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新技術期望值曲線」,解讀低谷中的「前沿科技」
文| 沈勁
馬拉松賽跑進行了40 分鐘,許多選手臉上的微笑轉換成了掙扎的表情,路邊的加油歡呼聲不見了,天突然下起了小雨,終點還是遙遙無期......
此時此刻,此景此情,好似今天許多在"前沿科技"賽道上的創業者的處境。這裡說的前沿科技領域包括人工智慧、AR/VR、無人機/機器人、和萬物互聯(IoT)。但是,這只是在新技術的Hype(炒作)之後的期望值低谷,我們在「新技術期望值曲線」中能夠預見這個低谷的存在。
圖1: 「前沿科技」的期望值曲線
無人機/機器人
首先降溫的是無人機/機器人,事實上無人機/機器人正處於期望值的最低谷。2014 年大疆的無人機被《時代》雜誌評為當年全球的十大科技,一時國內湧現了幾十家無人機公司。到2016 年年底,絕大多數的無人機公司進入了低谷:產品的質量不盡人意,沒有足夠的銷售量。一些公司倒閉了,如Lily 和Zano 等;許多公司紛紛砍項目和裁員。
進入低谷的問題出在哪裡?第一:無人機市場從專業視頻到消費者自拍的拓展過程比想像的慢,許多的無人機公司都超前了市場,憑著自己的一腔熱情推出產品,砸錢做廣告,和下單備貨。第二:產品的用戶體驗差,讓消費者無法容易上手和經常使用;第三:團隊缺乏穩紮穩打的運營的能力和心態,大部分團隊沒有運行消費電子業務的經驗。
展望2017/18 年,無人機的發展更為務實。一方面小型化仍然是消費級無人機的重要發展趨勢,但是小型化的同時必須不能犧牲視頻的性能。我們可以參照單反相機升如何延伸到微單相機的成功案例:2010 年微單剛剛面世的時候,消費者(特別是女性)的購買動力主要是微單的輕巧。今天,在性能方面,單反和微單的差距越來越小,微單也越來越受到人們(包括男性和專業人士)的歡迎。以此類推,小型化的無人機必須在性能上縮小和大型無人機的距離。我們投資的零度科技是小型化無人機的領軍企業,今天在追求簡單易用的同時,正在提升視頻的性能。無人機發展的另一個趨勢是,企業級的無人機將會有長足和持續的發展,許多公司正在從消費級到企業級轉換跑道,我們在美國投資的3DR 也完成了這樣的轉換。我們在印度剛剛投資的也正是企業(包括軍隊)使用的無人機。
無人機是會飛的機器人,那麼有頭有腳的機器人的現狀如何?我發現大量的產品,比如情感陪伴機器人,除了在創業比賽中和購物中心裡吸引了一點眼球之外,沒有真正的價值。這些創業公司要麼關門,要麼重起爐灶。他們正在思考,如何重新聚焦在一個真實的使用場景,給予真正的價值。那些非人型的機器人的發展似乎更加有希望。一個例子是掃地機器人,雖然長得不像人,但是確實能代替人完成一項具體的工作。掃地機器人的關鍵技術是感知環境,路徑規劃,是計算機視覺的很好應用。掃地機器人的升級方向是家庭的大數據的終端,我特別看好就是這種既有今天實在的價值,又有上升空間的產品。
在2017/18 年,中國的掃地機器人將挑戰全球老大iRobot。另外一個有發展潛力的品類是服務機器人,比如酒店的服務機器人和高爾夫球童機器人。計算機視覺,語音交互,SLAM,LADAR 等技術在以上服務機器人領域將有廣泛使用。
AR/VR
AR/VR 也在降溫,有太多的同質化、沒有技術的創業公司了,比如一堆的VR 頭盔(HMD)產品的公司。我鼓勵在核心技術上進行突破嘗試的創業。在中國,我們2015 年投了眼球跟蹤公司七鑫易維;在2016 年投資了VR 人機交互公司Ximmerse;在美國,2015 年我們投資了Magic Leap。更早的時候,我們在種子輪和A 輪投資了Blippar。這些被投企業有一個共同點:都在突破AR/VR 的一個或者幾個關鍵技術。我們正在完成一項新的投資,該創業者的技術在根本上提高AR/VR 顯示解析度。我判斷,在AR/VR 的小型化、顯示和互動等方面的用戶體驗明顯提升之前,我們不會看到精彩而豐富的內容,市場也只能緩慢地增長。
在2017/18 年,智能手機VR 和移動一體機VR 將大步發展,高通的驍龍835 將進一步提升移動VR 的體驗。在2017 年底,我們將看到800ppi 的顯示,這比目前的550ppi 的VR 顯示有了提高。
但是,VR 的retina 解析度是2000 以上ppi,目前顯然還有很大的差距。隨著5G 的到來,智能手機VR 和移動一體機VR 的用戶體驗將有根本的突破。因為5G 的數據傳輸速度將最高達到20Gpbs,是目前4G 的10 倍。有了這樣的數據傳輸速度,畫面的清晰度提高、視角(FOV)增加、以及視頻的更新率增加。而5G 的延時比4G 降低10 倍,達到1~2ms。這樣移動VR 從頭部轉動到光學顯示的延時可以保持在小於20ms。隨著5G 的到來,移動VR 上的社交、多人遊戲、直播等應用的用戶體驗將大幅提高。
圖2: 5G 為移動AR/VR 提供技術突破
IoT
萬物互聯(IoT)方面,炒作和過熱的階段已經過去幾年了,經歷低谷之後,現在處於新技術期望值曲線的「領悟的爬坡」階段。創業者的理性和耐心初見成效。但是,IoT 的市場碎片化高,技術門檻比較低,「成為細分市場的第一」成為IoT 領域創業的行之有效的模式。例如,我們在2015 年投資的移康智能已經成為中國智能視頻門鈴的第一品牌;而我們在2016 年投資的Ring 則是美國市場智能視頻門鈴的領導者。相反,在IoT 的創業公司經常犯的錯誤是產品線過長,沒有一款產品形成規模,在行業中領先。我預料智能家居在2017/18 年將是有收穫的一年。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
人工智慧方面的創業和投資的溫度持續高漲。當然,許多號稱「人工智慧」公司並沒有人工智慧的專家,也談不上具備人工智慧的技術。在智能語音方面,在雲端BAT 憑藉著天然優勢,地位難以撼動。在終端和硬體側,科大訊飛 、雲知聲(高通投資的公司之一)和思必馳等公司領先。在計算機視覺方面,商湯科技、曠視科技、和依圖科技等在2016 年有了鼓舞人心的進步,他們在安防、金融、商業等方面的應用都驗證了收費模式。在2017 年,商湯等公司業務收入有望上規模。
自動駕駛在2016 年是充分競爭的一年。少數創業公司藉機成功退出。我們投資的Cruise 以12 億美金被通用汽車併購。今天,開始在自動駕駛領域創業已經為時過晚,但是在汽車領域的人工智慧應用仍然有許多機會。我們最近完成投資的美國創業公司ClearMotion 就是一個極佳的案例。
他們推出了第一個汽車「數字底盤」:根據實時監控的行駛路面情況,主動控制底盤的減震器,使得駕駛平穩度大大提升。駕駛平穩對於任何車輛的駕駛都重要,尤其將成為自動駕駛場景中,一個關鍵的用戶體驗。
圖3: 平穩行駛成為自動駕駛的必要用戶體驗
BAT 和商湯科技正在成為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的平台公司,除了個別行業(如自動駕駛)他們在縱深投入之外,在其他領域,平台公司將和合作夥伴一起完成端到端的解決方案,成為他們在特定領域的合作夥伴,將是2017/18 年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的創業模式。這個模式的創業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應用公司和平台公司的價值創造比率,如果是70%:30%,也就是說平台公司的價值創造小於30%,那麼成為平台公司的合作夥伴是有吸引力的。
如果創業公司致力於開發自己的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的底層技術,規模巨大的垂直行業仍然有平台機會。根據高盛2016 年11 月發布的人工智慧研究報告,到2025 年,每年人工智慧應用的規模巨大的行業有:
? 能源:節約成本1,400 億美金
? 商業:節約成本540 億美金,創造新收入410 億美金
? 健康醫療:節約成本540 億美金
? 金融服務:節約成本和創造新收入340~430 億美金
? 農業:目標市場200 億美金
以農業為例,高通投資了數字農業公司奧科美,目前它已經註冊了超過5,000 家的農場,每家農場貢獻了6 大類30 組數據,包括氣候、土壤、種子、輸入品(化肥、農藥等)、種植過程和銷售等等。這為精準農業和智慧農業提供了數據基礎,也為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提供了數據「燃料」。可以想像,各種植物的最佳生長模式,基於計算機視覺的病蟲害的提前預告成為可能。而高通在以色列投資的Prospera 已經在5 個農場用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進行生長監控和病蟲害預報。
圖4:人工智慧用於農業病蟲害的預警小結
不論是無人機/機器人,還是AR/VR,前沿科技進入了期望值點的低谷,這也是理性發展的開始。就好像跑馬拉松的選手,必須調整策略,降低體力開支,開始適合自己的長跑。高通創投將在2017 年加大投資力度,為正在爬坡和長跑的創業者們加油!
作者:沈勁
沈勁先生現任Qualcomm全球副總裁,兼Qualcomm創投董事總經理。他領導了Qualcomm向漢翔(觸寶)、網秦、小米科技、機鋒網、中科創達、易到用車、百納(海豚瀏覽器)、億動傳媒、神州鷹、愛樂奇、觸控科技、雲知聲、移康智能、小熊尼奧和奧科美等30多家公司的風險投資,其中有4家公司的估值超過10億美金。沈勁也曾經擔任Qualcomm和中國電信合資公司的總經理,Qualcomm中國互聯網服務部負責人。在Qualcomm一系列任職之前,沈勁先生曾是佳網公司(NeTrue Communications)的創始人和CEO,和General Photonics公司的副總裁,從事VOIP、光通信等新技術的開發和推廣,其中佳網公司在2000年海外上市。沈勁先生在浙江大學獲電子工程學士學位,並在南加利福尼亞大學(USC) 獲得傳媒與通信管理碩士學位。
推薦閱讀:
※WebVR開發教程——標準入門
※昨晚facebook F8開發者大會發布了React VR,並在github開源了,你怎麼看?
※vr眼鏡選購哪種?
※Oculus VR為何會成為虛擬現實的最佳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