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輕小說地圖】·第一章.日本輕小說的底牌

本文由原作者轉載於輕之文庫專欄【第一卷】

閱讀原文:輕小說地圖·第一章.日本輕小說的底牌 - 輕之文庫 - linovel.net

輕小說。

Light Novel。

「這本小說好有趣啊!」

有人曾這麼形容。

「什麼?《日常系的異能戰鬥》要改編成動畫?很期待啊!」

有人曾這麼期待。

「如果要我說的話,只要看得開心不用在乎它究竟是什麼吧。」

他們的受眾願意這麼形容。

只是,到底什麼才是輕小說呢?

既然詞語可以像貴族圈定自己的領地一樣興起,那麼在領地之內的他們究竟在追逐些什麼呢?

究竟哪些人在看?

又有哪些人在寫?

現在這種興起於日本的小說也在中國生根了。面對著如此情形,伴隨著作者、讀者、投資者的目光,輕小說這顆樹正在成長。

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輕小說的本質?

飯要一口口吃。

先從頭講起吧。

01.愛書的國家

以前常聽生活在日本的朋友講,在日本的電車上大家都看書。這裡所指的書不是漫畫,而是多以字為主的書籍。不僅如此,在日本買書也十分容易,隨意走個幾十米就能找到書店,裡面有著各種各樣樣式的書。

日本人讀書的傳統由來已久。

從江戶明治時期開始,沒有科舉制度的日本平民百姓就保持著驚人的識字率,市民文化十分興盛,這個歷史傳統一直延續到現在。即使在高新技術發達的如今,手捧書籍在電車上閱讀的上班族依然有很多。

總而言之,這是個熱愛書籍的地方。

據《環球時報》記者觀察,日本人閱讀的書籍主要有三類:漫畫、教科書和文庫本。

前兩種倒好理解,可文庫本是什麼?文庫本是一種小開本的圖書,因為攜帶方便、價格便宜深受日本人喜愛。說得通俗點,就是以前大陸小孩常看的小人書。

這類書籍按尺寸多為A6大小,類似口袋書。隨手放在口袋裡,一點也不費勁。在日本印刷出版業格局佔據基礎部分的正是文庫本。

文庫本並非日本首創,但將其發揚光大的卻是日本。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日本出版商自發地推行閱讀運動,呼籲民眾多讀文化書籍。不過讀書也要花銷,也有不能隨時隨地閱讀的問題。於是岩波書店牽頭組建了岩波文庫。將書柜上那些價格昂貴的大部頭製作成便於攜帶的小開本書進行印刷,一時間銷售火爆。之後各個書店紛紛效仿,文庫本這種新型的書籍印刷模式便在日本國內推行開了。

文庫本在日本普及之後內容變得豐富起來。除了面向年輕讀者的漫畫和小說外,政治評論、企業管理、社會問題等各方面書籍應有盡有,像心理學、統計學、語言學、教育學甚至理工科的專業用書也不在少數。

至於日本ACG娛樂文化中最興盛的那一支——輕小說,它的出現是文庫本誕生五十多年後的事情了。而出版業對書籍銷售渠道和印刷方法的開拓嘗試,則形成了輕小說產業的真正基礎。

可以這麼說。

在文字內容產業高度發達的國家,優秀的銷售渠道與內容載體是根本中的根本。當年中國國內曾流行的《知音漫客》就連偏遠的四線城市報刊亭也能買到。以至於後來這一類原創漫畫雜誌在國內曾一時興盛。

這些都是依託於讀者基本需求所引發的文化發展結果,其本質大同小異。

那麼究竟輕小說是什麼呢?

02.自相矛盾的奇怪產物

幾年前曾有過輕小說算不算新文體的爭論。

說來說去一直都沒有結果。

總的來說日本輕小說有這樣的特點——有插畫、動漫設定和風格的元素多、多以文庫本為出版形式、題材十分廣泛且適合青少年閱讀。

它題材龐雜,各式各樣都有。

輕小說該以什麼文體進行寫作?什麼都可以。只要能夠滿足青少年讀者,什麼題材什麼類型都可以。這樣的信息說明對輕小說而言尊重讀者需求比題材類型更重要。

有些人說輕小說非要是一種未來可以改編成動畫、漫畫以及周邊一類的文體。也未必,改成電影的輕小說也有一些。

有些人覺得輕小說動漫元素多,也不一定。有些輕小說很偏向主流文學,寫得很大氣,沒有受過多少動畫的影響。

有些人稱輕小說就是有插畫的小說,這就更是無稽之談了。在日本的輕小說里,沒有插畫卻被認作輕小說的也有很多。

有些人說輕小說只用文庫本發行,可是依舊有很多輕小說是以普通單行本的方式發行的。

事實上,諸如輕小說的所有特點,幾乎都能從輕小說本身找出反例。也就是說,基本上能夠形式特點給輕小說做出歸類幾乎是做不到的。

由此便有你說它是輕小說它就是輕小說的笑話。

如此自相矛盾的書籍類型能叫類型小說嗎?

顯然不能。

03.少年少女們的選擇

別看現在的輕小說和日本動畫走的很近,好像是日本動畫產業的一部分,甚至是從屬。實際上完全不是這樣。在輕小說這個概念誕生之初,它與日本動畫產業完全是平行發展的關係。

輕小說源自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一批戀愛小說、科幻小說與奇幻小說匯聚在一些出版雜誌,由此漸漸形成。

當時雖然日本經濟發展迅速,但是伴隨而來的社會問題一直湧現。社會競爭激烈,貧富不均,環境公害,學生運動,不斷激增的社會壓力讓普通人的壓抑情緒愈發強烈。

日本主流文學中最重要的推理小說也藉由這個歷史特點完成了從本格推理向社會推理的轉型。相比本格派的注重解謎和詭異的故事與懸疑的氣氛,社會派推理則更注重對於人性的描繪與剖析以及值得思考的社會問題。

社會派在五十年代興起,七十年代幾乎統治整個推理小說界。甚至在推理作家圈有一種看法——不寫社會推理就沒有社會責任。

注重揭示社會問題,發出對於社會不滿之聲的寫作思想擊中了當時社會人的集體潛意識。人對於社會的不滿情緒也伴隨著這類小說發泄出來。

但是,社會人和青年人並不相同。

青年人多半在上學,也都處於相對衣食無憂的環境。他們對於現實社會的認識很模糊。但是社會大環境的改變同樣也是家庭環境、校園環境變動的條件。青年人同樣會感到壓力。不過,青少年缺乏社會閱歷也沒有踏入社會。他們對於壓力是缺乏明確認知的。

他們只是感受到了恐懼和迷茫,卻不知道這些情感從何而來。這點直接決定了成年人喜愛的小說類型和表達不適用於他們。

反過來去追求更加美好、更加符合自己心意的空想,這點直接反映在青少年小說中。那些有關戀愛、異世界、科幻未來、巨大機器人、改造人都是對空想生活的展望。空想是對抗現實的一種逃避和手段。輕小說用更適合青少年的方式來排解著青少年的生活壓力。

七十年代,日本社會各個方面都在上升卻已存有一絲壓力的影子。可以說日本的空想故事創作是從一場負面的壓力中誕生出來的。沒有對現狀的不滿,就沒有輕小說。

由此能夠歸納出一條結論,現代的娛樂文化所產生的一系列書籍概念——輕小說、網路文學、漫畫、動畫,都不是文學或類型意義的概念。

輕小說是一種代稱代號,它背後的意涵超越了小說類型、題材選擇、文學手法。它針對讀者的文化需求,用更加高明的技術來滿足讀者。

輕小說的形式題材會依據出版商對讀者受眾需求的考量做出相應的調整。也就是說除了讀者就是讀者。

沒有讀者的廣泛開闊,也就缺少了輕小說這個概念誕生的可能性。

04.爆發來自於無盡的悲劇

在日本輕小說既定風格成型之前發生過這麼幾件不得不提的事情。

一件,1989年《廣場協議》簽訂日元匯率飆升、房地產泡沫破裂後經濟整體崩盤。日本經濟消失的十年開始。

一件,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發生所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地震。

一件,1995年《新世紀福音戰士》開播。

這三件事對於輕小說之後風格的成型無比重要,我們先來逐一講解下。

首先日本經濟崩潰是一個過山車式的事件。

大家的退休存款、養老金損失大半,元氣大傷。至此之後日本失業率屢高,幾十年積攢下來的社會問題開始爆發。這裡大家也許對失業率的情況不太了解,我做一個簡單的比例關係便可。

失業率上升1%,每3億人口中就會增加4萬人的死亡人口。

之前日本因為經濟進步國民自信心大幅增加,他們在國際場合無論官方亦或民間都顯示著這種實力。有正面效應的同時,國民也對其產生了很多不滿。經濟一下子被打回原形,這不僅是財產的損失,也是對日本國民自信心的損失。

實際壓力、心理壓力都在空前放大。

這次事件前夕,對於ACG愛好者來說還有個小插曲——宮崎勤事件。當年這位殺人狂魔誘拐殺害了四名少女兒童,加之媒體一直對其動畫宅的身份渲染,一時間整個社會都遷怒於御宅族,給予了整個動畫產業一次打擊。

雖然打擊面多為同人色情方面,這仍然讓整個社會開始對宅投以異樣的目光並使其壓力增大。在這種莫名的壓力和恐懼下,有著宅屬性的青少年對現實環境有了抵觸和逃避的心理。他們對於現實中的人、事物、社會關係都不再關心。這種情緒開始走向極端化,在阪神大地震發生後轉向自暴自棄的厭世情緒。

在這次大地震中,政府的準備不足處置不當導致救援工作、協調指揮、物資配發等十分不順利,以至於整個日本社會都對政府的舉措感到失望。而在那些青少年心裡之前所認為強而有力的後盾如今這樣不堪一擊,由此造成的心理衝擊可想而知。

消極、壓力、厭世、無處可逃、無處可躲、無所依靠,家庭方面,新一代教育所存在的鑰匙兒童、缺乏關愛、人際疏遠的問題也在進一步暴露。

這個時候,身在GAINAX的庵野秀明帶著G社的全體人員做出了上個世紀日本TV動畫最後一部登上人氣頂峰的驚人之作——《新世紀福音戰士》(簡稱《EVA》)。

EVA這部作品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也對此可能存有偏見,覺得這只是部跳大神跳上癮的動畫。萬事皆有因,這部動畫能夠經久不衰、碟片銷量記錄極為可觀正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以其內容對青少年心理的詮釋為表現、對十幾年來日本動畫及其衍生的流行設定進行改造升級為形式向整個社會進行全力發泄、諷刺、控訴個人情緒。這樣才引發了此次驚人的爆發。

可以說,之後的動畫亦或者一類動畫或多或少都活在EVA的結果里。而輕小說的成型亦被EVA所引領的路數和方法所影響。誇張一些甚至可以這麼說,現在日本ACG製作者想做到的事情EVA已先一步做到。

這又給輕小說的發展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就說之後對輕小說設定以及故事形式有決定性影響的世界系。說起世界系也是很複雜的一個小說名詞,很多世界系的小說名作都是早期輕小說的名作。

簡單來看世界系的解釋就是「主人公(我)與女主角(你)為中心的小小的關係性問題(我和你),從他人輻射至社會,並與世界的危機及世界的滅亡等抽象的大問題直接聯繫,最終解決主人公心理問題的作品群。」

如果單從此點來看EVA簡直就是世界系的雛形甚至是完整的世界系故事。在此之後,輕小說的故事對世界系進行深入改造並將其娛樂化。

最終以《灼眼的夏娜》與其同時代同類型作品為臨界點,誕生了以美少女、校園舞台、不知名的陰謀、若有若無的愛情這些特質集合而成的成熟輕小說。

由此輕小說邁入了成熟的千禧年後時代。

05.先發育再融通

七十年代後,輕小說多以單小說的形式做發布。有比較熱門的輕小說改編動畫也是九十年代才有的事情了。

從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整整十年輕小說與動畫幾乎沒有聯繫,在之後才開始慢慢地有了關係。到二十一世紀的前十年,這種產業互補的關係才開始產生。

這裡並非是輕小說向動畫求援,動畫產業向輕小說產業求援反而更多一些。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日本動畫產量在逐漸提高。這是順應更多需求的結果。

但是一部動畫的製作時間遠不是這麼簡單就能縮短的。日本動畫是一張一張畫出來的,一秒動畫的張數在八張到二十四張不等,一集動畫的基本時長在二十二分鐘。

截止最近為止,一部動畫最低最低每集要用三千張畫,質量尚可要用每集六千張畫,預算充足製作精良則要八千至一萬兩千張畫不等。一位動畫師以張數核算工資,一位原畫師則以鏡頭數核算工資,日本動畫大多都要人力來完成。成本就擺在這裡,從以前到現在動畫的製作成本就一直在上升。

製作動畫所需花費的各項成本很高,加之動畫的市場在逐步拓展,能夠具備原創企劃能力且保證優質的動畫製作團隊又稀少。看出劣勢的出資方早就先一步優化了動畫構成結構。

之前漫畫的原作改編在構成中遠高於小說改編,後來動畫越來越多,需要的優質內容也越來越多。單一的原作構成改編自然沒辦法有效的平攤風險,所以出資方自然是不希望漫畫一塊獨大,想讓更多的小說遊戲都能夠加入到這個改編構成中。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小說是一顆發育完備亟待採摘的果子。從這個角度去理解,漫畫可以分為幼兒漫畫、少年漫畫、青年漫畫和成年漫畫,小說同樣可以以此分類。輕小說的範圍極限,便是為少年準備提供的青少年小說。

它廣泛的題材是適合青少年觀看的內容,確實能與漫畫平分秋色。至此,那批已然成熟的輕小說開始有了向動畫進軍的契機。

05年夏娜的TV版開始播出,06年涼宮春日TV版播出並引發巨大話題。「輕小說」這個名詞開始被大家廣為傳播。而至於它是什麼含義、如何界定分類似乎對於那群觀眾而言一點也不重要。

就像當年一位兒童給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遊》做辯護一樣——這個作品是用來感受的,不是用來分析的!

輕小說對讀者也是類似的觀感。

06.輕小說的定義

作為寫作的作者真的可以在重視感受的情況下寫出讓大家滿意的作品嗎?

一味強調感受,不重視輕小說的觀眾群,真的能夠寫出合乎讀者要求的輕小說嗎?

輕小說的定義真的對所有人來說沒有意義嗎?

不。

輕小說這個名詞是說給作者聽的。

它是一個辭彙、一個代號,可以變成其它任何名詞,只是為了廣泛傳播就用下去的代號。它究竟代表了什麼?究竟什麼才是輕小說?

輕小說是以青少年讀者為受眾,為其受眾提供退行逃避的空想世界,將青少年受眾的心理缺陷進行剖析,以此為依據把緩解受眾心理病情作為基本目標,最終達成心理治療效果為最高理想的小說。

現在,輕小說的大門開了。

由此而進。

在此之後,我會進一步梳理輕小說的特徵特點,將輕小說的表現形式逐步講明一點點深入,為作者提供更多解答。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幻想現動研」,微信號kskdk_acg。


推薦閱讀:

為什麼近幾年的輕改的水準在下降呢?
如何評價《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第十九集刪去原作中雷姆部分言論的行為?
這部作品被稱為業界的希望之光,講述了守護與希望的故事!
縱使日薄西山——淺談枯野瑛和他的《末日時在做什麼? 有沒有空? 可以來拯救嗎?》

TAG:轻小说 | 动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