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粉碎機 | 孩子,你到底有多少個敏感期?

敏感期,大概是蒙台梭利理論中,家長們最熟知,也是最被誤讀和濫用的一個理論。

今天的大綱:

  1. 敏感期的由來、定義及特徵
  2. 敏感期的隊友--吸收性心智
  3. 敏感期的種類
  4. 錯過了敏感期,怎麼辦?
  • 敏感期的由來。

敏感期雖然是蒙台梭利的四大理論基礎之一(四大理論基礎:四大發展階段,人類傾向,敏感期,吸收性心智),但是並不是瑪利亞·蒙台梭利博士本人的發明。

荷蘭植物學家Hugo de Vries在研究蝴蝶的生命過程中發現,蝴蝶剛破繭時,受到光的吸引,會爬到樹的頂端,因為樹頂端的葉子會比較嫩,適合它們還沒有發育健全的口器。然而,當它們逐漸生長,口器發育地很強壯之後,它們就不再受到光照的吸引,會從樹頂爬下來,因為此時它們可以吃老葉了。所以,被光照吸引的敏感期只持續在它們口器不強壯的時期,一旦不需要了,就會消失。

而且,動物的這種敏感性,人類身上也有。

  • 敏感期的定義:

敏感期是在特殊的階段(只存在於0-6歲),對特殊的事物特殊的敏感性

  • 敏感期的特徵,下面敲黑板:
  1. 敏感期只有在孩子剛出生的階段,即0-6歲之間發生,而同樣只在0-6歲發生的,還有孩子的吸收性心智(先按下不表,下一節會提到)。
  1. 敏感期是一種稍縱即逝的本能(Transitory Instincts),每個敏感期只會持續一段時間,在這個時間段中,敏感期作為孩子的內在導師(Inner Teacher),驅使孩子被環境中一些特定的事物吸引,做一些特定的事情,滿足自己敏感期發展的需求。

如果這個時間段,孩子的需求被滿足,那敏感期會戛然而止,孩子一些相應的能力會得到充分發展;而如果這個時間段,環境沒有很好地滿足孩子的需求,那敏感期也不會等你,相應的能力就沒有得到充分發展。

  1. 敏感期呈現一種出現-慢慢發展-達到頂峰-逐漸消失的狀態,而到一個時間點,敏感期會徹底消失。在敏感期峰值的時候,家長可以觀察到孩子一些很執念的活動:說話像唐僧一樣停不下來,一直處於活躍狀態永遠不斷電......總之孩子一直在重複一項活動,這些都是能夠觀察到的外顯的活動。

但其實在出現外顯活動之前,孩子就進行了內在的預備(Inner Activity)。孩子在進行內在預備的時候,大人覺得孩子什麼都沒做,但其實孩子一直在吸收環境,進行持續的內在預備。

  1. 幾個敏感期並不是單獨出現的,通常是幾個同時存在的。有時候一個敏感期結束,另一個敏感期會立即跟上,就像大自然給孩子安排的時間表。
  1. 敏感期在孩子身上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出現在孩子身上的時間也大概一致。蒙台梭利提出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敏感期的時間階段,是根據她對大量兒童觀察得到的一個「參考值」或者「建議值」,具體在每個個體孩子身上出現的時間,有賴於家長對孩子的觀察。而家長要做的,是腦子裡有一根弦在,當孩子出現某些方面的執念時,家長知道這個時期孩子可能處於某個敏感期,而之後通過觀察來給孩子提供恰當的輔助。

  • 敏感期的隊友--吸收性心智

提到敏感期,就不得不提到吸收性心智了,畢竟兩個特質是一起行動的。像敏感期一樣,吸收性心智是在孩子剛出生的前6年才具有的特質。

所謂吸收性心智,是孩子能夠在環境中毫不費力、不加區辨地吸收所有的事物

拿一個說過八百遍,但是很直觀的栗子,來比較6歲前後的心智形式。

6歲之前的吸收性心智就像照相機(特指膠捲相機啦),而6最之後的心智就像畫畫

區別呢,下面敲黑板:

  • 相機在按下快門的一瞬間,所有的畫面就會收錄進來,毫不費力;而畫畫的時間則是與畫面里的內容成正比的。

吸收性心智是毫不費力的吸收環境中的所有事物,厲不厲害?

  • 相機拍出的畫面,是不加區別的,所以不管是風景還是垃圾,都會出現在畫面里。而作為成人,則會加以區辨,只會把美好的風景放進自己的畫作里。

即吸收性心智是不加區辨的,不管好壞,而成人則會加以辨別和區分。

  • 相機按下快門之後,畫面就成型了,是沒辦法更改的。而畫畫的時候,則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增添刪減。

即吸收性心智一旦吸收了事物,就會把吸收的事物進行肉身化,幫助孩子進行自身的構建,奠定了人生的基礎。

在0-6歲階段,孩子的敏感期和吸收性心智是協同工作的。

以語言為例,如果吸收性心智會讓孩子去環境中吸收所有的語言,那孩子理應學會了人的語言,狗叫聲,裝修的聲音等等。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語言的敏感期會像一束聚光燈一樣,投射在一定的區域(這裡即是人類的語言),而聚光燈外都是出於黑暗之中。這個時候,語言的敏感期孩子會專註於人類的語言。

  • 敏感期的種類

敏感期的種類是最被誤讀的一部分。但是瑪利亞·蒙台梭利本人,只提出了秩序感、語言、動作協調、感官精緻化、細小事物的敏感期,而AMI又發展出了社會性行為的敏感期。

以下就介紹一下這幾個敏感期的時間段、特點、相互之間的關係。

而介紹的順序,也以時間及邏輯關係展開。

  • 秩序敏感期(Order),時間段:0-3歲,目的是建立內在秩序,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定位。

秩序敏感期出現的最早,很大原因是秩序敏感期為其他敏感期以及其他活動奠定了基礎。因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有賴於一定的秩序來展開。

秩序敏感期,體現在孩子對時間、空間以及事物之間關係的嚴格要求。因為這個時間,孩子需要建立有序的心智,並且在世界上定位自己。

對應到實際生活中,孩子會要求一致的一日流程,會要求東西擺在特定的位置,不能有變化,要求每天給自己洗澡的成人是同一個人,以及洗澡的時候的順序也是一致的

蒙台梭利在書中舉過一個例子:媽媽把外套脫下來放在手臂上,孩子哭鬧不止。大家都來安撫無果,直到蒙台梭利博士要求媽媽把外套穿回去。媽媽雖然心懷狐疑,但是照做。而當媽媽穿好之後,孩子立即停止了哭鬧。

另外,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喜歡做躲貓貓的遊戲,媽媽把臉捂住,再露出來,孩子會開心得不得了。借用老高的話,不是孩子有多喜歡你,也不是你長得多好看,而是孩子發現你的臉消失之後,還出現在同一個位置,就會很滿足很開心。

所以,秩序的敏感期不是無理取鬧,而是孩子敏感期作祟,家長通過觀察,如果發現孩子處於很執念的敏感期階段,可以採取以下措施,輔助孩子秩序敏感期的發展:

  1. 要在環境中設置清晰的秩序,讓家庭環境井井有條。

  2. 在特定的環境做特定的活動。例如在特定的環境中吃飯、睡覺、玩玩具。
  3. 設置清晰的一日流程,每天在特定的時間做特定的事情。而幼兒園清晰、整齊的一日流程,孩子就很喜歡。
  4. 家裡人對待孩子的方式也要一致。一人唱紅臉一人唱白臉的方式會讓孩子困惑或者練就一身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技能,不利於孩子養成規則意識。

孩子的秩序感養成,不僅能幫助孩子形成心智的秩序,還能幫助孩子安全感的養成。推己及人,如果你知道一天的安排,熟悉身邊的事物,就會對環境更有掌控感和安全感

下面是路易媽媽在加丁說關於秩序感敏感期的演講。

  • 語言敏感期(Language),時間段:0-6歲,目的是掌握語言。

同秩序感一樣,語言敏感期也是從孩子出生開始就出現的。人類的孩子比動物有更漫長的童年期,而相對於動物而言,人類不會說話、不會表達的階段也是異常漫長的。

但是孩子不會說話,並不說明孩子的語言不在發展。在語言敏感期的驅使下,孩子一直在吸收環境中的人類語言,而且孩子的內在也在進行預備,例如發聲器官的準備,嘴唇、舌頭、喉嚨等等。

所以,即便在孩子不會說話的時候,我們也要給孩子足夠的語言刺激。例如在給孩子哺乳的時候,跟孩子說話,會發現孩子在很專註地看著媽媽的嘴唇,而且能看很久,這個時候,孩子是被說話的時候嘴唇的動作以及媽媽的聲音所吸引。

那從孩子出生開始,就要給孩子足夠的語言刺激,給孩子豐富、正確的語言環境。

例如:在給孩子哺乳的時候,媽媽要專註,找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跟孩子說話,享受溫馨的親子時光;

在給孩子換尿布的時候,也要跟孩子對話:現在我要把尿布打開啦,我現在在撫摸你的臉,你的手臂,你的肚子,你的小腿,......;

在跟孩子說話的時候要用規範的、豐富的語言,不要用兒童語;

在成人跟朋友交流的時候,要讓孩子在場,雖然孩子還不能參與進來,但是孩子也會吸收你們的語言以及語言中包含的情緒和感情;

至於多語言的環境,如果想讓孩子掌握多種語言,如中文和英文。理想的狀態,是家裡有人的母語是中文,且對孩子只說中文;也有人的母語是英文,且對孩子只說英文。

全世界所有的孩子,到6歲的時候,都會掌握所處環境的語言,不管是複雜的拉丁文,還是簡單的原始語言。所以,要相信孩子的吸收性心智和孩子的內在導師--敏感期,儘可能給孩子豐富的語言環境和語言刺激,畢竟你給孩子多少,他就會吸收多少啦。

  • 感官精緻化敏感期(Refinement of the Senses),時間段:0-5歲,目的是構建智力。

0-6歲的孩子是感官的學習者,是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感覺來探索世界,構建智力。

在感官精緻化敏感期的驅使下,孩子喜歡去環境中看、聽、觸摸,這時候會發現孩子的嘴或者手根本停不下來。

關於感官與智力的關係,我們看一下智力形成的過程:

吸收性心智會讓孩子通過感官來吸收環境中的所有事物

敏感期會像聚光燈一樣照在特定的事物上,推動孩子進行選擇,專註於特定的活動

孩子將信息進行抽象,提煉出事物的本質,並且在心智中對這些抽象出來的本質進行歸類

在心智中儲存的信息,就會變成他智力的一部分。

所以感官精緻化的敏感期與智力的發展休戚相關。成人要給孩子設置豐富的環境,給孩子足夠的自由進行感官的探索。

  • 細小事物的敏感期(Small Objects),時間段:1.5-2歲,目的未知。

其實對細小事物的敏感期,應該算是感官精緻化敏感期的一個延展。細小事物的敏感期,即孩子在特定的階段對特別細小的事物或者不明顯的事物很感興趣,很喜歡觀察或者用手去感覺他們。

而此時,應該是在感官精緻化敏感期的巔峰的狀態,孩子會對大人可能都看不到的事物有興趣,而視覺和觸覺的敏銳度達到了頂峰。

此時,可能在你帶孩子出去散步的時候,他會蹲下來觀察螞蟻搬家;可能在你給孩子講繪本的時候,他對繪本某個角落的一個小小細節抓住不放。

而此時大人應該怎麼應對呢。拿蒙台梭利博士一個例子來說明吧。她書中提到一個日本的爸爸。在跟孩子出去散步的時候,孩子時不時地停下來觀察地上的蟲子和花草,而這個爸爸臉上十分平靜,只是靜靜地在一旁等著孩子,等孩子志得意滿地重新上路的時候,爸爸就會跟在孩子的後面繼續行程。

  • 動作協調敏感期(Movement),時間段:1-4歲,目的是協調動作,讓孩子能夠控制自己的大腦,自主做選擇和決定。

不管做什麼,我們都需要控制我們的動作。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可能還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身體,所以有時候會出現你跟他握手他打你一下,你靠近他他大力掐你的臉的現象。

但是孩子有動作協調的敏感期,會讓孩子很樂意去發展自己的動作控制,用大腦來控制自己的肌肉。

大腦與肌肉和神經是相互反饋的關係。動作協調的敏感期會督促孩子去環境中做一些事情,而大腦會指引孩子去做特定的事情,而雙手就會相應地擺弄一些物體。在這個過程中,大腦又會不斷反饋給孩子,告訴他做的怎麼樣。通過這個反饋,孩子就會不斷精緻自己的動作,人的動作也就會越來越精緻化。

作為成人,也要輔助孩子動作協調敏感期的發展。

當孩子去環境中觸摸和活動的時候,家長不要制止;

要給孩子提供真實的、有目的的工作,因為此時孩子內在發展的需要,會促使孩子對有真實目的的工作感興趣,例如做家務啦。家務勞動是最好的早教是不是?

  • 社會性行為敏感期(Social Behavior),時間:2.5/3-6歲,目的:獲得與他人相處的模式

時間上看,社會性行為的敏感期出現的比較晚,是出現在語言和動作精緻化敏感期的後面的。這是因為,孩子只有先掌握了語言,以及能控制自己的動作時,才能與人開展社交的活動。

另外,從3歲開始,孩子從無意識的吸收性心智轉變成了有意識的吸收性心智,也就是說,孩子從3歲開始,已經有了自我意識,會有意識地去模仿周圍人的社交方式,與人進行社交,而且尤其對於同齡人的社交很感興趣。

而這個時期,孩子還是通過模仿來形成自己的社交模式,所以如果你想讓孩子有禮貌,就不要對身邊的阿姨大喊大叫,要做好角色示範。

而這個時期,也不是大人教孩子要如何跟別人相處,而是要讓孩子進行足夠的體驗,有了足夠的經驗之後,能對自己的決策進行評估,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社交模式,並能為自己的社交決定負責。

  • 錯過了敏感期,怎麼辦?

現在的家長,往往處於兩個極端。

一個極端是,有的家長覺得自己在育兒上不需要什麼指導,隨心教育孩子,孩子也能發展的很好;

而另一個極端,就是極端焦慮。尤其是敏感期,在看過上述文章之後,有的家長會覺得,孩子已經過了敏感期,這個最好的機會窗口已經結束了,覺得虧欠了孩子。

而往往,最致命的,是後一個極端。

蒙台梭利博士說,人的發展從出生開始,就像在織一張巨大的網。而四大發展階段的發展,也是一環扣一環,後面階段的發展建立在上一個階段的基礎上。如果孩子錯過了敏感期的機會窗口,在0-6歲沒有發展充分,那孩子這張網可能會出現破洞,也沒機會重新再織一次(好吧這還是在嚇唬你們)。

而錯過敏感期,也不是相應的能力就沒得救了,通過努力,還是可以獲得一項技能的呀。像我從初中開始學習英文(好吧暴露年齡),雖然不能像孩子那樣毫不費力地掌握英文,但是通過記單詞、記語法、跟歪果仁交流,我還是順利地從英文系研究生畢業,現在也能順利地跟歪果仁交流以及寫字。

教育又是一個綜合的過程。人的發展不僅仰賴於0-6歲的敏感期,與基因、同齡人的環境等都有關係。

如果發現孩子已經錯過了敏感期,最壞的反應就是焦慮和虧欠感,因為你的這種焦慮會傳遞給孩子,影響孩子接下來的發展。在傳統環境下長大的我們,確實有這樣那樣的不足:比如我做手工就會手殘,有人樂感很差,有人語言組織能力不好。

但是每個人都是有閃光點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天賦和「弱點」,而正是這些天賦與「弱點」,才構成了獨一無二的個體。成人的角色,一直都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對於另外一個獨立個體的輔助。每個人都是赤膊戰鬥的獨行俠,要肩負獨立的責任,剩下的,就要看自己了不是么?

願每個人,都是各自夜空中,最閃亮的星

相關課程推薦

加丁學院在線課程

《蒙台梭利50節系統課程-完全版》

開放報名,現在報名就可以收聽完整課程。

資深蒙台梭利老師帶你

系統學習蒙台梭利

>>>點此報名<<<


推薦閱讀:

「隔代教養」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有多大?
小孩什麼時候開始學習外語比較好呢?
為什麼加法,減法,乘法都是從低位開始計算到高位,但是除法是從高位開始計算?
適合 0-12 個月寶寶的音樂有哪些?

TAG:蒙特梭利 | 早教 | 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