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息 ── 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新聞發布會

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由中國文化部支持,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主辦,上海明當代美術館和北京時代美術館協辦。本次中國館旨為「不息」,寓意中華文明的生生不息,整個展覽的呈現旨在捕捉這股「不息」的能量。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文化部外聯局局長助理鄭浩,與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副總經理閻東,皆強調中國館對中華傳統文化與中國當代藝術結合成果的傳遞,提出一種價值取向,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與當代藝術家的合作帶入國際舞台,展現中國藝術的傳承與創新,展現中國當代藝術中,不是西方當代藝術的衍生與模仿的部分,同時著眼於創新傳播手段,讓藝術家們以大國工匠精神進行創作。中國美術家協會尚輝表示,本方案因具有更多的中國元素,並且傳播了中國傳統藝術與當代藝術探索的關係,深獲評審們青睞。展覽強調觀念的傳承不息,同時運用多種媒介,包括影像、刺繡、皮影、剪紙、水墨,在空間中體現中國經驗的意識。

策展人邱志傑在發布會上以影片展示展覽框架與策展理念──以工匠精神貫串,堅持發掘新事物,將傳統工藝與當代藝術結合。「不息」取自《周易·繫辭》的核心概念「生生之謂易」,捕捉古老文本中的故事與當代藝術互動迸發的新生命力,承襲王羲之《蘭亭序》中「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的觀念,在創作時保持「慎終追遠,心系來者」的精神,合力創作一個跨時代的雅集。邱志傑提出,中國藝術千年永生,是因為有民間文化這個豐富肥沃的母體;民間文化是精英文化的根源。展覽海報的圖示,是策展人將威尼斯的古地圖為底,化作太極圖,表達中國陰陽相生的概念。

Tang Nannan湯南南(photo by Su wei蘇薇攝影)

展覽以「山海」、「古今」、「陰陽」結構開展敘事,將「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等傳說故事作為總體創作骨幹,策展人邱志傑以李嵩的《骷髏幻戲圖》與馬遠的《十二水圖》兩幅宋代古畫共同構成展覽的意象。策展人選擇這兩幅作品,首先是基於作品的高藝術水平,其次是希望抬高美術史對這類作品的重視。

汪天穩

nn

本次參展的藝術家也與以往不同,湯南南與鄔建安是當代藝術家,汪天穩與姚惠芬則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美術傳承人。策展人表示,參展藝術家們在之前都有過相互合作的經驗,本次更以互文性的集體創作網路,讓每一件作品都呼應另一件作品,從創作理念開始便互相照應,創作時更採取集體創作的方式,呈現出來的作品有別於以往對工藝美術的理解,將是一種全新的突破。策展人強調,本次展覽希望呈現「中國藝術的當代版本」,而非「當代藝術的中國版本」。與國家傳承人的合作是本次展覽的核心,當代藝術家作為活性因子,刺激僵化的傳承工藝往當代藝術轉動,讓工坊與傳承人活化新生。

鄔建安

藝術家代表鄔建安表示,展覽主題對他造成的觸動,不僅僅是形而上的理念,更多是兒時的回憶。這些耳熟能詳的神話故事中,傳遞了中國文化對於「今生」的強調。中國文明沒有發生過巨大的斷裂,即便近百年來產生了對傳統的懷疑;展覽中的故事線索,正是中國審美的基因線索。中國古而至今的文化傳統不在意不朽,而是追求「不息」,中國神話和古代文本中充滿變化的故事,也是一股「不息」的能量。

姚惠芬

本次展覽至今為止除了中展提供的費用,主要來自兩間美術館民間的支持,還有其它器材與人力、物力的贊助,例如威尼斯大學的劇場作為研討會場地,都是民間與友人的贊助。布展與開幕期間將舉辦工作坊,來自威尼斯美院的同學將組成開幕後的表演團隊,待藝術家離開威尼斯後,持續每周一次的表演繼續到展覽結束。

推薦閱讀:

聖馬可大教堂 | 威尼斯 · 地標
下午兩點到威尼斯mestre,是否有足夠時間去主島遊玩?

TAG:威尼斯 | 中国当代文学 | 工艺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