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幻想了,根本就不存在什麼既輕鬆又賺錢的工作
研究發現,賺的越多的人,工作時間越長。加班不一定能讓你有錢,但想有錢,肯定免不了加班。
撰文 | Manolo
出品 | 網易浪潮工作室
如果說能有什麼比深夜裡,老闆的一封郵件更糟糕,那隻能是老闆的一通電話了。
無論是兩三點鐘還坐在電腦前,眼神空洞地敲打鍵盤,還是五六點鐘驚坐起,急匆匆奔向還沒幾個人的地鐵站,都很容易讓人變成哲學家,或者生理學家:「我每天忙忙碌碌,怎麼好像啥也沒幹?」「我是為了什麼?」「怎麼身上哪個地方又不聽使喚疼起來了?」
- 深夜加班 / Pixabay
此情此景,不禁讓人發問:過去的人們是不是也這麼連軸轉?
如果是,心裡能多幾分釋然;如果不是,那就要好好考慮經濟發展,究竟帶來了些什麼。總不能是越發展,越疲憊吧。
比較一下過去和今天的工作時間,順便還可以檢驗一個「源遠流長」的說法:每一代人都比下一代人努力,並且都不覺得上一代人比自己努力。
一代更比一代閑
世界範圍來講,人們要是覺得自己現在是加班狗,那為你們打下天下的祖輩們可能連狗都不如。
一篇2007年發表在《經濟史探索》的研究收集了1870-2000年間歐美各國工作時長的數據。統計結果表明:這130年來,每年工作的總時間在一直在下降。
1870年的時候,最勤快的是比利時,大家平均一年工作3483個小時,基本是全年無休,每天近10小時的無良老闆水平。最懶的英國人,一年干2755個小時,攤下來也是全年無休,每天7個半小時。如果每周休息一天,比利時人一天要工作11小時,英國人也要9個小時。
現在呢?工作時間和以前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還是拿比利時和英國說事,歷史上艱苦奮鬥的前者,現在一年只工作1547個小時,平均下來每天只工作4小時!英國稍微多一點,一年1653個小時。歐洲最勤奮的,反而是新聞報道里一直顯得很懶的西班牙人,一年工作1815小時,一天「足足」要工作5小時。
文章的兩位作者還比較了一下舊世界和新世界的情況。舊世界是歐洲的這部分發達國家,新世界指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
無論舊世界還是新世界,一百多年來,工作時間都從3000多個小時降到了不足2000個小時。這堆國家裡面,最拼的要數美國,每年工作1878個小時。
- 新世界(紅色)和舊世界(藍色)的年工作時間變化曲線 / 《經濟史探索》
不過,單單是比較一年的工作時間,未必能說明人們工作得很少。道理很簡單,現在人們的壽命比之前長了很多。
有句口號叫「為祖國健康奉獻五十年」,這個是近代才能有的宣傳,因為以前有很多人壓根就活不到五十歲。所以,除了比較一年內工作的時間長短,我們還得把眼光放長遠,看看過去,人們一輩子總共要工作多久。
經濟學家Moshe Hazan在《計量經濟學》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研究在美國的1840年到1930年之間,也就是鴉片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一個普通男性一輩子的工作時長。
1840年,一個普通美國男性從20歲開始,一輩子要工作11萬個小時。這是什麼概念呢?假如一年365天無休,每天8小時,干滿11萬個小時要差不多40年。基本就是20歲到60歲,雷打不動按時到班,周末永遠自願加班,堪稱模範員工。
- 圖中紅色的點是一個人從20歲到95歲,工作的總時間;藍色是一個人從20歲到70歲,工作的總時間。從左到右,代表了不同年代這兩個數字的變化 /《計量經濟學》
這個數字往後就一直在下降,和前面畫的歐美那張圖一致。將近100年時間,工作時間從11萬小時降到了8萬小時,少了差不多三成。
假如1840那位是模範員工,1930年這位就比較油滑了。還是40年時間,不但周末都不來上班,平時還要瞅個機會遲到早退,或者請幾天假。
拿出生命的12%來工作
中國的情況如何?可惜,我們缺乏那麼長時段的數據,主要是當代的研究,但足夠讓我們發現,我們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忙。
王琪延老師2000年發表在《社會學研究》的統計算了一組很有趣的數字:當時的一個普通中國城市居民,男性一輩子平均有621960個小時,71年;女性一輩子平均有648240個小時,約74年。
從搖籃到棺材的幾十萬個小時,工作占整個生活的比例比你我想像的要小。
男性的話,一輩子有12%的時間在工作,大概是75000個小時,比1930年的美國人懶,但比2000年的歐美還是勤快不少的。學習也要佔去人生的7%,差不多44000個小時。跟學習佔據生命一樣多的是家務活,也占人生的7%。
- 2016年9月27日,福建省泉州市黃山鎮,石神偉在佛教寺廟施工工地幹活 / 視覺中國
男女分工的差異,在時間分配上也體現得很明顯。
女性一輩子,花在學習上的時間也是7%,比男生多大概300小時。工作時間就要少很多了,只有58750小時,占人生的9%。比男性少的這3%,剛剛好是男女幹家務活的差別。女性一輩子要花10%的時間在家務活上,總共是64000多個小時,差不多是8年的時間。
因此,如果隨便找一個2000年時,住在城市裡的中國人,他/她的一輩子很可能是這樣的:學習差不多5年,主要集中在人生前半截,工作7年,養家糊口;家務活,家長里短柴米油鹽也佔去7、8年;除掉睡眠之類生活必需的活動,閑暇佔據了人生的三分之一,大概20年。
同時,他/她也要感嘆,自己比十幾年前清閑了不少。
以北京為例,一個1996年的普通北京人,每天工作時間要比10年前少77分鐘,差不多一個小時。而且這中間還經歷了單休變雙休,等於說每周少工作一天,但每天的工作時間並沒有增加。 另外,他/她還能少做半小時家務, 每天能多一小時有餘的閑暇時間 。
- 1996年,北京衚衕里正在閑談的大爺們 / 視覺中國
人們的工作時間其實是越來越少,閑暇越來越多——如果還覺得時間不夠用,問問自己的拖延症吧。
但最近的一些熱點新聞好像和這個結論不一樣。
部分企業搞了「996」制度:每天早上9點到晚上9點,每周6天。就算一年50周,這樣也肯定超過3000小時了。還有一個老是加班的好朋友和我說,不如以後搞成007,每天0點到次日0點,一周7天。
為什麼會有這些現象呢?
賺的越多人越忙
《經濟學雜誌》中有一項研究表明,收入差距和工作時間是完美正相關。下圖的橫軸是整個社會,排前10%的收入,是前50%的收入的多少倍,反映上層和中層的不平等;縱軸是一年工作多少個小時。
- 收入差距與工作時長的對比 / 《經濟學雜誌》
有些社會這個倍數很小,1.5左右,一年工作時間大概在1500個小時;有些社會這個數字超過·了2倍,工作時間就奔著1800、1900個小時去了。
不平等怎麼能和工作時間扯上關係呢? 這個事情,還要從技術進步開始,慢慢說來。
1993-2010年,美國中等收入的工作變少,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工作增加。一篇在《美國經濟評論》的研究表明,1980-2005年的歐洲收入曲線一樣是個U型:中間在減少,兩頭在增加。
- 1980-2005年歐洲的中等收入的工作變少,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工作增加 / 《美國經濟評論》
技術進步替代掉的崗位,和新創造的崗位不在同一個地方,是U型曲線的主因。中間的很多職位,比如屠夫、打字員、收銀員,現在都有新技術,來更好地完成對應工作。創造、改進或應用技術的崗位都會增加。
如果未來社會格局會從「橄欖」向「啞鈴」變化, 趕緊努力,跑馬圈地很重要。 以前做不到上層,還有很多機會去中層。中層減少以後,掉到下層的機會變大了。
另外一個因素,用凡勃倫的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清楚:「通訊方式的變化和人口流動,讓大家接觸到了許多生人。除了觀察他們展示的財物外,別無方法來來推斷他們的聲望和地位。比起閑暇,炫耀性消費的效用在增長,這是當下發展的趨勢。」如果不提示,很難想像這句話是100年前寫出來的。
- 最能體現炫耀性消費的就是奢侈品了。圖為 2017年04月20日,上海,姚晨出席法國奢侈品牌Longchamp新店剪綵,背後滿牆的奢侈品包 / 視覺中國
互聯網的發展加速了這個進程,眼界和慾望一同擴張。與其在假期時做朋友圈攝影大賽的旁觀者,不如努力奮鬥然後參賽。
一方面是收入格局變化,社會整體變得更不平等,這會讓那些比較有機會爭取高收入崗位的人更努力;另一方面是「滿地橫流」的物慾,接觸越多,越可能犧牲閑暇去滿足這部分消費。
這也能解釋近十幾年來的一個新趨勢,不妨叫「比你高學歷的,比你還努力」。
《經濟學季刊》中的一項研究描述了美國不同學歷群體,1965-2005年閑暇的變化。紫色線是四年制本科或者更高的學位,黑色和橙色是高中畢業,藍色是高中畢業以下。1985年以後,紫色線就和其它三條「分道揚鑣」了,這部分人閑暇反而越來越少。
- 美國不同學歷群體,1965-2005年閑暇的變化 / 《經濟學季刊》
這和整個大背景是吻合的。前面提到,中間的工作變少,兩端的工作增加。
類似的變化也發生在收入上:中間崗位收入的增速,比兩端都要低。工作時間方面,教育程度高的這部分人收入更高,近年來他們的閑暇越來越少,工作時間越來越長。前面提到過的,王琪延在2000年的研究,發現中國也出現了同樣的現象。
- 1980-2005年歐洲各層次 工作收入的變化,中層增長最慢 / 《美國經濟評論》
看來,之前大家曾經有幾十年的好日子:工作量越來越少,閑暇越來越多,還能享受各類家電帶來的便利和快樂,但新的技術,新的趨勢正在改變這一點。
不同群體之間,不僅僅是收入差距在擴大,生活方式也在拉開距離,收入和閑暇往往不能兩得。
俞敏洪每天早上六點起床,馬化騰長期十二點不下班,任正非直接在辦公室里放了一張床,丁磊每天工作16小時以上……知道為什麼他們是老闆了嗎?
點擊閱讀公眾號原文:別幻想了,根本就不存在什麼既輕鬆又賺錢的工
搜索微信公眾號 浪潮工作室(微信號:WelleStudio163),查看更多。
同時歡迎關注浪潮工作室機構號@網易浪潮工作室
參考資料:
王琪延. 中國城市居民生活時間分配分析[J]. 社會學研究, 2000, 4: 93.
王琪延. 中國人的生活時間分配[M].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0.
Aguiar M, Hurst E. Measuring trends in leisure: the allocation of time over five decades[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7, 122(3): 969-1006.
Bowles S, Park Y. Emulation, inequality, and work hours: Was Thorsten Veblen right?[J]. The Economic Journal, 2005, 115(507): F397-F412.
David H, Dorn D. The growth of low-skill service jobs and the polarization of the US labor market[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3, 103(5): 1553-1597.
Hazan M. Longevity and lifetime labor supply: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J]. Econometrica, 2009, 77(6): 1829-1863.
Huberman M, Minns C. The times they are not changin』: Days and hours of work in Old and New Worlds, 1870–2000[J].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2007, 44(4): 538-567.
Goos M, Manning A, Salomons A. Explaining job polarization: Routine-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offshoring[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4, 104(8): 2509-2526.
推薦閱讀:
※美國最讓人不解的是什麼?
※上天不公,還是你對於生命不夠尊重?
※Magic2即將發布,手機的人工智慧會有多牛b?
※日本右翼已瘋,有事燒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