收藏,日本收藏也很多。
1986年,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根據台灣藏本影印《明版嘉興大藏經》40冊。有pdg、uvz、pdf等格式電子書,6.7G;又有可檢索txt版電子書,45M。2001年,台北華藝數位股份有限公司影印《明版嘉興大藏經》41冊,應該是翻印新文豐版的,沒有查到電子版。2008年,北京民族出版社根據大陸各地藏本,影印《嘉興大藏經》線裝380函,很有價值,可惜沒有查到電子版。
12.《天海藏》
《天海藏》又稱《倭藏》,是日本出版的第一部官版大藏經。
此藏得名於日僧天海,他在幕府將軍德川家光的支持和資助下創建了寬永寺,並設立經局刊刻大藏經。從寬永十四年到慶安元年(1637-1648),用木活字排印,共耗時12年,字模現藏乾王寺廟。全藏共665函6323卷,印本是經折裝。
《天海藏》以宋《資福藏》為底本,以元《普寧藏》補充,其目錄結構也同宋、元二藏,局部有所增減。這部分主要在前558函,559函之後是續入藏經。
《天海藏》是活字本,故不能保存經板,只能隨印隨拆,印量很少。日本只有少數寺廟收藏。未查到現代影印出版信息,也沒有查到電子版。
13.《黃檗藏》《黃檗藏》又稱《鐵眼藏》,是日僧鐵眼道光在黃檗山募資刊印的一部私版大藏經。
黃檗山是漢僧隱元隆琦住地,隱元本住福建福清黃檗山萬福寺,東渡日本後在日本山城重建黃檗山萬福寺。他隨身帶來一部明版《嘉興藏》,就將它交給弟子鐵眼作為刻藏底本。鐵眼在萬福寺設寶藏院,在京都二條設印經坊,開始刻經,從寬文九年到天和元年(1669-1681),耗時12年才告完成。經板六萬塊,現存黃檗山寶藏院。印本是線裝。
《黃檗藏》覆刻《嘉興藏》,共230函6950卷,相當於《嘉興藏》的正藏部分。其目錄結構與《北藏》全同。
日本常德寺、台灣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等有藏。未查到現代影印出版信息,也沒有查到電子版。
14.《卍正藏》《卍續藏》
《卍正藏》全稱《大日本校訂藏經》,又稱《日本藏經書院大藏經》;《卍續藏》全稱《大日本續藏經》,又稱《日本藏經書院續藏經》。由日本京都藏經書院主持刊行。
《卍正藏》於明治三十五年至三十八年(1902-1905)完成,共計36套347冊。鉛字印刷,印本是線裝。《卍正藏》以《黃檗藏》為底本,對校《高麗藏》。目錄依據是明《北藏目錄》。
正藏完成後不久,開始編輯續藏。從明治三十八年至大正元年(1905-1912),完成續藏出版,共計150套751冊。鉛字印刷,印本是線裝。續藏的內容包括正藏以外歷代已入、未入典籍,尤其著意於中土著述,其中有不少中土已佚而保存在日本的,數量超過了《嘉興藏》續藏、又續藏。《卍續藏》有1000多種典籍不見於後來的《大正藏》,這是它的價值所在。
正、續藏完成後不久,藏經書院失火,存書焚毀,所以傳本不多。
《卍正藏》2005年,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70冊。今有pdf、djvu格式電子版,12.3G。
《卍續藏》1923年-1925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大日本續藏經》線裝751冊,今有djvu格式電子版,24.5G。1976年,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151冊,今有pdf格式電子版,18G。又有可檢索txt電子版,23.7M。1980年-1989年,日本國書刊行會印《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88卷,目錄索引各1卷,有可檢索txt電子版,74.6M,未查到掃描電子版。
15.台灣版《中華大藏經》
在大陸出版《中華大藏經》以前,台灣早已作了一次失敗但可敬的嘗試。
台灣版《中華大藏經》由蔡運辰、屈映光倡導發起。1955年,在台北設「修訂中華大藏經會」,準備編纂一部包含古今中外一切漢文佛教經典的總集。後限於現實條件,改為分四輯影印現有大藏經,80年代初,出版了前三集後無以為繼,草草結束。
已經出版的前一輯包括《影印宋磧砂藏經》和《宋藏遺珍》,第二輯是《嘉興藏》正、續藏除去與第一輯重複部分,第三輯是《卍正藏》和《卍續藏》除去與第一、二輯重複部分。計劃中的第四輯計劃是《縮刷藏》、《大正藏》及其他歷代藏經中未為前三輯收錄的經典,未果。
台灣版《中華大藏經》印本分精裝和線裝兩種,流傳不廣,未找到電子版。
三、北方系大藏經
1.《契丹藏》
《契丹藏》(或稱《遼藏》)是遼代刊刻的官版大藏經,分大字本和小字本兩種。
遼聖宗時代,刊刻了《開元錄》480帙和希麟《續一切經音義》所收的25帙,共505帙;遼興宗至遼道宗時代又增刻了《貞元錄》增補部分和北宋新譯經,共74帙。最終成書579帙6054卷,捲軸裝,是為大字本。遼興宗重熙初年至遼道宗咸雍末年,依據大字本翻刻為冊本蝴蝶裝,是為小字本。
大字本《契丹藏》每紙27行每行17字,與宋以前寫本大藏經基本版式相同,可見它的底本是唐五代一部規範的官寫本大藏經。它的目錄結構也顯示了這一點,與中原系和南方系大藏經不同,它的目錄依據不是《開元錄》的某個變體,而極可能是《開元錄》本身。即兩部《契丹藏》的主體部分是完全按照《開元錄》組織的。
與《開寶藏》一樣,兩部《契丹藏》都已經基本亡逸,只出土了少量殘卷。1974年,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佛像內發現大字本12卷;1987年,河北豐潤天宮寺塔發現大字本3卷,小字本7種121卷。這就是目前《契丹藏》的全部遺存。1991年,山西省文物局、中國歷史博物館主編,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應縣木塔遼代秘藏》,第19-79頁影印了應縣發現的12卷《契丹藏》,該書還收錄了同時發現的其他單經,有pdz電子版,可在讀秀下載。河北豐潤發現的《契丹藏》零本沒有查到影印出版信息,也沒能找到電子版。
2.《房山石經》
《房山石經》是在北京房山雲居寺雕刻的一部石刻大藏經。其刊刻時間從隋代直到明末,綿延一千年。隋代僧人靜琬鑒於以往的幾次滅佛運動對佛教典籍造成巨大損失,決定將佛經刻在石頭上,永垂於世。刻成的石經放置在石洞中,石洞放滿就鑽地放置在地穴中,並在上面建塔作為標誌。
唐開元、天寶年間是《房山石經》刻經全盛期。唐開元十八年(730),唐玄宗將4000多卷佛經交給房山作為刻經底本,奉旨送經的僧人就是《開元錄》的作者智昇。遼金次之,是另一次高潮期。遼代刻經始於遼聖宗,歷經遼興宗、遼道宗,直到天祚帝,其統治者資助刻藏,並頒賜《契丹藏》作為底本。金代延續遼代政策,始於天會十年(1132),直到金末由於戰亂而停止。
唐開元、天寶刻經底本很可能就是據《開元錄》組織的官寫本大藏經。遼金時期刻藏可以說是《契丹藏》大字本的不完整的覆刻,時間大致在遼重熙十三年至金明昌二年(1044-1191)。說遼金刻藏是《契丹藏》的覆刻本證據在於:1.石經順序與希麟《續一切經音義》順序一致;2.千字文帙號與出土《契丹藏》殘本相同;3.版式與《契丹藏》大字本相同。刻造中雖然有一定的選擇,但是沒有改變《契丹藏》的目錄體系,不刻的經帙號就空著。由上可知,《房山石經》可能包含了兩部以《開元錄》為目錄組織的大藏經。
中國佛教協會於1956年-1958年對《房山石經》進行全面調查、發掘和拓印,總數15000多石,今藏北京房山小西天九洞和雲居寺文物保管所。2000年,中國佛教協會編,北京華夏出版社出版《房山石經》30冊,其中隋唐部分5冊,遼金部分23冊,今有pdg、pdf格式電子版,15.9G。
3.《敦煌大藏經》
《敦煌藏》是當代利用敦煌寫經,按照《開元錄》重構的大藏經。不屬於《契丹藏》系統,但因《契丹藏》目錄與《開元錄》最接近,故附記於此。
1988年一批在京學者開始籌備編纂《敦煌大藏經》,1990年由北京星星出版公司、台灣前景出版社出版,共63冊,其中第61-63冊收錄古代民族文字書寫的佛經,頗有價值。《敦煌藏》直接採用北京圖書館所藏敦煌寫經作為影印底本,輔以英法各國藏本,以《開元錄》為目錄,其中殘缺部分不再補配。除了影印部分,還與《中華藏》、《大正藏》對勘,形成校勘記附於各卷卷末。
很可惜,沒有發現電子版。
四、非《開元錄》系大藏經
1.《延祐藏》
這部藏經很晚才發現,可能是元代第一部官版大藏經。
現存的殘卷出現於1986年,北京智化寺從如來殿佛像中清理出三個殘卷。其中一卷的題記顯示它是元延祐三年(1316)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刊刻的。結合殘存印本和文獻記載,專家推測《延祐藏》的刊刻年代可能是從元仁宗至文宗朝,由元官方主持修造。
殘卷的千字文編號與《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只差一字,相當一致。因此可能與《元官藏》一樣,是依據《至元法寶勘同總錄》組織的,詳下。
《延祐藏》未查到現代影印出版信息,也沒有查到電子版。
2.《元官藏》
《元官藏》是近年發現的另一部元代官版大藏經。
元至順三年至至元二年(1332-1336)前後,卜答失里擔任皇太后(太皇太后)期間發起,由徽政院主持,在大都開雕了《元官藏》。
由於印本和資料缺乏,《元官藏》的規模不明確,但至少有651函。與其他漢文大藏經不同,它突破了《開元錄》的範圍,基本上以《至元法寶勘同總錄》為目錄依據組織藏經,並作了一定調整。印本是經折裝。
《元官藏》的遺存極少。1979年,雲南省圖書館發現一批版本不明的元刻本佛經共32卷,後經專家鑒定斷定為《元官藏》零本,是兩個不同時期的印本。此後,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圖書館也發現了一卷,日本鎌倉、京都、雙馬等地陸續有所發現,或原本版本不明的佛經經對照確定為《元官藏》。近年山西寺廟中流出一批,被國家圖書館和私人藏家收藏。
《元官藏》未查到現代影印出版信息,也沒有查到電子版。
五、補配類大藏經
稱此類藏經為補配類,是因為它們並不試圖成為一部完整的大藏經,而是為補以前藏經的欠缺而編纂。
1.《普慧藏》
《普慧藏》由上海普慧居士發起並出資編刻,總體分兩期。
第一期從1943年到1945年,在上海靜安寺成立「《普慧大藏經》刊行會」,目的是補歷代漢文大藏經之不足,共編印50種81冊。第二期從1945年到1955年,組織改為「民國增修大藏經會」,宗旨也變為編印一部集古今中外佛教典籍大成的藏經,這在當時當然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實際上仍在繼續《普慧藏》的工作,共編印55種18冊。
全藏合目錄,總計105種100冊。印本通常以單行本流傳,鉛印,線裝。紙型存放在南京金陵刻經處。
1995年-1997年,金陵刻經處重印《普慧大藏經》21函100冊。2007年,北京中國書店影印《普慧大藏經》精裝62冊。以上均未發現完整電子版。
2.《中國漢文大藏經補編》《中國漢文大藏經補編》又稱《龍藏補編》,是一部專為補充《龍藏》而編纂的大藏經。
由於《龍藏》流傳很廣,不少寺廟都將《龍藏》及其影印本作為供養藏經,但是內容多有刪削,因此這種補編有一定市場。該書從歷代藏經中選取648部影印出版,號稱「擁有了《龍藏》,再擁有了《中國漢文大藏經補編》,就等於擁有了國內歷代已入藏的漢文佛教經論。」對追求內容全面而不介意質量的寺廟、圖書館來說很有吸引力。
如果要我評價這部《大藏經》,我會得出極端化的兩種意見:一方面,對寺廟來說,它與《龍藏》互補,精確地撓到了市場的癢點;但是對圖書館及科研機構來說,價值很低,是條雞肋。2014年初,我還在工作,出版社來館推銷此書,我得到一冊目錄,連夜與館藏其他藏經比較,發現所缺的很少很少(不過後來還是買了,因為館裡正好有一部清刻《龍藏》)。總體來說形式大於實質。
2013年,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精裝100冊,未發現電子版。
六、現存漢文大藏經版本傳承圖
本圖不包含非《開元錄》系統及補配類藏經。總箭頭匯聚在開元錄,並不是說這三系藏經出自一部寫本大藏經,而是說,它們的目錄結構源自開元錄,而內容則未必,這是需要說明的。
下面分四個圖,第一個是總圖,第二個是中原系圖,第三個是南方系圖,最複雜,第四個是北方系。
1.總圖:2.中原系統(以《開寶藏》為代表):3.南方系統(以《崇寧藏》為代表):4.北方系統(以《契丹藏》為代表):七、藏經目錄、索引及研究專著
1.《開元釋教錄·入藏錄》
這是漢文大藏經的靈魂。方廣錩有復原擬目,見《中國寫本大藏經研究》第547-640頁。
2.《金藏目錄還原及研究》
李富華著,上海中西書局,2012年。
3.各種南方系大藏經目錄
見於《漢文佛教大藏經研究》附錄第627-742頁,有參考價值。
4.《昭和法寶總目錄》三卷
這部目錄收錄在《大正藏》中,除了《大正藏》相關目錄外,還收錄33種日本各地所藏大藏經目錄,39種目錄索引,《大正藏》的一切重要成就集中在這3卷目錄中。
5.《二十二種大藏經通檢》
童瑋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很好用的大藏經索引,童瑋先生在《中華大藏經》編輯過程中去世。
6.《漢文佛教大藏經研究》
李富華、何梅著。此書是國內研究印本大藏經最全面的著作。已經買不到舊書,可以下載電子版。
7.《中國寫本大藏經研究》
方廣錩著。此書是國內研究寫本大藏經最全面的著作。方廣錩先生還是著名的版本專家。
參考文獻:
任繼愈《中華大藏經總目·序》北京·中華書局2004
李富華、何梅《漢文佛教大藏經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方廣錩《中國寫本大藏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方廣錩《海外大藏經編輯及電子版大藏經的情況》,《法音》1996年第5期,p3-11中國佛教協會《房山雲居寺石經》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中國佛教協會《房山石經之研究》北京·中國佛教協會1987
這篇綜述寫了好幾天,讓人心生感慨:
1.戰火無情,改朝換代時往往就是文獻受難的時候,希望世界和平。
2.國民黨官員不要臉。
3.山西保存的文物太多了,很可能會繼續帶給我們驚喜。
4.115網盤取消分享功能真是一個沉重打擊。
推薦閱讀:
※南北韓分別怎麼看待自己國家作為中國一部分的歷史?
※korea就是高麗吧?
※高麗王朝古都開城
※越南後裔 高麗武臣——李義旼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