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做夢? | 8個夢的理論
研究做夢的學問叫夢學(Oneirology),這是一個跨神經科學,心理學甚至文學的調查領域。
至今,我們因何發夢仍然還很神秘。但這並沒有阻擋科學家提出一些令人著迷的理論。本文我們為你挑出了8個。
1. 夢是願望的滿足
20世紀初期,夢學研究是由先驅者之一的精神分析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帶頭的。他分析了數百名病人的夢境後,提出了一個與當今眾多研究者產生共鳴的理論:夢是願望的滿足。任何夢,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種你想獲得某種東西的方式,無論是字面上的,還是象徵性的。然而,你做了一個可怕而悲傷的夢,你的母親逝世了。也許你會說,這也算是願望的滿足?弗老爺子可能會說,你和你母親之間存在矛盾,如果她不存在於情境里,這個矛盾便能迎刃而解。所以,你不是想你的至親離去,但你確實想處理這個衝突。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夢境,便能幫助患者挖掘他們無法處理的隱藏情緒。
2. 隨機性的神經衝動
如果你接受了弗老爺子的夢學觀點,那弗氏的理念就有著深刻的意義。他們可以幫助你揭示沒有意識到的願望或情緒。然而,另一個學派認為,夢實際上只是你大腦放的一種「屁」,這是腦幹中被激活的迴路與邊緣系統刺激偶然產生的副作用,其副作用包括情緒、感知和記憶。推廣這一理念的精神病學家J. Allan Hobson將之稱為「激活-整合理論」(activation-synthesis theory)。簡言之,大腦嘗試解釋這些隨機信號而產生夢。
這個理論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可以解釋人類為什麼以講故事的方式去理解無常且混亂的宇宙。如果夢意味著大腦邊緣系統隨機性的神經放電,那麼生活是不是就像一場醒著的夢?
3. 記憶過渡的「臨時存儲」區域
也許夢只是隨機性神經衝動產生的故事,但或許還有其他原因。精神病學家張傑——不是唱歌的那個——在他的論文《Continual-Activation Theory of Dreaming》中闡述了這個觀點:無論我們處於清醒狀態,還是睡眠狀態,大腦都在存儲記憶。夢是一種短時記憶過渡為長時記憶的「臨時存儲」意識區域。在我們將這些記憶遷移之前,它們會在我們的腦海中以夢的形式一閃而過。
4. 垃圾回收機制
1983年,Francis Crick & Graeme Mitchison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逆向學習」(reverse learning)神經生物學理論。該理論認為我們做夢是為了清理大腦白天建立起的那些無用的、不想要的神經連接。換句話說,做夢就是大腦的垃圾回收機制,定期清理沒用的想法,為記憶留出空間。
5.做夢會鞏固我們學過的東西
這個理論與「逆向學習」理論背道而馳,它表明我們做夢是為了記住而不是忘記。2010年哈佛大學睡眠研究員Robert Stickgold帶頭的一項研究表明,午睡如果做夢,可以大幅提高記憶力。
然而,就在2014年,美國紐約大學華人學者甘文標教授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的研究表示,睡眠做夢的階段對記憶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慢波睡眠階段。
與之相關並且同樣受爭議的還有創傷研究。2013年發表於《美國科學人》的一項研究表示,人們經歷創傷後,如果立馬去睡覺,記憶可能更深刻並且更容易受到創傷的困擾。然而,2016年一項發表於《sleep》的研究表示,創傷性事件後的24小時內睡覺有助於人們更有效的處理記憶並最小化創傷後應激障礙綜合征(PTSD)的癥狀。
6. 威脅模擬
2000年,芬蘭哲學家和神經學家Antti Revonusuo提出威脅模擬理論:夢境的生物學功能是模擬威脅事件,夢中模擬威脅能使人們認識威脅並提高應對威脅的能力。Revonusuo發現夢中時常出現攻擊、追逐等畫面。青年人的夢中60%~77%都是充滿威脅的。研究人員通過解讀貓狗的夢中動作發現,它們的夢也是充滿獵殺和搏鬥。
2007年,蒙特利爾大學Tore Nielsen的研究支持了威脅模擬理論。這位心理學家分析了200位剛生完孩子的母親的夢,發現其中86%與她們的嬰兒有關,而更有73%的夢描述了他們的嬰兒處於險境。
2012年,安徽醫科大學的李慧在論文研究中還發現,抑鬱症患者夢的威脅模擬水平較正常者高,童年創傷水平較現實生活事件對夢威脅模擬水平更具影響。
(然而威脅模擬理論並不能解釋——我為什麼總夢見吃海底撈!
7. 夢的達爾文主義
心理學家Mark Blechner認為,夢是我們想法的自然選擇。為了創生新的想法,大腦會判斷哪些想法是有益的,然後選擇性保留並通過隨機生成創生出新的想法。不僅如此,這還會延伸到情緒的層面。一些研究者認為,夢就是我們歷經種種處境的地方,並且夢會嘗試選擇最有用的情緒來應對各種處境。這也是我們在做了一晚上夢後,第二天早晨對於痛苦的問題感覺會好一些的原因。
8. 用象徵性符號處理情緒
夢的達爾文主義表明,我們積極地轉變想法或處理不良情緒。而另一個新的夢理論表明,這個過程更像是治療,而非進化。我們沒有積極地選擇適應性的想法或情緒——我們只是把這些想法和情緒放置在一個更廣泛的心理背景下。通常,大腦會將情緒與象徵性符號聯繫起來。
精神病學家與睡眠障礙專家Ernest Hartmann將之稱為「當代夢論」(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Dreaming),他寫道:
當清晰的情感出現,夢境往往會很簡單。而經歷創傷的人——例如火災逃生或被攻擊,通常就會出現「我在海灘,被潮水沖走」之類的夢境。很明顯,夢者當下並沒有夢到創傷性事件,而替代它的則是想像情緒——「我很恐慌,不知所措」。當多種情緒或困擾一同襲來時,夢境會變得更加複雜。我們有統計數據顯示,這種經歷創傷後的夢境會更加頻繁和強烈。事實上,核心的夢境意象程度能夠反映夢者情緒喚醒的程度。
以上理論都屬於假說,可能都對,也可能都不對。大家更傾向於支持哪個理論呢?或者哪一個理論你有切身的體會呢?
(原文首發於微信訂閱號Anonymous(ID:howtobehuman),一個致力於提供哲學、心理學、腦科學等多元化內容的訂閱號。)
參考資料:
1.http://psychclassics.yorku.ca/Freud/Dreams/dreams.pdf
2.Allan Hobson and the Neuroscience of Dreams
3.Continual-Activation Theory
4.http://profiles.nlm.nih.gov/SC/B/C/D/K/_/scbcdk.pdf
5.Naps boost memory, but only if you dream
https://doi.org/10.5665/sleep.6310Dont Sleep It Off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44/6188/11736.The re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an evolutionary hypothesis of the function of dreaming.
——關於抑鬱症患者夢威脅模擬水平與童年創傷和生活事件的關係
7.Mark J. Blechner
Dreams as modifiers and tests of mental schemas: an emotional selection hypothesis.8.Why do we dream?
推薦閱讀:
※有沒有突然覺得自己特別孤獨?
※「熔斷機制」有著怎樣的心理學基礎?
※為什麼人會有極端的矛盾心理?
※為什麼許多人外在表現的有強自尊心,但私下又極度討厭自己?
※有沒有一句話能讓正在嘲諷你的人馬上閉嘴?(不帶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