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系列】第一論——《論語》子罕篇第九、鄉黨篇第十
今天帶來的是第九、第十兩篇摘選。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出自子罕篇第九,原文——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譯文:不可憑空臆斷、不可冒然肯定、不可固執己見、不可自我武斷。
注(僅做參考):寫這幾個字的時候,我們想到了《烏合之眾》,算了,說那個說遠了,姑且就說朋友圈的那些謠言吧。
首先謠言的起因,這個應該是毋意——「感覺貌似是那麼在排毒!」
然後謠言傳播的時候,聽信於謠言製造者的那些人,就是毋必——哇,說的真有道理!好正確!以後一定注意呀!!
然而這個世界不可能全是傻子,總有那麼幾個腦子清醒的,但是這些人的下場不好,因為傳播者們毋固——怎麼可能!大家都覺得說的很對!你們這些不安好心的壞人!!!
最後整個群體就跟陷入了集體幻覺一般,毋我——啊,我們真特么偉大!我們傳播「知識」,讓世界充滿了「真理」!
吾不試,故藝。
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譯文:因為沒有混上個一官半職,所以會很多技藝。
注(僅做參考):士農工商這個階層是古代的環境,無可厚非。這句話表達的觀念很有趣——其實我很想做官啊,然而沒有混上,所以沒辦法,為了吃飯我就學會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
至於語境,大家可以自行領會。
雖欲從之,未由也已。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譯文:(我)雖然很想跟上去,但是實在是沒辦法啊!
注(僅做參考):「我有什麼辦法,我也很絕望啊!」、「心有餘而力不足」等都是這個意思。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譯文:略了。
注(僅做參考):這句話已經耳熟能詳了,不多說了。
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譯文:現在的年輕人,厲害啊!誰說後一代就不如前一代呢?那些四五十歲還默默無聞的,還有個什麼好敬畏的哦!
注(僅做參考):常常聽人說到後生可畏,但是看到後面那句話的時候——我沒笑。
憲問篇第十四裡面還有一句話「老而不死,是為賊」,一把年紀了,啥成就也沒的,真是活著有什麼趣味哦,買塊豆腐撞死了得!孔子這話說的,啊哈哈哈哈!
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譯文:說了不想,聽了不改,我有什麼辦法?
注(僅做參考):嘖嘖,我有什麼辦法?我也很絕望啊!——對於那些說了就嗯兩聲:你都對。
然後回頭繼續該怎麼樣怎麼樣,這樣的人,沒得救啊!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他想像中的那種人——絕大多數人不過碌碌一生罷了,原因可能就在於此吧?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軍隊可以失去主帥,但是個人不能失去自己的志向。
注(僅做參考):沒有夢想,那跟鹹魚有什麼區別?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譯文:等到天氣冷了,才會知道松柏是最後凋零的。
注(僅做參考):意思類似於後來的「真金不怕火煉」。
火盛,然後知真金之不熔也?類似於此。
這句話的用處基本上可以參考那句「真金不怕火煉」,當然,畢竟是孔子說的,可能更加的有逼格一點?
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譯文:有些人,能夠跟他一起學習,但是不一定能跟他學成得道;有的人,可以跟他一起學成得道,但是不一定能跟他立身行事;有的人,可以跟他一起立身行事,但是不一定能跟他共同權衡變通。
注(僅做參考):這句話我們也不知道應當怎麼去註解。可能比較適用於淺顯這種?可以共事,但是不可指望這樣?
像狐朋狗友,可以一起吃喝玩樂,但是不可能指望他有什麼幫助?算了算了,大家自行領會吧!
食不語,寢不言。
席不正,不坐。
出自鄉黨篇第十,原文——原文: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席不正,不坐。
譯文:吃飯別說話,睡覺別說話。
席位沒放正,不坐。
注(僅做參考):整個鄉黨篇這部分,說的都是一些日常行為,很多跟現在時代不大符合,沒必要刻意的去強求。
就像上面那句,如果吃飯的時候不說話,那麼多少買賣談不成啊!(飯桌文化)
不過對待別人的時候,有時候注意下這個,也可以作為一種尊重來說就是,比如說後一句:給別人把位置擺正。
你的閱讀時間就是最好的讚美。
倘若你意猶未盡,還請點擊上方藍色公眾號名字:「你的文具盒」——
關注我們,概覽群書,長見識;修身明理,知是非。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被媽媽送去深山私塾里學習四書五經的胡玄姬?
※《尚書》今古文篇目考
※初讀論語,發現論語給自己的感覺與沒讀的時候大相徑庭,究竟為什麼讓我們覺得論語高高在上呢?
※中國的四書五經在世界上有什麼影響力?