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UCL視角探視:建築性的「敘事延伸」
此篇Portfolio+專欄,康石石將在《通讀三遍,藝術作品集中「Mind Map」再無問題!》中通過Mind map與大家探討建築設計如何發展思路基礎之上,進一步發散同學們的思維,嘗試帶領同學們摸索到什麼樣的事物、話題內涵「建築性」——具備設計發展潛力,可從中提取出建築概念使其發展為出眾,具有鮮明觀點、個性的設計項目。
發掘哪些事物作為自己靈感的collection,基於同學們的愛好、觀察和質疑,可以通過mind map的形式去發覺、探索。接下來,同學們面臨的問題是:當我們發掘自己尋找到的collection,或者查閱更多的資料發散思維時,往往伴隨著大量的信息和參考,一定會經歷很多有趣的內容,荒誕的內容,可是這些僅僅是一些文字、情節或者圖片嗎,我們該如何發掘不同內容、不同話題、不同故事背後的隱藏情節,找到關鍵點去發展你的概念或激發你的創作,汲取它成為自己創作靈感與思路的一部分?
同學們會很迷茫
康石石今天嘗試以UCL的視角
帶大家清除這片未知空間
本期專欄會稍難理解,同學們閱讀時需打開腦洞
但若能從中得到啟發,便是極大收穫
如果你的Dream School恰巧又是UCL
......
建築性——設計靈感的來源,思維發散的起點
建築性
建築性是搭建於「事物與建築」之間的相通共性
如果事物的某些特性能夠與建築發生聯繫
便可成為同學們發展設計概念的起點
這些建築性的詞語可以圍繞在:
1. 某個系統或事物之間的關係(撞擊,感應)
2. 促進事物發展的策略或行為(藉助、協同)
3. 對某個對象的治理(隔離、壟斷、驅散、封存)
4. 某一種反應或反饋(反彈、震動)
5. 基於時間的,變化的過程(侵蝕、融化、播種)
6. 能量或形式的轉化(吞噬、焚燒)
7. 等等,不局限於以上
在研究中,具備建築性的詞語,比如某些故事和事實可以引出我要做「什麼」,怎麼做,要創造了什麼新關係。
比如,我對稻草人感興趣,那麼如何去發掘建築性?我們可以通過尋找關係。稻草人和風是有關係的,稻草人的旋轉需要藉助外力——風,他的運動可以用來驅趕鳥雀,防止鳥雀偷食糧食。所以,可以將這一套關係歸納為一種藉助自然能量運動的「防禦體系」,藉助外力的「軀趕」是從稻草人引出的重要的帶有建築性的關鍵詞,這就是可供同學們萌發建築概念的具備建築性的事物與關係。接下來,同學們的項目很有可能圍繞「軀趕」展開,下一步就是結合場地(Site)考慮軀趕什麼等一系列的問題。
再舉一個例子,比如當同學們閱讀一本小說時碰到了「動物標本剝製術」,它引發了我們的興趣,會好奇什麼是剝製術,怎麼做的。我們進而調研,在維基中查到:「剝製(Taxidermy;源於古希臘語,意思是「皮膚的排列」)是一種將已死亡的動物(特別是脊椎動物) 透過泡製、剝皮、填充及上架等步驟來保存並展覽的標本製作技術。 被保存的可能是狩獵的戰利品、心愛的寵物或純粹作展示用途(例如:科研用途、物種鑒定等)。甚至很不幸地,過往19世紀初期歐洲殖民非洲大陸之時,一些非洲土著戰士亦被當作戰利品而被剝製成標本。」當調研至此,每個同學們都能從以上文字中挖掘自己的關注點,並提取出自己的概念,比如「排列皮膚」、「剝皮」、「填充」和「保存」,然後下一步又會開始思考,排列哪一種皮膚,哪種方式保存,在哪裡實現等。
基於這個概念和關係的提煉,我們可以發掘一些驚人的、有野心的辭彙反映並轉換到建築,然後發現一個新的場地去尋找新的未知或者對象來施展你的概念。但還有一些故事和事物不會讓人上來就發現其明確的建築性,但它存在著一種「美好」的事實,讓人追尋著這個完整的軌跡繼續發展,這個軌跡我們稱之為「敘事」。
敘事性——由始至終,有血有肉的設計邏輯
整體而言,「建築」在什麼情況下誕生的(背景),它的概念是什麼,對象是什麼,研究了什麼,發生了什麼,最後實現了什麼。同學們可以依照這個有原因有結果的次序思考你的建築邏輯,可以說narrative是一個線索,是一個表達邏輯。narrative一定具有話題性,事件性和現象性。
敘事的發展可以源於:
1. 曾經美好的願望(召回曾經遺失的美好)
2. 曾經這個地點的存在或用途(遺迹的消失,如北京的慈雲寺)
3. 曾經發生的正面的或負面的事件和行為(馬肉風波)
4. 曾經某個人或組織已經實現或者未實現的的努力(拿破崙攻打俄國失敗)
5. 當地長期或短期的問題(遺傳病)
6. 當地的傳說風俗(百鬼夜行),特殊科學(鍊金術)
7. 等等,不局限於以上
在2010年 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的Unit 19的開題很有意思:在1984-85年Peter Wilson和他的學生通過調查完成了一份名為』The Clandboye Report』的報告。如今,25年後,Unit19把地點轉移到Hedingham城堡,要做一份』 Hedingham Report』,這正是藉助前人的一些記錄和研究,轉換地點來繼續自己的設計。這就是敘事性的一種。
我們再講一個案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The World』s End(世界盡頭)這部電影,電影講述一個年屆不惑的蓋瑞·金整日酗酒無所事事,突然間想起20年前剛畢業的和其他四位好友一起引以為豪的事——五人一夜更換十二個酒吧喝到爛醉。於是相繼找來如今已經有了各自家庭和事業的幾位好夥伴。他們相約返回故鄉紐頓哈芬,試圖再次找回通宵的快樂時光。然而當他們回到小鎮卻漸漸發現小鎮的不正常……所以當你發現曾經的慾望的時候,你就會順著這個思路繼續你的慾望,這就開始了你自己的敘事。所以說敘事不是空想,是有依據的和參考的,是與歷史敘事平行發展的。
這些故事告訴我們現實已經建立了,是如何建立的,在這些故事的基礎上,重新思考新的現實的建立。更確切地說,一些文字提出了敘事的前提和可能,甚至提前構架了場地、概念、參與者的發展邏輯,是不是可以利用這個構架,來繼續「製造」你的故事,新的背景,新的概念,新的對象,新的研究,新的發生,新的實現。整體而言,敘事narrative是一種構建現實的方式。有點接近寫小說,寫懸念,寫前因後果,寫故事的發展脈絡,其實narrative有點像給自己找一個原因來發展你的建築概念。
下面康石石以庫哈斯《Exodus, or the Voluntary Prisoners of Architecure》為例,看庫哈斯是如何在概念性的基礎之上通過敘事性手法進行設計延伸並最終具象化為建築項目。
項目概述
作者:未知
出處:庫哈斯:「逃亡,或建築的自願囚徒」
1972年,庫哈斯和曾格利斯一起參加了義大利《卡薩貝拉》(Casa Bella)雜誌舉辦的題為「有意義的環境」的設計競賽,他們用了一星期的時間完成了一份名為Exodus, or the Voluntary Prisoners of Architecure(「逃亡,或建築的自願囚徒」)的設計方案。在此方案中,他們假設倫敦被分成了好的一半和壞的一半。如同在東、西柏林之間發生的故事,位於壞的一半的居民開始向好的一半逃亡。最終這些逃亡者卻悖謬地發覺,正是他們自己成為了好的建築的自願的囚徒,庫哈斯和曾格利斯的設計由強加在舊城之上的連續的方格狀的巨大街坊組成。每個格子內都安排了不同的活動和內容,如接待區、中心區、慶典廣場,敵對公園等等。他們用寓言式的筆法描繪了這些區域內的不同場景和由「壞的一半」而來的居民抵達「好的一半」之後的命運。這個方案由同等重要的圖紙(設計圖和拼貼)和文字敘述兩部分組成,文字部分相當於電影劇本,庫哈斯關於「生物學轉換學院」的文字中模仿了超現實主義畫家薩爾瓦多·達利的自傳《薩爾瓦多·達利的密秘生活》中的寫作方式。此外,在關於「浴室」這個區域的圖紙中,庫哈斯用他參與編劇的荷蘭影片《白奴》中的鏡頭拼貼成其中的場景,庫哈斯和曾格利斯在這個方案中表達了他們對當時的先鋒派建築實驗中對新形式的不顧一切的追求和烏托邦幻覺的懷疑。
順著庫哈斯的案例《Exodus, or the Voluntary Prisoners of Architecure》,康石石幫助大家梳理「建築性」與「建築敘事」之間的相互聯繫:
庫哈斯在案例中的敘事思路非常清晰,他的假設(倫敦被分割為好的一半與壞的一半)是此項目的敘事開端,是故事的起因,之後發生了一系列居民由壞向好逃亡的情節,而庫哈斯的概念便是在倫敦的正中央「強加阻隔」,在阻隔中創建新的城市文化,「強加」便是一個具有建築性的詞語。
所以,
建築性
接近建築概念,存在於事物間的關係
不一定帶有意義和目的
發掘事物的建築性可以引發建築思考
通過研究事物內外的邏輯關係
逐漸圍合出建築概念
敘事性
接近事實陳述,接近事件,接近線索
帶有意義和目的
幫助概念引入到場地發生作用
串聯起概念,歷史,參與者,事件,行為,強調起因結果
以上,望有啟發
———————————————————分割線———————————————————
康石石現已推出個人微信公眾號——康石石(kang-shishi)
除每周二、周五發布專欄文章外,康石石公眾號將每日推送1-3篇文章,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盡解答,敬請關注
訂閱方式:微信搜索 康石石 即可
推薦閱讀:
※作品集該怎麼做好?平面設計、插畫繪本方向。?
※issue 上的作品集良莠不齊,如何找到優秀的?
※純藝&雕塑|從古錢幣到畢加索,關於雕塑的正史和野史
※類似這樣的珠寶作品,請問如何用Rhino建模,請問有什麼簡便的方法嗎?
TAG:建筑设计 | 作品集portfolio | 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