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博物志 前篇 三本書和四個故事

我段成式認為天地間化生產育的各種生靈,屬於突變成形的數不勝數。因此就算是《山海經》或者《爾雅》也不能盡述。而分析以前飽學之士的記載,有太多的草木、禽魚沒有記載入官方文獻,又或者記載下來還沒有說清楚,又或者見過聽過,書本上卻沒有。因此我寫《廣動植》一書,希望能夠成為這一門大學問的基石。當年曹丕寫過有關火浣布的文章,滕循就巨蝦須表達過自己的懷疑,蔡謨不認識蟛蜞這種生物,劉縚叫錯了荔挺這種生物的名字。現在都感覺可笑,學者怎麼能夠忽略這事呢?(謹譯段成式《酉陽雜俎·廣動植之一·序》)

作為唐代最偉大的兩位博物學者之一的段成式,在闡明自己觀點的同時,一揮手就是四個與博物有關的典故。但這些名人對於現代人來說,除了曹丕因為《三國演義》還算熟知以外,其他三位簡直聞所未聞。

對,就是那個曹丕,曹操之子,謚號魏文帝的曹丕。這個「文」字雖然是他厚著臉皮從父親那裡奪來的,但也勉強算合適。因為在皇帝這個職業中,曹丕絕對算是文化人一名。名列「三曹」之一,一生博覽群書,也寫了很多名作。

然而是文化人不代表不犯錯誤,永遠正確。即使是有文化的皇帝也一樣。曹丕就遇上了一件打臉的事。這就是「火浣布」事件。

上古傳說西域有一種神奇的布料,當它被用髒了後並不必象普通布料一樣水洗,而是投入火中,一會兒就會變得雪白。這種布料就被叫做火浣布。「浣」就是「洗 」,用火洗的布料。從西周開始就是重要的貢品,據說周穆王見過它。

有關火浣布的來歷,有人說是火山上的樹木皮織成的,也有人說是「火鼠毛』織的。在傳說中的神山:崑崙的周圍環繞著炎火的大山,大火中生長著一種比牛還大的老鼠,千斤重,兩尺長,毛細的像蠶絲。這老鼠住在火種便渾身通紅,一出到外面就變成雪白,等它一離開火,趕緊拿水潑。一潑水就死,它們的毛就是火浣布的原料。

傳說中的火鼠

這麼不科學的迷信當然不會被理智的人接受。特別是聰明的魏帝曹丕。他不相信有這樣的布的存的,因此甚至寫了一篇文章來分析。大概意思就是火的特性是很酷烈的,沒有它不能破壞的布料,所以世上並沒有火浣布,古代的記載全是瞎編。

這種觀點在當時可以說是很科學的共識,加上提出者又是皇帝,自然很快得到了承認。在曹丕去世後,他的兒子魏明帝曹叡甚至將其刻在太學門口的石碑上,意為:千年不朽的經典。

事情到現在為止都很科學,很合理,但意外出現了。在刻石工程完成後不久,西域就進貢了一件用火浣布織成的袈裟。可以想像大魏君臣對其進行了各種測試,最後不得不得出結論:火浣布是真實存的。

這下就比較尷尬了,老爸的面子也就是自己的面子,整個國家的體面。如果是一些好面子的君王,估計會把這件事永遠在歷史上抹殺,甚至包括有關人員。就算是本朝,可能也會「不做宣傳」。好在曹叡不愧為「明」,他所做的只是派人去把曹丕的洋洋大作給鑿了。這樣雖然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笑話,但至少實事求事地回應了問題。

以現代人的觀點來看,火浣布就是石棉布。石棉是一種礦物,有很強的阻燃性,於是多在消防安全上採用。火鼠的故事當然是一個神話,但不代表火浣布就是神話,因為它們本來就是兩種物體。但很多人在這上面就愛犯邏輯錯誤,這叫「擴大否定面」,這是人們經常犯的邏輯錯誤之一。

第二位名人是滕循,不是騰迅,他是孫吳的將軍,曾經擔任廣州刺史。大家應該知道,三國時代的廣州地位遠不是現在的中國第三大城。那時這地方几乎和現在的原始森林沒啥區別,但因為面臨大海,很多骯海者還是從那裡路過,從而帶來各種新奇的文化和傳說。這些傳說有真有假。甚至有一些的離奇程度讓《山海經》也甘拜下風。例如某天有個客人對滕循說:「有的大蝦須有一丈多長,能當拐杖使用。」滕循不相信,其實別說他,就我們現代人也會將信將疑。因為現代有數據的最長的龍蝦也就一米二,當然是萬中無一,更不要說消息閉塞的古代。

這件事其實只是小事。但那個客人卻認真,離開廣州後就去了東海,還真讓他取回一根四尺長的蝦須帶回來。

巨龍蝦

四尺長蝦須有多長呢?參照漢尺應該在八十公分左右。估計要做手杖還是有難度的,然而已經夠讓滕循這樣內陸人驚訝了,原來真有巨型蝦啊!從此滕循相信了客人的說話。

接下來的名人是蔡謨,他是東晉時期的重臣,學問很是豐富,他的故事發生在所謂「衣冠南渡」之後。其實也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了中原。這些北方的貴族,不得不離開了熟悉的家園,來到完全陌生的南方。

雖然背井離鄉,但生活還是要照過,陌生的南方風物給了這群北方人以新世界的感覺,讓失意的他們寄情於南方山水而忘返。可能就是在一次出遊中,蔡謨偶然發現了一種叫「蟛蜞」的生物。

蟛蜞就是一種小的螃蟹,北方很少見。因此當見到蟛蜞的時候,蔡謨的第一反應就是很高興地念叨道:「螃蟹有八隻腳,加上兩個夾鉗。」這是啥意思呢?因為他想起了荀子的《勸學》,裡面說的:「跪而二螯」,這文章連現在的中學生都能背,實在難得。

然而中學生一般都會認為,荀子寫錯了。

我們都知道,螃蟹都是八條腿,一對鉗的,這有個專門的生物學分類叫「十足綱」。

問題是荀子作為大學問家,又怎麼會犯這樣低級的錯誤?

如果光是荀子一個人錯了,那為什麼同時代的其他學者沒有指正?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思辨風氣很是濃厚。呂不韋千金一字世人皆知。為什麼荀子這麼明顯的錯誤他人看不到?

中學課本上是沒有答案的。其實很少有人知道,有部份蟹是六足的,如寄居蟹和帝王蟹,古書上還記載了一種叫「蛫」的蟹類,也是六足的。。事實上由於時代的變遷,同一個漢語辭彙下指的物體往往早就不是同一種。最好的例子就是「槍」。對於現代人來說,那是一種火器,可以「噠噠噠」發射子彈那種。可如果你問一個古人什麼是「槍」、他就會說是帶紅纓的那種冷兵器。

六足帝王蟹

生物也是一樣,在我們後面的講述中,這樣的事屢見不鮮。

蟛蜞

以現代人的觀點來看,蟛蜞也是螃蟹,標標準準的螃蟹。雖然它的腳不是六隻,是八隻。對這蔡謨深表同意。

雖然與印象中的蟹有所區別,但這不重要。也許反而味道更鮮美一些吧?大概蔡謨就是現代那位蔡姓的美食名人的祖宗,於是第一反應是叫人煮來吃。

然而吃完以後,就出問題了,上吐下瀉,精神疲睏,才知道這不是螃蟹。

這又是一個千古之謎,因為現代的蟛蜞是沒有毒性的,甚至還是當地人的常見食物。原因有可能是蔡謨對它過敏,也有可能當時的蟛蜞和現在的蟛蜞是一種不同的生物。日本的熟若蟹和美國的珍寶蟹都是有毒的生物,不能夠貿然食用。

當然我們不可能回到古代去檢驗蔡謨吃的那隻蟛蜞的物種了。

還好蔡謨後來康復了,但他這個「不識蟛蜞」的典故傳了下來,世人將其歸因是《爾雅》讀得不熟悉。

第四個故事發生時間是南北朝,南梁的劉緩一家是儒學世家。劉緩有個兒子叫劉民譽,從小最很聰明。有一天他看見一個僧人長得額頭大,下巴小,感覺很古怪。於是回去就給自己的家人說:「和尚的臉長得好象馬莧的葉子啊!」

他的伯父是個講《禮記》的名儒,叫劉縚,於是他就因此稱呼這個和尚為「荔挺法師」。

為什麼這樣叫呢?這是因為《禮記》上說:「仲冬荔挺出」。後來的博物學家鄭玄註明:「荔,就是馬薤。」劉縚以為馬莧就是馬薤,於是說這是荔挺。

於是鬧了笑話。

因為馬薤和馬莧其實是兩種植物,一種屬百合目,一種屬石竹目,相去很遠。

馬齒莧,古名馬莧。

還有個問題就見仁見智了。有人說《禮記》上記載的這種生物應該叫「荔」而不是「荔挺」。所謂「挺」就是指它破土而出的樣子。但作為大儒的劉縚應該不會犯這樣的錯誤。《逸周書》上也有「荔挺不生,卿士專權。」一語。有些現代人說劉縚在這一點上犯了錯應該是沒道理的。

荔挺,古名馬薤

段成式提的這四個典故說明了博物的重要性。他希望博物能夠發展成一門大學問,因此說「冀掊土培丘陵之學也。」

可惜的是,他也許要失望了,中國的博物學在後來居然成了小學問。

時隔千年,光緒年間的方旭在自己的著作《蟲薈》開頭寫道:

鳥獸蟲魚這些東西雖然對學士文人沒有什麼益處,但經史子集、諸子百家的書籍中也沒有遺漏,這是因為博見廣聞總有些可取之處啊。我利用寫作的空閑時間就把古書上有關這些的記載大致分為為五卷,讓大家看一看,名字就叫《蟲薈》。只是收集資料難以周全,所以希望熟知《爾雅》的學問之士匡正我的失誤。(謹譯方旭《蟲薈·序》)

似乎方旭有些過謙,事實上《蟲薈》這本書早就有了不俗的成就,光看篇幅,《酉陽雜俎》的《廣動植》章節只有兩篇,可《蟲薈》卻是洋洋洒洒的五大本專著!

問題是時間已經過去了千年,可中國人在對動植物的研究上進步相對有限。《廣動植》雖短,卻是段成式經過實地考察,不見於書本的知識。而《蟲薈》卻是對傳統書本整理的總結。

雖然就兩種方式各有優缺點,但《蟲薈》出版的時間已經是清光緒年間了,世界已經近代化。可清朝的士子們不是忙著學習傳統的儒家經典,就是學習西方的槍炮技術,希翼治國救民,博物學相對冷門。可他們很多還不知道在同時代的西方,已經通過博物學揭到了生物進化的奧秘,正在嘗試通過自然選種決定生物發展的方向。而中國的博物學者卻只能象方旭這樣埋首於古書,而無法象達爾文一樣,揚帆四海,放眼天下。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只是方旭個人意見。可清朝稍早一些的另一部博物書《蠕范》開篇這麼說道:

大道規範天地,天地規範萬類。於是變化周流無窮無盡。就象陶范鑄鐵一般,成品惟妙惟肖。這就是所謂「大造之功」。由於日月之精暢通,山川英氣滋養,在磅礴的煙霧中才誕生了愚鈍的植物和有靈性的動物(蠕),而蠕蟲最有靈性的是人啊,.....

雖然引用了很多的名言,可從思想境界上毫無提升之處。

於是中國人錯過了最關鍵的時期,到現在我們已經遠遠落後。可現在我們連自己 本來的東西也忘記了。很多人都相信「拽根」、「火鳳凰」就是我們傳統中的龍鳳,而忘記我們本來的文化。這就是我寫這文的原因。


推薦閱讀:

如果人類轉基因改造出超級耐旱且擴散迅速的草,布滿了地球上大片沙漠,會是什麼後果?
我國已批准上市的轉基因食品有哪些?
魚會渴嗎?
《大聖歸來》中的混沌原型是什麼生物?
生物新葯荊棘路

TAG:历史 | 生物 | 神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