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死亡藍鯨遊戲」傳入中國,青年人加入這類自殺群是什麼心態?

二十年前有一個問題很流行:如果給你一盆水果,你是「每次都挑最好的」吃?還是「每次都挑最壞的」吃?

這個問題在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曾經特別火爆,是年輕人用來批判父母一代的。我還記得第一次有人問我這個問題的情景,我說「當然從壞的開始吃啊」,這件事似乎根本不用想,完全是本能,然後被嘲笑,考我的人理直氣壯地說:「應該每一次都挑最好的吃」,理由很簡單,如果「每次都挑最壞的」,那麼你吃的每一個水果都是剩餘水果中最壞的一個;如果每次都挑最好的」,那麼每一次吃掉的都是剩餘水果中最好的一個,他的話讓我啞口無言。

然後評論說老一輩的人很傻,每一次都是挑最壞的,吃到最後所有的水果都是爛的——最好的那個也變成爛的,年輕人因此嘲笑父母很蠢。

事實上不是老人蠢,也不是他們喜歡吃爛的,更不是他們使勁吃,吃到最後還是吃爛的,而是物資匱乏,上有老,下有小,好東西要給父母的父母,還要給年幼的子女,父母自己當然捨不得吃好的,總想把好的留給子女,於是留來留去,好的也變成爛的。

雖然被人說傻,但是幾十年過去了,我依然從最「壞」的開始吃,我自己的感受是即便是最「壞」的,但是總是比上一個要好一點,這會讓我感覺越來越輕鬆,越來越有希望,因為好的永遠都在後面,而且我吃了最壞的,家裡其他人就可以不用承擔這個結果,而吃到好的……另外,如果一起生活的人,大家都搶好的吃,那壞的能留給誰呢?還不是留給父母?我不願意把壞的留給父母,所以只有我吃掉了壞的,父母才能夠吃好的,這是物質匱乏帶來的最寶貴的心靈財富——承擔,因為承擔,所以我感受到我能為父母做一點點小事,讓我感受到我存在的價值不僅僅是他們的負擔。

所以即便是吃水果,看似聰明的吃法都不一定是聰明的,因為再聰明都無法影響內心的感受。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有錢難買少時貧」

如果人生就象是一盆水果,少時把壞的都吃掉了,那麼剩下的每一天都比前一天要好一點,人生永遠都是有希望的,因為最好一直都在後面等著,而且不斷地體會到成長的喜樂,「更好一點」的喜樂;但是如果少時把最好的吃掉了,結果就是每一天都比原來差一點,人生就是越來越差,自己看著越來越差的人生,就象一盆爛水果擺在面前,看都不想看,最後只能扔掉。

吸引孩子們進入「死亡遊戲」的心理背景就象急於倒掉「一盆已經把最好的水果吃完,只剩下一盆爛水果」心一樣——急於擺脫這個已經匱爛的生命,急於逃避眼前一大堆的負擔、問題、壓力……

我看到有人說「死亡藍鯨遊戲」加入者一進群就問「你準備好死亡了嗎?」,如果這個人準備好死亡,則可以加入遊戲,也就是說加入這個遊戲的人,已經知道自己會面對最後的結果——死亡。

這跟《玩命直播》還是有明顯的差別的,在《玩命直播》中一開始有獎勵,有誘惑,有刺激,然後有人會死亡,但並不是所有參與者都會死亡,在《玩命直播》還有逃離的機會,而「藍鯨」則完全沒有。

我個人覺得,《玩命直播》拍的最垃圾的就是它的結局——太魔幻思維了,太彼得潘綜合症——那個死去的女主角突然復活了,改變了性格,談起了戀愛……這實在是敗筆,直接降低了它存在的價值,降低了它的心靈高度。

它應該把死亡血淋淋地擺在人們面前,讓人們看到這種遊戲的危險,讓父母反思自己的教育,讓孩子反思生命的價值。但是它沒有,只能說導演的心靈成長還沒有到達一定的高度,僅僅停留在「娛樂」的層面,所以他沒有讓結局以血淋淋的方式呈現——人類所經歷的事實是很多人見到「死亡」都不一定會反省,更何況沒有見到。所以這部影片沒有任何警示作用,浪費了一個非常好的題材。

事實上「死亡遊戲」一直以來就存在,從「輪盤賭」到「窒息遊戲」,這些都更為直接,更為慘烈。

藍鯨遊戲介於「玩命直播」和「輪盤賭」之間,它有一個過度的過程,通過這個過度的過程讓一個人完成死亡。

參與這個遊戲的,也許有人是因為好奇,也許有人是因為衝動,但是更多的人是真的想死,想要結束生命……在整個遊戲過程中,因好奇和衝動而參與的人可能會後悔,會萌生退意,但是真的想死的人則不會,會一直進行下去,因為遊戲的主旨是有一個人指導你如何去死,並且有一群人一同選擇死亡,這會減少對死亡的恐懼。

我記得很多年前我問過幾個人「如果大家都下地獄,你下不下?」每個人都是單獨問的,但是讓我驚奇的是每個人都說「下啊。」

我問他們:「為什麼?」

他們說:「因為大家都下啊……」

我特別不理解,於是就問:「那你不知道下地獄是很痛苦的嗎?」

他們中有的人說「知道啊,但是大家都下,那就下唄」還有人說「大家都下就不害怕了」,甚至有的人說「大家都下好象就沒有那麼痛苦了。」

這就是人類的心理——看到有人跟「我」一樣痛苦,一樣恐懼,好象痛苦就減輕了,恐懼就消失了。

然而事實上,這是幻覺,差別僅僅是注意力分散了,痛苦從來沒有減少。但是對於有心理疾病的人來說,他們看不到事實,只能看到幻覺——好象是沒那麼害怕了。

這就是「藍鯨遊戲」能夠組成團體的一個基本原因——一群想要放棄生命,想要死的人湊在了一起。但他們是心理疾病的患者,他們需要的是幫助,而不是詛咒,不是批判。

我看到很多人在網上咒罵參與者,說他們愚蠢、有病之類的,但是真的如果是你,看到自己的人生象一盆爛水果一樣擺在你的面前,你是要倒掉它?還是要把它吃下去?你有沒有勇氣去承擔自己一直以來選擇的結果?

所以選擇參與這個遊戲的那些人,除了好奇的,衝動的以外,更多的是悲傷的,絕望的。

你可以概括說是因為年輕人心智不全之類的,但是如果說一個二十歲以下,達到青春期的孩子,還會因為心智全而去選擇死亡——那已經不是心智不全的問題,而是智障的問題——傲慢和恐懼的糾纏讓我們看不到別人的痛苦。

所以做為一個成年人來說,不應當以「心智不全」來簡單的概括這件事,在這個的概括中,我們沒有體會到這些孩子們的悲傷和絕望,這樣的概括也是不負責任的,而且是帶著我們自己對死亡的恐懼、無奈,和傲慢,來逃離人類內心最根本的問題。

一個人選擇死亡的時候,其實是帶著對死亡的幻想的——幻想著死亡帶來解脫,幻想著死亡能夠解決眼前的困境或痛苦,能夠帶來改變生命的機會,這樣的人在生活中也習慣於幻想,習慣於欺騙自己,所以當幻想中的水果無比美味的時候,就更加無法面對眼前的一盆爛水果。而且這樣的人在生活中更習慣逃避,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逃跑,不想承擔壓力,不想面對痛苦。

《道德經》說:聖人猶難之,故終於難矣。

也就是說聖人跟普通人的差別就是,每一次都選最難的問題去解決,所以人生中所遭遇的問題就會越來越簡單,同樣吃水果也每一次都先最爛的吃,結果就是越來越好,越來越簡單。

但是當一個人習慣於先吃好的,每一次都選擇迅速逃離,或用「聰明」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那麼生命中問題越積越多,越累越難,結果死亡必然成了這個人逃避生命困境的終極道路。

這當然也是因為他以為死亡會令他解脫,但是所有的「以為」都是幻覺,如果有人告訴他生命的秘密,讓他知道死亡不但無法解決問題,還會製造新的痛苦,而且是比現在還痛苦的事情,那麼他就不會選擇死亡,除非他的死是為了挽救別人的生命,或是為了更大的理想,比方說捨身取義。

這是人類的基本善良——遠離痛苦,追求幸福,也可以說是「趨利避害」——我們每一個人的本性都是要獲得幸福,每一個人都不願意去承受痛苦,除非這個痛苦能帶來幸福。

就象一個人總是選水果盆中「壞一點」的水果的時候,他之所以能堅持下來,是因為後面的水果總是比剛才吃掉的「少壞一點」,甚至再往後就不再有「壞」的水果。這一點希望,一點「少壞一點」的喜悅會讓一個人吃完一整盆水果,但是他不會講,他只是覺得應當這樣做,這是父母教的,是家庭教育的結果。

反之則不然,每一次的選擇都比剛吃掉的要「多壞一點」的人,越吃越痛苦,越吃眉毛越緊,最後只能把剩下的水果倒掉——沒吃完就倒掉,跟沒到死亡的時候就自殺,是一樣的道理,他也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是父母教的,也是家庭教育的結果。

問題是水果可以倒掉,換新的水果,但是生命不可以,垃圾桶可以讓水果盆更新,但是死亡無法讓生命更新,死亡只會讓問題變得更嚴重,更痛苦。父母在教孩子如何吃水果的時候,就教會孩子如果做出選擇——是選擇面對困境,還是選擇死亡——只不過心靈僵化的父母無法知道自己在「教」孩子什麼,也意識不到自己在教孩子什麼。

所以造成「水果盆里只剩下爛水果」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父母的教育不當,當然如果你是成年人,你就有義務開始學會改變選擇,而沒有理由要求你的父母為你負責,因為成年人有自我教育的責任。但是青春期的孩子則不同,他們尚未成年,他們受家庭教育的影響還很嚴重,所以父母就是主要責任人。

雖然講這樣的話很殘忍,但是為了更多人活得清醒一點,我必須說如果父母有心理問題,那麼孩子的水果盆中就非常容易只剩下爛水果,因為彼得潘綜合症的父母會在孩子不懂事的時候,就把孩子人生中的「好水果」全部讓孩子吃完,也就是嬌慣。

每一次當我說不要太寵愛孩子,就會有人跟我說:「萬老師,我真沒覺得我特別寵愛孩子,你告訴我什麼叫寵愛孩子?」

如果你們家裡吃水果的時候,總是把最大的,最好的,最漂亮的水果給你的孩子,這就叫寵愛孩子;

如果你們家裡打掃衛生的時候,總是讓孩子閑著,大人在洗衣服,拖地,做飯……包攬了所有的工作,這就叫寵愛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不需要張口,你一看他,就知道他要渴了,餓了,累了……這就叫寵愛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吃飯的時候要用銀飯碗,銀筷子,而其他人都用瓷碗,這就叫寵愛孩子,而且是過度寵愛……

寵愛孩子就是讓他跟家裡的其他人不一樣,享受著比其他人更優厚的待遇,而這些優厚的待遇在中國的傳統中是給老人的,因為老人辛苦了一輩子,為家庭貢獻了一生的力量,所以這種優待是對老人的感恩,另外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老人家可預見的生命並不長了,就算是六十歲,現在據說在聯合國好象還當作壯年的人,最多不過再活20-30年,已經算是很長命百歲了,「可預見的生命不長了」意思就是說快要死了,「可預見的健康生命不長了」意思是說等他再老了,你想要給父母供養,求他吃下去,他也已經吃不下去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樣不待」當我們把家庭中最好的東西供養給父母的時候,就是為了讓這樣的遺憾和痛苦不發生,讓我們能夠在父母去世的時候能夠很好地告別——雖然難過,但是心安。

所以中國傳統家庭里最優厚的待遇必須要給老年人,這包含著我們對「責任」,對「承擔」,對「奉獻」的讚美和感恩,也包含著我們對「死亡」,對「分離」重視,以及對身邊所擁有的一切的珍惜、感恩,而不是陷入彼得·潘式的魔幻思維——相信轉世啦,輪迴之類的。

這會教育孩子面對生命,面對死亡,面對分離,而且正因為老人享受著優厚的待遇,所以父母也有機會教育孩子要學會負責任,學會承擔,學會奉獻,更為重要的是這其實是在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想要享受優厚的待遇,就要努力長大。

但是如果這種優厚的待遇給了孩子,就會造成孩子未老而先衰——他已經享受了不需努力就能夠享受的一切,為什麼還要努力?

父母剝奪了孩子努力的源動力,孩子為什麼要長大?不長大已經過得很好了,為什麼要長大?抗拒長大的最終極的手段就是自殺——死了就再也不會長大了,問題就不存在了。

所以有的孩子對生命非常憤怒,他們問「為什麼你要生下我」?因為於他而言,生命中所有能夠享受的已經享受過了,為什麼「我」要吃苦?為什麼我不能回到小時候?

不要告訴「我」大家都這樣,「我」不是這樣,「我」一直都跟「你們」不一樣,「我」用銀碗吃飯,而「你們」用瓷碗吃飯,這是巨大的差別,憑什麼現在要求「我」跟「你們」一樣?

等到年紀再大一些,他發現這一切都是必須接受的,茫茫無盡的痛苦擺在那裡,要考大學,要找工作,要生孩子,上了大學還會有跟同學相處的問題,工作了還有面對挫敗的問題,一堆的挫敗感,一大堆的問題……這一切有什麼趣味?他沒有被訓練過體驗成長的喜悅,他被訓練的是如何讓別人做,讓自己享受……於是處處都是痛苦,為什麼「我」要這樣活著?為什麼「我」要活著?

這才是被寵愛的孩子,在面對生活時內心的真實世界——父母和家人從他一出生就把他嬌慣成王子、公主,讓他生活在「象牙塔」里,然後在現實世界中他又被從天上直接摔到地上——如果是你,你會不痛苦嗎?而且因為父母家人的寵愛,也他們極為孤獨,他們早晚有一天會明白,這個世界除了父母以外,沒有人會寵他們的現實,而這種孤獨是極為深刻刺骨的,而且無力改變。

因此他們當然會痛苦,當然會很容易靠近死亡,而且關鍵是這樣的人會幻想著「死亡」是另一個「象牙塔」,讓他能夠逃避所有的痛苦,而這一切都是不當的家庭教育促成的,是孩子繼承了父母的心理問題,並發揚了這些心理問題的結果。

作為父母,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義務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果父母是彼得·潘,孩子就會非常危險,他會有更高的患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的機會,也有更高的選擇自殺的機會,中國目前心理疾病越來越普遍,跟「彼得·潘父母」有著極大的關係,未來心理疾病還將會有一個時期呈現井噴,這也跟「彼得·潘」長大成為父母有著極大的關係。

彼得·潘父母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孩子小的時候把孩子當成「布娃娃」,他們拒絕讓孩子長大,就象《小飛俠彼得·潘》里所描述的一樣,「為了不讓孩子們長大,所以彼得·潘經常讓孩子們餓肚子」,在現實生活中父母不能讓孩子們餓肚子,但是會用其他的方式來捆綁孩子,比方說給孩子全天候地穿著「紙尿褲」;比方說七、八歲了,過馬路的時候還會把孩子抱起來;比方說孩子一哭就給奶吃;比方說總是用很嗲很嗲的聲音跟孩子說話「寶寶你吃飯嗎?」……父母用「愛」來干擾孩子的成長,用控制來使孩子的心靈飢餓,無法長大。

我們都以為父母是樂意讓孩子長大的,事實上很多彼得·潘父母並不是這樣,因為孩子長大了,他的人生就失去了一個可以發泄控制力的地方,孩子就有了自己的主見,就不聽話了,彼得·潘父母對長大的理解是「聽我的話」,而不是「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成為他們害怕死亡,害怕失控,害怕自己好不容易在孩子身上建立起來的價值感消失。

最近幾年,我們國家虐待兒童的案例開始不絕於耳,這在十年或二十年前基本上都是歐美國家的戲碼,但是現在開始出現在中國,因為彼得·潘會虐待孩子,因為他們無法承受孩子長大,問題增加會映襯出的自己的無能感,挫敗感——孩子長大讓他非常憤怒。

所以現在很多年輕人的婚姻中總是出現老年人的干擾和控制,年輕人如果拒絕被控制,彼得·潘父母就會憤怒,爭鬥,因為他要釋放自己的挫敗感。

在《小飛俠彼得·潘》中描述:當彼得·潘發現彼得·潘軍團中的孩子長得太大的時候,就殺死他,而且沒有愧疚感。

前兩年有一個案例,父親要求出國留學的女兒必須給兒子買房子,女兒沒有能力實現老人的願望,結果女兒、女婿、外孫一家三口死於老人的斧頭之下的案例,就是最為典型的彼得·潘父母對待子女的態度。很多人覺得這是重男輕女的結果,是傳統文化的糟粕,事實上導致這個父親殺害女兒一家人的原因並不是重男輕女,而是他無法容忍他對女兒失去控制,所以才會遷怒到女婿和外孫身上。

在彼得·潘父母身邊,偶爾有的孩子會離開家——遠遠的,早早的離開家,慢慢成長起來,他們拒絕跟父母聯繫,拒絕被父母控制,當他們有了孩子的時候會反省,會改善,但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絕大部分人陷入對父母的憎恨中,然後在生活中重複著跟父母一樣的過錯,成為新一代彼得潘綜合症患者,他們和父母一樣拒絕成長,然後生活中的問題越積越多,挫敗感也越積越多,各種各樣的心理疾病就會爆發,最後對於某些人來說自殺就是逃避問題的終極手段。

「藍鯨遊戲」就是在這樣的心理前景下產生的——「彼得·潘」在全世界激增,這是二戰之後和平七十年,傳統家庭教育缺失的結果——大多數和平國家的經濟水平都在上升,人們有錢了,就有了時間和能力來寵愛孩子,結果第一代彼得·潘就產生了,這就六、七十年代的美國風行「嬉皮士」的心理背景。

當然,這也是中國現代社會老年人越來越暴躁,越來越「以老賣老」的心理背景——我老了,我就是老小孩了,我就有了小孩子一樣的自由,這樣的人其實非常幸運地生在中國,因為中國人有敬老的傳統。

前兩天看一個新聞,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太太,撿了一個小夥子的錢包,錢包里有兩千多塊錢,結果老太太把錢包還給小夥子的時候,理直氣壯地從裡面拿走了兩千多塊錢,給年輕人剩下了幾十塊錢……我隱約記得是這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下這個新聞。這是赤祼祼的搶劫,但是每個人都沒有辦法,「八十歲的老人,你能怎麼辦?」我記得文章里有人這樣講。

我突然想起孔子的話:老而不死,是為賊!

一個老年人,如果沒有要求自己成為年輕人的榜樣,放縱自己的行為,侵害年輕人的權益,甚至教壞年輕人,這跟「賊」沒什麼區別,這樣的生命也不值得尊重,因為這樣的生命帶來整個人類的墮落,相對於整個人類的墮落,相對於更多年輕的生命而言,孔子說「老而不死,是為賊」實在是非常客氣的說法,作為老年人應當以此為戒,以此來警示自己所剩不多的人生——如果你想讓別人尊重你,就得讓自己配得上別人的尊重。

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他看到這樣的世界,看到這樣的生命,看到這樣的人類,這樣的生活,看到自己將要承擔的那麼多的責任、壓力、痛苦,而且每一個人都可以任性,唯獨他不能……我能理解年輕人的悲傷、失望和憤怒。

我的個案跟我說:萬老師我特別希望我自己要麼就永遠別長大,要麼就一下子變成老太太,就是不想要現在的這個階段。

沒錯,這就是彼得·潘面對生命的態度——永遠是小孩子,即便老了,也是一個小孩子,當變老這個期望有點遙遙無期,又需要經歷那麼多痛苦的時候,死亡似乎就成為彼得·潘的一個足以承載著「魔幻思維」的出路——魔幻思維會認為死亡可以解決痛苦和壓力,死了以後就自由自在,沒有痛苦了——這只是彼得·潘人生中無數幻覺中的一個而已。

所以作為父母,如果你不想讓你的孩子參與「藍鯨遊戲」,唯一的選擇就是自己要努力長大,讓自己的人生成為孩子的榜樣,承擔自己的責任和壓力,也會看到嚴肅的真實生活,然後慢慢訓練孩子承擔他自己的責任和壓力,不假裝自己能解決孩子所有的問題,承擔自己的無力感,而不是突然把自己肩膀上的重擔一併壓在孩子身上,不是小的時候無比嬌慣,成為你聽話的「布娃娃」,而長大後又要求他象玩偶一樣符合你所有的希望,父母自己必須明白生活不是童話世界,而且「布娃娃」無法突然成為能肩膀能擔當的成年人。

那些參與「藍鯨遊戲」的這些孩子,其實他們都是已經受到了彼得·潘父母殘害的心理疾病的患者,想要解決這些孩子的問題,必須要解決父母的問題,因為父母是孩子生存環境的塑造者。

很多父母到了孩子患心理疾病的時候,只是想找人把孩子「治了」,而不願意承擔自己的責任,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情緒風格,拒絕承認自己有問題,或即便承認自己有問題也不想改變,這也是彼得·潘的魔幻思維,以為環境不變,孩子自己就能發生改變。這是不可能的,這是在做夢。

我記得有一個家長跟南山書苑的尚老師說:「尚老師真的,我特別愛我的孩子,為了他,我什麼苦都能吃,讓我兩脅插刀都行。」

尚老師說:「你整什麼兩脅插刀,就改改你的毛病你都不願意改,都改不了。」

家長默默點頭。所以沒事別吹牛,說大話,扯什麼「兩脅插刀」「什麼苦都能吃」之類的,就是讓自己的心成長一點,對孩子的教育就能改變一點,孩子患心理疾病的風險就會少一點。

彼得·潘父母教育出的孩子會有明顯的特點,有的人控制力非常強,這種人是「藍鯨遊戲」的組織者,他們非常擅於操控別人的人,言語也是機械的命令語氣,這就是彼得·潘假裝成領袖的狀態,因為沒有幽默感,所以言語機械,這種人是「彼得·潘軍團」的頭——小飛俠彼得·潘。

「小飛俠彼得·潘」不只是心理疾病,而是人格障礙+心理疾病。他們在生活中充滿了挫敗感,唯一擅長的就是操控,所以當他有機會去操控別人的生命的時候,這會讓他體會到自己的力量,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價值,感受到自我認同,但這種「自我認同」是自我欺騙的結果,是幻覺。

而遊戲的參與者——那些真正想要死亡的孩子們,他們其實是「彼得·潘軍團」的成員,是跟隨者,這些人已經不是第一次想死了,只是沒有勇氣去死而已,他們需要一個領導者來引導他們,指導他們,他們沒有獨立的人格,習慣於依賴別人做出選擇,而且又抱怨別人為他們選擇的結果,這讓他們在團隊中他們感受到了力量,感受到這些「領導者」在陪伴他們,但這是幻覺,他們被自己的幻覺欺騙了——事實上這些「領導者」不過是在藉助這些「跟隨者」的服從來體會日常生活中罕見的自我認同而已,「跟隨者」不過是「領導者」實現自我認同的道具而已。

在這樣的時候,兩者各自在自己的幻覺里,被自己愚蠢的幻覺欺騙著——一個想死,卻不敢死;一個想要證明自己的力量,生活中卻從來沒有機會去證明,正好找到一個有心理疾病的人,容易被操控的人……兩種人一拍即合,各取所需。

兩種人的共同特點就是挫敗——因為他們把人生這個果盆里漂亮、甘甜的水果吃完了,當然後面每一個都比前一個更「爛」一點,而且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更懷念那個最先吃掉的水果。

所以作為父母,如果你無法永遠把他當成「布娃娃」,就要要學會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他們認真的訓練,這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和尊重。訓練孩子去承擔生命的重量,這是尊重孩子成為一個人,而不是成為一個寵物,只有如此他才能夠長成一個人,而不是處處迎合別人,看別人眼色的寵物,而不是身體長大心靈卻沒有長的彼得·潘。

想要做到這一點,《論語》里有一句話代表著基本的態度:君子遠其子也。

我們現代的父母離孩子太近了,很多心理學家大談特談什麼父親在家庭中愛的缺失,什麼父母親密關係對兒童的影響,說什麼對要溫柔、包容、親密……等等。

我說句大不敬的話——全是幻覺,全是扯蛋。

講這樣的話,做這樣的研究的人對自己的父母都有諸多不滿,甚至自己本身就有可能是彼得·潘而不自知。

君子遠其子也。不是指男人,君子包括男人和女人兩種性別。君子遠其子也,是說要給孩子客觀的教育,因為人類看到自己的孩子很可愛,自己又有時間和精力,必然會寵愛孩子,就算是養條狗,也會抱著一起玩耍,更何況是孩子,但是距離太近最大的問題就「看不到問題」失去教育的機會,也會「感受不到美」陷入抱怨,過度要求,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父母抽瘋式的情緒化。

所以「遠其子也」讓我們可以跟孩子保持一個客觀嚴肅的距離。嚴肅地對待孩子的成長問題,教育問題,嚴肅地教會孩子如何生活,而不是把我們的幻覺加在孩子身上。

生命是嚴肅的,我們對待生命的態度也必須是嚴肅的。但是嚴肅並等於是虐待,不等於終日不苟言笑,而是該親密的時候親密,該支持的時候支持,但是該修理的時候也要修理,東北話說「小樹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艮糾糾」,話雖糙,理不糙。嚴肅地對待生命,保持有效的距離,不會因為過近而看不到問題,也不會因為過遠而失去親密。

另外,孩子相比親密感而言,孩子們更需要的是歸屬感,其實不僅是孩子,每一個人都需要歸屬感,歸屬定義了「我是誰」,有了歸屬感人也不會孤獨。彼得·潘是孤獨的,因為除了小的時候以外,就算是父母也不會再繼續寵愛他們,這種先寵愛後厭棄的感覺不僅僅是孤獨,還有寒冷,而且年紀越大越孤獨,越寒冷。

而人們之所以孤獨是因為心靈沒有歸屬,很多年輕人牛閃閃地覺得他只代表他自己,但事實上,任何人所代表的都不只是自己,而是代表父母,甚至於是代表整個家族上推三代。所以傳統的中國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教育孩子要「光宗耀祖」,要「光耀門楣」。

《中庸》說:「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意思是說要繼承了父母的遺願,講述著父母人生中優秀的生平,向父母學習,這會讓一個孩子找到歸屬感,不再感覺到人生的孤獨,讓他知道他的人生無論到什麼時候都有人在陪伴,即便父母不在世上,即便孤身一人,人生也不再孤獨,這樣強烈的情感上的連接是絕大多數的現代人無法理解的。

《中庸》還說:「序爵,所以辨貴賤也;序事,所以辨賢也」,這是說在祭祀「序爵」讓家族後輩明白什麼是貴,什麼是賤,「序事」是為了讓家族後輩明白什麼樣的人是賢能的,應當效法的。所以「序爵」「序事」就是為了讓一個人具備前進的動力,修養德行的動力,讓一個人肩膀上有責任,而肩膀上有責任就會帶來生命的重量,價值和意義——所有的苦都不再以為苦,那將成為自己人生的標誌、價值和資本。

當然也讓每一個年長者反思——作為一個人,你有什麼資格讓你的子孫後輩用如此隆重的方式來紀念你?在這樣的年長者反省,年少著追憶的過程中,每一個人的心靈都有了歸屬,都不再孤獨,當一個人不再孤獨時候,也不會選擇死亡,而且整個家族都會形成蓬勃向上的生機,每一個人都不敢懈怠,必須積極努力地承擔自己的責任,這樣的風氣下很少會有人患心理疾病,只有當家族傳承久了,人們忘記了祭祀本意的時候,心理疾病才會出現。

所以當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在反省的時候,整個國家和社會也就會越來越美好——「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如果我們用這樣的心,這樣的態度面對生命,面對子女的教育,孩子們怎麼可能去參加「藍鯨遊戲」?又怎麼可能去組織「藍鯨遊戲」?


推薦閱讀:

心理醫生三觀都是正的嗎?
為人父母居然不需要考試……真可怕
各位警察在出警時碰見沒素質人怎麼辦?
周圍的人都說我太消極了,怎麼才能變得積極一點?
如果你天性善良,請遠離這些人... ...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