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足扣肉保,教會來養老——教會賣的年金能盈利嗎?
中世紀時,歐洲各地教堂開始銷售一種名為corrody(讀音近似扣肉)的金融工具:給我們一大筆錢,我們給你一攬子商品,比如食物、飲料、衣物,等等。教會會在契約上寫明商品的價格。如果知道未來的每年的支付,身故概率和利率,年金的價格可以寫成如上形式:各期支付乘上身故概率,再求貼現和。如果是永續年金,式子簡化為。
Bell和Sutcliffe收集了14世紀數十份corrody合同,來分析當時年金的收益率。生命表用的是Cullum的推算結果,0%、5%這些列下面的數字,是指取這個為貼現率時,購買者的收益率。如果是年份,代表這個人活這麼多年就能回本;如果是數字,代表這個人要少付多少錢才能盈虧相抵。最右邊是按Clark 10%的估計,算出的年金收益率。
從結果看,大部分年金定價在合理範圍內,不過也有少數偏離正常範圍。收益率超過20%的,27份個人年金里有2份。同時,這個假設非常簡單,實際中年金會有銷售和管理成本,會有貪墨,實際支付也嘗嘗遇到麻煩。數據有限,作者在原文藉助一些史料對此做了討論。儘管從中世紀到現在,都有很多學者批評corrody,認為教堂虧大了,但結果似乎並非如此。同時,很多教堂籍此籌集到了急需的資金,用來修建築,或還貸款。
參考文獻:Bell A, Sutcliffe C. Valuing medieval annuities: Were corrodies underpriced?[J].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2010, 47(2): 142-157.
推薦閱讀:
※「多頭」、「空頭」的叫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國有四大銀行的前身是什麼?
※瑞士是怎麼富裕起來的?
※可置信承諾、政黨政治與國家融資能力
※華爾街成為美國金融中心,歷史上都有哪些關鍵的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