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月入三萬,為什麼還是焦慮
咋一看這個標題,很多人會覺得是標題黨,其實這是知乎上的一個真實問題。
坐標魔都,夫妻兩人月入五萬左右,還是焦慮的喘不過氣來。
我們很容易分析出這個家庭的大致情況:兩個上班族,30歲左右,有房價值五百萬,月供一萬,年收入60萬。單看這些基本情況,這是典型的中產家庭啊,說自己焦慮是不是有點矯情了?
關於焦慮,有一個很有道理的公式:
焦慮 = 未來的不確定性 x 事情的重要性 x 自己無能為力的程度。
其中任何一項閾值趨向於零,焦慮就不復存在。這個家庭三者兼而有之,其實也代表了絕大多數中國中產階級的焦慮心態——有恆產,無恆心。
你的30歲真的有必要那麼焦慮么?
本文將從以下方面提出解決方案:
誰製造了你的焦慮?
重拾工作的價值導向
曼妙的風景就在腳下
01
誰製造了你的焦慮?
我們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有報道稱,我們現在每人每天接受到的信息相當於174份報紙的信息量,而我們的大腦會甄選和自己利益相關的信息,經過處理,影響著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方式。
在傳播學中,有一個很著名的「沉默的螺旋」理論。理論基本描述了這樣一個現象:人們在表達自己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且受到廣泛歡迎,就會積极參与進來,這類觀點就會越發大膽地發表和擴散;而發覺某一觀點無人或很少有人理會(有時會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贊同它,也會保持沉默。
當一個觀點被越來越多的人談論的時候,慢慢就會形成主流意見,影響你的決策。
前段時間的房價瘋漲,媒體得出的結論是「70後為主體的中產階級置換潮推高房價」,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首套房的所有者,本來沒有置換打算的人群也加入了置換的大軍中。
反觀文中提到的焦慮,三口之家置換中環120平的大三房真的有必要麼?我們稍微思考下,70後的置換需求真的強於80後剛需購房么?(事情的重要性——也許這件事沒那麼重要)
我們是不是應該冷靜下來思考焦慮的根源是來自於自身的需要,還是他人製造的焦慮干擾了自己的判斷?
02
重拾工作的價值導向
借用一個流行的段子:
幾個清華畢業生打車去清華,車上聊起某某幾年前就買房了,真是人生贏家。計程車司機默默聽了很久說:我家拆遷分了幾套房,可我就是個開車的,你們才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如果你們北大、清華畢業,人生的目標就是在北京買套房,而不是思考國家的未來,那這個國家真的沒有希望了。
司機房叔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數不勝數,以致於很大程度上導致人們的價值觀發生了變化,覺得人生的全部意義就是多掙錢買房。建國到現在,好像我們的價值觀從來沒有如此統一過。
司機房叔給我們上了一課:真正有價值的事情,並不是買房;而是坐擁幾套房,仍能心平氣和的去做計程車司機。
月入三萬,在一線城市來說,最起碼是個中層領導,已經是前10%的職場階層。而這些人群對應的價值創造絕對不止每個月三萬。如果更加重視工作的重要性,雖然增加了你工作的焦慮,但是也給了創造更多價值的契機,收入的提高也會隨之而來(自己無能為力的程度得以解決)。
03
曼妙的風景就在腳下
相信我,你的焦慮不是因為30歲、40歲或者50歲的時間節點,不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你的焦慮會年復一年的存在。
缺失心理
一個小孩子缺少的是買糖的五塊錢,而30歲的你缺少的是買房的300萬。得不到的越想得到,已經得到的變得不那麼重要。有了一套房為什麼急著要換下一套呢?
比較心態
世界上所有的痛苦來自於比較,比你掙得少的人定期出去旅遊,到國外買買買。你幹嘛老關注「朋友圈」里的優越生活,還把自己油鹽醬醋茶的生活常態別人的生活G點相比較呢?
活在當下
30歲,兩個人一起月入五萬,在一線城市有房,其實你的生活狀態已經是很多人夢想中的生活,然後不知足的你確拿別人的夢想懲罰自己,用一些不必要的年齡節點製造焦慮,當下生活的小確幸都被忽視了(未來的不確定性其實根本不用你操心)。
用楊絳老師的一句話結束本文,希望對你的焦慮有所幫助: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生活 | 職場 | 情感
推薦閱讀:
※再見吧,焦慮君!我們不要再互相傷害了
※最可怕的是你面臨的不是中年危機而是中年焦慮
※這種狀況是社交焦慮嗎 好痛苦 我應該去哪裡尋求專業幫助呢?
※社恐、焦慮、抑鬱互相影響,惡性循環,如何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