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王石傳

王石,大家都認識,就是,萬科集團的董事長。

出生

1951年1月,王石出生在廣西省柳州市,父親是一名,老紅軍,母親是小數民族錫伯族人。

偷瓜 王石小時候就特別調皮搗蛋,但膽大心細。有一次和一群孩子去偷香瓜,他們趁著瓜農午休的時候溜進瓜棚,不料卻驚醒了瓜農,嚇得其他孩子,趕忙逃跑了。但是王石卻沒跑,他躲在瓜秧中,一動也不動,他等著瓜農走開之後,他把自己衣服脫下來,砸了個口袋,偷了整整一口帶的香瓜,回去了。

從軍

王石初中還沒畢業就趕上了文革,學校沒法上課。他只好,接受他爸的意見應徵入伍。1968年,王石成為了新疆空軍汽車三團的駕駛兵。

偷爬山 新疆這個地方到處都是山,王石也特別喜歡爬山。但是軍隊紀律嚴明,而不能跟遊樂場似的,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玩兒。在一次執行任務的時候,他戴著這個機會,當時駐紮在一個山腳下,他感覺時間還早啊,就想一個人去登山,他感覺這個山也不高啊,自己應該能輕鬆搞定,很快就會回來,所以也沒跟其他人打招呼。可惜他還是年輕啊,低估了登山的難度,直到天黑他也沒爬上山頂,感覺太晚了,想回去,又發現被困在了半山腰。直到第二天早晨,他在摸索著下了山。大晚上烏起碼黑的,他也能摸索著爬下山,說明也真是有相當的登山天賦,如果換我在那種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環境我說不定可能就崩潰了。

他這爬山去了,跟他一起執行任務的,戰友們可是為了他找了一晚上,挨頓狠批是免不了的。

回來之後往黃石就是有感觸,意識到自己這跳脫張揚的性格,不適合呆在軍隊。

所以之後,他就讓家裡寄來高中課本開始自學。

複員,蘭州鐵道學院給排水

王石他爹軍隊轉業後到了鄭州鐵路局工作, 所以1973年王石複員之後也到了鄭州。

因為她想繼續上學,他爹,就托關係,把他送到了蘭州鐵路學院及排水專業。級排水專業不是挖下水道的,而是研究城市自來水,供水以及下水道排水的這麼個專業。

這種專業讓人聽著名稱就沒興趣了,王石也沒興趣,所以他就再次自學他感興趣的課程

廣州鐵路局技術員 1978年,他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了廣州鐵路局工程五段做技術員。

開始他被分配到了深圳,筍崗北站檢疫消毒庫指導及排水工程的施工。檢疫站,充斥著各種病死的牲畜、腐爛變質的蔬菜。

按他自己的回憶,「路旁扔著死豬,蒼蠅嗡嗡到處亂飛,空氣中瀰漫著糞便和腐爛的氣味兒」

按他的形容,那根本就不是人呆的地兒。

1980年,進入廣東省外經委,做招商引資的工作 後來實在扛不住,1980年,就辭職脫離了鐵路,經過應聘進入了廣東省外經委。開始做招商引資的工作,定期參加春秋兩季的廣交會時常出入高級賓館,經常面對一些新課題,生活充滿了新鮮和刺激。 從集排水,轉入了外經委,王石對新工作充滿了興奮。第二年就因為工作成績,單位給他配了一輛日本鈴木125cc摩托車。

八零年,那個年代,有個山地自行車又拉風都不行,別說一輛摩托車。

槍打出頭鳥 王石這個跳脫張揚的性格在軍隊呆不住,在機關內必然也會出問題。

1982年的春季廣交會上,外經委主任,在東方賓館招待一個重要外商,讓王石跟他的科長負責安排接待,為了活躍氣氛啊,王石就經常挑頭講一些輕鬆的話題,贏得了外商的好評。

本來多好的一件事,但是,飯後呢,科長就把他扯到一邊,嚴肅的跟他說:你怎麼搶主任的風頭?主任,下面還有處長和科長,哪輪得到你表現?以後注意點。

應付差事竟然獲得表揚

王石哪受得了這個,工作積極性立馬受到重挫。工作態度發生了180度大轉彎,此後上班不早到一分鐘,一到下班的點兒,立刻走人。工作上只是應付一下,然後花費大量的精力搞業餘愛好,玩兒摩托車,乒乓球象棋。

然而就這樣的狀態,在年終總結上,外經委領導給了王石一個令他非常意外的評價,王石行為成熟穩重,可以大力培養。

莫大的諷刺,年輕好勝的王石感到異常壓抑,最開始的興奮已經蕩然無存,他又萌生了離開的想法。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

1983年5月,他跑去了深圳。雖然離開了廣州,但是他卻沒離開廣州外經委。他拿著外經委的介紹信跑去找深特發,深特發全稱深圳經濟特區發展公司。找他們幹嘛呢?王石作為外經委特派人員,跟深特發聯合起來一塊做生意,,深特發提供,營業許可和銀行賬號,但是不提供資金。所得利潤的深特發跟外經委五五分成。 倒賣玉米,空手套白狼

說是做生意。但是具體要幹嘛,王石也沒什麼頭緒。

有一天去蛇口,他就望見路邊聳立著幾個高大的白鐵皮金屬罐。他就打聽了一下,這個是飼料廠儲存玉米的。路邊放金屬罐的地方,就是泰國正大集團美國大陸穀物公司與深圳養雞公司合資的飼料生產企業——正大康地。

後來他又問了一下,得知這些玉米來自泰國,美國以及中國東北。為什麼廠家不直接從東北採購呢!王石很好奇,,他又繼續打聽,正大康地的人告訴他,他們也想從東北直接採購,以降低原料成本,但解決不了運輸問題。

王石腦子一轉,立馬就說,我幫你們解決運輸問題,你們向我採購玉米怎麼樣?

沒想到對方一口答應,甚至可以馬上籤合約,,每個月要從王石那裡收購1.7萬噸玉米。

空手套白狼的機會就這樣來了。

王石回去得到領導批准,專門成立了一個飼料貿易組,他親自擔任組長,財務獨立核算。

玉米生意就這樣開始了。

雖說深特發有著國企背景,但對王石的業務來說,那也是要人沒人要錢沒錢,經營上也要自擔風險。

所以創業之初還是非常艱苦的。

招聘的員工雖然吃苦耐勞,但是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所以王石白天要開展正常業務,晚上還要給這幫農村來的孩子,開設文化課。,此外,他自己還要忙著充電,學習各種知識。

要車皮,絕不行賄 從東北往南方搞運輸,走鐵路的成本才是最低的。但在當時不像現在啊,你現在想發航空就航空,想走鐵路走鐵路,汽車也可以。但那個時代,要走鐵路運輸需要額外申請車皮指標的,沒有較深的政治背景搞起來還是有相當難度的。這時候管車皮的那個主任姓姚,姚主任,王石就託人,給這個姚主任送了兩條三五牌香煙,這個三五煙是美國進口的,在當時相當拉風的。結果被退了回來。

王石是一看還不行,必須得親自出馬。

結果王石親自跑去找那個姚主任給他送煙,對方又把煙退了回來,還是沒有收。

怎麼滴嫌少啊這是?

結果那姚主任竟然說:你是過來找我要車皮的吧!煙你拿回去,車皮沒問題。

把王石給弄懵了,這也太好說話了。

後來才搞清楚,這個姚主任,早就注意到王石了,,在貨場,總是見到一個年輕人,跟民工一起卸玉米。不像是犯了錯誤的勞動改造,也不像是包工頭。他就覺得這個年輕人想干一番事業,值得幫忙,後來發現這個年輕人就是王石。

這個事對王石觸動很大,,讓他發現,金錢不是萬能的,人除了物質方面的需求,在精神層次方面也是有需求的。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感有時候比,實現物質上的訴求更重要。

因此,他就給自己經營企業設的一個底線就是絕不行賄!

破產危機 任何事業都沒有一帆風順的,在王石的玉米生意蒸蒸日上的時候,也遭遇了一場差點破產的危機。

1983年8月,香港媒體報導了一則新聞,說是在雞飼料中發現的致癌物質。一時間矯情的香港人不再吃雞肉了,改吃肉鴿。 就這樣,肉雞在香港就瞬間失去了市場。飼養場就紛紛停止飼養肉雞,不養雞自然也就不需要購買養雞飼料。

飼料廠也就紛紛停止營業。

正大康地發生了令王石震驚的一幕,剛孵化出來的成千上萬隻小雞被推送到焚化爐焚燒掉。

看到這兒,其實令我也非常震驚,香港那群鱉孫不吃就不吃唄,便宜點賣給內地不行嗎?

發生了這種事,王石就遭了殃。他的玉米嚴重滯銷,車站倉庫里塞滿了玉米,而且未來一段時間還有近千噸玉米會陸續抵達。

更搞笑的是一些本來要發往香港的玉米,因為香港拒收,臨時改發給了王石。

那段時間整個車站塞的都是玉米,嚴重影響了其他貨物的裝卸。

深圳市交通指揮部,發了張通知單給王石:你這嚴重影響了其他貨物的正常卸載,限3日之內,全部清理乾淨,否則就認為你藐視管理部門,將把貨物全部沒收。

那麼多玉米三天怎麼清理的乾淨?經過多次交涉,都沒有任何進展。王石感覺真是異常的絕望。萬般無奈之下,王石把這些玉米進行的低價大甩賣,最後雖然,總算清理完了,但這些玉米不僅沒賺錢,還賠了110萬,——扣除他前面,賺到的40萬,還背負了70萬的債務。這時候如果供貨方催款,他馬上就會破產。

飼料不含致癌物質 王石內心擁有著一股狠勁兒,從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爬起來。他不信那幫香港人從此再也不吃雞肉了。吃雞就需要養雞,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玉米,當時的情況誰都不敢收購玉米,玉米價格已經跌入谷底。 他決定再次北上收購玉米,他找到大連糧油進出口公司,將對方庫存的1.5萬噸玉米全部收購,但條件是到達深圳蛇口100天之後再付款。

他做這個決定,真是下了大賭注,背後有著巨大的風險。香港人還會吃雞,這個判斷正常來說沒有錯。問題的關鍵是,香港人什麼時候才會開始吃雞?不用多,只要拖過了100天,拖過了王石開出的付款條件期限。他就得拉稀。

所以那段時間王石日日夜夜的盼望著香港人,你們快吃雞呀,吃雞呀!

不得不承認,幸運也是成功的要素之一。

就在王石的玉米,快要到達深圳的前兩天,香港報紙又刊登了一則消息,說之前的報道有誤,雞飼料中不含有致癌物質。

一夜之間舉世嘩然,王石絕處逢生。

他自己回憶說:那時的心情真是難以描述,我站在高台上,雙手叉腰仰望天空,天空又是那麼的藍,雲朵又是那麼的白

可見這段時間他承受了多麼大的心理壓力。

就這樣,他不僅償還了前面的欠債,還凈賺了三百多萬。

之後,深圳做一玉米業務的企業越來越多。

王石經商眼光毒辣,他立馬就知道,是時候該轉行了。

1984年5月,籌建進口辦公設備,視頻器材 1984年5月,王石斷開了與廣州外經委的關係。經深特發領導同意,開辦了一個,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主營業務就是倒賣一些辦公器材。

經營手法跟倒賣玉米差不多,都屬於空手套白狼,先收內地需求方25%貨款作為訂金,然後把這些錢轉手支付給香港供貨方作為他們的訂金 等對方把貨發過來,他們再把貨發到內地需求方手上。

簡單一轉手就利潤滾滾。 有一次,他簽訂2萬台放像機的合同。但他很快發現,市場上其他公司也都在進口放相機。光他知道的訂單,大概就有7萬台。如果這些放像機全部到貨,必然導致價格大跌,甚至會滯銷,賣不出去。

於是啊,王石就在羊城晚報和南方日報上刊登了一則聲明:由於颱風問題,本展銷中心的放像機無法按約定時間到達,為保證履行合同,急購2萬台放像機。

很快,很多銷售放相機的公司,上門來洽談。王石就說必須現場驗過貨之後才能簽訂合同,所以就組織了四個驗貨小組,到各個公司去驗貨。

其實王石根本就不想買放像機。純粹是想耽誤哪些公司賣貨,以便能穩定放像機的市場價格。

最後目的達到,放像機市場零售價,從2700塊,提升並穩定在2900塊上。

但這個穩定價格肯定是暫時的,不可能持久。

王石在忽悠其它公司的同時決定,迅速走貨,甚至不惜虧本,溜的越快,損失越小。

幸好王石溜得快,果然之後放相機的價格開始大幅下跌。2500塊,2100塊。最後扛不住的商家,開始吐血甩賣,1900,1300,甚至900

這樣在別的商家虧得血本無歸的時候,王石的損失卻很小。 不過王石卻沒有就此收手,當放相機,降價到1000塊以下時,擅長抄底的他又出手了。

他交待屬下:只要價格不超過1000塊,市場上有多少貨收多少貨?

當市場上拋售的越來越少時,放像機的價格又開始慢慢回升。王石再次出貨,這次,不僅補回來前面的損失,還盈利四百多萬。

王石的做法在業內產生很大影響,甚至一段時間裡,業內流傳著一句話,想進口就找王石,千萬別同他較勁。

與高層產生矛盾 雖然王石是獨自掌管一個公司,但是上頭畢竟還有一個體制內的深特發。時間長了,不產生矛盾,也不太容易。果然,事情還是找上了王石。

1984年,深特發向日本北海道拓殖銀行貸款蓋了一棟高達165米的大樓。一年後,要還錢的時候沒有錢。這個時候就想到了王石,想讓王石挪用他展銷中心的800萬美元,幫他們償還這個債務。

當時,展銷中心的帳面上大概也就八百多萬美元。如果替深特發償還了這筆錢,那麼展銷中心基本上也沒法運營了。所以王石就堅決不同意。

很顯然,這讓高層領導非常不爽。於是,王石跟領導層就產生了正面的衝突

不久王石就接到了讓他參加深圳黨校培訓的通知。同時撤銷其展銷中心經理的職務

王石哪能認這個慫?他堅決不去,就這麼死扛著。

後來他參加黨校培訓這個事也就不了了之。

但是,深特發還有別的招對付他,他們對銀行下發通知,沒有他們的同意,展銷中心也同樣不能動用這800萬美元。

這樣,這800萬美元誰都動不了,這其實屬於一個,雙輸的結局。

為了避免,類似情況再次出現,王石就萌生了再創建一個公司的想法。

股份改革 其實我認為王石這個時候,如果脫離深特發。以個人的名義,創立一個完全屬於他自己的公司,可能以後萬科的發展就不會有那麼多波折。

可惜他沒有,他的想法是把他掌控的展銷中心進行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

可是好事多磨,他的展銷中心,畢竟屬於深特發,深特發不點頭,他是不可能,進行股份制改造的。

他與上層領導又有很深的矛盾。他把股份改造的文件遞交上去之後,上面果然給他駁了回來。還回贈了他一句:你王石一貫天馬行空,獨來獨往,現在明白了吧,你跳十萬八千里也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

看看,多麼招人恨。 領導不批准,王石也還有門路,他找到了深圳市市委書記,但市委書記也沒明確答覆是支持他,還是反對他,只是說,年輕人要沉住氣,改革肯定有阻力,你們的股改方向是正確的,但是不能操之過急。

回來後王石那個煎熬啊!等了一個多月,沒辦法去北京疏通關係,最後,市委副書記親自,去深特發老總那裡做工作,老總最終才勉強同意。

萬科出世

股改之後肯定要,創建一個新的公司,就需要一個新的名字,經過幾番思考研討,最終定名為深圳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萬科就這樣橫空出世了。

1988年11月21日,萬科出世得同時,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了萬科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原展銷中心,凈資產1324萬元摺合成1324萬股入股。國家與員工各佔60%與40%。 上市後公開招募資金2800萬元。 放棄股份 這員工占的40%股份,因為王石是總經理,所以理所當然應該佔一個大頭,佔個一半左右並不過分。就以40%的一半股份算,這在當時就得值幾百萬,拿到今天,估計至少也得價值幾十億。但是,王石放棄了自己應得的這部分股份。 他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因為他知道他自己是一個,張揚脫跳脫愛出風頭的性格。他成長環境下給他帶來的價值觀就是,特別討厭暴發戶;如果他自己突然成為了一個暴發戶,又有錢又張揚。那得多招人恨,說不定還可能有生命危險。

所以名和利之間他選擇了名,為了繼續展現而不限制他張揚跳脫的性格,而放棄了大筆的股份。

不得不承認王石這一點真的是:為常人所不能為。

這就好像,你買彩票中了五百萬,等到領獎的時候,你又把他放棄了,關鍵你還不只是花兩塊錢買彩票,你最起碼也得花了幾百塊上千塊,買的彩票,最終還放棄了,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

在這一點上,我非常欽佩他。如果有這麼一個機會擺在我面前,我得承認,我不會選擇放棄因為我的境界沒有這麼高。

你說後來,王石對他放棄股份這個事到底有沒有一些後悔呢?這裡我個人分析,他多少還是有那麼一點點後悔的?

證據有二個?第一,就是他放棄股份這個事,他一直在反覆提及,每次一有機會他都會提到這個事。如果他真的釋然了,那麼世人知不知道這件事,他根本就不會在乎了,也必然就不會經常提及。第二,就是他的年薪很高,即使他在哈佛求學的時候,已經不過問萬科管理事宜,也依然拿著超過千萬的年薪。相反如果他手裡還有著大筆的股份,我相信他必然不會給自己過高的年薪,甚至,零年薪都有可能。

多元化發展 最開始,萬科是以索尼為榜樣,進行多元化發展的。

1992年,萬科就實現了遍地開花的局面,業務範圍已經涉及:零售、進出口,投資、房地產、廣告、影視,印刷、飲料,等十三大類

我們現在還能看到那個怡寶礦泉水,就是當年萬科創辦的。還有萬佳百貨,後來賣給了華潤集團,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華潤萬家超市。

甚至還成立過一個叫萬科足球隊的足球俱樂部。不過存在的時間很短。

減法 王石心裡明白,雖然企業現在多元化發展勢頭良好,但是大部分都在吃政策飯。就是,當前是改革開放初期,市場處於一片空白,國有企業毫無競爭力的一個狀態。所以才會幹啥都能成。但是,這個狀態會一直持續下去嗎?顯然並不會。

所以在1993年的總結會上,萬科管理層,就對自1988年以來公司的發展,進行了總結反思。最後就決定放棄,以多元化為目標的發展模式。決定以房地產為主營業務。

並且決定,只開發,精品住宅樓,放棄了其他,酒店、公寓,別墅,商場,寫字樓等

這種深化經營細分領域市場的做法在現在來說,很常見。但是在當年那個時代就顯得異常突兀。,因此王石也受到了外界的,各種質疑。

王石那他就拿出了三個公司作為案例予以反駁:麥當勞,可口可樂,沃爾瑪這三個公司都是世界五百強,但是卻只經營一項業務。

事後也證明,王石的選擇是無比的正確。

當年多元化發展的企業非常多,但到現在,依然還存活著的還有幾個?活下來的基本都是像萬科一樣,砍掉了所有的非主營業務,專營一項。沒有這麼做的無一例外都死掉了。

25%原則 在確立了以房地產為公司主營業務之後,王石就向外界做出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承諾:就是萬科超過25%的利潤不做。意思就是萬科要把做房地產的利潤,控制在25%以下。

這個很多人可能就不理解了,正常企業都是要求利潤越高越好,怎麼會主動限制自己利潤呢! 而且我們都知道房地產行業可是中國二三十年來利潤率最高的行業。50%的利潤很平常,甚至最瘋狂的時候能達到百分之一兩百的利潤。

這裡不得不再佩服一下王石,他又做出一個就算當今的企業也不一定能做到的決定。而且這個決定又對企業無比的重要。 這個事兒怎麼理解呢!

這個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一個是生存的角度, 先要明白,對於一個創業企業來說,能活下來,比什麼都重要。 很多企業最後都是因為,入不敷出運營不下去死掉的,並不是,被別的公司擊垮的。

所以所謂開源節流,有時候節流比開源更重要,就是控制企業運行成本比賺取更多的利潤更重要。 因為賺錢是受競爭、市場、政策等外界環境所影響的,你有時候是控制不了的;

而省錢則是你實實在在,可以控制的範圍。

如果一個企業長時間坦然的接受超額利潤,那麼這個企業的運營成本必然也會高企。這個是有很強的因果關係的,假設,一個企業今年的運營成本是200萬,但是利潤賺了1000萬,那麼明年,領導層說,我們要讓公司活得更持久些,繼續保持現在的規模運行。那麼你認為,他背後的投資公司,大小股東能同意嗎?

肯定不會同意。肯定會讓公司加大投資,加大運營規模,以賺取更多的超額利潤。 別說這是公司賺的錢,就算是拉風投,一個小公司突然拿到一大筆錢,那他能為了讓公司活得更持久些,而把這個錢慢慢花嗎?答案肯定是不能。

有了錢進行市場擴張,是理所當然的。問題的關鍵在於,你拿了超額的利潤,必然會對這個市場有著非理性的判斷,你的擴張就會非常的狂熱和盲目。然後時間一長,就會發現這個企業已經變得越來越無法控制,想轉型根本無法實現。最後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轟然倒塌。

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大公司就是這麼由勝轉衰的,他們的公司大到一定程度,他們的銷量高到了一定程度,突然哪天銷量下跌的一些,即使下跌之後的銷量也是非常高的,如果一個小公司有這樣的銷量,那就高興死了。但就因為這一點銷量的下跌,他們就由盈利變為了虧損。然後一步一步走向死亡。 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HTC哪個不都經過了這樣的一步?

中國鋼鐵行業的產能過剩不也是這樣來的嗎?在鋼鐵年景好的時候,瘋狂的投資,重複建設高能耗低技術水平的鍊鋼廠。當市場環境變差之後,整個鋼鐵行業全部虧損,如果不是有政府支撐,必然會出現大面積的倒閉。

另一方面理解就是競爭的角度

一個行業如果擁有著,超過其他行業的超額利潤,那麼就給未來的,競爭者,留下了充分的進入空間。

一個新進入的公司,運營成本比你小,利潤率要求就可以比你低,這樣產品定價就比你低。那麼等對方,慢慢站穩腳跟,把品質也提升上去之後,你拿什麼跟對方競爭?

這種事情在中國已經上演過很多次,神舟,小米,樂視都是這樣殺入市場的

寶馬賓士都長年,保持著低於10%的利潤率,也都是基於這個考慮。

兩千年3月8日深特發,深圳經濟特區發展集團公司,把他持有的5000萬股萬科股份相當於萬科總股份的8.1%, 全部轉讓給了華潤集團

寶能大戰帶來的警示

關注萬科的人可能會知道,就前段時間寶能系,跟萬科之間,上演了一場,股權爭奪大戰。事件發展到現在,雖然還沒有定論,但是王石團隊的輸面已經很大了。具體的股權操作細節非常複雜,絕對可以單獨拿出來寫本商戰小說,我們就不說了,有興趣的可以去搜百度。簡單說,其實就是,寶能系通過二級市場直接收購股票,想要達到控股萬科的目的。

一般正常的企業收購流程大概是,收購方向被收購方發一個收購要約,就是報個價每股多少錢,收購多少股份?被收購方董事會進行決策,如果最終決策通過了對方的收購要約。則會通過一級市場進行股票交易。

而未經過對方同意,直接在二級市場,大量收購股票,想達到控股對方公司的行為,被稱為惡意收購。 關於什麼叫一二級市場,具體大家可以百度。

君萬之戰 其實在1994年,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就是,君安與萬科之爭。過程也類似,就是君安想直接在二級市場收購萬科的股票,達到控股萬科的目的。好在當時王石獲得了,萬科最大的股東國有持股方的支持。最終把君安拒之門外。

而這次寶能的襲擊,最大的股東,華潤集團,則站在了王石的對立面,直接導致了王石團隊將要出局的局面。

為什麼好多公司喜歡對萬科,進行惡意收購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萬科的股份過於分散。 董事會決策不可能讓每一個股東,都參與進來,只能讓股份排名靠前的那波參與。

這無形中就降低了參與公司決策的股份數。如果所有的股東都參與決策,那麼想控股公司,必須達到51%的股份。

而如果,持有50%股份的中小股東都不參與公司的決策。

那麼想控股這個公司,難度簡單了很多,只要控制26%的股份就可以,對么。

因為參與決策的總共只有50%的股份。 而且雪上加霜的是,萬科整個管理層,包括王石自己,都幾乎不持有股份。這樣導致萬科管理層,在董事會決策時話語權更加微弱。

隨著一個公司的上市,不斷的增發股份。股權由集中慢慢走向分散也是必然的。那麼如何避免,其他公司的惡意收購呢!

其實也很簡單,就是納斯達克的AB股機制。

b類股跟a類股的價值是一樣的,但在董事會決策時,一個b類股等於20個A類股。就是b股,在投票時有二十張選票,而a股只有一張。

普通投資者持有的是a類股,而創始人團隊持有的是b類股。這樣,你在二級市場上,無論再怎麼收購,也是不可能控股這家公司的。

京東,百度,阿里巴巴都是因為這個原因選擇在納斯達克上市的。

京東劉強東只有23%的股份,但因為他持有的B類股,則在董事會決策時佔有80%多的決策權。

這次萬科與寶能的大戰,很可能對萬科是一件壞事。但對中國的金融市場卻很可能是一件好事。因為給管理層敲響了一個警鐘,未來必須要改革推出類似a B股的機制,不然無法支撐創新創業。


推薦閱讀:

怎樣看待小米和萬科合作開發的25平米公寓?
為什麼從網路輿論來看,萬科寶能之爭中更多的人在討伐王石支持寶能?
作為一個單純對王石和萬科有好感的人如何看待萬科和寶能的股權爭奪戰?
如何評價寶萬之爭的結局?
如何看待 2017 年萬科董事會換屆方案出爐,王石退位郁亮領銜新萬科?

TAG:人物 | 王石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