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空回顧了一下過去6年的養育
看過的所有電影中,最喜歡的一對母子就是苗翠花和方世玉。
兒子今天去樓下的理髮店理了個髮型。生這個兒子快6年了,頭一次發現他居然可以這麼帥!這麼帥!
就在上周,他終於同意去理髮店理髮了,今天,他二話沒說地履行了自己的諾言,果斷地告別了我給他理髮的歲月。在過去的6年里,我這個從不研究理髮技巧的蹩腳理髮師只是定期用剃頭刀一推推到底,把他的每根頭髮都弄短到6毫米或者9毫米。現在對比一下,還真是頭髮有節奏地長短不一才比較好看。我的同事們說的是對的,髮型真的很重要哇。
你一定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到6歲了才第一次進理髮店,難道不是應該從3歲或者更早就把理髮這個任務交給理髮師嗎?
原因並不難猜測。很簡單,他不!肯!去!
與此類似的事情還有超多。不肯自己吃飯、不肯自己背書包、不肯自己走路、不肯出門玩、不肯去別人家、不肯吃青菜、不肯收拾玩具、不肯跟別人分享、不肯早點睡覺、不肯睡午覺、不肯自己在小床上睡覺、不肯去幼兒園吃早飯、不肯刷牙、不肯放下Ipad、不肯學游泳……這個關於「NO」的句子,可以一直列一直列。
我把他所有的NO分成了三類。
第一類,截止到現在,過去一直NO的事情已經自然轉變成了YES。比如,理髮、自己背書包、出遠門、自己吃飯、按照約定的時間放下IPAD、跟小朋友們玩(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兒子曾經十分害羞和膽小,幾乎沒有social的慾望)、游泳等。
第二類,截止到現在,還在一直NO的事情。比如,不肯收拾玩具、不肯跟別人分享、不肯吃青菜、不肯早點睡覺、不肯睡午覺等。
第三類,截止到現在,似乎有轉變成YES的跡象,或者在大人的提醒下以及他心情好的時候也會有時限地轉變成YES。這個就多了,比如,刷牙、去幼兒園吃早飯、在小床上睡覺等。
對於他所有的NO,我都是有我的態度和傾向。理髮、背書包、社交這些事不願意就算了。但晚上早點睡、上幼兒園不遲到這些事,我是會強烈要求他必須做到的。游泳現在不想游我也不會強迫,但我是不會放棄要他游泳的念頭的。
他也會對我的這些態度做出回應。最有意思的是,大部分我曾經非常擔心但是沒有極力去推動,而是以一種「你隨意就好」的態度「敷衍」的,現在都在自然地往好的方向轉變。而我極力推動的,早睡、刷牙等,他也在半推半就。
我在推動的時候當然會跟他講各種道理,之前他要麼聽著,要麼就直接NO。現在就會在說NO的時候大聲跟我辯論,調皮搗蛋時我倆甚至都會拿出暴烈的脾氣對吵,我要把你的屁股打爛這樣的話我也是經常說的(這裡必須捂臉),他也會針鋒相對地說我也把你的屁股打爛。等等。
我深深地感覺到前6年的育兒理念與我們大人價值觀的各種無意識地植入,已經基本塑造出了一個這樣的兒子。這偶爾會令我產生一種歲月不復的惆悵感。
我清楚地看到他的性格與三歲時是多麼的不一樣(差不多完全反轉),我也會以此類推,相信反轉不會停止,未來他的性格一定會繼續變化,這些變化也都將與我和我們的家庭密切相關。
同時,我也非常欣慰,孩子生來就擁有的主動性保持得不錯。經常面對一個脾氣暴燥的媽媽,兒子能一直堅持他想堅持的(也逼著我不斷反思我提出的要求是否存在問題),但凡他主動做到的,比如不玩ipad了而是出去玩,都是他想那樣去做,不是來自我們基於各種完美的標準而對他施加的他並不認同的強大壓迫(當然,偶爾我們也是會反覆或者嚴肅地提醒一下)。他基本不會因為我這個媽媽的權威而壓抑自己的想法。或者說在他接受了我是一個脾氣不好的媽媽這個現實之後,他該怎樣還是怎樣。用我媽媽的話來說,孩子沒有情緒積壓,再不愉快的事情,轉眼就好。是的,我們終於可以準備一起談談人生了。
大局觀:育兒的環線圖
從孩子出生到成年,都是一個自我探索並適應世界與應對父母、老師和社會提出的各種要求的過程。在我的老家,我依然看到父母們無所顧忌地向孩子提出自己的各種要求。要求他們三歲會自己吃飯,四歲會寫字,不要隨便問問題,總之一切聽媽媽的。在北京,包括我自己,很多父母又在執行另一種完全相反的育兒策略,就是鼓勵孩子自由探索,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把父母的各自功利性要求放到最低(不會沒有,只是降低)。
不管哪種育兒策略,從整體上來看,都存在這樣一個環線圖。
A,父母提出要求。
這些要求可以簡單分為兩種。一種是保證孩子生理需要的要求。一種是幫助孩子追求更高人生價值的要求。
B,為這些要求賦值。
這些要求都很微妙,從程度上來看有非常強烈、一般強烈、不強烈和有要求但是你做不做得到我也無所謂。
C,執行要求。
讓孩子對這些要求說YES的方法有很多種。遊戲力、類似PET的共情、喋喋不休地說教、打、語言暴力、冷暴力等等。
D,根據執行效果再作用於A。
對執行以上方法後的結果進行反思(大多數時候這種反思是無意識的),然後根據反思調整我們的要求或者加大某些要求的執行力度。
A的關鍵在於層次性。
B的關鍵在於父母的自我認知。
C的關鍵在於技巧。
D的關鍵在於靈活。
就A來說,我們對孩子吃喝拉撒睡玩方面的管理都是保證孩子基本的生理需求。在此基礎之上才會有更高人生價值的期望,比如帶孩子去旅行豐富他的視野、要求他吃更多有營養的食物、帶他上早教班開發他的天賦、給他買畫筆讓他畫畫、給他請專業老師教他彈琴等。
就B來說,A中父母提出的每一個要求或者每一個育兒規劃在父母心裡的分量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覺得3歲學鋼琴是必須要好好執行的,但有的人就覺得3歲學鋼琴去玩一玩打發時間就行了。有人覺得午睡是必須的,有人覺得睡不睡無所謂。
不僅如此,隱藏得更深的是,在這些要求背後,父母希望培養孩子的某些品質、能力(專註力、共情力、社交能力等)或者說預防孩子可能出現的壞品質的分量也是不一樣的。比如當孩子喜歡隨手打人時,對此尤其在意的父母就會在出現這種情況時非常敏感,並且有可能在孩子還沒有伸手打人時就曲解孩子的意思。但有的父母就覺得這事不算個什麼,會打架的孩子才棒呢。有人覺得幼兒園一定要千挑萬選,有人就覺得差不多就行了。等等。
對讓孩子做或不做某一件事情來說,一萬個父母有一萬個自己的標準,是標準決定了他們對某件事情的態度是強烈還是一般強烈還是無所謂。而最麻煩的是這個標準常常沒有簡單的好壞之分,只有高低之分。這個高低又來自父母自己的受教育程度、從原生家庭中遺傳的和習得的性格,以及自己的獨特經歷。
我經常在育兒群看到大家在討論一件事,有人覺得這件事對自己簡直太重要了,有人就想不通這件事哪裡重要了。焦慮者與圍觀者,看似在討論一個問題,其實大家根本不在一個對話頻道上,甚至永遠不可能在一個頻道上。所以最有用的做法是順著話題往自己的成長歷史上反推:我為什麼跟別人的想法不一樣呢?
我想,再理智、再溫和、再包容的父母也都避免不了將自己的價值觀投射到育兒的點點滴滴中去,或者說都不可能沒要求。因為沒有人是沒有歷史的,只要有歷史,歷史就一定會干擾現在。
就C來說,越是強烈的要求,父母越容易採取極端手段。但是最可怕的並不是要求高,而是對所有的事情都要求高,並且要求孩子立即做到,於是不得不在所有事情上都採取極端手段。所以強烈的要求真的不要太多,當孩子幾乎沒有喘息的空間時,他們就會走向父母完全看不透的黑暗中(而表面上可能還一直平風浪靜,甚至碩果累累呢)。
就D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緩衝階段。如果父母在執行一些方法後從孩子那裡收到了反饋,認識到自己的要求並沒有符合孩子的生長發展規律,或者認識到是自己的確存在某些執念,然後下意識地調整要求的強度,或者乾脆撤消要求,這樣再傳導到A的時候就變成了正循環。反之,就是負循環。
在閉環中獲得的四點重要認識
首先我發現,我對孩子生理方面和幾乎所有父母都關心的人文藝術等興趣的功利性要求很低。但收穫卻相對頗豐。(這種感覺也許是對比而來的。要求不高時,哪怕一點點的收穫都是驚喜。)
如前所說,雖然我也曾嘗試去海淘,做好看的菜,帶他出去旅行,鼓勵他多喝牛奶、多吃青菜、自己吃飯,希望他愛畫畫,愛唱歌等等,但是我的態度經常是你不願意就算了,我也不堅持。但是如果你願意,我就給你準備好工具。
新手父母遇到的很多問題,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不自己吃飯這些都在3歲之後自然地扭轉過來了,生理方面基本OK。並且在我沒有給到家庭壓力的情況下,生理方面的影響更多的是來自幼兒園。他在幼兒園學會了自己吃飯、自己穿衣、喝牛奶等等,並且在幼兒園愛上了吃麵食(我們南方人最愛的應該是大米)。
曾經他也一直不願意出遠門玩,就愛宅在家裡,但現在叫他出門他就非常樂意了。在畫畫、搭樂高、游泳這些業餘興趣方面,以及寫字,做數學題等方面,他雖然沒有特彆強烈地愛好哪一個,但是基本都有自發的濃厚興趣。
其次我發現,真的是我關心什麼,孩子就會關心什麼。
他還很小的時候這個不是特別明顯。有一年我們坐飛機出去玩,他一坐飛機就害怕地哭,但是以前從來沒有這種現象。我們都想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後來,馬航失聯一周年的時候我們談論起這件事,兒子就非常關心地問我各種馬航的消息。我這才聯想到,是我們當他的面討論了馬航失聯的事,他聽進去了。
我平時喜歡看新聞,看到比較重磅的都會跟老公討論。但凡我們討論過的,兒子都會留個心。
再次我發現,在每日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只有當我和孩子發生激烈衝突時,我才知道原來我對什麼特別在意。我也在想是不是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引爆點,或者說是軟肋。不管曾經讀過多少道理,只要孩子觸到這個,他們就容易失控,退回到那個感性至極的自己。
我最在意的事情我幾乎控制不了不去在意它,這種在意幾乎來自我的生命、我的靈魂。但是孩子看得出來我的在意,哪怕再犟的脾氣,他也會做出適應的讓步。這個發現曾一度讓我很震驚。
比如吃飯這個事情,吃不吃,吃多少,吃什麼我都不怎麼管,但是我比較在意一定要坐在飯桌前,不能邊跑邊喂,不能邊吃邊玩玩具。孩子有一些時候試圖跨過這個管束,但是一般都會在我堅定的原則下自己回來。
再比如我在午睡的時候特別受不了干擾,誰干擾我我殺人的心都有。兒子在能跑能跳能說以後,經常故意過來吵我,我就真的會坐起來咆哮的。有很多次事後我都會非常後悔,覺得自己不是一個溫柔的媽媽,但是時間久了,孩子也就接受了這個事情,我倆彼此相安無事了,這事對他似乎也沒啥大的影響。
所以我在想,父母教育孩子的那些清晰的原則中,貫徹得最徹底的一定是父母最在意的原則(想想你最在意什麼?我經常問自己這個問題)。這些原則在改變孩子的過程起了重大的作用。也相當於在孩子那裡強勢植入了自己的價值觀。
這些原則非常複雜,可能它們一直躺在那裡,躺了很多年,只是在有了一個孩子後,它們才被激發出來,然後被用各種方式演繹出來。
有時候堅持某些原則看似是育兒專家的指點,其實無非是正好有人用語言印證了自己內心的想法。有時候也會覺得自己原來的想法挺有問題,於是讀了非常多有用的道理和方法,比如PET、遊戲力等等,但是久而久之,發現這些道理和方法還是用不到自己的生活中。那麼根本原因可能是並未結合自我認知把它們理解得更透徹,所以其實也沒有真的覺得這樣有多好,最後可能還是退行到原來自己的初始理念中,甚至經過這麼一個過程後,對自己原來的理念更加地頑固地堅持。
(越超自己真的很難啊!)
最後我發現,如果不喜歡虎媽式的專制式家庭教育,而選擇西式給孩子自由和民主的教育,那麼這個度的把握其實遠比執行專制式家庭教育難得多。
尤其是在中國這個東方曾經最專制的國家裡,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那麼一點「兒子要聽老子」「老子就是比你懂得多」的觀點。這種觀念與「將孩子當成一個與你平等的人」是相衝突的。那麼如果你在讀了很多大讚西式教育的文章後,覺得自由與民主更靠譜,就需要清除舊觀念,吸收新觀念。(這並不容易辦到,想想我們形成現在的人生觀經歷了多少年的時間。)這首先就會產生一種觀念上的混戰。只有在混戰中把思維捋清了,才能基本走對路,否則就極容易過猶不及或者矯枉過正,導致放養長大的孩子可能還不如控制型父母養大的孩子。
正如我從前寫過的文章一樣,我是堅定地想要孩子在自由民主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事實上我和孩兒他爹也一直遵循一種邏輯說理的方式來交流問題,因此家庭瑣事極少。這也是我在孩子生理需求和興趣培養上都非常寬鬆的原因。但是這從一方面來看是給了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另一方面也讓孩子在自控練習上起步比較晚。
回到前面我說過的孩子在興趣愛好上的隨意,我近來越來越覺得這種隨意並不好。用我們傳統教育中的一句話來說,這就是白頭翁啊。很明顯,孩子有很多的興趣,但是這些興趣都停留在非常淺的層面上。有時候我也陪他玩,希望玩得深一些。但是一方面我的精力有限,另一方面我也並不是特別懂,我當然可以讓自己變得更懂一些,但是我沒有那麼多時間。並且他太有自己的主意,強迫他去練習他也未必肯聽。
其實興趣是非常需要一個專業的老師來深入引導的。而這個引導的過程也必然會有枯燥的部分。對枯燥的忍耐幾乎是每個人都必須去刻意訓練的。可是這裡就會與孩子習慣了的自由意志發生衝突。這時,我倒還挺羨慕那些生來就乖巧的孩子,和在父母的權威管理下,能夠靜下來坐著反覆練習的孩子。
再聰明再有自主性,缺乏一定的知識積累和忍耐力,都是空中樓閣。所以,民主化教育中孩子不會輕易受他人擺布,但是在孩子還不具備不成熟的大腦和完整的知識結構時,如果過度以自我為中心,這反而不利於成長。
我曾經一度想過,早知道兒子是這麼烈的馬,當初是不是就應該把他牢牢地攥在手心裡。但是最近我忽然想到,過度脫韁,這就是民主化教育最需要避免的問題啊。
我現在回頭來想,其實也無所謂哪一派教育理念更好,關鍵是要看孩子的表現。真正成功的教育,孩子應該是這樣的。一方面,他敢於說出自己的反對意見。另一方面他不會固執己見,能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孩子現在還小,控制自我的能力很有限的,但這個方向是沒有錯的。最終這也將成為對每一個成年人的基礎要求。
一個我在看風景,一個我在看我
養孩子這種事情,最麻煩的情況就是父母想得太多。現在育兒文章滿天飛,對孩子的教育十分看重的父母,沒有一個人不想得多。但是想得多未必一定想得對。這裡也需要捋一捋思路。
我覺得思維是一個你只要它想深它就可以一直深入下去的東西。而我們對自己和世界的認識是思維可以深入的主要通道。在這個通道中,有這樣四個台階。
第一台階是過去、現在的我經歷的所有生活。
第二台階是我在過去、現在經歷的所有生活中產生過的想法。
我三台階是我看到了我在過去、現在經歷的所有生活中所產生過的想法。
第四個台階是我知道我看到了我在過去、現在經歷的所有生活中所產生的想法。以及我正在評價它們,並用這種評價來改變我的未來。
可能相當一部人的思維是停留在第二和第三台階上。但是如果走到第四個台階,即傳說中的元認知,就會發現,大多數時候,在看待自己、他人和世界時都處於一種旁觀者的心態中。
在這種心態里,對取得某種具體的成功常常並沒有像處於當局者的英雄一樣,擁有鋼鐵般的意志(我一定要讓孩子當上音樂家、考入名校等,這種意志基本沒有),而最想做的只是靜靜地站在高處,看清整這盤棋中的各方在怎樣地交錯。而把自己從當局中撇清後,人一樣有喜怒哀樂,但這種喜怒哀樂不會再像年輕時那樣,動不動就到達了傷筋動骨的程度。
因此,我從不輕易把眼前某個教育行為與某個成就聯繫在一起,然後大談成功學。我覺得不論東方還是西方,大到教育理念,小到家庭里的某個教育行為,都有它們形成的原因。在教育中不論是遇到成功還是挫敗,興奮還是無奈,它們都是極具動態性,決不會停在某個點上變成標本供人讚歎或者批駁(就像我兒子性格的不斷反轉)。
每一個事件都需要把家庭、自己、配偶、孩子、學校,甚至社會的政治、歷史文化傳統等各方面的因素權衡進來。在這種權衡中,很少有人可以完全思慮透徹,也沒有一個人可以代替自己去思考。
所以思考有多累呢,就是我經常有一種懶得管了的想法。有時候發現自己想得太多,其實倒不如什麼都不想的人,用一種自己都不清楚來自哪裡的觀念一錘到底,在意什麼,不在意什麼,反正就這樣。孩子似乎也挺好。自己似乎也挺好。所以我也經常勸人,想不明白就別想,就按你的直覺來!
◆ ◆ ◆ ◆ ◆
人行走一生雖然總想獲得各種成功,但是比成功更重要的,應該是一種由自我控制的人生體驗。這種體驗可能關乎成功,但也可能與成功並沒有什麼關係。而人之所以能獲得那麼多的體驗,相當大的程度上了取決於環境的影響。
一個月前我爸來北京和我們團聚。某天我們一起坐電梯,然後討論起共享單車來。電梯里還有其他的幾個人,我爸特無知地說,這車也敢放在路上啊,肯定要都被人偷走的。我媽就白了我爸一眼說,你不懂不要瞎說,惹人笑話。
當時我發現在北京生活的6年里,我媽媽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我爸面前,再也不是從前那半生中唯唯諾諾的樣子,反而展現出一種智商上的優越感。
我真的非常感激,並且感受到強大的正能量,因為我們的大腦即使到老年了,也處於不斷變化中,這意味著任何時候我們都有機會來修正自己。只是被動的人在被動地等待環境,主動的人會主動去尋找環境。
在過去的六年里,我對孩子的教育中也存在很多問題,在不斷地反省中我已經條件反射地在跟孩子說每一句話時,心裡都會有另一個聲音在問自己:這句話你到底想說的是什麼。我經常為自己的錯誤而懊惱,但也正是這種錯誤的體驗,在推著我去思考更多與心智相關的東西。也推著我去關心家庭力量之外的環境的力量,並告訴孩子,錯誤沒什麼可怕的,只要你有機會並且願意改正。
—————完—————
微信公號:後喻時代(futurewise)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9IVXlBbVAzRTZLQ1hyYm43OXhrUA==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6,7歲的孩子住校到底合適嗎?
※国外父母都给儿女讲睡前故事吗?对小孩成长有何好处?
※有哪些適合推薦給12-15歲男孩看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