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正步歷史:俄軍閱兵走的正步和解放軍有什麼區別?
來源:看軍事APP
地址:文章鏈接
72年前的今天,德國無條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重大勝利。各國最近都舉行了盛大的勝利日紀念活動,最著名的便是俄羅斯勝利日大閱兵。2015年的70周年勝利日閱兵邀請了各國代表隊參加,各代表隊的正步大相徑庭,各有特色。今天就來說說正步的歷史,盤點各國的正步。
直到現在,許多人仍然錯誤地認為正步起源於蘇軍,這種觀點主要是由於我國長期受到蘇聯軍隊影響所產生的。其實,正步真正的誕生國是法國。18世紀90年代,拿破崙執政的法蘭西第一共和國軍隊屢戰屢勝。按照慣例,勝仗之後必然要進行閱兵儀式,不過在閱兵儀式上,步兵方陣卻始終表現得無精打采。拿破崙觀後頗為不悅,訓斥下屬必須想方設法要使步兵在來年閱兵的時候威武雄壯起來。
將軍們冥思苦想,但始終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使得他們突然發現:鵝走起步來趾高氣揚非常氣派,因為鵝走路時昂首挺胸,且膝蓋不彎曲。將軍們終於抓住了「救命稻草」,於是在隊列中嚴格要求士兵們伸腿前行時要膝蓋不彎曲的「踢」出去,同時手臂大幅度用力擺動。待到再次閱兵時,新的步伐令拿破崙振奮不已,連連稱讚。當他高興地問這是一種什麼步伐時,將軍們靈機一動,齊聲說是「鵝步」,英文為goose step。此後「鵝步」就成了步兵隊列的標準叫法,閱兵踢「鵝步」逐漸演變為「正步」。
可笑的是,當拿破崙終因戰敗被流放後,法軍再也不走正步。但是正步卻在歐洲的其他很多國家被發揚光大了,尤其是當時法國最大的敵人普魯士,更是將其作為自己士兵隊列訓練的重點。後來,當「鵝步」在全世界傳播開來時,很多人都認為這是普魯士人的發明,而不知道它最初是法國人的驕傲。
再看非社會主義陣營的正步行軍。美國士兵沒有「走正步」,在通過觀禮台的時候雖然整齊瀟洒,但只是普通的行軍步伐。美國大兵們有著自己的看法:「我們軍隊已經足夠強大,那些走正步的德國都被我們打敗了,為什麼我們還要學習走正步呢?」
英國學習了德國的鵝步,形成了所謂的英式正步,他們把這稱之為「皇家海軍式」,特點是手臂抬高到與地面平行,向前揮臂不彎曲,步伐較慢,幾乎一步一頓。在香港回歸時,中英兩軍截然不同的走路風格給國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而香港警察檢閱等儀式直到現在也習慣走英式正步。
印度、巴基斯坦等大致都是沿襲英式正步。不過,印度各軍種的步伐姿勢千差萬別,常誇張地揮臂抬腿。好玩的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在邊境換防時均採用誇張地正步行進,頗有一較高下的意味。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來重視正步走,是解放軍隊列訓練中的一項重要科目。然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正步卻是在建國後才有的。如果仔細看開國大典閱兵的歷史鏡頭就會發現,當時解放軍各兵種並沒有統一的隊列行進標準。中國海軍歷史上受英國影響較深,因此海軍方隊走的是類似英軍的高擺臂大齊步;而陸軍沿襲的則是國民黨軍的小幅正步。解放軍目前的正步規範姿勢,是蕭克將軍和劉伯承元帥親自製定的。1950年,根據中央提出的軍隊要統一紀律的要求,時任軍訓部部長的蕭克組織有關人員著手編寫隊列條令。中央軍委研究認為,蘇式正步不適合中國軍人,決定放棄蘇式正步,蕭克決定採用劉伯承司令員親手制定的步兵操典。這套步兵操典正是以德軍正步為模板,並借鑒蘇聯的經驗,加以改動,主要是增加了手臂的擺動,將步幅調整適合中國人的體型。1951年國慶閱兵,正步的基本動作正式開始使用。
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正步主要用於分列式和其他禮節性場合。標準「中式正步」的描述如下:左腳向正前方踢出約75厘米(腿要綳直,腳尖下壓,腳掌與地面平行,離地面約25厘米),適當用力使全腳掌著地,同時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伸直貼於食指第二節;向前擺臂時,肘部彎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內稍向下,手腕下沿擺到高於春秋常服最下方衣扣約15厘米處,離身體約10厘米;向後擺臂時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側距褲縫線約30厘米。行進速度每分鐘110-116步。
經過一段時期的發展,解放軍的正步逐漸具有了濃郁的中國特色。我們並沒有像朝鮮那樣把正步變得更「鵝」,也沒有像俄羅斯等國那樣傲慢的仰起頭,而是突出體現了中國軍人嚴謹、威嚴、勇敢的風格,而女兵方陣在以後的每次閱兵中更是為正步注入了青春靚麗的氣息。解放軍通過正步向世界表達我們開放的姿態與捍衛和平的勇氣,這一點已經遠遠超出了正步本身的範疇。推薦閱讀:
※美智庫:解放軍越來越強,軍事基地要不保了
※如何看待: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中國軍隊里的黃臉盆是否有廣泛的應用空間?
※如何評價陳毅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